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式民主为何能移植印度
印度是第三世界中最早实行西方式议会民主制度的国家之一,独立后每5年举行一次大选,从未中断。印度实行普选制,选民队伍庞大,选举费用惊人。据《印度时报》报道,最近37年,印度政府花在选举上的费用上涨了720倍。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政党和选民,2004年印度议会第14次选举中,753个政党参选,选民人数近7亿。印度共产党在中央和地方均有不少议席,在西孟加拉邦连续执政30多年,这在西方是罕见的。
印度的民主体制是英国殖民者移植甚至强加的,但1947年独立后全盘接受了这种体制并不断加以完善与发展,说明这套制度与印度自身的历史、民族、社会、文化、宗教、法律等因素有一定的“契合点”。
几千年来长期遭受外族入侵,造成印度人种、民族、语言、宗教、哲学派别林立,形成了多样化社会。这与中国的单一社会状况形成鲜明对照,却与西方多元价值观社会有吻合之处。印度的联邦制和议会多党制与此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印度古代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中国统一与分裂的时间比约为7:3,印度则不到3:7。历史上,印度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能力弱,实权掌握在中下层和各农村公社手中,这对现代印度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印度教教徒追求宗教上的“解脱”,只看重神灵,对功名利禄嗤之以鼻。在印度教徒看来,国王与平民百姓同是凡人,所有凡人必须尊敬婆罗门。国王拥有很大的权力却未必至高无上,行为要受到宗教婆罗门的约束。印度对专制君主缺乏绝对服从和崇拜的思想基础,这与中国视皇权为绝对权威的封建传统很不一样,却与西方文化相近。
印度种姓制度也制约着国家权力,使政治与社会分离。种姓制度把社会分割成许多种姓集团(五大种姓及上万个亚种姓),不同集团间尽管不平等,但每一种姓都构成一个利益集团,同一种姓的人大体处于同一经济地位,有共同的利益追求,比较接近西方社会的“阶级”,具有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的某些潜质。
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印度经营了近两个世纪,建立了覆盖全国、组织严密的统治体系。英国为阻挠、分化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采取了包括英国式议会制度在内的分而治之的手段。面对这种情况,印度人可以采用“非暴力不合作”方式,包括利用议会进行合法的斗争,这也为印度独立后实行议会制政体提供了条件。
印度民主的“第三世界特征”
印度议会民主形式上与西方几乎完全一致,同时也有第二三世界国家的某些特征,即所谓“印度特色的民主”——
尼赫鲁家族的强人统治。印度独立后长期由国大党一党统治,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才逐渐过渡到与人民党轮流坐庄,目前仍是国大党执政。尼赫鲁家族地位显赫,独立后60年连续执政多次,这在西方世界是不可思议的,在战后的第三世界也是特例。
选民文化程度低。印度比较重视高等教育,初等教育则十分落后。印度的文盲至少有3亿~4亿,不识字的选民在选举时只能靠形象符号或图案来识别各政党。这种低文化水平的选民与高水平的民主政治极不相称,使印度民主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
宗教政党与种姓政治。印度的宗教特别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一直有特殊影响力。宗教与种姓成为选举的重要工具。印度人民党即源自印度教的教派组织,国大党不提倡教派主义,但也常在选举政纲与策略上打上宗教印记。
“金钱选举”与贿选政治严重。印度选举法规定了候选人竞选经费的最高限额,超过限额要被取消竞选资格6年,但这些规定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许多政界人士公开承认,仅依靠公开的收入来源不可能竞选成功,接受私人财团的赞助是公开的秘密。据印度人民党领导人瓦杰帕伊估计,1991年,每个候选人至少要花100万卢比才能参加竞选。另据统计,一名普通印度人平均每年支出的行贿金额高达2.1万卢比(约合人民币3800元)。
竞选中的暴力事件严重。印度每次大选几乎都发生大量的恐怖暴力事件。1989年大选,1670个选举站因有人捣乱和抢夺票箱而被选举委员会下令重选,100多人被打死,其中许多是候选人。2004年大选,在比哈尔进行选举活动的三名工作人员惨遭杀害;在分裂活动猖獗的阿萨姆邦,37名选举官员和候选人被分裂分子杀害,另有80人受伤。
