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已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当中,不仅对学生的基础发展提供环境支撑,还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丰富和优化,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是学生基础教育的学科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基础成长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思维能力、行为意识、价值导向等内在素养,对学生的健康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践;课堂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是针对学生的成长发育规律,合理制定和开展的一项基础性科目,有助于学生打牢基础知识、培养健全的心理素养和行为导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多或少的对课堂实践活动缺乏细节设计,导致学生在授教和实践中存在“学不进去”“没意思”等现象。同时,教学评价的不完整和单一化的现象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到阻碍。因此,本文从生活场景、实践操作、德育渗透、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
一、构建生活场景,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正处于儿童阶段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偏弱,单一的语言讲授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而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代入到课堂学习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能力,更易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积极构建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在熟悉、有趣、生动的环境中展开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能。此外,生活常识与课堂内容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从直观思维上建立起学科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动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基础教育的培养。如在“零食与健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生活中学生经常“偷吃”的零食进行一一展示,学生面对熟悉的小零食,都纷纷的喊出“辣条”“果冻”等名字,随后,教师将零食的做法、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等资料,以直观动画的效果播放给学生。通过将生活事件的导入,在调动学生参与的同时,激发学生关注健康、远离零食的意识。
二、强化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综合技能
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发展,将有利于推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技巧,增强学生生活实践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主动操作、认真实践,也有助于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中更深入的发现其中的道理和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综合实践的技能。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要求,让学生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展开对实际事物的调查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实践的意识、勇于求证的态度,从而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如在“家庭用电情况调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每天家中的用电情况、用电设备、用电时段等内容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树立科学用电、节约用电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切实了解用电情况和节约细节,从而对家庭节电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提升學生综合实践能力。
三、组织主题活动,做好学生德育渗透
面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心智还未发育完善,思想建设还处于空白区,这也正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导向的“黄金期”。打牢学生思德基础,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发展方向。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日常节日,灵活组织主题活动,从课堂细节入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内在的思德发展,充分夯实学生的素质基础。如在6月6日的爱眼日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群体的视力状况开展以“保护我们的眼睛”为主题的实践调查活动。在学生调查的过程中,向学生普及和渗透用眼的知识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日常德育的渗透,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意识。
四、开展教学评价,指引学生行为导向
教学评价是课堂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的评价指导,将有助于学生在基础知识和课堂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指引效果,提升学生个体的内在发展,从而使学生的基础教育得以良性发展。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教师应全面、综合的展开学生的评价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评价,保证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综合性。此外,在评价中,教师还应给予学生相应的策略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实践等细节,从而达到有效评价的效果。如在“制定我们的活动规则”教学中,大多数的学生可以结合上节的调查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制度,但学生因年龄或认知基础不足等原因,在制度的设定上还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我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之后,鼓励学生对日常细节展开联想,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从而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规则体系,增强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度构建和科学评价,使学生的基础发育和知识积累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有效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生活技能得到发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促进学生内在素养的良性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内在基础出发,深化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构建良好、积极的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美华,张艳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祖国,2017(6):266-266.
[2]王秀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7(18):192-192.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践;课堂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是针对学生的成长发育规律,合理制定和开展的一项基础性科目,有助于学生打牢基础知识、培养健全的心理素养和行为导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多或少的对课堂实践活动缺乏细节设计,导致学生在授教和实践中存在“学不进去”“没意思”等现象。同时,教学评价的不完整和单一化的现象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到阻碍。因此,本文从生活场景、实践操作、德育渗透、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
一、构建生活场景,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正处于儿童阶段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偏弱,单一的语言讲授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而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代入到课堂学习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能力,更易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积极构建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在熟悉、有趣、生动的环境中展开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能。此外,生活常识与课堂内容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从直观思维上建立起学科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动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基础教育的培养。如在“零食与健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生活中学生经常“偷吃”的零食进行一一展示,学生面对熟悉的小零食,都纷纷的喊出“辣条”“果冻”等名字,随后,教师将零食的做法、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等资料,以直观动画的效果播放给学生。通过将生活事件的导入,在调动学生参与的同时,激发学生关注健康、远离零食的意识。
二、强化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综合技能
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发展,将有利于推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技巧,增强学生生活实践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主动操作、认真实践,也有助于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中更深入的发现其中的道理和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综合实践的技能。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要求,让学生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展开对实际事物的调查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实践的意识、勇于求证的态度,从而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如在“家庭用电情况调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每天家中的用电情况、用电设备、用电时段等内容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树立科学用电、节约用电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切实了解用电情况和节约细节,从而对家庭节电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提升學生综合实践能力。
三、组织主题活动,做好学生德育渗透
面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心智还未发育完善,思想建设还处于空白区,这也正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导向的“黄金期”。打牢学生思德基础,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发展方向。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日常节日,灵活组织主题活动,从课堂细节入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内在的思德发展,充分夯实学生的素质基础。如在6月6日的爱眼日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群体的视力状况开展以“保护我们的眼睛”为主题的实践调查活动。在学生调查的过程中,向学生普及和渗透用眼的知识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日常德育的渗透,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意识。
四、开展教学评价,指引学生行为导向
教学评价是课堂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的评价指导,将有助于学生在基础知识和课堂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指引效果,提升学生个体的内在发展,从而使学生的基础教育得以良性发展。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教师应全面、综合的展开学生的评价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评价,保证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综合性。此外,在评价中,教师还应给予学生相应的策略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实践等细节,从而达到有效评价的效果。如在“制定我们的活动规则”教学中,大多数的学生可以结合上节的调查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制度,但学生因年龄或认知基础不足等原因,在制度的设定上还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我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之后,鼓励学生对日常细节展开联想,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从而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规则体系,增强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度构建和科学评价,使学生的基础发育和知识积累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有效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生活技能得到发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促进学生内在素养的良性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内在基础出发,深化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构建良好、积极的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美华,张艳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祖国,2017(6):266-266.
[2]王秀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7(18):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