古诗词中的倒装现象浅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文学体的物质形式,语言历来为人所重视。作家们运用创造性思维并加以个人特色,用语言工具构建文学的殿堂。而在他们对语言的运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语言规范的触犯和超越,这便是越规现象。在中国传统古诗词中,倒装是一类常见的越规现象。本文将这一现象进行举隅与试析,以期为文学欣赏提供粗浅思路。
  关键词:文学语言;越规现象;古典诗词;倒装现象
  诗风词韵,氤氲古今。自古以来,中国便是诗的国度。五千年历史长河,无数华章丽句历久弥新,至今仍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今人的精神世界。然而,跨越历史长河向我们走来的宝贵遗产难免会存在其特殊之处给我们理解欣赏这些作品带来了诸多不便与困难。语法与其他组成要素相比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因此,对于古典诗词中出现的某些特殊语法现象,我们可以认为这是由于文学语言的越规现象所导致的自觉行为,而无须利用汉语史思路进行解释。在这些特殊现象中,古典诗词中的倒装现象尤为引人注目。
  倒装,又叫“颠倒”,即古人在写文章时为了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句的语序进行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现象在阅读古诗词时屡见不鲜,然而许多人却把它和古典文献中的倒装现象混同起来,其实这种理解是有一定的偏差的。
  一般说来,我们在提及古诗词中的倒装时,主要是讲三类现象——倒词、倒句和倒叙,并不会直接涉及上述四种倒装现象。不过,为了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倒装,本文会尝试分析这两类倒装现象的某种内在联系。
  本文首先对诗词倒装的常见形式进行举例。下面所举的诗句囊括了倒词、倒句和倒叙三种情况。同时在典例之后,将会尝试对倒装句运用正常语序进行还原并标注在句后的括号内,与原句进行对比,更加清楚地看出语序的变化。
  顾名思义,倒词是指古诗词中某些词语颠倒的现象,举例如下: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正序: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舟)。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正序:欲目穷千里,更上一层楼)。
  倒句一般指诗词中相邻两句互换顺序的现象。通过对倒句的分析可知,倒句出现在词中的频率比出现在诗中的要高。举例如下:
  1.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正序:秦娥梦断秦娥月,箫声咽。)
  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正序:为报倾城随太守,看孙郎,亲射虎)。
  倒叙,主要指诗人在因结构的需要而改变常见的表达方式,举例如下:
  1.东临精舍近,日暮空闻钟。(正序:日暮空闻钟,东临精舍近)
  2.朝闻游子唱离哥,昨夜微霜初渡河。(正序:昨夜微霜初渡河,朝闻游子唱离歌)。
  运用倒装的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可谓是俯拾皆是,不可胜数,其中也不乏千古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等。那么,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为什么倒装在古诗词中会如此广泛地被使用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原因:
  一、出于声律方面的要求
  初唐定型盛唐臻于鼎盛的近体诗和后起的词除了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在这种情况下,诗人们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尝试从词序、语序等方面寻找突破口,逐渐获得了成功,颇有点“带着镣铐跳舞”的味道。由声律限制引起的倒装主要指为押韵而倒装和平仄而倒装,当然也不排除两者兼有和另外一种特殊的情况——对仗的工稳。
  出于押韵需要而倒装的诗句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句,“午”、“土”和末句“粒粒皆辛苦”中的“苦”字在平水韵106韵中,属于上声韵中的七虞韵字。如果按照顺序写的话,“日当午锄禾”的尾字“禾”字属于下平声韵中的五歌韵字,与“土”和“苦”明显不押韵。
  出于平仄需要倒装的诗句如王之涣的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就是很典型的一句。《登鹤雀楼》的句式从平仄的角度来讲属于首句仄起仄式,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很明显,顺序的诗句“欲穷千里目”中的“目”属仄声字,这就和“更上一层楼”中的平声字“上”字对不起来了。因而需要颠倒顺序以保证声韵的和谐。
  二、出于强调需要
  诗人为了强调突出某种事物或情感,在写作时往往会有意将词语的语序改变,以达到引人注意的目的。
  为了强调事物而改变词语顺序的诗句中,最具典型性的诗当数杜甫《秋兴八首·其八》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此句对新奇巧妙而不失工整,历来为人所称道。后世每论及倒装诗句时言必称此句,其经典程度可见一般。
  初读此句,便可感受到一种语序的倒错所带来的美感与难以名状的吸引力,同时也会感到疑惑与不解——香稻怎么会去啄鹦鹉,梧桐又怎么会栖息在凤凰身上呢?这种施事者与受事者的位置对换,又暗藏何种玄机呢?在此,我们不妨简单的分析一下这句诗的语法结构。上联语法结构是:主语——鹦鹉 谓语——啄 宾语——(余)(香稻)粒。下联语法结构是:主语——凤凰 谓语——栖 宾语——(老)(碧梧)枝。即此句诗是把汉语正常语序的主语(鹦鹉)调到宾语修饰成分的位置上,当做宾语的定语,同时又把宾语的定语(香稻)调到主语的位置上当做主语用。
