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过度期待,其实是虐待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ShiJia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要求我考上清华、北大,最差是北师大,毕业后出国留学,拿到名校的博士学位,然后回国争取高薪职位……
  她有年级第一的成绩,却有年级倒数第一的心态
  一年一度的心理普查工作中,我又见到了小俞。去年她上高二,是众人瞩目的年级第一。升旗仪式上,她走上主席台接受校长的表扬,脸上平静得出奇。这种与年龄不相符的平静,被老师们交口称赞,认为是成绩稳定的象征。今年再见,小俞平静依旧,只是目光有些呆滞,透着疲惫和忧郁。
  教务处关处长让我重点关注一下小俞,因为小俞是明年全市高考状元的有力争夺者,学校对她有很高的期待。
  按照关处长的安排,小俞作为尖子生的代表来到办公室与我单独交谈。以下是谈话内容摘要:
  我:听老师们说,两年多来,重要考试你拿过四五次年级第1名,最差也是年级第7名,妥妥的学霸。祝贺你!
  小俞:谢谢老师。其实,那不算什么。
  我:我还听说,你取得了这么优异的成绩,却好像从来没有开心过。有什么事让你烦恼吗?
  小俞:现在成绩好一点,不值得开心。高考成绩不好,前面考得再好也白搭。
  我:这话是谁对你说的?
  小俞:妈妈、老师、同学都这样说。难道不对吗?
  我:最后一口饭吃饱了,前面的几十口都等于没吃吗?没有量变怎么会有质变呢?
  小俞:如果我高考考砸了,北大会看我的平时成绩而录取我吗?
  我:不会。可是,考上北大的,哪个不是平时考试的佼佼者?高考考砸的情况是有的,但只是小概率事件,你不必过于担心。
  小俞:我不是什么佼佼者,离老师和妈妈的要求还差得很远,我必须加倍努力!
  我:妈妈对你的要求是什么?
  小俞:高考考上清华、北大,最差是北师大。毕业后出国留学,拿到名校的博士学位,然后回国争取高薪职位。
  我:然后呢?
  小俞:然后成家,把孩子培养成真正的学霸,然后考清华、北大……
  我:看来,你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
  小俞:算是吧。确切地说,这都是妈妈对我的期待。别的家长大概也是如此吧?
  我:上面这些远大目标,如果都实现了,你会感觉幸福吗?
  小俞:自然会开心,不过,也谈不上幸福,毕竟还有下一个目标。
  我:那你什么时候休息呢——我是说,让自己放松一下,觉得自己是成功者,稍稍享受一下生活。
  小俞:放松?享受?下辈子吧!
  对话记录无法呈现小俞的迷茫、抑郁和忽隐忽现的愤怒。事实上,当她说“下辈子吧”时,语气中居然有破罐破摔的意味,仿佛她是考试经常得年级倒数第一的学生。
  这样的心理状态是不正常的,她对自己的过度期待,其实是在自我虐待,而一个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快乐,取得了优异成绩却不能获得成就感的学生,能坚持到一年后的高考吗?即使她如愿考上清华或北大,能保证心理不出现问题吗?
  与小俞的妈妈谷女士电话沟通之后,我计划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对小俞进行两次心理辅导,帮助她走出心理困扰。
  被妈妈期待是幸福的,但过度的期待无异于虐待
  小俞告诉我,她的父母早在她5岁那年就离婚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生活艰苦,妈妈不愿再婚。爸爸再婚生子,生活富裕,对小俞不管不问,只是遵照离婚协议,每月支付少得可怜的抚养费。
  “我小的时候,妈妈经常跟我唠叨,做女人要争口气,不能依赖任何人。”小俞回忆,“她早早就为我规划了奋斗目标,考上清華或北大,然后出国留学,拿博士学位。妈妈还说,别的家长都望子成龙,她不能落后。”
  我告诉她,在大家的心目中,期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正面的情感,被妈妈期待是幸福的,甚至是母爱的表现。但是,世上万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过犹不及,期待也是如此,合理的期待与过度的期待有天壤之别。
  在心理学中,合理的期待是指适用于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行为能力的期待。个体可以承担并且能够在这种期待的激励下提升自我价值的期待是有益的,因为这种期待可以推动我们进步,帮助我们突破自我局限,取得成功。
  过度的期待是指超出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行为能力的期待。过度的期待是负面力量,它能让被期待者长期处于压力所造成的焦虑之中。一方面,被过度期待者逼迫自己拼命努力,去实现难度过大的期待,另一方面,如果无法实现这种期待,被期待者就会陷入强烈的内疚,进而自责。
  “想想看,”我对小俞说,“妈妈的期待带给你的是鼓励大还是压力大?”
