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世纪,大庆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怎样为这座城市设计一张能够展示自我魅力,吸引外界投资、交流和旅游的靓丽名片,成为了摆在这座城市艺术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能够代表大庆市的典型城市文化美学符号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应该从文化的本源来认识。当然,任何一种文化内涵的视觉表现形式一定是要以外在内容为依托的。这种外在内容笔者把它分为形态、色彩、机理、灯光等几个部分。
关键词:大庆市;美学符号;文化;形态;色彩;机理;灯光
中图分类号:FTB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104-02
大庆市是一座因石油与工业在近50年迅速兴起的北方名城。“大庆”这个名字自1959年9月26日产生以来就注定了这座城市的铮铮铁骨和卓尔不群的城市性格。她所有的故事都与劳动有关,这座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记载着可歌可泣的劳动英雄事迹。这种城市性格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新世纪,大庆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座城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伸出双手与外界交流,怎样为这座城市设计一张能够展示自我魅力,吸引外界投资、交流和旅游的靓丽名片,成为了摆在这座城市艺术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笔者认为,要想设计好这张名片,就要对这座城市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代表城市文化形象的美学符号进行分析和整理,这些符号是联系大庆市固有文化气质和现代展示设计方法之间的纽带。只有寻找并破译这些符号,才能准确定位这座城市文化形象展示的方式与方法。
能够代表大庆市的典型城市文化美学符号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应该从文化的本源来认识。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果特指意识形态,则表现为人类生产、生活行为习惯的传承。要寻找代表城市文化的美学符号首先要从城市文化背后所依托的故事中寻求突破。
如前文所述,大庆市的城市文化主题非常鲜明,大庆市背后的故事可以浓缩成一部人类与自然抗争,从无到有,从贫油到富油的巴洛克式劳动史诗。“铁人”王进喜曾经讲道,当他看见我国城市里的汽车背上都背着一个大包烧煤的时候,他发誓宁可少活20年,也一定要为新中国拿下自己的大油田。当他正值盛年,躺在病榻上行将死去的时候,他一定为自己实现了这个誓言感到骄傲。这就是大庆的故事,一群英雄实现自己誓言的故事。当钻井队缺水的时候,数百人宁可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排成数公里的长队传递从冰窟窿里淘来的水盆也绝不停工。这就是大庆的故事,一个冰凉的水盆比火种更加火热的故事。类似这样的一个个故事在大庆人民的言谈中耳熟能详,都在说明这座城市的灵魂不是纸醉金迷,不是灯红酒绿,而是挺拔、峥嵘、旗帜鲜明的,是饱含正能量的。这注定能够代表这座城市文化的美学符号必然也是挺拔、峥嵘、旗帜鲜明,包含正能量的。这是笔者对这座城市美学符号的内涵定位。
当然,任何一种文化内涵的视觉表现形式一定是要以外在内容为依托的。这种外在内容笔者把它分为形态、色彩、机理、灯光等几个部分。
从形态上讲,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是与一座城市的布局相联系的。大庆这座城市的布局结构与其他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的城市非常不同,她的整个城市布局是松散的,市区与市区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城市布局形式与油田的分布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工业和油田建设是这座城市发展的重心。市区之间的道路两侧是广袤的湿地、草场,城市和野外环境中最常见的是一架架梁式抽油机,我们把这种设备俗称为“磕头机”。“磕头机”这一符号对于其他城市和旅游者来讲,可以说是大庆的代名词。它就是能够代表大庆的一种典型视觉符号。如果我们对这一符号进一步延伸思考,就会发现石油工业机械形态符号是非常能够代表大庆精神和反映大庆文化的。从构成学的角度讲,我们可以把这种美学符号抽象成直线、规则曲线、规则几何形等设计元素。这种形态元素或组合可以更进一步概括成表现工业和征服精神的“大力”。