民主是印度的“稳定器”
战后,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了民主也陷入了混乱,印度是个例外。独立以来,印度政局不断变化,政党斗争激烈,几度出现政治危机,但印度政局总体上保持了“大稳定小动荡”的局面,危机通常都会被化解,短暂的危机之后便是相对的安宁。印度相对成熟、完善的政治体制对缓解各政党、各集团问的矛盾起了重要作用。
民族冲突、教派纷争并未使印度四分五裂。印度实行联邦制和议会多党制,把各民族、宗教、种姓的利益代表纳入议会中。议会成为各种利益集团宣泄不满的讲坛和调解、缓冲彼此矛盾的重要场所。印度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帕南迪卡说:“无论以何种标准来衡量,(印度的政治体制)都不是最有效率的,然而它具有内在的稳定性。”
印度民主与法治的基础较好,市场经济实行的时间不长,但已取得长足进步。印度媒体监督政府不遗余力,促使政府必须面对公众和媒体的压力,从而形成对公众有益的政策。
民主是印度的“稳定器”,但民主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印度贫富悬殊,印度的民主政治没有赋予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印度仍有3.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半以上的农村家庭靠煤油灯照明,基础设施落后。2004年大选,有一些地方竟然只能靠大象运送投票机。
印度的民主是少数富人的民主,穷人参政困难。英国社会学家福雷斯特形容:“穷人进入立法机构犹如富人进入天堂。”印度没有落实近两亿“贱民”在宪法中规定的平等民主权利。他们的职业、教育、宗教、婚姻等最起码的人权与尊严受到各种限制,成为印度最大的不平等。正如尼赫鲁所说:“……种姓制度……是导致我们国家虚弱的最主要因素。”
印度民主政治的一大弊端是决策过程漫长,政党无休止地论证争辩并相互掣肘,使政令不畅、效率低下,往往延误时机影响发展。例如,印度曾想仿效中国搞几百个经济特区,但各方争吵不休,至今一个特区也没建起来。
印度的民主实践已有较长时间,有甘有苦,有酸有甜,个中滋味难以一一尽述。中印同为发展中的大国,印度民主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
印度是第三世界中最早实行西方式议会民主制度的国家之一,独立后每5年举行一次大选,从未中断。印度实行普选制,选民队伍庞大,选举费用惊人。据《印度时报》报道,最近37年,印度政府花在选举上的费用上涨了720倍。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政党和选民,2004年印度议会第14次选举中,753个政党参选,选民人数近7亿。印度共产党在中央和地方均有不少议席,在西孟加拉邦连续执政30多年,这在西方是罕见的。
印度的民主体制是英国殖民者移植甚至强加的,但1947年独立后全盘接受了这种体制并不断加以完善与发展,说明这套制度与印度自身的历史、民族、社会、文化、宗教、法律等因素有一定的“契合点”。
几千年来长期遭受外族入侵,造成印度人种、民族、语言、宗教、哲学派别林立,形成了多样化社会。这与中国的单一社会状况形成鲜明对照,却与西方多元价值观社会有吻合之处。印度的联邦制和议会多党制与此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印度古代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中国统一与分裂的时间比约为7:3,印度则不到3:7。历史上,印度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能力弱,实权掌握在中下层和各农村公社手中,这对现代印度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印度教教徒追求宗教上的“解脱”,只看重神灵,对功名利禄嗤之以鼻。在印度教徒看来,国王与平民百姓同是凡人,所有凡人必须尊敬婆罗门。国王拥有很大的权力却未必至高无上,行为要受到宗教婆罗门的约束。印度对专制君主缺乏绝对服从和崇拜的思想基础,这与中国视皇权为绝对权威的封建传统很不一样,却与西方文化相近。
印度种姓制度也制约着国家权力,使政治与社会分离。种姓制度把社会分割成许多种姓集团(五大种姓及上万个亚种姓),不同集团间尽管不平等,但每一种姓都构成一个利益集团,同一种姓的人大体处于同一经济地位,有共同的利益追求,比较接近西方社会的“阶级”,具有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的某些潜质。
