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所特有的属性,它的内涵指人在与外界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说,人是历史过程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意味着人在社会关系中并不是消极无为的,可以在认识社会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从必然中赢取胜利。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尊重历史规律,实事求是,更要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这样才能使中国的改革走得更快更远。
關键词以人为本主体性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229-02
一、古代主体性思想的历史回顾
(一)古希腊罗马哲学—人性的初现
西方哲学发展史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希腊罗马哲学,在这一阶段后期,出现了人生哲学。
1.普罗泰戈拉是古希腊时期最早提出主体意识倾向问题的人,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①这一命题表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主体的存在,是最早的主体意识萌芽。他还说“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②他以刮风为例:“刮风的时候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不冷,因此不能说风是冷的,而只能说,风对人来说是冷的或是不冷的。”③
2.苏格拉底——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对西方文化影响最深远的道德圣贤,他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他看来,哲学应该研究与人生相关的问题,而不要把眼盯在深邃玄奥的自然界。他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任务,要求人们将注意力从自然界转向自身。他认为人的主体性就在于其理性思维,人应当理性的去对待传统观念。苏格拉底理论的根本缺陷在与其没有认识到主体性的根本特征--主观能动性。总之古希腊时期人的主体意识还处在萌芽阶段,人们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主体意识。
(二)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人性的沦落
从根本上说这一时期的哲学是一种神学,那时,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尚处于混沌初开状态,慑服于自然界的无限威力,人们把上帝或神看成是决定吉凶祸福的最终力量。奥古斯丁是哲学教父的最杰出代表,也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奠基者。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言说的结果,由于始祖亚当对自由意志的滥用,导致了人类永恒的罪性。这种罪与生俱来,只有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人重新获得善良意志,并最终得到拯救。托马斯·阿奎那,在理性与信仰、神学与哲学的关系上,倾向于用信仰来批判理性,他认为“哲学是神学的奴婢”,因为神学是凭启示直接从上帝那里来的,所以其他科学应当是神学的奴婢或下级。由此可见人的主体性在中世纪时期再一次遭到沦落,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代替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性的探求,人性被神性所取代。
(三)16—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有着共同的主体思想,即人性的觉醒,个性的解放。这一时期的哲学虽然没有提出或论述主体性思想,但却充斥着人是主体的观念。
“我思故我在”是近代哲学自我意识的觉醒。黑格尔指出:“从笛卡尔起,哲学一下子转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转入主观性的领域,转入确定的东西,宗教所假定的东西被抛弃了。”④笛卡尔的意义在于:他认为认识的基础不应该是客体,而应是主体。从而第一次把自我变成了主体。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曾经说过他的一切哲学的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的问题,他的三大批判正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的。他第一次深刻的揭示了主体的能动创造性问题,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是他对人的能动创造性尚有所保留。黑格尔,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完成者。他构筑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整个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就在于他所创立的唯心辩证法,这种方法的本质是批判性和历史性的,是高扬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和首创精神的有力武器。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在他那里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挥,然而他不能科学的看待人的主体性问题,人在那里成了脱离实践的抽象存在。
二、马克思视野中的人的主体性思想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都对人的主体性思想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其中也不乏某些真知灼见,但是由于他们离开了实践,离开了社会历史,因而并未真正解决这一历史之谜。
(一)马克思关于人在认识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的诠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的主体性的充分肯定,是它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是直观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⑤认识的主体性首先在于他的属人性。认识的主体是人,因而认识的本性总是同人的本性一脉相承,有怎样的人,就有怎样的认识,也就有怎样的认识的主体性。其次,认识的主体性还在于他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主体在面对客体时积极的态势,是不断进行思维的运动,从而推动主体达到自己的认识目的。能动性的最高体现为一种创造性,是对于即成状态的一种超越。人的创造性是认识的最高境界,是人主体性的凝结和升华。旧唯物主义只强调客体,并且直观的看待客体,忽略了认识的主体性,不能全面的把握认识的本质,相反,认识的这种能动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⑥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新唯物主义,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唯心主义的抽象性,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肯定了认识的主体性。
(二)历史必然性和人的历史主体性
历史的必然性是关于人类社会作为社会有机体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性,在唯物史观看来,人类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这种规律性和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人类是不是在历史规律面前是消极的,无为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为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此做出了科学的回答。在马克思看来,正是由于人类对自由的生命活动的不懈追求,人类才从原始社会的动物状态走进了奴隶社会的高度文明,并且由于同一动力而上升到封建社会以至于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要跨入到真正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而已,”这说明了历史始终是人类自身创造的历史。
三、科学发展观中的主体性的审视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的发展理论。
(一)人首先是社会发展的手段——怎样发展
马克思在很早以前就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也强调:“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总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的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这就说明当今社会要谋求发展必须依靠人民,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前提是全面发展的个人,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充分保障每个人的利益,维护每个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以往的理论研究中我们通常把个人的发展包含与整体发展之中,以为社会发展了每个人就会自然而然的发展,其实这是本末倒置。