  小俞默默地低下了头。她不愿承认妈妈有错,但她明白自己正处于过度期待的压力之下。
  思索了片刻,小俞问:“合理的期待与过度的期待,概念上好区分,但在现实生活中,要分清它们恐怕不容易。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妈妈要求我期中、期末考试必须考“三百”,即语文、数学、英语都考满分。”
  我说:“如果你通过努力能实现妈妈的期待,而且当期待实现时你能感觉到快乐和成就感,那么期待就是合理的。如果你无法实现妈妈的期待,或者当期待实现时你感觉不到快乐,没有成就感,那么这种期待就是过度的期待。”
  小俞说:“这么说,考‘三百’也是过度的期待,因为我做到了也不快乐,脑子里总是想着下次考试怎么办?如果得不到满分就算退步,而成绩退步是了不得的事,老师会请家长来学校谈话的,妈妈更不会放过我。在我的印象中,妈妈从来没有对我满意过。”
  我问:“生活中,你有过失败的经历吗?”
  小俞说:“小学四年级上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没有发挥好,最后一道应用题做错了,被扣了14分。老师没说什么,只是摸摸我的头,让我下次考试不要紧张。回到家,妈妈把数学试卷卷成卷儿,使劲打我的头。现在我知道那样打没有多疼,但当时我感觉疼得要命,像是用铁棒打我似的。当时,妈妈问我86分能不能考上清华,我说不能,她接着问能不能考上北大,我说不能,一直这样问下去……我感觉天都要塌了,妈妈一定会抛弃我。最后妈妈问我:‘你说,自己是不是垃圾?’我使劲点头,说自己是垃圾。为让妈妈消气,我说自己是没有回收价值的垃圾。妈妈这才放过我,和我抱头痛哭……”   “你从小就是学习尖子,取得了无数的好成绩,妈妈给你庆贺过吗?”
  小俞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师在班里表扬过我,但妈妈没有。”
  我问:“那么,你犒劳过自己吗?比如放自己一天假、看一场电影、睡一次懒觉……”
  小俞用拼命摇头打断我的话:“妈妈的口头禅是‘不懈奋斗’,‘不懈’的意思就是永不停歇、永无止境。您列举的这些,不被妈妈允许,也不是我的期待。”
  我问:“在这样的奋斗中,你焦虑吗?”
  小俞呆滞地望着我:“其实,上高中以后,妈妈已经不再把期待挂在嘴边了,她开始关心我,让我别太劳累。但是我做不到,我已经习惯了不懈奋斗,甚至习惯了焦虑——平时为考试焦虑,考试结束为成绩焦虑,成绩出来了,考得很好,又开始为下次考试焦虑,就这样反复循环。我以为学生就应该吃这样的苦。”
  我截住她的话:“没错,学生应该刻苦学习、艰苦奋斗,但学生也应该享受成长的快乐和成就感。你只有苦,没有乐,看起来是懂事、爱学习,其实是在消耗奋斗的力量。小俞你知道吗?你是在自我虐待!”