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印度经营了近两个世纪,建立了覆盖全国、组织严密的统治体系。英国为阻挠、分化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采取了包括英国式议会制度在内的分而治之的手段。面对这种情况,印度人可以采用“非暴力不合作”方式,包括利用议会进行合法的斗争,这也为印度独立后实行议会制政体提供了条件。
印度民主的“第三世界特征”
印度议会民主形式上与西方几乎完全一致,同时也有第二三世界国家的某些特征,即所谓“印度特色的民主”——
尼赫鲁家族的强人统治。印度独立后长期由国大党一党统治,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才逐渐过渡到与人民党轮流坐庄,目前仍是国大党执政。尼赫鲁家族地位显赫,独立后60年连续执政多次,这在西方世界是不可思议的,在战后的第三世界也是特例。
选民文化程度低。印度比较重视高等教育,初等教育则十分落后。印度的文盲至少有3亿~4亿,不识字的选民在选举时只能靠形象符号或图案来识别各政党。这种低文化水平的选民与高水平的民主政治极不相称,使印度民主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
宗教政党与种姓政治。印度的宗教特别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一直有特殊影响力。宗教与种姓成为选举的重要工具。印度人民党即源自印度教的教派组织,国大党不提倡教派主义,但也常在选举政纲与策略上打上宗教印记。
“金钱选举”与贿选政治严重。印度选举法规定了候选人竞选经费的最高限额,超过限额要被取消竞选资格6年,但这些规定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许多政界人士公开承认,仅依靠公开的收入来源不可能竞选成功,接受私人财团的赞助是公开的秘密。据印度人民党领导人瓦杰帕伊估计,1991年,每个候选人至少要花100万卢比才能参加竞选。另据统计,一名普通印度人平均每年支出的行贿金额高达2.1万卢比(约合人民币3800元)。
竞选中的暴力事件严重。印度每次大选几乎都发生大量的恐怖暴力事件。1989年大选,1670个选举站因有人捣乱和抢夺票箱而被选举委员会下令重选,100多人被打死,其中许多是候选人。2004年大选,在比哈尔进行选举活动的三名工作人员惨遭杀害;在分裂活动猖獗的阿萨姆邦,37名选举官员和候选人被分裂分子杀害,另有80人受伤。
民主是印度的“稳定器”
战后,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了民主也陷入了混乱,印度是个例外。独立以来,印度政局不断变化,政党斗争激烈,几度出现政治危机,但印度政局总体上保持了“大稳定小动荡”的局面,危机通常都会被化解,短暂的危机之后便是相对的安宁。印度相对成熟、完善的政治体制对缓解各政党、各集团问的矛盾起了重要作用。
民族冲突、教派纷争并未使印度四分五裂。印度实行联邦制和议会多党制,把各民族、宗教、种姓的利益代表纳入议会中。议会成为各种利益集团宣泄不满的讲坛和调解、缓冲彼此矛盾的重要场所。印度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帕南迪卡说:“无论以何种标准来衡量,(印度的政治体制)都不是最有效率的,然而它具有内在的稳定性。”
印度民主与法治的基础较好,市场经济实行的时间不长,但已取得长足进步。印度媒体监督政府不遗余力,促使政府必须面对公众和媒体的压力,从而形成对公众有益的政策。
民主是印度的“稳定器”,但民主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印度贫富悬殊,印度的民主政治没有赋予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印度仍有3.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半以上的农村家庭靠煤油灯照明,基础设施落后。2004年大选,有一些地方竟然只能靠大象运送投票机。
印度的民主是少数富人的民主,穷人参政困难。英国社会学家福雷斯特形容:“穷人进入立法机构犹如富人进入天堂。”印度没有落实近两亿“贱民”在宪法中规定的平等民主权利。他们的职业、教育、宗教、婚姻等最起码的人权与尊严受到各种限制,成为印度最大的不平等。正如尼赫鲁所说:“……种姓制度……是导致我们国家虚弱的最主要因素。”
印度民主政治的一大弊端是决策过程漫长,政党无休止地论证争辩并相互掣肘,使政令不畅、效率低下,往往延误时机影响发展。例如,印度曾想仿效中国搞几百个经济特区,但各方争吵不休,至今一个特区也没建起来。
印度的民主实践已有较长时间,有甘有苦,有酸有甜,个中滋味难以一一尽述。中印同为发展中的大国,印度民主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