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民间收藏第一人”张伯驹捐赠文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道:“张伯驹一生所藏文物的精华,大多归于故宫博物院收藏。”曾有人说:“为人不识张伯驹,踏遍故宫也枉然。”他的一生,比起捐文物生动得多;他的为人,更比国宝珍贵。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曾评价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间收藏第一人。”
收藏:三购国宝备受波折
1898年,张伯驹出生于河南项城,6岁时被过继给膝下无子的大伯张镇芳。作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9岁即能作诗,成为闻名乡野的“神童”。20岁的他已能通读《二十四史》,熟背《古文观止》,细讲《资治通鉴》。这不仅为张伯驹打下了深厚的学识基础,而且让他逐渐养成了独有的散淡、通脱的文人个性。
决定一个人的收藏成就不是藏品数量多寡,而是对藏品的个人见解,没有高超的眼光、深厚的修养乃至高洁的品行,断不可称“收藏家”。张伯驹收藏起于兴趣,虽起步晚,但殷实的家境和独特眼光让他的起点很高。
张伯驹第一次见到《平复帖》展出后,便托人向溥儒求购。相较于《兰亭序》,陆機的《平复帖》的书写时间比其早79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法真迹。寥寥九行八十五字,却是中国书法从章草到今草演变的实证,研究价值无与伦比,在收藏界被誉为“中华第一帖”。溥儒开价20万元,张伯驹无力支付。次年,他委托与溥儒交好的张大千说情,以6万元再次求购。溥儒不肯割爱,坚持20万元。后来,友人无意透露溥儒母亲过世,急需用钱,张伯驹尝试沟通,最终双方以4万元成交。北平沦陷后,张伯驹携家眷到西安,国难当头,他最为担心的就是《平复帖》落入日本人之手。为了保护好国宝,他将《平复帖》缝入被子中,一路夙夜不眠,担惊受怕,直至平安抵达西安,心才稍稍放下。
后辈王世襄因为研究《平复帖》多次登门欣赏,张伯驹则大度地说:“一次次来我这里看麻烦,你拿回家去看吧。”这句话让王世襄对张伯驹的胸襟情义钦佩不已。好友周汝昌曾评价张伯驹:“其虚怀若谷,一片素心,只为做好事,不计其他。”
护宝:黄金易得,国宝无二
张伯驹的女儿张传彩回忆,“当时很多字画商人喜欢和父亲打交道,因为对方开出的价格,父亲从来不还。”他生活简朴,烟酒赌一丝不沾,对吃喝更是没有要求,一盘大葱炒鸡蛋就算开荤。常年一袭长衫,外表看起来没有半点收藏家的豪气。但他看中的文物,眼都不眨一掷千金。
抗战胜利后,张伯驹被聘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有力地补充了国内文物鉴赏实力。当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游春图》悄悄出现在北平时,张伯驹凭借敏锐的嗅觉,建议故宫博物院将此卷买下,并提出如果院方经费不足,自己愿代为周转。但卖家马霁川开出的800两黄金的天价,让故宫无力购买。如果自己不迅速出手,《游春图》就有流落海外的风险,倘若成真,不仅是张伯驹个人的憾事,更是中华民族的痛。
可是,张伯驹此前刚刚通过变卖家产,加上举债,共出资110两黄金,勉强购得范仲淹《道服赞》。元气大伤的他,去哪里再筹800两巨额黄金呢?张伯驹急中生智,在古玩市场不断散布国宝不能流失国外的言论,一时间满城风雨,最终卖家马霁川迫于舆论压力,和张伯驹商定220两黄金成交。对于此刻的张伯驹来讲,220两黄金几乎等于全部身家。他思索再三,忍痛将在北平弓弦胡同的大宅作价2.1万美元卖掉。这个宅子本是大太监李莲英的宅院,仿颐和园排云殿规模而建,构建之宏伟,实为罕见。未料,卖家嫌黄金成色不足,实际仅有130两,张伯驹不得已又将夫人潘素心爱首饰卖掉,这才将《游春图》收入囊中。
此时的张伯驹已负债累累,一家人搬到一个小宅院里,面对着家徒四壁的窘境,张伯驹只有一个念头:“老祖宗的东西,是留给中国后代子孙欣赏的。”耗尽家产收藏,却从不出售渔利,有人笑他傻,他却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他始终表现得像一个随时与人决斗的斗士,既孤独,又可敬。
捐赠: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众所周知,收藏家的特点是“子子孙孙永宝之”。然而,1952年,张伯驹为支持故宫博物院建设,将《游春图》以3万元低价卖出,国内收藏界一片哗然。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下子受赠了8件世所罕见的文物,内有西晋陆机《平复帖》、唐代杜牧《张好好诗》卷、北宋范仲淹《道服赞》卷、北宋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蔡襄自书诗册等,从而引发收藏界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新中国文化部专门举办了捐赠仪式,并奖励20万元,却被捐赠人张伯驹、潘素拒绝了。当时的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在褒奖状里写道:“张伯驹、潘素先生化公为私,足资楷模,特予褒扬。”
