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应力桥梁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桥梁质量、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所以引起广大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桥梁梁板预制安装工程的质量。本文针对预应力桥梁施工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 pick to 】 prestressed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directly influence the bridge quality, service life and operation safe, so ca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employees, and earnestly do each procedure, each link of the quality control, ensure beam slab bridge prefabricated installation project quality. Based on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e-stress Bridg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预应力空心板梁张拉过程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
1.1先张法
先张法施工的缺陷及原因:先张法施工的空心梁板在梁端放张后顶底板中部附近出现自两端向跨中延伸的1-2.5m长的纵向裂缝的现象较为常见. 经考证,主要为放张作业不规范造成有的采取单侧放张,还有的是采用乙炔一氧气切割放张,而且还是非对称、相互交错切割,使梁体单侧受力,导致梁端中部产生自梁端向跨中延伸的纵向裂缝。
1.2后张法
后张法空心梁板在张拉过程中的缺陷及原因后张法空心梁板在张拉过程中,梁端也有出现类似先张法的纵向裂缝,甚至有的在张拉时发生梁端底板混凝土压裂破碎等现象。分析其原因,一是设计上对张拉时梁端混凝土局部应力集中考虑不周;二是张拉时,张拉顺序不当,张拉速度过快;三是梁体混凝土质量低劣、或张拉时间过早,以及锚垫板附近的混凝土不密实,导致梁端混凝土在张拉后出现碎裂。
2.工字梁张拉过程梁体侧向扭曲、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的原因
2.1粱体产生侧向扭曲的原因
工字粱腹板厚度一般仅为18—30cm,马蹄宽度约为 40—60cm,马蹄部位预应力筋一般上下布置2排,每排水平布置2孔;第一孔张拉时,张拉侧向施加了预应力而受压,另一侧梁体必然受拉,加之工字梁梁长、腹板厚度薄、侧向自由度大,如果张拉时采取一次张拉到位,则导致梁体侧向扭曲。
2.2工字梁或(或T梁) 涨拉后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的原因
工字梁或(或T梁)张拉后,梁体因预应力的作用产生反拱,梁端底部一方面承受因梁体反拱而产生的水平摩擦力,一方面承受梁体的全部自重,导致梁端混凝土在压应力作用下破碎。
3.1先张法施工中克服其存在缺陷的对策
均匀放张,多根整批预应力筋放张,宜采用砂箱法或千斤顶法。用砂箱放张时,放张速度应均匀一致;用千斤顶放张时,放张宜分数次完成;单根钢筋采用拧松螺母的方法放张时,宜先两侧后中间,而不能一次将一根力筋松到位。严禁切割放张。
3.2后张法空心梁板在张拉过程中克服存在缺陷的对策
根据后张法空心梁板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原因,应采取如下策略:①梁端布筋设计应充分考虑张拉时产生的局部应力集中,增加横向分布钢筋数量或螺旋筋,适当增加封锚端和梁端混凝土的几何尺寸。②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张拉时,均匀加载,不宜过快,以尽可能减小张拉过程出现局部应力集中。③严格粱(板)混凝土浇筑时的施工控制,确保质量,特别要加强对锚垫板后的混凝土振捣。张拉时,混凝土强度以不低于设计强度值的95%为宜。
4.工字梁张拉过程梁体侧向扭曲、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的对策
4.1梁体产生侧向扭曲的对策
工字梁张拉过程梁体产生侧向扭曲宜采用分次逐级对称张拉,第一次张拉时,逐孔预应力施加至50%的张拉控制应力σcon。张拉顺序第一次为左右侧对角线交叉进行,因马蹄宽度小,位置不够,只能逐孔张拉。第一孔张拉至50%的σcon后拆下千斤顶,移至第二孔张拉,以次类推;第二次张拉时按第一次张拉顺序逐孔张拉到80%σcon;第三次张拉时按前二次张拉顺序逐孔张拉到100%σcon。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工字梁侧向扭曲的问题。
4.2工字梁(或T梁)张拉后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的对策
根据工字梁(或T梁)张拉后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的原因分析,应采取如下对策措施:1.在梁体预制的底模端部设置一块长约lm、厚约2—3cm的橡胶板,梁体张拉后,橡胶板受压变形,受压面积增大,梁端混凝土承受的集中压应力随之减小,梁端底部混凝土完整不破碎;2.梁体预制时在梁端底部设置梁长方向约20cm、竖向约10cm的倒角,有效地增大了张拉后梁端底部的受压面积。