(二)人其次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为什么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是对传统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的扬弃,人的发展不仅需要生产力的发展,还需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的协调发展,否则人只能畸形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们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⑦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也明确指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在当代中国将“以人为本”原则进行到底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进步,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都要依赖人的发展,都要以人的发展为手段。但是,在当前我国却出现了一些对人的“主体性”认识的误区:
1.认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就是在发展过程中人要凌驾于一切之上,即为了人的发展,可以牺牲一切其他的利益,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此种思维弊端提出的。
2.片面曲解人的重要性,提出只要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一切资源都可以无限制利用,甚至可以为了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而挥霍、浪费物质资料,夸大了人的地位。
鉴于以上错误的认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提出了“以人为本”,明确了人的主体地位,也纠正了夸大人的主体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点。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思路,坚持科学的、理性化的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具体来说,体现人的主体性,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当做到:
1.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础上,发挥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导作用。从理论层面看,坚持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和内在贯通性特征。以人为本的“人”的主体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有着共同的理论支点,即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史观,二者在理论内容上具有内在的贯通性。以人为本原则对于我们协调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和处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各方面的关系,做好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工作,具有根本的普遍的指导意义。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根本政治路线是群众路线。以人为本与共产党的宗旨和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是相互贯通的。从实践层面看,坚持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一體化特征。在现实活动中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内在要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共产党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原则。
2.从实际出发将以人为本原则具体化,以确保收到实效,防止将其泛化和形式化。以人为本是我们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一个根本的指导原则,这一点已被全党全国上上下下普遍接受和认同。要贯彻这一原则将其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必须从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各自具体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政策、规则和要求,使人们有所遵循,确保收到实效。如果不加分析草率从事,将以人为本当作一个口号标签随处简单搬用,就势必违背这一原则的要求并使之流于空泛化、形式化,导致人们思想模糊混乱、行为失范,最终贻误我们的事业,损害人民的利益。
总之,“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人的主体性在我国目前最恰当的表述和最直接的体现,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精神,自觉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關键词以人为本主体性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229-02
一、古代主体性思想的历史回顾
(一)古希腊罗马哲学—人性的初现
西方哲学发展史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希腊罗马哲学,在这一阶段后期,出现了人生哲学。
1.普罗泰戈拉是古希腊时期最早提出主体意识倾向问题的人,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①这一命题表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主体的存在,是最早的主体意识萌芽。他还说“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②他以刮风为例:“刮风的时候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不冷,因此不能说风是冷的,而只能说,风对人来说是冷的或是不冷的。”③
2.苏格拉底——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对西方文化影响最深远的道德圣贤,他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他看来,哲学应该研究与人生相关的问题,而不要把眼盯在深邃玄奥的自然界。他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任务,要求人们将注意力从自然界转向自身。他认为人的主体性就在于其理性思维,人应当理性的去对待传统观念。苏格拉底理论的根本缺陷在与其没有认识到主体性的根本特征--主观能动性。总之古希腊时期人的主体意识还处在萌芽阶段,人们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主体意识。
(二)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人性的沦落
从根本上说这一时期的哲学是一种神学,那时,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尚处于混沌初开状态,慑服于自然界的无限威力,人们把上帝或神看成是决定吉凶祸福的最终力量。奥古斯丁是哲学教父的最杰出代表,也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奠基者。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言说的结果,由于始祖亚当对自由意志的滥用,导致了人类永恒的罪性。这种罪与生俱来,只有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人重新获得善良意志,并最终得到拯救。托马斯·阿奎那,在理性与信仰、神学与哲学的关系上,倾向于用信仰来批判理性,他认为“哲学是神学的奴婢”,因为神学是凭启示直接从上帝那里来的,所以其他科学应当是神学的奴婢或下级。由此可见人的主体性在中世纪时期再一次遭到沦落,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代替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性的探求,人性被神性所取代。
(三)16—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有着共同的主体思想,即人性的觉醒,个性的解放。这一时期的哲学虽然没有提出或论述主体性思想,但却充斥着人是主体的观念。
“我思故我在”是近代哲学自我意识的觉醒。黑格尔指出:“从笛卡尔起,哲学一下子转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转入主观性的领域,转入确定的东西,宗教所假定的东西被抛弃了。”④笛卡尔的意义在于:他认为认识的基础不应该是客体,而应是主体。从而第一次把自我变成了主体。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曾经说过他的一切哲学的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的问题,他的三大批判正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的。他第一次深刻的揭示了主体的能动创造性问题,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是他对人的能动创造性尚有所保留。黑格尔,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完成者。他构筑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整个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就在于他所创立的唯心辩证法,这种方法的本质是批判性和历史性的,是高扬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和首创精神的有力武器。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在他那里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挥,然而他不能科学的看待人的主体性问题,人在那里成了脱离实践的抽象存在。
