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贵阳某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300 t/d,采用"预处理+厌氧+MBR(两级硝化反硝化+超滤)+NF+RO"组合工艺处理渗滤液并回用。渗滤液处理站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并直接回用为垃圾焚烧厂烟塔循环冷却水补水,实现了"全回用,零排放",具有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
【机 构】
: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北京洁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阳某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300 t/d,采用"预处理+厌氧+MBR(两级硝化反硝化+超滤)+NF+RO"组合工艺处理渗滤液并回用。渗滤液处理站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并直接回用为垃圾焚烧厂烟塔循环冷却水补水,实现了"全回用,零排放",具有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以北京市某新建区域的雨水系统为例,利用InfoWorks ICM水力评估软件建立区域地块及周边市政设施的一维雨水系统模型,对区域开发前后的雨水外排量及其排入的市政管线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为使地块开发后外排雨水量满足建设区外排水量的要求,以及不对其排入的市政管网运行造成影响,借鉴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出了几种雨水排除及调蓄的低影响开发方案,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得出可行的区域建设方案。结果表明,下凹式
江苏省武进区滨湖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规模为5×10~4m~3/d,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18)标准。设计采用多模式A~2/O+MBR工艺,尾水采用次氯酸钠消毒。通过运用多模式A~2/O池、智能气量追踪系统、多段污泥回流、磁悬浮风机、全封闭曝气沉砂池以及再生水的回用,在出水水质优于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吨水用地指标仅为0.6
为发掘高效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新型浮床植物,使生态浮床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污染水体的治理,探究了不同浮床植物处理条件下各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在室外条件下,以绿萝、万年青和皇冠草作为试验植物,对人工配制的富营养化污水进行48 d的处理,比较植物生长情况和净化效果,分析浮游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都能存活,万年青根系发达,生物量增加较多。4个水箱内溶解性磷(DP)
以中空玻璃纤维编织管作为膜组件材料,自行设计制作了一套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研究了该装置在短程硝化反硝化条件下对餐厨垃圾厌氧沼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逐渐提高沼液比例并控制DO浓度为0.8~1.2 mg/L、温度为35℃,可在16 d左右基本实现DMBR短程硝化反应的启动。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COD和NH_4~+-N浓度均值分别为6 944和650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
为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饮用水中酚类环境激素的去除作用,以间甲酚、2,4-二氯苯酚和2,4,6-三氯苯酚为研究对象,以吸附容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吸附效果最佳的LX-T28型大孔吸附树脂。利用动力学模型研究了3种酚类环境激素在LX-T28上的吸附性能,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3种酚类环境激素在LX-T28上的吸附过程属于快速吸附类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拟合试验数据。该研究对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去除酚类环境
内蒙古自治区某污水处理厂冬季运行过程中,针对低温下脱氮、除磷效果差,药剂投加量大等问题,结合污水厂实际工程情况,将卡鲁塞尔氧化沟的厌氧池用作反硝化池,通过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增加污泥龄、加大回流比、依据水温梯级投加碳源等工艺调节措施,强化脱氮;深度处理的混凝反应池用于强化化学除磷。采取这些工艺调节措施后,使得该污水厂冬季运行成本降低了0.17元/m~3,在水温<6℃的情况下,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
贵阳金百再生水厂设计规模为3.0×10~4m~3/d,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就近作为麦架河河道生态补水。生化处理采用节地型生物膜技术,通过悬浮填料和高填充率的固定床结构,实现生物膜处理和生物过滤的双重作用,高效去除污染物,省去二沉池,节省占地面积。介绍了该厂的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及设备配置情况,并对运行效果进行总结。自运行以来,出水水
在实验室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苏州河道水处理工艺,系统分析了磁絮凝工艺处理苏州河道水的四个影响因素(PAC投加量、PAM投加量、磁粉投加量、沉淀时间)对磁絮凝效果的影响效应。并运用方差分析、回归模型方程分析、单因子效应分析以及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得出最佳工况为PAC投加量15 mg/L、PAM投加量0.58 mg/L、磁粉投加量2.7 mg/L、沉淀时间2.1 min,此时理论上浊度可达到0
山东省某市首座地表水厂设计总规模为6×10~4m~3/d,一期工程规模4×10~4m~3/d,采用预臭氧/机械混合/网格絮凝/斜管沉淀/主臭氧/活性炭滤池/砂滤池/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工艺流程长,用地紧张,且厂区被市政道路分隔,给工艺布置和人员通行带来困难。设计中采用集约化布置,将全部净水处理设施集中布置在综合净水间内,将排泥水处理设施集中布置在排泥水处理车间内,既满足了工艺处理要求,又节约了占地,
平凉市某污水处理厂原设计规模5.0×10~4m~3/d,采用传统A~2/O+深度处理工艺,本次扩建后规模达到8.5×10~4m~3/d。针对厂区用地紧张、进水总氮浓度高等问题,缺氧区采用生物转盘强化系统的脱氮性能,好氧区改造为限氧曝气区,并新建初沉池以确保出水指标达标。实际运行数据显示,在低温、低碳氮比条件下,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