5.预应力施工值得注意的其它问题
5.1伸长量的计算
理论伸长量和实际伸长量计算时,应考虑千斤顶的预应力筋的工作长度。张拉过程中千斤顶的工具锚锚住预应力筋使其伸長,量测到的伸长度部分的伸长量;有些技术人员在计算理论伸长量时疏忽了千斤顶内工作长度的伸长量,而在实际量测的伸长量数值中,却已经包括了工作长度的伸长量,导致计算的伸长量误差超过+6%;相反,则可能导致伸长量误差超出一6%。另外,计算实际量测总伸长量时不应扣除预应力筋锚固阶段的回缩量。
5.2张拉记录换算
张拉过程中2σ0时的张拉力常用2倍的σ0时的油压表读数代替,且张拉控制应力σcon对应的油压表读数,没有依据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校正校验报告给定的相应参数,而进行内插法换算。
5.3张拉记录初应力的伸长值推算
目前施工中,张拉施工人员对初应力的伸长值计算大致有四种方法:①直接量测法,初应力的伸长量为凭经验感觉预应力筋刚好拉紧后到张拉至初应力σ0时量测到的预应力筋的伸长量;②直接计算法,初应力σ0的伸长量为(σ0/con)×ΔL(ΔL为理论计算伸长量);③间接计算法,张拉过程量测初应力σ0至张拉到张拉控制应力σcon的伸长量△L,初应力σ0的伸长量取值为[σ0/(σcon-σ0)]×ΔL(mm);④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例如初应力σ0为10%σcon时,其伸长值采用由10%张拉到20%的伸长值。第一种方法显然错误,不应采用。第二、三种方法不够规范准确,不宜采用。第四种方法,比较科学、准确、合理、规范,值得推广应用。
5.4采用规范应注意的问题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表12.10.3—1规定夹片式等具有自锚性能锚具的张拉程序为:普通松弛力筋O→初应力→1.03σcon(锚固)低松弛力筋O→初应力→σcon(持荷2min锚固)这与旧规范(JTJ040—89)的张拉程序有所不同,因为目前优质的夹片锚具回缩量很小,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但有部分设计图纸中规定的张拉程序仍按旧规范施工,未根据新规范作相应的改变。若仍采用旧规范的张拉程序,超张拉控制在1.05σcon,则提高了锚下应力,预应力偏大。
6.结束语
预应力技术是当今桥梁施工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用途最为广泛、最有发展潜力的一门科学技术。然而,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相对较复杂要求预应力结构施工的专业性强在实际施工中存在诸多质量问题。所以要切实抓好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桥梁梁板预制安装工程的质量。
【 pick to 】 prestressed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directly influence the bridge quality, service life and operation safe, so ca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employees, and earnestly do each procedure, each link of the quality control, ensure beam slab bridge prefabricated installation project quality. Based on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e-stress Bridg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预应力空心板梁张拉过程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
1.1先张法
先张法施工的缺陷及原因:先张法施工的空心梁板在梁端放张后顶底板中部附近出现自两端向跨中延伸的1-2.5m长的纵向裂缝的现象较为常见. 经考证,主要为放张作业不规范造成有的采取单侧放张,还有的是采用乙炔一氧气切割放张,而且还是非对称、相互交错切割,使梁体单侧受力,导致梁端中部产生自梁端向跨中延伸的纵向裂缝。
1.2后张法
后张法空心梁板在张拉过程中的缺陷及原因后张法空心梁板在张拉过程中,梁端也有出现类似先张法的纵向裂缝,甚至有的在张拉时发生梁端底板混凝土压裂破碎等现象。分析其原因,一是设计上对张拉时梁端混凝土局部应力集中考虑不周;二是张拉时,张拉顺序不当,张拉速度过快;三是梁体混凝土质量低劣、或张拉时间过早,以及锚垫板附近的混凝土不密实,导致梁端混凝土在张拉后出现碎裂。
2.工字梁张拉过程梁体侧向扭曲、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的原因
2.1粱体产生侧向扭曲的原因
工字粱腹板厚度一般仅为18—30cm,马蹄宽度约为 40—60cm,马蹄部位预应力筋一般上下布置2排,每排水平布置2孔;第一孔张拉时,张拉侧向施加了预应力而受压,另一侧梁体必然受拉,加之工字梁梁长、腹板厚度薄、侧向自由度大,如果张拉时采取一次张拉到位,则导致梁体侧向扭曲。