另外我们要注意到,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讲,大庆市的城市布局形式恰恰避免了一些以经济发展为主体的超级城市所形成的弊端。由于市区构造的松散,这里的交通压力相对较小,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修路架桥等工程建设。由于依油田的分布而布局,这座城市在局部范围中的市民有很多工作单位相同或相近,这里永远不会因城市拥挤造成大规模的单位搬迁,进而造成交通上更大的压力。局部地区市民彼此之间有着比其他城市更加热情、熟络和稳定的社会关系。他们曾经都是背井离乡的外地人,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走到了一起。他们是战友,是阶级弟兄。这种感情也遗传给了他们的子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庆人。在21世纪的今天,大庆人之间的这种感情至少不会因城市的爆炸式发展而被冲淡。这恰恰与很多城市学着所追求的后现代城市发展模式暗合。
在笔者看来,这种城市布局唯一的影响会出现在城市经济上。市区之间间隔过远无疑加大了日用品的运输成本,并会引之造成一系列问题。但在今天看来这一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利用与众不同的发展模式吸引旅游经济加以解决。没有任何一座如此规模的城市可以与自然结合得如此紧密,没有任何一座如此规模的城市可以像大庆市一样生长在自然中。大庆人民战胜了自然,改造了自然,却没有脱离自然,他们以自然为家,在风沙、严寒中屹立,也享受着湿地、草原。自然元素是大庆的又一个典型美学代表符号。尤其要指出的是,这种美是与中国传统意义由城市贵族定义的所谓裹脚的病态美不同的,这种美是存在于毫无修饰的自然形态中的“大美”。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在形态元素上将大庆的美学符号概括为表现工业的“刚”和表现自然的“柔”。实质上对色彩、机理、光影和音乐等元素的探求也可以围绕这两条主线进行。
从色彩元素的角度分析,任何一个城市的色彩都能表现一座城市的性格。比如,巴黎的灰黄色系、布鲁塞尔和哈尔滨的灰彩色系、大连的蓝绿色系、大同的黑红色系、上海的鲜灰色系、慕尼黑的深绿色系、阿姆斯特丹的橘红色系等等,无不体现了城市鲜明的特色。大庆的城市色彩应该怎么定义呢?如果从宏观的角度看,大庆的城市色彩无疑是绿色和白色的。因为这座城市与自然结合得相当紧密。这两种颜色我们当然要作为城市的主要色彩,这也与我们发扬城市特色的目的相吻合。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其实整个东北的环境中占有比重最多的就是这两种颜色,这一特色导致这两种颜色实际上不能突出大庆的城市特色。这座城市还需要以其他颜色进行点缀。根据前文提到的大庆精神主题,我们可以把目光集中在象征工业和征服精神的土红色系上和象征湖水的灰蓝色系上。但颜色与颜色之间最重要的是比例与搭配方式,这套色彩搭配方式如果不注意细节,是比较难于出现好的配色效果的。在这方面,作为背景冷色的绿色系或灰蓝色系应该是倾向于高级灰色的,作为前景暖色的土红色系要作为点缀色加以运用,而白色应该主要出现在两种颜色的调和区域,融合两种颜色的关系。从目前大庆市博物馆的配色方案看,这一色彩搭配组合是能够体现大庆精神的。 从机理上讲,金属质感光滑冷峻的机理是最能够体现力量感的材质表现形式;而石材机理变化较丰富,用其他材质也比较容易模仿,与金属质感搭配效果变化比较丰富。而玻璃质感虽然可以更加突出现代感,但过于轻浮,只适宜结合需要使用,而不适合广泛采用。宏观上看,如果玻璃幕墙结构大规模应用于城市建设中,会使城市丧失她应该表现出的精神特质,至少在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讲是不可取的。自然植物机理是我们打造大庆城市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机理感觉是必不可少的。总之,笔者对大庆市城市文化机理元素的定义是钢铁与石材质感相结合,自然植物机理做点缀,体现力与美的结合。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城市的所有建筑都要千篇一律地按照这种机理关系进行设计,而是尽可能从宏观角度让城市中这种机理元素多一些,体现城市的特色。
从灯光的角度思考,我的观点是:“城市回归本色,重视特色亮化,环境亮化与多媒体及现代科技相结合”。目前在我国的某些城市,楼体亮化蔚然成风。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对资源非常大的浪费,是标准的面子工程。很多著名的大城市如巴黎、华盛顿等也并未因促进经济或旅游搞出所谓的楼体亮化工程来。在全世界都把资源看得很重的今天,如此做法实不可取。况且有些亮化手段拙劣,实际上反而突出了亮化物的最丑陋一面,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城市环境的极度光污染,劳民伤财又徒劳无功,这是城市美化思路不准确造成的。结合大庆市的具体情况,大庆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虽然有些建筑环境建设得美轮美奂,但绝大多数建筑特点并不突出,并没有亮化的必要。