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多轮谈判磋商,广州药业(600332.SH,00874.HK)旗下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潘高寿”)与香港银基集团(00886.HK下称“银基”)合作终于有了新进展。
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大华日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透露,广州药业和香港银基集团就潘高寿品牌的合作将确定采取“授权 股权”的经营模式,即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经营潘高寿的大健康产品,有偿使用潘高寿品牌;双方各持合资公司的一份股权,捆绑互惠,都将参与合资公司的业绩分成。
此前,广州药业曾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潘高寿药业和五粮液经销商银基集团重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银基将以490万元的代价获得潘高寿药业旗下全资子公司潘高寿食品饮料有限公司50%的股权。
490万不是最终结果?
“潘高寿品牌是国有资产,我们也是租用这个品牌。双方合作并不包含品牌在内。” 就外界“品牌贱卖”等质疑,魏大华首度回应,“ 490万元只是合作方入股潘高寿食品饮料公司的成本,其将以合资公司的名义付费租借使用潘高寿品牌。”
在广药集团众多老字号中医药品牌中,潘高寿与王老吉品牌创立时间接近,发展轨迹却不同。2011年,王老吉销售收入达160亿元,净利润超过30亿元。潘高寿净利润仅为1.79亿元,在广药集团老字号品牌中排名居后。
这样,潘高寿寻求联姻就不意外了。
2004年,香港同兴药业向广州药业的成员企业王老吉药业公司注资1.6888亿元,双方各持有新公司48.0465%的股权。
2004年,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以近3亿元与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各占50%。当时,白云山中药厂资产5亿元,相关评估机构对交易的定价为2.5亿元左右。
市场反观银基“迎娶”潘高寿,所需的成本无疑最少。于是,“贱卖”之说甚嚣尘上。
“这490万元只是双方目前的标的,是双方不断协商的结果。最终是多少,还要走国有资产股权转让挂牌程序。”广药集团租给其他合作伙伴或者合资公司的商标使用费,是以占销售额的2.1%~3%计算。魏大华表示,潘银具体合作事项还在协商中。
“治咳专家”有远忧
“潘高寿将自己定位为‘治咳专家’,但随着医疗条件不断改善,OTC类止咳药品人均用量正逐步减少。企业若拘泥于这一领域,难免逐步萎缩。” 对于未来,魏大华不可谓不清醒。
“潘高寿的对策有两条,一是精耕细分市场;二是围绕品牌拓展产品线。”
魏大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擅长的止咳药领域,潘高寿会一直不断构建产研科技平台,强化科研开发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如针对老人、儿童、成年人这些不同的消费群体和寒咳、热咳、干咳、感冒咳等不同的病症,开发出糖浆剂、口服液、煎膏剂、颗粒冲剂、中药合剂等多种剂型止咳药,将产品和市场向纵深开拓。
在拓展产品线方面潘高寿也有打算——抓住“清润”特色,进行品牌延伸。潘高寿系列润喉糖就是成功案例之一,已进入中央保健局的采购名单。
一直以来,潘高寿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批发代理、大中城市的药店、农村及城市周边地区以小型诊所为代表的第三药品销售终端和医院,这无法满足其发展保健产品的需要。因此按照协议,潘高寿食品饮料将委托银基子公司深圳银基贸易为独家经销商,以出售包括上述品牌凉茶、龟苓膏、枇杷饮料和润喉糖产品。
借“基”生蛋
未来广药集团的业务将实行“双轮驱动”战略,即以“王老吉”品牌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和以“白云山”品牌为核心的大南药产业。
作为广药集团下属企业, “潘高寿的发展自然要纳入整个集团战略来考虑。”魏大华告诉记者。
事实上,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的健康观念以及医学模式也同步发生着深刻变革,“大健康”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广药集团众多老品牌中,除王老吉之外,潘高寿进军“大健康产业”无疑最具产品和品牌的双重比较优势,因为在业界看来,润喉糖、凉茶、龟苓膏等潘高寿系列“大健康产品”,让“潘高寿品牌本身就像一个保健品”。如能顺利借助资本运营,再造一个“王老吉”也未可知。
魏大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与此前王老吉简单的品牌出租不同,由于潘高寿本身拥有产品,引入外部资本的目的是借助专业运营力量来共同开拓潜力巨大的‘大健康’产品市场。”广药集团希望整个集团的大健康产业能做到500亿,潘高寿的规划是做到50亿,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据悉,围绕“大健康”市场的开拓合作,香港银基集团与潘高寿已进行了近两年的谈判与磋商,“我们不会随便与一个没有实力的公司合作,双方必须界定好合作的条款。”魏大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谈判旷日持久的原因主要是合作模式复杂,因为产品本身是潘高寿的,我们有一定的销售基础,不是像王老吉那样简单地把品牌租给加多宝后再去做产品。而对于投资方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同时也是非常大的考验。”
作为五粮液最大的经销商,同时经销泸州老窖、汾酒,以及进口红酒,银基旗下终端网点已超过1.4万个。也许,潘高寿看好的就是银基具有的良好的酒类饮料的销售渠道。
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大华日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透露,广州药业和香港银基集团就潘高寿品牌的合作将确定采取“授权 股权”的经营模式,即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经营潘高寿的大健康产品,有偿使用潘高寿品牌;双方各持合资公司的一份股权,捆绑互惠,都将参与合资公司的业绩分成。
此前,广州药业曾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潘高寿药业和五粮液经销商银基集团重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银基将以490万元的代价获得潘高寿药业旗下全资子公司潘高寿食品饮料有限公司50%的股权。
490万不是最终结果?
