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流动性增大以及我国家庭结构和养老方式等的变化,我国老年流动人口将越来越多。随迁老人迁居到新的城市,不仅其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发生转变,还可能在新的城市生活中面临各种融入问题。那么,随迁老人在社区融入的状况如何,又会面对怎样的社区融入困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关键词】:随迁老人;社区融入
一、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概况
1.所研究的社区的基本情况
鲁磨路社区成立于2000年11月,位于武汉光谷腹地,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建三局二公司、原湖北省建五公司三家单位组成混合型社区,占地面积150亩,居民楼52栋,常住居民2018多户5972人。社区设有棋牌室、阅览室、会议室、多功能教室、室内外健身场所、有一处篮球场为居民开放。
由于鲁磨路社区是三家单位组成的混合社区,现在的房子、楼栋基本上也是原来单位的宿舍,所以原住居民基本上是单位上班的职工,现在的情况是现在下岗人数多,很多人另谋出路。
2.社区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情况
对城市社区活动的参与反映着随迁老人对社区生活的认同。但调查发现,所有的随迁老人都没有意向参与社区活动。
这儿把我憋死了,大白天说话聊天的人都没有,也没地方去玩,人家城市里退休的老太太都是文化人,去打球啊,练剑什么的,我又不会。
在老家有很多认识的老人可以一起玩,在这是认识几个人,但也不熟就见面打打招呼,有的老人说话我听也听不懂,你说怎么跟人家玩呢?
小区也没啥东西,没得玩。即使有活动我也不会参加,我又不是这里的人,叫我去我也不去,人都不认识,跟人家玩什么,认识才玩的起来呢。
有活动我也不去,跟城里人不一样,我在乡下就是干农活的,会像城里人过得这么清闲呀。
从文化层面来说,城市农村具有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进入城市的过程就是两种文化价值观碰撞和交汇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文化水平、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不同,部分城市人对随迁老人存在着社会歧视,不愿意与其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随迁老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相对固化和僵化,很难接受和融入城市。其交往具有封闭性,对“内群体”之外的城里人则怀有畏惧、警惕之心。老人这种心理的最终表现形式,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城市里复制原有的生活和文化模式,寻找属于“农村原生态”的生活圈,却也因此被排斥在城里人的生活之外。
二、随迁老人社区融入问题
很多随迁老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对周围环境感到非常的陌生,而在新环境的生活也不是那么的如意,很容易使随迁老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出现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使老人内心产生压力,严重者会产生心理疾病。
1.随迁老人在精神上感到孤寂,缺乏陪伴感。
老人们难以适应城市中的生活方式,对一些两地分居的老人,孤寂感就会更加强烈,他们更愿意与自己的老伴一起生活。随迁老人内心容易产生焦虑感,他们最害怕的就是生病,担心会给子女增添麻烦,并且身体的逐渐衰老也使他们的城市生活更加困难,这种情绪非常容易引发他们内心的焦虑,很难找到有效的办法来消除。
2.在日常生活中,与子女的相处也存在着许多矛盾。
两代人在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生活方式上都存在差异,在这种背景下生活,必定会产生很多的摩擦及矛盾。尤其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老人,乡土气息比较浓厚,在生活习惯上与城市中生活的子女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子女看来,老人脱离农活,在城市里享受着家乡所没有的物质条件,难道还不够幸福;而在老人眼里,来到城市举步维艰,也没有熟悉的邻居和朋友,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由于跟子女之间代沟,生活的侧重点也不同,老人和子女的共同话题很少,并且大多数年轻人都忙于工作,没有精力和老人交流感情。
随迁老人不但忍受着精神上的孤独、内心的焦虑,与子女之间的矛盾,而且养老和医疗等方面的问题也困扰着他们。面对养老和医疗问题随迁老人也很矛盾:一方面他们跟随子女来到城市,却无法享受异地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如果他们继续留守在家乡的话,那就成了“留守老人”。
三、引导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建议