从另一个角度讲,单纯为了美观,造成如此大的资源浪费也大可不必。另外,经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大庆市的城市特色并不在建筑上,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做更大投入。从夜间采光需要来看,夜间机动车和行人采光主要依靠路灯系统,过多的亮化工程反而会影响行车。那么我们不如就让城市回归安逸深邃的夜间本色更让人感觉舒适。但是,我们城市的夜生活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对适当环境进行亮化也是有必要的。这些必要的环境就应该是最能突出大庆城市形象的环境元素。比如,作为城市标志的“磕头机”,我们可以在不影响城市环境的情况下在城市的出入口和市区连接路段典型地带有选择地进行亮化,体现机械运作的美感,突出城市特色。再如,象征城市形象的和城市精神的重要雕塑,我们不介意为先辈们点燃长明灯。在整个城市回归夜色的情况下,这些局部景观点会变得更加醒目,使城市的特色更加鲜明。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将亮化工程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多采用LED等照明手段,降低亮化成本,占用更小的资源比重,减小浪费。另外,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不仅要采用传统的亮化手段,还要注重亮化与多媒体相结合,使我们可以采用的亮化方式变得更加丰富,使亮化从单一的装饰照明功能朝向多角度形象宣传功能转变,这样才能使好刚用刀刃上,令大庆的城市形象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笔者对大庆市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文化美学符号的理解是由两个主题,即象征城市精神内涵的“大力”与象征城市环境特色的“大美”构成的。我们对大庆城市文化的宣传与展示,应该紧紧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有了这两个主题,我们对大庆城市文化美学符号的分析才能不至偏颇。另外笔者认为,如果要对大庆市城市文化行全方位、有深度的现代化展示,只对视觉美学元素进行分析显然是不够的,这将是一件全方位、复合型的工作,小而言之在同样属于艺术的音乐上和绘画上,大而言之在上层建筑和社会科学上,我们都要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与调研。在这里,笔者抛砖引玉,希望广大市民都能够参与其中,集思广益,为我们的城市形象的展示与宣传献计献策。
[责任编辑 王 莉]
关键词:大庆市;美学符号;文化;形态;色彩;机理;灯光
中图分类号:FTB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104-02
大庆市是一座因石油与工业在近50年迅速兴起的北方名城。“大庆”这个名字自1959年9月26日产生以来就注定了这座城市的铮铮铁骨和卓尔不群的城市性格。她所有的故事都与劳动有关,这座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记载着可歌可泣的劳动英雄事迹。这种城市性格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新世纪,大庆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座城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伸出双手与外界交流,怎样为这座城市设计一张能够展示自我魅力,吸引外界投资、交流和旅游的靓丽名片,成为了摆在这座城市艺术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笔者认为,要想设计好这张名片,就要对这座城市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代表城市文化形象的美学符号进行分析和整理,这些符号是联系大庆市固有文化气质和现代展示设计方法之间的纽带。只有寻找并破译这些符号,才能准确定位这座城市文化形象展示的方式与方法。
能够代表大庆市的典型城市文化美学符号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应该从文化的本源来认识。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果特指意识形态,则表现为人类生产、生活行为习惯的传承。要寻找代表城市文化的美学符号首先要从城市文化背后所依托的故事中寻求突破。