  在高考的高速公路上,给自己建几个小小的服务区
  我告诉小俞,无论是来自别人的期待还是自我期待,只要是过度的期待,都是成长的阻力,是不折不扣的负面力量,必须引起警惕。
  小俞为难地问:“您是让我为了心理健康而放弃高考吗?恐怕妈妈和老师都不会答应的,我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
  我笑了:“没人让你放弃高考。相反,我是接受妈妈和老师的委托,帮助你快乐、高效地迎接高考。”
  小俞歪着头想了想,说:“我小时候,妈妈给我讲《龟兔赛跑》,说兔子本来是可以赢的,就是因为它贪图享乐,最后被乌龟打败。现在我正处于复习的重要关口,不会也犯兔子的错误吧?”
  小俞从小接受妈妈的偏激教育,而且先入为主,很难让她改变观念,我必须用更生动的方式说服才好。
  于是我问:“你坐汽车跑过高速公路吗?”
  小俞莫名其妙地点头:“每年暑假都坐长途汽車去看姥姥,每次汽车都走高速公路。”
  我说:“那你一定进过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吧?你有没有想过,明明是‘高速’公路,为什么会有服务区?这不是耽误行程吗?”
  “您这就是抬杠了!”小俞不客气地反驳,“汽车总得加油吧?人总得上厕所吧?司机开车累了总得休息一下吧,疲劳驾驶很容易出事故的……啊,我明白了,您是说我在疲劳驾驶!”
  “好聪明的孩子!”我赞道,“奋斗,归根结底是为了快乐:考试成绩提升了是件快乐的事,甚至做对一道题也是一件快乐的事,都值得庆贺,值得自我犒赏,就像汽车进服务区。列宁有句名言‘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想必你听过吧?”
  小俞的脸上忽然有了笑容:“我明白了,一说到疲劳驾驶我就全明白了!我是一个赶路的司机,连着开了几千公里,而且心情不好,您劝我进服务区休息一下,然后精神百倍地出发。是这样吧?”
  “没错!没人要求你在服务区定居下来。”我笑道,“进服务区是正常需要,更是安全的保障。建议你在高考的高速公路上给自己多建几个小小的服务区,给自己加油,不打疲劳战,注重提升学习效率。你说,这是不是件快乐的事?”
  我告诉小俞,给自己加油的方式很多,比如保证睡觉时间,不熬夜,比如考试结束后休息半天,比如取得了好成绩就奖励自己一块巧克力,等等,总之要让自己享受每一阶段性成功的快乐。
  2020年高考,小俞正常发挥,以721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语重心长  □ 河南省汝州市  汝南街道余堂小学四(2)班  万航源  联词:讲台,举动,眼睛,调皮鬼,病榻,希望,殷切,力透纸背  小江是个调皮鬼,不喜欢练毛笔字。书法课上,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解,小江却眯着眼睛用记号笔在那里描字。讲台上的王老师把小江的举动看得清清楚楚,并把小江的表现告诉了家长。小江的爷爷是个书法家,殷切地希望小江长大后也成为书法家。得知小江的在校表现,爷爷特地把小江叫到病
【人物名片】  赵昱鲲,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幸福科技实验室副主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驻中国代表,中国积极心理学应用的领头人之一。  赵昱鲲先生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心理学专家,同时是一个男孩的爸爸,对家庭教育有切身体会。日前,笔者带着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他。  我对孩子就三个要求:诚信、善良、做事有内在动机  笔者:作为父亲,您平时对儿子都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赵昱鲲(