二、马克思视野中的人的主体性思想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都对人的主体性思想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其中也不乏某些真知灼见,但是由于他们离开了实践,离开了社会历史,因而并未真正解决这一历史之谜。
(一)马克思关于人在认识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的诠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的主体性的充分肯定,是它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是直观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⑤认识的主体性首先在于他的属人性。认识的主体是人,因而认识的本性总是同人的本性一脉相承,有怎样的人,就有怎样的认识,也就有怎样的认识的主体性。其次,认识的主体性还在于他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主体在面对客体时积极的态势,是不断进行思维的运动,从而推动主体达到自己的认识目的。能动性的最高体现为一种创造性,是对于即成状态的一种超越。人的创造性是认识的最高境界,是人主体性的凝结和升华。旧唯物主义只强调客体,并且直观的看待客体,忽略了认识的主体性,不能全面的把握认识的本质,相反,认识的这种能动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⑥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新唯物主义,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唯心主义的抽象性,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肯定了认识的主体性。
(二)历史必然性和人的历史主体性
历史的必然性是关于人类社会作为社会有机体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性,在唯物史观看来,人类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这种规律性和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人类是不是在历史规律面前是消极的,无为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为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此做出了科学的回答。在马克思看来,正是由于人类对自由的生命活动的不懈追求,人类才从原始社会的动物状态走进了奴隶社会的高度文明,并且由于同一动力而上升到封建社会以至于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要跨入到真正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而已,”这说明了历史始终是人类自身创造的历史。
三、科学发展观中的主体性的审视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的发展理论。
(一)人首先是社会发展的手段——怎样发展
马克思在很早以前就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也强调:“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总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的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这就说明当今社会要谋求发展必须依靠人民,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前提是全面发展的个人,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充分保障每个人的利益,维护每个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以往的理论研究中我们通常把个人的发展包含与整体发展之中,以为社会发展了每个人就会自然而然的发展,其实这是本末倒置。
(二)人其次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为什么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是对传统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的扬弃,人的发展不仅需要生产力的发展,还需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的协调发展,否则人只能畸形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们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⑦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也明确指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在当代中国将“以人为本”原则进行到底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进步,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都要依赖人的发展,都要以人的发展为手段。但是,在当前我国却出现了一些对人的“主体性”认识的误区:
1.认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就是在发展过程中人要凌驾于一切之上,即为了人的发展,可以牺牲一切其他的利益,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此种思维弊端提出的。
2.片面曲解人的重要性,提出只要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一切资源都可以无限制利用,甚至可以为了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而挥霍、浪费物质资料,夸大了人的地位。
鉴于以上错误的认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提出了“以人为本”,明确了人的主体地位,也纠正了夸大人的主体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点。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思路,坚持科学的、理性化的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具体来说,体现人的主体性,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当做到:
1.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础上,发挥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导作用。从理论层面看,坚持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和内在贯通性特征。以人为本的“人”的主体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有着共同的理论支点,即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史观,二者在理论内容上具有内在的贯通性。以人为本原则对于我们协调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和处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各方面的关系,做好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工作,具有根本的普遍的指导意义。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根本政治路线是群众路线。以人为本与共产党的宗旨和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是相互贯通的。从实践层面看,坚持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一體化特征。在现实活动中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内在要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共产党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原则。
2.从实际出发将以人为本原则具体化,以确保收到实效,防止将其泛化和形式化。以人为本是我们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一个根本的指导原则,这一点已被全党全国上上下下普遍接受和认同。要贯彻这一原则将其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必须从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各自具体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政策、规则和要求,使人们有所遵循,确保收到实效。如果不加分析草率从事,将以人为本当作一个口号标签随处简单搬用,就势必违背这一原则的要求并使之流于空泛化、形式化,导致人们思想模糊混乱、行为失范,最终贻误我们的事业,损害人民的利益。
总之,“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人的主体性在我国目前最恰当的表述和最直接的体现,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精神,自觉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