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le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的第四节,主要由“流体与流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和“飞机的升力如何产生”两个核心问题组成,是对《大气压强》《液体压强》等力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初中力学的一个重点,是中考的热点。
  由于“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所造成的许多现象在生活中经常碰到,教材抓住初中学生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特点,利用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物理规律,并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二、教学对象分析
  经过之前的物理学习,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掌握了一定学习物理的方法。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归纳、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学生再用结论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一是学生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二是学生能够解释飞机升力产生原因及相关物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得出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求知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重点:让学生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难点:让学生了解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
  措施:一是设计物理实验,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在“兴中启”,在“趣中探”。二是运用“实验、演示、探究、创造、反思”的教学模式。三是注重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
  五、教学方法
  整节课以“现象<=>原理”的逻辑思维为主线;运用归纳总结、类比推理、逆向思维等研究方法。
  六、教学环境
  交互式电子白板
  七、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作以充分的复习,也对本节课的内容作以有效的预习。
  学生上网分组查找有关流体压强与流速的资料和例子。
  第二环节:课内探究
  分为五个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自主讨论,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类比推理,深入探究—拓展提高,解释应用。”至此,使整个教学目标逐步得到落实。
  第三环节:课后提升
  学生完成课堂自我评价表,并发到QQ群。
  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知识,从课堂走向生活,解释我们身边的相关现象。
  八、板书设计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教授、解决。其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根据这些情况,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研究表明,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数学学习中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  课堂上如何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主要通过联系、挑战、变化、魅力的方式。所谓联系是在教学设计中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意义的,是与其已有经验和
期刊
农村初中教育中,生物作为一门副科,教学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普遍存在着师资不足,教学条件差,尤其是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很少涉及农村、农业、农民方面的问题。教学过程沿用着陈腐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有的甚至于给学生划重点、总结提炼课本的要点,以利于学生背诵,应付各种形式的统考,既忽视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学生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
期刊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根据新课程的理论,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没有沟通的教学中不可思议的,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在教与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之间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我——你关系,双方互相尊尊,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求真理、交流人生体验。通过师生之间直接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师生双方主体的建构与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
期刊
一、什么是卓越课堂  第一,“卓越”,杰出;超出一般。如卓越人材、卓越功勋、卓越的才能、卓越的成就。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登传》“於是东宫号为多士” 裴松之 注引 晋虞溥 《江表传》:“登使侍中胡综作《宾友目》曰:‘英才卓越,超逾伦匹,则诸葛恪。’”《南史·梁邵陵携王纶传》:“ 纶(萧纶)任情卓越,轻财爱士,不竞人利,府无储积。” 宋苏轼《答李廌书》:“惠示古赋近诗,词气卓越,意趣不凡,甚可喜也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
期刊
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只有学生乐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语
期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孩子而言,写字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如果在这个阶段基础打不好,那“别字”“错字”就会伴随孩子一生。因此,我认为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而要使生性好动的一年级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了
期刊
我校提出了“打造灵动课堂,构建多元教学模式”的改革构想,形成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教师教学特色明显、学科特点突出的多元的教学模式,以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的我,通过学习与实践,构建了小学语文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一、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第一,灵动的界定。“灵动”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上对灵动的解释是: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这应该是灵动课堂的外显形态,它的内核则是在人本理念引领下
期刊
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有苦有甜,有汗水也有欢笑,但我依然感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与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心是快乐的,我熟悉了他们的声音,看惯了他们的眼神,那表情里的音乐、小说、诗歌、散文是我怎么也读不厌的美文,看不厌的画卷。对孩子们的爱已深深根植在我心里,他们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时每刻……  作为一名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我担任年级组长,成为了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实验的首批实验教师,我总是干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