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女,34岁.左大腿起水疱,痒痛不适一周,于1988年12月21日入院治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34岁.左大腿起水疱,痒痛不适一周,于1988年12月21日入院治疗.
其他文献
由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朱学骏、王瑞礼、郭英年3位教授主编,王光超教授审阅的《皮肤科学视听教程》,是一套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的高质量的教材.我感到这套视听教程有以下特点.
本文应用细胞培养、示踪元素标记和放射自显影等技术,对提纯的银屑病患者的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促进培养的人表皮角朊细胞和裸鼠表皮细胞内的DNA合成的作用进行了观察,发现银屑病患者PMN对表皮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从而为银屑病发病机理的进一步阐明和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高灵敏技术,已应用于各领域,在皮肤病方面,在对遗传有关的疾病及艾滋病、淋病、念珠菌病、尖锐湿疣等中均已有报道,有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使皮肤病的诊断提高到了基因的水平,为了普及有关知识,今就其基本原理及其与皮肤病有关方面作一简述.
高分子驻极体(又名电子伤筋膏,由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上海五四制药厂研制而成)有促进新骨生长和防止血栓等作用,本文系用高分子驻极体试治冻疮,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随访资料完整的32例总结如下.
对耐青霉素淋病的治疗,已引起很多国家医务工作者的注意.近一年多来,我们发现了57例耐青霉素淋病患者,分别采用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比利时生产,商品名T-tobicin)、利福平、红霉素等治疗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近年来淋病在我国日渐增多,国内外用特异性抗体致敏A蛋白萄葡球菌(SPA)进行协同凝集试验已广泛应用于细菌和病毒疾病的诊断[1,2].
患者男,26岁,1990年4月初诊.患者于生后不久皮肤出现揭色斑片,约2岁时发生皮肤肿瘤(其母诉).尔后逐年增多.
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项研究课题.1960年Cruickshank[1]首先报告休外培养人黑素细胞以来,由于培养技术没有突破,而未能培养获得大量纯化的人黑素细胞.
对正常人和白塞病(BD)患者同时检测了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DQ抗原表达和T细胞亚群.BD患者外周血DR+,DQ+单核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人,活动期较静止期患者降低更明显,提示DR+,DQ+单核细胞比例降低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BD患者OKT4+细胞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且与DR+,DQ+单核细胞降低呈正相关,以上结果进一步提示免疫因素在BD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病于1934年由Herlitz首先报道,患者多在生后3个月内死亡,很少能活到8个月,国内仅见林爱华[福建医药杂志 1980;1:19]报告两例,现将我们遇见一例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