如前文所述,大庆市的城市文化主题非常鲜明,大庆市背后的故事可以浓缩成一部人类与自然抗争,从无到有,从贫油到富油的巴洛克式劳动史诗。“铁人”王进喜曾经讲道,当他看见我国城市里的汽车背上都背着一个大包烧煤的时候,他发誓宁可少活20年,也一定要为新中国拿下自己的大油田。当他正值盛年,躺在病榻上行将死去的时候,他一定为自己实现了这个誓言感到骄傲。这就是大庆的故事,一群英雄实现自己誓言的故事。当钻井队缺水的时候,数百人宁可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排成数公里的长队传递从冰窟窿里淘来的水盆也绝不停工。这就是大庆的故事,一个冰凉的水盆比火种更加火热的故事。类似这样的一个个故事在大庆人民的言谈中耳熟能详,都在说明这座城市的灵魂不是纸醉金迷,不是灯红酒绿,而是挺拔、峥嵘、旗帜鲜明的,是饱含正能量的。这注定能够代表这座城市文化的美学符号必然也是挺拔、峥嵘、旗帜鲜明,包含正能量的。这是笔者对这座城市美学符号的内涵定位。
当然,任何一种文化内涵的视觉表现形式一定是要以外在内容为依托的。这种外在内容笔者把它分为形态、色彩、机理、灯光等几个部分。
从形态上讲,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是与一座城市的布局相联系的。大庆这座城市的布局结构与其他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的城市非常不同,她的整个城市布局是松散的,市区与市区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城市布局形式与油田的分布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工业和油田建设是这座城市发展的重心。市区之间的道路两侧是广袤的湿地、草场,城市和野外环境中最常见的是一架架梁式抽油机,我们把这种设备俗称为“磕头机”。“磕头机”这一符号对于其他城市和旅游者来讲,可以说是大庆的代名词。它就是能够代表大庆的一种典型视觉符号。如果我们对这一符号进一步延伸思考,就会发现石油工业机械形态符号是非常能够代表大庆精神和反映大庆文化的。从构成学的角度讲,我们可以把这种美学符号抽象成直线、规则曲线、规则几何形等设计元素。这种形态元素或组合可以更进一步概括成表现工业和征服精神的“大力”。
另外我们要注意到,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讲,大庆市的城市布局形式恰恰避免了一些以经济发展为主体的超级城市所形成的弊端。由于市区构造的松散,这里的交通压力相对较小,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修路架桥等工程建设。由于依油田的分布而布局,这座城市在局部范围中的市民有很多工作单位相同或相近,这里永远不会因城市拥挤造成大规模的单位搬迁,进而造成交通上更大的压力。局部地区市民彼此之间有着比其他城市更加热情、熟络和稳定的社会关系。他们曾经都是背井离乡的外地人,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走到了一起。他们是战友,是阶级弟兄。这种感情也遗传给了他们的子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庆人。在21世纪的今天,大庆人之间的这种感情至少不会因城市的爆炸式发展而被冲淡。这恰恰与很多城市学着所追求的后现代城市发展模式暗合。
在笔者看来,这种城市布局唯一的影响会出现在城市经济上。市区之间间隔过远无疑加大了日用品的运输成本,并会引之造成一系列问题。但在今天看来这一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利用与众不同的发展模式吸引旅游经济加以解决。没有任何一座如此规模的城市可以与自然结合得如此紧密,没有任何一座如此规模的城市可以像大庆市一样生长在自然中。大庆人民战胜了自然,改造了自然,却没有脱离自然,他们以自然为家,在风沙、严寒中屹立,也享受着湿地、草原。自然元素是大庆的又一个典型美学代表符号。尤其要指出的是,这种美是与中国传统意义由城市贵族定义的所谓裹脚的病态美不同的,这种美是存在于毫无修饰的自然形态中的“大美”。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在形态元素上将大庆的美学符号概括为表现工业的“刚”和表现自然的“柔”。实质上对色彩、机理、光影和音乐等元素的探求也可以围绕这两条主线进行。
从色彩元素的角度分析,任何一个城市的色彩都能表现一座城市的性格。比如,巴黎的灰黄色系、布鲁塞尔和哈尔滨的灰彩色系、大连的蓝绿色系、大同的黑红色系、上海的鲜灰色系、慕尼黑的深绿色系、阿姆斯特丹的橘红色系等等,无不体现了城市鲜明的特色。大庆的城市色彩应该怎么定义呢?如果从宏观的角度看,大庆的城市色彩无疑是绿色和白色的。因为这座城市与自然结合得相当紧密。这两种颜色我们当然要作为城市的主要色彩,这也与我们发扬城市特色的目的相吻合。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其实整个东北的环境中占有比重最多的就是这两种颜色,这一特色导致这两种颜色实际上不能突出大庆的城市特色。这座城市还需要以其他颜色进行点缀。根据前文提到的大庆精神主题,我们可以把目光集中在象征工业和征服精神的土红色系上和象征湖水的灰蓝色系上。但颜色与颜色之间最重要的是比例与搭配方式,这套色彩搭配方式如果不注意细节,是比较难于出现好的配色效果的。