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了反思,才有了对教育的调整,不断的调整、再实践,使得我们的教育更能起到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反思;实践
《“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教学素养提高的研究》一课题是华龙区教研室组织研究的省级科研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实验成员对如何开展反思性教学进行研讨交流,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的方式,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并结合课题组实验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反思性教学工作,大家有了很深的体会和认识。
大家认为,此课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体现的是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必要性,还体现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前,教师更多地把教学看成是一次性的行为,我们追求的是教学结果。而如今,我们把教学看成是一个流程,是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的过程。这其中反思的作用尤为重要。正因为有了反思,才有了对教育的调整,不断的调整、再实践,使得我们的教育更能起到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一、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反思性教学”
比如,在中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反思性学习”的研究,大家认为,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创设适度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反思的意识,从而能够真正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出发,让学生在认知系统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达到自我提升。
研究表明:学生反思性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认知心理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智力和能力参与,又有情意因素——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参与。梳理学生反思性学习发展的特点,这样的学习过程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发展”五个不同层面的发展阶段,教师积极创设“开放、互动、合作、探究”四位一体的教育环境,构成合力,循环递进,促使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全面形成。
教学反思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各学科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诊断、思考和提升能力,为教师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通过反思,教师不断地剖析总结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
二、教学后反思:记录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
教师非常熟悉教学后反思,许多老师习惯叫做教后记。教学后反思不拘于形式,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其内容可以记录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或者课堂中难忘的师生对话、精彩的课堂导入、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学生针锋相对的争论、直观形象的演示、生动得体的比喻、突发事件的处理、简洁明了的板书等,这些都是教学成功的点滴因素,课后及时将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日后进行整理归纳,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教法会越来越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便会日渐提高。教学后反思可以记录课堂教学中失败的教训——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小插曲、教学预案中没有预设到的生成、学生令我们尴尬的提问等等要进行系统的回顾整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以便今后在教学上吸取教训,尽量减少课堂教学的失误。
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情况记下对教案的修正及补充又称二次备课或个性补案。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完成了哪些教学目标?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哪些新的突破?对学生思维的开发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在教案的最后写出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将为以后教学提供很好的参考。这样可以有效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前备课、教学设计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益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使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生成,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都是课堂突发事件,这样时间也许是教师无法预设的,所以这些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教师及时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教师逐步对教学有了自觉的意识。有效帮助教师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能适应教学变化的、可以有效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能力。
叶澜教授曾经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重在及时,下课后的几分钟随手记在反思本上很重要。关键在坚持,教学的探索和成长的积淀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要做到常思常想,常想常新,善于捕捉灵感的火花,勤于动笔,善于动笔。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关键词:教学;反思;实践
《“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教学素养提高的研究》一课题是华龙区教研室组织研究的省级科研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实验成员对如何开展反思性教学进行研讨交流,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的方式,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并结合课题组实验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反思性教学工作,大家有了很深的体会和认识。
大家认为,此课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体现的是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必要性,还体现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前,教师更多地把教学看成是一次性的行为,我们追求的是教学结果。而如今,我们把教学看成是一个流程,是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的过程。这其中反思的作用尤为重要。正因为有了反思,才有了对教育的调整,不断的调整、再实践,使得我们的教育更能起到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一、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反思性教学”
比如,在中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反思性学习”的研究,大家认为,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创设适度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反思的意识,从而能够真正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出发,让学生在认知系统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达到自我提升。
研究表明:学生反思性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认知心理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智力和能力参与,又有情意因素——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参与。梳理学生反思性学习发展的特点,这样的学习过程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发展”五个不同层面的发展阶段,教师积极创设“开放、互动、合作、探究”四位一体的教育环境,构成合力,循环递进,促使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全面形成。
教学反思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各学科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诊断、思考和提升能力,为教师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通过反思,教师不断地剖析总结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
二、教学后反思:记录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
教师非常熟悉教学后反思,许多老师习惯叫做教后记。教学后反思不拘于形式,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其内容可以记录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或者课堂中难忘的师生对话、精彩的课堂导入、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学生针锋相对的争论、直观形象的演示、生动得体的比喻、突发事件的处理、简洁明了的板书等,这些都是教学成功的点滴因素,课后及时将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日后进行整理归纳,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教法会越来越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便会日渐提高。教学后反思可以记录课堂教学中失败的教训——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小插曲、教学预案中没有预设到的生成、学生令我们尴尬的提问等等要进行系统的回顾整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以便今后在教学上吸取教训,尽量减少课堂教学的失误。
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情况记下对教案的修正及补充又称二次备课或个性补案。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完成了哪些教学目标?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哪些新的突破?对学生思维的开发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在教案的最后写出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将为以后教学提供很好的参考。这样可以有效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前备课、教学设计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益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使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生成,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都是课堂突发事件,这样时间也许是教师无法预设的,所以这些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教师及时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教师逐步对教学有了自觉的意识。有效帮助教师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能适应教学变化的、可以有效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能力。
叶澜教授曾经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重在及时,下课后的几分钟随手记在反思本上很重要。关键在坚持,教学的探索和成长的积淀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要做到常思常想,常想常新,善于捕捉灵感的火花,勤于动笔,善于动笔。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