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某省在治理乡村政策上一刀切,采用并小村为大村、合小乡为大镇的政策,好多人离开了生活几世几代的家乡,从而过上了尴尬的“城镇生活”。无独有偶,某边远山区,对一个村的贫困户实施城市安置的处理方式,留下了富裕的农户。笔者无意反对乡村城镇化和扶贫中对贫困户的妥善安置与帮扶,但真理失去了边界条件,就可能变成谬误。过分地强调一致化的结果,导致的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片面追求理想化效果,可能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
在前一个事件中,对于荒凉、偏僻、人口少的小村,进行必要的整合是正确的。对那些管理散乱的乡村,进行必要的统一管理,无疑对集中公共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有好处。但若是片面强调统一化的合并和拆迁,则有些不切合实际了,同时也容易造成不该有的财政赤字。有的相对成熟的村庄,为什么一定要搬迁?一个貌似不大的村庄,历经祖祖辈辈的心血而形成,有的还有一些弥足珍贵的历史遗迹,乡村也记录了游子的乡愁,所谓“破家值万贯”,一个村庄的积累,既是有形的物质财富,又包含着无形的价值伦理。一律的城镇化建设,让农民得到的只是物质的满足,而没有考虑他们的精神家园。
在后一个事件中,对扶贫的偏颇在于,没有考虑搬迁对其他非贫困户和周围类似乡村民众的心理影响。客觀地说,扶贫应该因地制宜,追求一时的表面效果,对大多数农民长久勤劳致富会产生不良影响。扶贫没有错,但是在扶贫路上因不考虑非贫困户的思想感受而导致未来发展的不持续则是错误的。何况,把贫困户统一搬迁到城市里,也暗含了一种武断在里面。笔者在基层走访时,就曾听闻一些村落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互相不说话的事情,甚至有些村还出现了人们争当贫困户的现象。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呵护大多数民众的客观感受,鼓励勤劳致富,应该是扶贫路上的应有之义。心理扶贫有时比物质扶贫更重要。
由此想到某些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方面的生硬态度,地方干部几乎人人会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一遇到问题就怕这怕那,讲话做事难免追求所谓的规范化、格式化、标准化。口头上执行中央政策头头是道,落实下来结果就南辕北辙。如某地解决砂石料问题,牵扯风景名胜区保护,地方部门就采取“风声一紧就停产,没有检查就生产”的掩耳盗铃方式。砂石料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长期不开采是不可能的,而地方部门如何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有序地开采,真要着实动一番脑筋才是。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优势,如果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过分格式化,不仅害了自己,伤了百姓,更会对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应遵循顺其自然的原则,格式化的做法,无疑是违背自然的。实际上,一个人也如此,如果一味采取教条主义行事,不能根据外在条件的变化而适当调整处事的策略和方案,做事十之八九要泡汤。嘴上头头是道,肚子里却有自己的弯弯绕,看似无比正确,做事却离题万里。破除格式化思想也是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工作的基本原则,值得每个人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