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分析胃癌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的变化,筛选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建立胃癌诊断分类树模型.方法 收集血清样本231例(其中胃癌116例,正常115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应用弱阳离子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建立胃癌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对建模组43例胃癌和42例正常人血清差异蛋白质谱进行定量分析,应用GeneticAlgorithm算法建立胃癌诊断模型,应用所获取的诊断
【机 构】
:
471031洛阳,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471031洛阳,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471031洛阳,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分析胃癌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的变化,筛选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建立胃癌诊断分类树模型.方法 收集血清样本231例(其中胃癌116例,正常115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应用弱阳离子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建立胃癌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对建模组43例胃癌和42例正常人血清差异蛋白质谱进行定量分析,应用GeneticAlgorithm算法建立胃癌诊断模型,应用所获取的诊断模型对验证组样本(73例胃癌、73例正常人)进行分类诊断,以评价诊断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胃癌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发现共有48个差异蛋白峰(P<0.05),其中在胃癌中表达上调25个,表达下调23个,利用其中8个差异峰(质荷比分别为3 316.28、1 213.99、2 934.23、1 214.86、760.02、1 779.70、3 884.85及1 945.67)建立诊断模型,准确率为94.11%,经独立样本双盲验证,其灵敏度为93.15%,特异度为94.52%.结论 基于磁珠分离和质谱技术能直接检测出胃癌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建立的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提高胃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BRIT1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功能,并研究其可能通过调控p53蛋白的活性发挥肿瘤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BRIT1真核表达载体p3×FLAG-CMV-BRIT1,实现BRIT1基因的过表达,检测p53蛋白的表达;以及利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敲低了MCF10A细胞中BRIT1基因的表达,建立DNA损伤模型后检测p53蛋白在DNA损伤时的反应.利用体外细胞增殖实验观察BRIT1的肿瘤抑
目的 探讨应用跖骨头楔形截骨以改善再造手指功能的手术疗效.方法对36例(42指)行携带跖趾关节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手指,术中将跖骨头囊内楔形截骨并沿矢状面由背侧向跖侧旋转90°,改善再造掌指关节的外形和功能.结果 36例(42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36个月,再造手指外形有明显改善.再造指掌指关节从伸直位到掌侧,被动活动范围最大85°,最小70°,平均75°;主动活动范围最大80°,最小55°
目的 探讨第二趾胫侧趾腹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1997年起,应用第二趾胫侧趾腹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创面21例.其中单个皮瓣移植13例,与同侧跑(足母)趾腓侧趾腹皮瓣构成孪生皮瓣联合移植8例,皮瓣切取面积6.0cm×3.0cm~2.0cm×1.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皮瓣肤色红润,质地良好,手指外形满意.按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1]:优16例,
我们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及羰花青荧光染料(DiI)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双标构建BMSCs-SPIO-DiI生物探针,为磁共振精确示踪移植干后细胞在大鼠体内分布提供探针.一、材料与方法选用东南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健康SD大鼠,体质量约120 g,普通清洁级.用颈椎脱臼法处死SD大鼠,在超净工作台内,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液反复冲洗骨髓腔制成BMSCs单细胞悬液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缝合法造成兔颈动脉狭窄,并联合高胆同醇饮食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应用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切片观察不同时间颈动脉壁的病理改变,以内膜/中膜厚度比值(I/M)及内膜/中膜面积比值(SI/SM)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颈动脉内膜脂蛋白受体LOX-1的表达.结果 采用显
膀胱原发性嗜铬细胞瘤非常罕见,在膀胱肿瘤中所占比例不到0.05%[1],大多数患者因具有“排尿相关发作症状”的病史而得到确诊[2].我们报道了1例因不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术前并未得到确诊患者。
目的 评估AO微型钛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掌指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48例外伤性掌指骨骨不连患者行切开复位术,术中清理骨痂及骨不连接端的软组织,打通骨髓腔,复位.若骨不连处短缩或骨质缺损明显(≥0.5cm),需嵌自体骨植骨,纠正短缩.48例均应用AO微型钛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术后48例获得2~14个月的随访,平均7.3个月.骨不连接全部愈合,愈合时间最短5周,最长12周,平均为6.1周.结论 AO
慢性排斥反应是影响心脏移植术后远期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其组织学表现为慢性移植物血管病变.我们通过建立异基因型大鼠间的主动脉移植模型,尝试建立慢性移植物血管病变的动物模型,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清洁级雄性大鼠,供体为Wistar大鼠,25只;受体为SD大鼠,25只.体质量250 ~ 300 g之间,均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本实验旨在探讨F框/WD-40域蛋白7(CDC4)、c-Myc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确诊为胃癌的临床手术标本40例.每例标本均取癌组织、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1.5 ~2.0 cm)及正常胃黏膜组织(距肿瘤边缘≥6 cm).将每例标本分为3份,2份放入液氮中保存,供逆转录酶-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