在这方面,作为背景冷色的绿色系或灰蓝色系应该是倾向于高级灰色的,作为前景暖色的土红色系要作为点缀色加以运用,而白色应该主要出现在两种颜色的调和区域,融合两种颜色的关系。从目前大庆市博物馆的配色方案看,这一色彩搭配组合是能够体现大庆精神的。 从机理上讲,金属质感光滑冷峻的机理是最能够体现力量感的材质表现形式;而石材机理变化较丰富,用其他材质也比较容易模仿,与金属质感搭配效果变化比较丰富。而玻璃质感虽然可以更加突出现代感,但过于轻浮,只适宜结合需要使用,而不适合广泛采用。宏观上看,如果玻璃幕墙结构大规模应用于城市建设中,会使城市丧失她应该表现出的精神特质,至少在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讲是不可取的。自然植物机理是我们打造大庆城市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机理感觉是必不可少的。总之,笔者对大庆市城市文化机理元素的定义是钢铁与石材质感相结合,自然植物机理做点缀,体现力与美的结合。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城市的所有建筑都要千篇一律地按照这种机理关系进行设计,而是尽可能从宏观角度让城市中这种机理元素多一些,体现城市的特色。
从灯光的角度思考,我的观点是:“城市回归本色,重视特色亮化,环境亮化与多媒体及现代科技相结合”。目前在我国的某些城市,楼体亮化蔚然成风。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对资源非常大的浪费,是标准的面子工程。很多著名的大城市如巴黎、华盛顿等也并未因促进经济或旅游搞出所谓的楼体亮化工程来。在全世界都把资源看得很重的今天,如此做法实不可取。况且有些亮化手段拙劣,实际上反而突出了亮化物的最丑陋一面,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城市环境的极度光污染,劳民伤财又徒劳无功,这是城市美化思路不准确造成的。结合大庆市的具体情况,大庆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虽然有些建筑环境建设得美轮美奂,但绝大多数建筑特点并不突出,并没有亮化的必要。从另一个角度讲,单纯为了美观,造成如此大的资源浪费也大可不必。另外,经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大庆市的城市特色并不在建筑上,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做更大投入。从夜间采光需要来看,夜间机动车和行人采光主要依靠路灯系统,过多的亮化工程反而会影响行车。那么我们不如就让城市回归安逸深邃的夜间本色更让人感觉舒适。但是,我们城市的夜生活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对适当环境进行亮化也是有必要的。这些必要的环境就应该是最能突出大庆城市形象的环境元素。比如,作为城市标志的“磕头机”,我们可以在不影响城市环境的情况下在城市的出入口和市区连接路段典型地带有选择地进行亮化,体现机械运作的美感,突出城市特色。再如,象征城市形象的和城市精神的重要雕塑,我们不介意为先辈们点燃长明灯。在整个城市回归夜色的情况下,这些局部景观点会变得更加醒目,使城市的特色更加鲜明。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将亮化工程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多采用LED等照明手段,降低亮化成本,占用更小的资源比重,减小浪费。另外,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不仅要采用传统的亮化手段,还要注重亮化与多媒体相结合,使我们可以采用的亮化方式变得更加丰富,使亮化从单一的装饰照明功能朝向多角度形象宣传功能转变,这样才能使好刚用刀刃上,令大庆的城市形象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笔者对大庆市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文化美学符号的理解是由两个主题,即象征城市精神内涵的“大力”与象征城市环境特色的“大美”构成的。我们对大庆城市文化的宣传与展示,应该紧紧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有了这两个主题,我们对大庆城市文化美学符号的分析才能不至偏颇。另外笔者认为,如果要对大庆市城市文化行全方位、有深度的现代化展示,只对视觉美学元素进行分析显然是不够的,这将是一件全方位、复合型的工作,小而言之在同样属于艺术的音乐上和绘画上,大而言之在上层建筑和社会科学上,我们都要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与调研。在这里,笔者抛砖引玉,希望广大市民都能够参与其中,集思广益,为我们的城市形象的展示与宣传献计献策。
[责任编辑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