星期天,陶笛在家里写作业。不知过了多久,作业终于做完了。她揉了揉酸痛的双眼,心情烦闷地走出家门,来到村头。极目远眺,在那远远的地方,她看到白云飘飘,鸟儿翱翔,青青的草儿,红红的花儿,山清水秀,仿佛是海市蜃楼。微风吹拂,陶笛的心情变得舒畅了。她久久地站在那里,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指导老师:郭永军 万坤山)  【編辑:陈彤】
观察力有多重要  【案例1】 菁菁今年7岁,是小学一年级女生。期中考试,菁菁成绩不佳,老师的评语里没有说以后要努力学习,也没有说要改进学习方法,而是说要拓展知识面,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原来,因为父母在外地工作,菁菁常年跟姥姥生活,被姥姥管得很严,平时很少下楼跟小朋友玩耍,更别提节假日外出旅行了。久而久之,菁菁的知识面确实比较窄,甚至分不清燕子和麻雀,对简单的图形也很陌生,难怪她不适应小学生活。  【
一个冬天的夜晚,军伟家的储藏室突然失火。睡梦中的军伟被惊醒,向储藏室冲去。他看到储藏室浓烟滚滚,火舌从门窗往外窜,他急忙抓起灭火器喷射起来。这时,不少邻居也赶来救火。火终于被扑灭了,可储藏室里的货物大多已化为灰烬。军伟非常后悔,因为这场大火是az他扔下的一个烟头引起的。这场大火引起了大家的警覺。真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家庭消防要踏踏实实地做好,不能玩虚的,不能糊弄检查。否则,一定会害人害己。
个 案  海涛妈妈正在审理“不动产权证”资料,手机响了,她一看是班主任的电话,自言自语道:“该不是小祖宗又惹祸了?”果然,班主任在电话里说海涛又打同学了,让她下午去趟学校。海涛妈妈又气又恼,但正值上班时间她只能忍着。她坐在办公桌前发呆:这孩子到底中了什么邪,上小学时他可是全校的优等生,怎么上了初中竟成了惹祸的“小霸王”?  海涛从小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小学阶段勤奋刻苦,学习习惯也非常好,每天放学
当有人问儿子长大了要做什么工作时,他不再说当律师或教授,而是满脸自豪地回答:我要开家宠物店  闺蜜最近很苦恼,她家女儿正读小学,理想千变万化,但在当妈的眼里都很没出息。女儿想当小区保洁员,每天都可以浇花除草;女儿想当商场营业员,每天都能穿各式各样的花裙子;女儿想当面包店的店员,每天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糕点……听着闺蜜的抱怨,我不由得乐了,哪个当妈的面对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没有烦恼?  我在律师事务所工
儿子坚持不当班长,老爸和“怂包”儿子发生冲突  一天下午,一个中年男子带着儿子来到咨询室,和我寒暄两句后切入主题。中年男子姓胡,说这两天他一直和儿子琮琮较劲。较劲的原因是,班主任想让琮琮当班长,琮琮推辞不当。他觉得儿子成绩优秀,如果再提升一下组织、管理能力,将来走上社会谋职会更有优势。  胡先生为儿子的未来考虑,偏偏儿子不买账。儿子说,他就想当个副班长,班长的职务不适合他。胡先生看儿子油盐不进,气
他的双胞胎女儿从小到大都是班里的学习尖子,而且学习并不怎么吃力。高考前,当同学们都在熬夜苦读的时候,她俩已被保送名校。羡慕吗?来看看这位家长的感悟——  【编者按】 从兴趣入手,发现孩子的天赋,然后着力培养,把天赋转化成学习热情,帮孩子顺利渡过高考关口,最后再把天赋转化成职业方向,是每一位家长都可以借鉴的家教路线图。  今年6月,正值国外新冠疫情高峰期,我的双胞胎女儿从英国辗转回国,结束了她们的留
妈妈头破血流  凡是来进行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最好是亲子双方都来。可事实上,常有孩子不愿意来。最近,我又碰到了这种情况,家长紧急来访,而孩子没来。  母亲说,她有个女儿正上初中。大约从初二开始,女儿不像过去那样听话了,情绪不稳定,时不时地发脾气,撕书本,用笔尖扎手腕,经常跟妈妈对着干。也就是从那时起,妈妈一看女儿情绪不稳定就发愁,天天在家祥林嫂似的说:“孩子不听话,不省心,不懂事……”母亲越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