“潘高寿品牌是国有资产,我们也是租用这个品牌。双方合作并不包含品牌在内。” 就外界“品牌贱卖”等质疑,魏大华首度回应,“ 490万元只是合作方入股潘高寿食品饮料公司的成本,其将以合资公司的名义付费租借使用潘高寿品牌。”
在广药集团众多老字号中医药品牌中,潘高寿与王老吉品牌创立时间接近,发展轨迹却不同。2011年,王老吉销售收入达160亿元,净利润超过30亿元。潘高寿净利润仅为1.79亿元,在广药集团老字号品牌中排名居后。
这样,潘高寿寻求联姻就不意外了。
2004年,香港同兴药业向广州药业的成员企业王老吉药业公司注资1.6888亿元,双方各持有新公司48.0465%的股权。
2004年,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以近3亿元与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各占50%。当时,白云山中药厂资产5亿元,相关评估机构对交易的定价为2.5亿元左右。
市场反观银基“迎娶”潘高寿,所需的成本无疑最少。于是,“贱卖”之说甚嚣尘上。
“这490万元只是双方目前的标的,是双方不断协商的结果。最终是多少,还要走国有资产股权转让挂牌程序。”广药集团租给其他合作伙伴或者合资公司的商标使用费,是以占销售额的2.1%~3%计算。魏大华表示,潘银具体合作事项还在协商中。
“治咳专家”有远忧
“潘高寿将自己定位为‘治咳专家’,但随着医疗条件不断改善,OTC类止咳药品人均用量正逐步减少。企业若拘泥于这一领域,难免逐步萎缩。” 对于未来,魏大华不可谓不清醒。
“潘高寿的对策有两条,一是精耕细分市场;二是围绕品牌拓展产品线。”
魏大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擅长的止咳药领域,潘高寿会一直不断构建产研科技平台,强化科研开发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如针对老人、儿童、成年人这些不同的消费群体和寒咳、热咳、干咳、感冒咳等不同的病症,开发出糖浆剂、口服液、煎膏剂、颗粒冲剂、中药合剂等多种剂型止咳药,将产品和市场向纵深开拓。
在拓展产品线方面潘高寿也有打算——抓住“清润”特色,进行品牌延伸。潘高寿系列润喉糖就是成功案例之一,已进入中央保健局的采购名单。
一直以来,潘高寿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批发代理、大中城市的药店、农村及城市周边地区以小型诊所为代表的第三药品销售终端和医院,这无法满足其发展保健产品的需要。因此按照协议,潘高寿食品饮料将委托银基子公司深圳银基贸易为独家经销商,以出售包括上述品牌凉茶、龟苓膏、枇杷饮料和润喉糖产品。
借“基”生蛋
未来广药集团的业务将实行“双轮驱动”战略,即以“王老吉”品牌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和以“白云山”品牌为核心的大南药产业。
作为广药集团下属企业, “潘高寿的发展自然要纳入整个集团战略来考虑。”魏大华告诉记者。
事实上,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的健康观念以及医学模式也同步发生着深刻变革,“大健康”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广药集团众多老品牌中,除王老吉之外,潘高寿进军“大健康产业”无疑最具产品和品牌的双重比较优势,因为在业界看来,润喉糖、凉茶、龟苓膏等潘高寿系列“大健康产品”,让“潘高寿品牌本身就像一个保健品”。如能顺利借助资本运营,再造一个“王老吉”也未可知。
魏大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与此前王老吉简单的品牌出租不同,由于潘高寿本身拥有产品,引入外部资本的目的是借助专业运营力量来共同开拓潜力巨大的‘大健康’产品市场。”广药集团希望整个集团的大健康产业能做到500亿,潘高寿的规划是做到50亿,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据悉,围绕“大健康”市场的开拓合作,香港银基集团与潘高寿已进行了近两年的谈判与磋商,“我们不会随便与一个没有实力的公司合作,双方必须界定好合作的条款。”魏大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谈判旷日持久的原因主要是合作模式复杂,因为产品本身是潘高寿的,我们有一定的销售基础,不是像王老吉那样简单地把品牌租给加多宝后再去做产品。而对于投资方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同时也是非常大的考验。”
作为五粮液最大的经销商,同时经销泸州老窖、汾酒,以及进口红酒,银基旗下终端网点已超过1.4万个。也许,潘高寿看好的就是银基具有的良好的酒类饮料的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