这些被张伯驹夫妇无私捐献的书画作品,现在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珍宝。用张伯驹的话说,便是“予之烟云过眼,所获已多。故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
收藏:三购国宝备受波折
1898年,张伯驹出生于河南项城,6岁时被过继给膝下无子的大伯张镇芳。作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9岁即能作诗,成为闻名乡野的“神童”。20岁的他已能通读《二十四史》,熟背《古文观止》,细讲《资治通鉴》。这不仅为张伯驹打下了深厚的学识基础,而且让他逐渐养成了独有的散淡、通脱的文人个性。
决定一个人的收藏成就不是藏品数量多寡,而是对藏品的个人见解,没有高超的眼光、深厚的修养乃至高洁的品行,断不可称“收藏家”。张伯驹收藏起于兴趣,虽起步晚,但殷实的家境和独特眼光让他的起点很高。
张伯驹第一次见到《平复帖》展出后,便托人向溥儒求购。相较于《兰亭序》,陆機的《平复帖》的书写时间比其早79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法真迹。寥寥九行八十五字,却是中国书法从章草到今草演变的实证,研究价值无与伦比,在收藏界被誉为“中华第一帖”。溥儒开价20万元,张伯驹无力支付。次年,他委托与溥儒交好的张大千说情,以6万元再次求购。溥儒不肯割爱,坚持20万元。后来,友人无意透露溥儒母亲过世,急需用钱,张伯驹尝试沟通,最终双方以4万元成交。北平沦陷后,张伯驹携家眷到西安,国难当头,他最为担心的就是《平复帖》落入日本人之手。为了保护好国宝,他将《平复帖》缝入被子中,一路夙夜不眠,担惊受怕,直至平安抵达西安,心才稍稍放下。
后辈王世襄因为研究《平复帖》多次登门欣赏,张伯驹则大度地说:“一次次来我这里看麻烦,你拿回家去看吧。”这句话让王世襄对张伯驹的胸襟情义钦佩不已。好友周汝昌曾评价张伯驹:“其虚怀若谷,一片素心,只为做好事,不计其他。”
护宝:黄金易得,国宝无二
张伯驹的女儿张传彩回忆,“当时很多字画商人喜欢和父亲打交道,因为对方开出的价格,父亲从来不还。”他生活简朴,烟酒赌一丝不沾,对吃喝更是没有要求,一盘大葱炒鸡蛋就算开荤。常年一袭长衫,外表看起来没有半点收藏家的豪气。但他看中的文物,眼都不眨一掷千金。
抗战胜利后,张伯驹被聘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有力地补充了国内文物鉴赏实力。当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游春图》悄悄出现在北平时,张伯驹凭借敏锐的嗅觉,建议故宫博物院将此卷买下,并提出如果院方经费不足,自己愿代为周转。但卖家马霁川开出的800两黄金的天价,让故宫无力购买。如果自己不迅速出手,《游春图》就有流落海外的风险,倘若成真,不仅是张伯驹个人的憾事,更是中华民族的痛。
可是,张伯驹此前刚刚通过变卖家产,加上举债,共出资110两黄金,勉强购得范仲淹《道服赞》。元气大伤的他,去哪里再筹800两巨额黄金呢?张伯驹急中生智,在古玩市场不断散布国宝不能流失国外的言论,一时间满城风雨,最终卖家马霁川迫于舆论压力,和张伯驹商定220两黄金成交。对于此刻的张伯驹来讲,220两黄金几乎等于全部身家。他思索再三,忍痛将在北平弓弦胡同的大宅作价2.1万美元卖掉。这个宅子本是大太监李莲英的宅院,仿颐和园排云殿规模而建,构建之宏伟,实为罕见。未料,卖家嫌黄金成色不足,实际仅有130两,张伯驹不得已又将夫人潘素心爱首饰卖掉,这才将《游春图》收入囊中。
此时的张伯驹已负债累累,一家人搬到一个小宅院里,面对着家徒四壁的窘境,张伯驹只有一个念头:“老祖宗的东西,是留给中国后代子孙欣赏的。”耗尽家产收藏,却从不出售渔利,有人笑他傻,他却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他始终表现得像一个随时与人决斗的斗士,既孤独,又可敬。
捐赠: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众所周知,收藏家的特点是“子子孙孙永宝之”。然而,1952年,张伯驹为支持故宫博物院建设,将《游春图》以3万元低价卖出,国内收藏界一片哗然。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下子受赠了8件世所罕见的文物,内有西晋陆机《平复帖》、唐代杜牧《张好好诗》卷、北宋范仲淹《道服赞》卷、北宋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蔡襄自书诗册等,从而引发收藏界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新中国文化部专门举办了捐赠仪式,并奖励20万元,却被捐赠人张伯驹、潘素拒绝了。当时的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在褒奖状里写道:“张伯驹、潘素先生化公为私,足资楷模,特予褒扬。”
这些被张伯驹夫妇无私捐献的书画作品,现在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珍宝。用张伯驹的话说,便是“予之烟云过眼,所获已多。故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