2.2工字梁或(或T梁) 涨拉后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的原因
工字梁或(或T梁)张拉后,梁体因预应力的作用产生反拱,梁端底部一方面承受因梁体反拱而产生的水平摩擦力,一方面承受梁体的全部自重,导致梁端混凝土在压应力作用下破碎。
3.1先张法施工中克服其存在缺陷的对策
均匀放张,多根整批预应力筋放张,宜采用砂箱法或千斤顶法。用砂箱放张时,放张速度应均匀一致;用千斤顶放张时,放张宜分数次完成;单根钢筋采用拧松螺母的方法放张时,宜先两侧后中间,而不能一次将一根力筋松到位。严禁切割放张。
3.2后张法空心梁板在张拉过程中克服存在缺陷的对策
根据后张法空心梁板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原因,应采取如下策略:①梁端布筋设计应充分考虑张拉时产生的局部应力集中,增加横向分布钢筋数量或螺旋筋,适当增加封锚端和梁端混凝土的几何尺寸。②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张拉时,均匀加载,不宜过快,以尽可能减小张拉过程出现局部应力集中。③严格粱(板)混凝土浇筑时的施工控制,确保质量,特别要加强对锚垫板后的混凝土振捣。张拉时,混凝土强度以不低于设计强度值的95%为宜。
4.工字梁张拉过程梁体侧向扭曲、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的对策
4.1梁体产生侧向扭曲的对策
工字梁张拉过程梁体产生侧向扭曲宜采用分次逐级对称张拉,第一次张拉时,逐孔预应力施加至50%的张拉控制应力σcon。张拉顺序第一次为左右侧对角线交叉进行,因马蹄宽度小,位置不够,只能逐孔张拉。第一孔张拉至50%的σcon后拆下千斤顶,移至第二孔张拉,以次类推;第二次张拉时按第一次张拉顺序逐孔张拉到80%σcon;第三次张拉时按前二次张拉顺序逐孔张拉到100%σcon。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工字梁侧向扭曲的问题。
4.2工字梁(或T梁)张拉后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的对策
根据工字梁(或T梁)张拉后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的原因分析,应采取如下对策措施:1.在梁体预制的底模端部设置一块长约lm、厚约2—3cm的橡胶板,梁体张拉后,橡胶板受压变形,受压面积增大,梁端混凝土承受的集中压应力随之减小,梁端底部混凝土完整不破碎;2.梁体预制时在梁端底部设置梁长方向约20cm、竖向约10cm的倒角,有效地增大了张拉后梁端底部的受压面积。
5.预应力施工值得注意的其它问题
5.1伸长量的计算
理论伸长量和实际伸长量计算时,应考虑千斤顶的预应力筋的工作长度。张拉过程中千斤顶的工具锚锚住预应力筋使其伸長,量测到的伸长度部分的伸长量;有些技术人员在计算理论伸长量时疏忽了千斤顶内工作长度的伸长量,而在实际量测的伸长量数值中,却已经包括了工作长度的伸长量,导致计算的伸长量误差超过+6%;相反,则可能导致伸长量误差超出一6%。另外,计算实际量测总伸长量时不应扣除预应力筋锚固阶段的回缩量。
5.2张拉记录换算
张拉过程中2σ0时的张拉力常用2倍的σ0时的油压表读数代替,且张拉控制应力σcon对应的油压表读数,没有依据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校正校验报告给定的相应参数,而进行内插法换算。
5.3张拉记录初应力的伸长值推算
目前施工中,张拉施工人员对初应力的伸长值计算大致有四种方法:①直接量测法,初应力的伸长量为凭经验感觉预应力筋刚好拉紧后到张拉至初应力σ0时量测到的预应力筋的伸长量;②直接计算法,初应力σ0的伸长量为(σ0/con)×ΔL(ΔL为理论计算伸长量);③间接计算法,张拉过程量测初应力σ0至张拉到张拉控制应力σcon的伸长量△L,初应力σ0的伸长量取值为[σ0/(σcon-σ0)]×ΔL(mm);④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例如初应力σ0为10%σcon时,其伸长值采用由10%张拉到20%的伸长值。第一种方法显然错误,不应采用。第二、三种方法不够规范准确,不宜采用。第四种方法,比较科学、准确、合理、规范,值得推广应用。
5.4采用规范应注意的问题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表12.10.3—1规定夹片式等具有自锚性能锚具的张拉程序为:普通松弛力筋O→初应力→1.03σcon(锚固)低松弛力筋O→初应力→σcon(持荷2min锚固)这与旧规范(JTJ040—89)的张拉程序有所不同,因为目前优质的夹片锚具回缩量很小,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但有部分设计图纸中规定的张拉程序仍按旧规范施工,未根据新规范作相应的改变。若仍采用旧规范的张拉程序,超张拉控制在1.05σcon,则提高了锚下应力,预应力偏大。
6.结束语
预应力技术是当今桥梁施工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用途最为广泛、最有发展潜力的一门科学技术。然而,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相对较复杂要求预应力结构施工的专业性强在实际施工中存在诸多质量问题。所以要切实抓好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桥梁梁板预制安装工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