  杜甫为何会写出如此大胆新奇的诗句呢?可以用强调作用来解释。杜甫作此诗是为了回忆长安的景物,他要做的是强调长安城里景物的美好,说那里的香稻不是一般的稻,是鹦鹉啄余的稻;那里的碧梧不是一般的梧桐,是凤凰栖老的梧桐,所以这样造句,便是“香稻——鹦鹉啄余粒,碧梧——凤凰栖老枝,”把读者的阅读重点吸引在香稻与碧梧上。同时,此诗侧重的是香稻、碧梧,而所谓鹦鹉啄余、凤凰栖老都是虚的,只是用来说明香稻碧梧的不同寻常而已。
  有时候,为了突出某种特殊的情感,诗人也会在写作时有意把词语顺序改变。如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霜信极黄花。”“霜信报黄花”应为“黄花报霜信。”将“霜信”提前,表面上是写景物的凄凉,实际上是为了强调词人晚年生活的凄楚。又如王昌齡《从军行》”孤城遥望玉门关”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诗人一反常理,将“孤城”置于句首,突出了戍边将士艰苦落寞的军旅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无限思乡之情。
  【参考文献】
  [1]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杨剑桥.音韵学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6]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姜复宁(1994—),男,汉族,山东肥城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本科生。
  于静波(1994—),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本科生。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在颈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40例我院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治疗的颈椎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
它们选中了厨房靠窗接近棚顶的墙角,忙碌着飞进飞出,衔泥筑巢。但燕子夫妇遇到了问题,因它们选中筑巢的墙壁过于干燥,巢泥黏不住。巢泥一口口衔来,又一口口掉下,燕子夫妇整整忙碌了
摘要: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信用支付以一种新姿态出现在广大网民的视野当中。而高校大学生一直以来都是网络消费的主力军,然而这种新型的消费方式势必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学生消费群体呈现出消费观念超前却经济实力滞后的矛盾,所以容易在这种先买后付的消费模式中形成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关键词:网络信用支付; 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  信用支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
基于进博会视角,苏州推进“单一窗口”建设既顺应国际贸易创新发展趋势,也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客观需要.但现阶段“单一窗口”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整体协调难度较大、建设基础非
中国古典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歷代人民所推崇。在世界剧坛上,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融化了多种艺术的表现手段。与古希腊将戏剧归为诗的艺术划分方式不同,现代人认为,真正的戏剧艺术应该包容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以及舞蹈等多种艺术成分,并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而非在整体中形成对等局势。  中国戏剧的萌芽产生于上古
期刊
程千帆先生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同时,也为学界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学术研究方法。在《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这本书中,以小见大、文史结合、考评结合,这三种方法就得到了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中医护理干预下取得的效果.方法:取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4例,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方法,
【摘要】教师只有树立起自身良好的形象,用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细心、耐心的引导学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够让他们在一个阳光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茁壮成长。  【关键词】温暖的阳光 健康成长的动力 心灵洗礼的机会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84-01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靠自己的人
一、概述rn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约占幕上缺血性卒中的10%,目前为止其治疗仍是神经重症领域未解决的难题[1,2].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诊断往往是基于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