随迁老人是城市化的产物,他们进入城市与子女们一起生活,在为子女们料理家务的同时,也解决了自身的养老问题。显然,作为养老保障的重要方面,他们的物质供养和生活照料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他们的精神生活还不够丰富,不能从子女身上获得充分的精神支持和情感慰藉。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通过社区融入的方式,扩大社会交往,增加社会互动,帮助他们完成心理和角色的转变,改善他们的精神生活状态。
1.帮助随迁老人重建角色认知,化解自我认知障碍
随迁老人进入城市后,要经历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由于农村和城市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随迁老人在实现“农村人”到“城市人”这一社会角色的转换时,会遇到种种疑惑和挫折,会产生角色之间的冲突,这使得他们难以很快融入城市。这就要求子女引导父母对角色的认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并非“局外人”,迈出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步。
2.强化社区责任,建立以社区为载体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区是随迁老人继续社会化的场所,对随迁老人的角色适应和心理认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作用,首先,要建立随迁老人的社区档案,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兴趣爱好和精神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其次,加强社区的设施建设,如老年活动室,配备专业社区工作人员。在服务城市老人的同时,也向随迁老人群体开放,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生活。再次,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活动。通过社区日常生活的渐进性互动,如开展秧歌队、合唱团等活动,吸纳随迁老人群体,培养社区亲情,增强老人的社区归属感。
3.组建老年人交流协会,促进随迁老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随迁老人的文化素质和生活经历与城市老人有所不同,但这个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和“乡村记忆”,却可以成为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有鉴于此,可以在社区工作者
的引导下,组织随迁老人建立自己的组织,如交流协会、互助协会,定期开展交流活动,等发展成熟后,再与城市老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就可以丰富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融入到社区之中,成为社区“内群体”的重要成员。
参考文献:
[1]刘庆. “老漂族”的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J]. 西北人口. 2012(04)
[2]周献德,沈新坤. 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操作技巧[J].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9(09)
[3]张新文,杜春林,赵婕. 城市社区中随迁老人的融入问题研究——基于社会记忆与社区融入的二维分析框架[J]. 青海社会科学. 2014(06)
[4]杨芳,张佩琪. “老漂族”面临的政策瓶颈与突破路径——基于广州H社区的实证分析[J]. 社会保障研究. 2015(03)
[5]刘庆,陈世海. 随迁老人精神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深圳市的调查[J]. 中州学刊. 2015(11)
[6]李敏芳. 随迁老人社会适应研究述评[J]. 老龄科学研究. 2014(06)
[7]刘庆. 漂泊与归根:随迁老人社会认同的实证分析[J]. 学习月刊. 2014(14)
[8]陈盛淦. 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关键词】:随迁老人;社区融入
一、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概况
1.所研究的社区的基本情况
鲁磨路社区成立于2000年11月,位于武汉光谷腹地,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建三局二公司、原湖北省建五公司三家单位组成混合型社区,占地面积150亩,居民楼52栋,常住居民2018多户5972人。社区设有棋牌室、阅览室、会议室、多功能教室、室内外健身场所、有一处篮球场为居民开放。
由于鲁磨路社区是三家单位组成的混合社区,现在的房子、楼栋基本上也是原来单位的宿舍,所以原住居民基本上是单位上班的职工,现在的情况是现在下岗人数多,很多人另谋出路。
2.社区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情况
对城市社区活动的参与反映着随迁老人对社区生活的认同。但调查发现,所有的随迁老人都没有意向参与社区活动。
这儿把我憋死了,大白天说话聊天的人都没有,也没地方去玩,人家城市里退休的老太太都是文化人,去打球啊,练剑什么的,我又不会。
在老家有很多认识的老人可以一起玩,在这是认识几个人,但也不熟就见面打打招呼,有的老人说话我听也听不懂,你说怎么跟人家玩呢?
小区也没啥东西,没得玩。即使有活动我也不会参加,我又不是这里的人,叫我去我也不去,人都不认识,跟人家玩什么,认识才玩的起来呢。
有活动我也不去,跟城里人不一样,我在乡下就是干农活的,会像城里人过得这么清闲呀。
从文化层面来说,城市农村具有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进入城市的过程就是两种文化价值观碰撞和交汇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文化水平、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不同,部分城市人对随迁老人存在着社会歧视,不愿意与其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随迁老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相对固化和僵化,很难接受和融入城市。其交往具有封闭性,对“内群体”之外的城里人则怀有畏惧、警惕之心。老人这种心理的最终表现形式,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城市里复制原有的生活和文化模式,寻找属于“农村原生态”的生活圈,却也因此被排斥在城里人的生活之外。
二、随迁老人社区融入问题
很多随迁老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对周围环境感到非常的陌生,而在新环境的生活也不是那么的如意,很容易使随迁老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出现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使老人内心产生压力,严重者会产生心理疾病。
1.随迁老人在精神上感到孤寂,缺乏陪伴感。
老人们难以适应城市中的生活方式,对一些两地分居的老人,孤寂感就会更加强烈,他们更愿意与自己的老伴一起生活。随迁老人内心容易产生焦虑感,他们最害怕的就是生病,担心会给子女增添麻烦,并且身体的逐渐衰老也使他们的城市生活更加困难,这种情绪非常容易引发他们内心的焦虑,很难找到有效的办法来消除。
2.在日常生活中,与子女的相处也存在着许多矛盾。
两代人在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生活方式上都存在差异,在这种背景下生活,必定会产生很多的摩擦及矛盾。尤其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老人,乡土气息比较浓厚,在生活习惯上与城市中生活的子女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子女看来,老人脱离农活,在城市里享受着家乡所没有的物质条件,难道还不够幸福;而在老人眼里,来到城市举步维艰,也没有熟悉的邻居和朋友,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由于跟子女之间代沟,生活的侧重点也不同,老人和子女的共同话题很少,并且大多数年轻人都忙于工作,没有精力和老人交流感情。
随迁老人不但忍受着精神上的孤独、内心的焦虑,与子女之间的矛盾,而且养老和医疗等方面的问题也困扰着他们。面对养老和医疗问题随迁老人也很矛盾:一方面他们跟随子女来到城市,却无法享受异地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如果他们继续留守在家乡的话,那就成了“留守老人”。
三、引导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建议
随迁老人是城市化的产物,他们进入城市与子女们一起生活,在为子女们料理家务的同时,也解决了自身的养老问题。显然,作为养老保障的重要方面,他们的物质供养和生活照料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他们的精神生活还不够丰富,不能从子女身上获得充分的精神支持和情感慰藉。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通过社区融入的方式,扩大社会交往,增加社会互动,帮助他们完成心理和角色的转变,改善他们的精神生活状态。
1.帮助随迁老人重建角色认知,化解自我认知障碍
随迁老人进入城市后,要经历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由于农村和城市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随迁老人在实现“农村人”到“城市人”这一社会角色的转换时,会遇到种种疑惑和挫折,会产生角色之间的冲突,这使得他们难以很快融入城市。这就要求子女引导父母对角色的认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并非“局外人”,迈出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步。
2.强化社区责任,建立以社区为载体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区是随迁老人继续社会化的场所,对随迁老人的角色适应和心理认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作用,首先,要建立随迁老人的社区档案,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兴趣爱好和精神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其次,加强社区的设施建设,如老年活动室,配备专业社区工作人员。在服务城市老人的同时,也向随迁老人群体开放,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生活。再次,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活动。通过社区日常生活的渐进性互动,如开展秧歌队、合唱团等活动,吸纳随迁老人群体,培养社区亲情,增强老人的社区归属感。
3.组建老年人交流协会,促进随迁老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随迁老人的文化素质和生活经历与城市老人有所不同,但这个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和“乡村记忆”,却可以成为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有鉴于此,可以在社区工作者
的引导下,组织随迁老人建立自己的组织,如交流协会、互助协会,定期开展交流活动,等发展成熟后,再与城市老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就可以丰富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融入到社区之中,成为社区“内群体”的重要成员。
参考文献:
[1]刘庆. “老漂族”的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J]. 西北人口. 2012(04)
[2]周献德,沈新坤. 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操作技巧[J].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9(09)
[3]张新文,杜春林,赵婕. 城市社区中随迁老人的融入问题研究——基于社会记忆与社区融入的二维分析框架[J]. 青海社会科学. 2014(06)
[4]杨芳,张佩琪. “老漂族”面临的政策瓶颈与突破路径——基于广州H社区的实证分析[J]. 社会保障研究. 2015(03)
[5]刘庆,陈世海. 随迁老人精神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深圳市的调查[J]. 中州学刊. 2015(11)
[6]李敏芳. 随迁老人社会适应研究述评[J]. 老龄科学研究. 2014(06)
[7]刘庆. 漂泊与归根:随迁老人社会认同的实证分析[J]. 学习月刊. 2014(14)
[8]陈盛淦. 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