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探讨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woic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同德语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这为德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德语本科专业学生相对“过剩”的现象。文章对中国矿业大学德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跟踪调查,就德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语教学基本思想,探讨了德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德语专业 复合型人才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万云慧(1970- ),女,江西南昌人,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江苏 徐州 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1-0109-02
  一、德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中德建交四十年来,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发展与合作一直保持着良好态势。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德双边贸易额高达1440亿欧元,自2009年起,中国成为德国在欧盟之外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德国也成为我国在欧洲最重要和最值得信赖的经贸合作伙伴。据统计,目前包括大众、西门子、宝马等跨国企业在内的在华德资企业超过5000家,而2011年我国实际在德成立公司已超过600家,仅汉堡一地就有约340家中资公司,提供的德语就业岗位越来越多。
  除经济领域合作之外,中德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也不断深入,两国科研机构接触密切,合作项目众多。2002年4月,两国签订《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中国300多所高校已与德国近百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德国成为我国最大的职教合作伙伴。
  中德之间密切的贸易往来为德语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更是需要大量的优秀翻译人才和研究人员,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根据中德两国驻外机构最低每年提供50个就业岗位、从事承包劳务方面每年提供两万个就业岗位计算,我国每年至少需要10万名德语人才。
  2.德语专业毕业生并不乐观的就业现状。随着社会对德语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相继开办了德语专业。根据《2007中国大学评价》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共有55所高校开设了德语专业。截至2012年,我国已经约有89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德语专业,短短的五年间,开设德语专业的院校增长了62%,招生数量扩大,德语专业毕业生呈现连年增长的局面。
  然而,持续增长的德语专业毕业生,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满足了市场的需求。笔者对我校2005级以来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继续德语专业深造及从事德语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如表所示: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德语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程度极低或者完全无关。学生在大学四年从零开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了德语,在真正工作时却不能学以致用,直接导致了就业市场一方面出现了德语“人才”相对过剩、市场看似饱和的情形,而另一方面却是所需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
  二、培养与就业失衡的原因剖析
  1.课程设置不当。目前本科生在校选择的课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辅修课、实践类课程、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以我校为例,根据培养计划,大学四年学生必须至少选学10学分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方能毕业。这本是为了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而设置的课程,但由于学生在选择这些课程时没有相应专业的要求和指导,以至于很多学生选课只为拿学分,选什么课、学什么知识不重要,好不好拿学分成为学生选课的主要标准。结果是,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这些课程,但由于缺少专业主线的系统性要求,掌握的知识零散凌乱,效果并不理想。
  以我校第一版德语专业培养计划为例。笔者将大纲中最终开课的德语课程(包括与专业相关的基础课、选修课、方向课和实践课)的学分统计得出共109学分。根据学校规定,一个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的毕业生,其总学分不得低于200分,以此为基础计算,德语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54.5%,余下不到50%的学分包括了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和辅修课。这说明,学生有一半的时间在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受其他课程课时的限制,德语精读课时数从全国平均水平的8学时/周减少至6学时/周,导致学生在语言学习基础阶段不能获得较为充分的指导和训练,没有较充足的消化和吸收时间,达不到强化语言技能的目的,从而无法确保基础阶段培养目标的实现。
  2.文化背景学习的欠缺。学习德语不仅是学习一门语言,也是掌握德语国家文化知识及培养跨文化能力的过程。作为德语专业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固然重要,了解德语国家的历史、政治、民族、宗教、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与语言技能课相比,开设文化知识课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阅读德语文学作品,既要了解作品的内容,还要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学习翻译更是要了解两国社会文化的差异,翻译时才能准备表达。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为重视语言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对自身德语文化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强调文化背景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化背景知识。
  3.不同的学习动机和不当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出于不同动机的学生对德语学习的兴趣截然不同。热爱德语的学生会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地学好德语,兴趣索然的学生在大三时就会重新考虑自己的出路,使德语学习出现半途而废的状况。此外,从小接受和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依然秉承“学习语言就是学习语法”的观念,对精读课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听说课,练习语法的时间远远超过练习听说,使语言学习本末倒置。学习语言是为了应用语言,这是语言工具性的最直接表达,很多学生并不认同这一理念,依然延续着“重语法轻使用、重笔头轻口头”的学习方法,忽视听、说训练,以至于学习了四年德语之后,仍然听不懂、张不开口。最终导致语言能力无法胜任工作需要和用人单位要求,只好从事其他行业。   三、对策与改革
  1.培养学生扎实的德语基本技能。作为德语专业的学生,首先应熟练掌握德语基本知识,包括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以及最基本的语言学和语用学知识,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摈弃应对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提倡和鼓励学生“以独立、自主、有效学习为根本宗旨,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素质”。帮助学生提高获得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在德语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掌握广博的专业知识。在国际化背景下,培养德语复合型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德语国家的全面发展和各项交流使就业市场对德语人才的需求领域不断扩大,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都需要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方面的德语人才。这也意味着德语学习必须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例如,我校德语专业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经贸德语”作为专业方向,实行了“外语+经贸”的培养模式。在高年级阶段安排了经贸德语(3学期)、德语外贸函电课程,以及中文授课的经济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此外应指导德语专业学生根据个人优势和兴趣补充其他专业知识,如自然科学类基础知识、人文社科类知识,改“为学分而学”变为“为需要而学”,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在语言方面弱势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充实自己,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3.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即使在就业高压下,高等教育依然应该是精英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2012年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主题为“德语本科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本次大会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这里的“研究能力”并不是指“科研中的研究能力”,而是指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接受现成知识的学习习惯,提倡主动学习、激发探索研究热情、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这一主旨应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采取讲解、研究、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主动读书、查阅资料、开展研讨课等做法,提高学生研究探索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吸取了第一版德语专业培养方案的经验和教训,我系在第二版培养方案中将精读课的学时数由6学时/周增加至8学时/周,翻译类课程从两门增加至四门,特别增加了经贸笔译课程。此外,笔者认为,作为理工科大学的德语专业,应充分利用学校优势,为本专业学生开设较为实用的辅修专业,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一门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不断扩大本学科专业覆盖面,向着理工科的方向适度扩展。同时,考核方法也亟待改革。应改变各类课程以笔试为主的传统做法,采用笔试、口试、课堂讲解、课程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设定成绩组合,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4.与时俱进的就业指导。无论是德语课程设置还是人才培养,都应基于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立体、动态分析。所谓立体和动态分析,是指时间上有共时与历时的需求分析,空间上有面向不同地区、不同性质、不同学历层次的德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分析。例如我校不少毕业生在最初的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原因是一方面不少学生还在继续求学中,另一方面有的学生通过工作发现了自己的其他能力,从而重新选择工作。因此,这种分析不仅需要从立体动态的角度出发,还要从教育、语言、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跨学科视角综合考虑,以便及时了解人才需求动态,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使德语专业毕业生拥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四、结论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市场对纯外语人才的需求逐年下降,而精通国际经济贸易、掌握科技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就业市场备受青睐。社会需求的转变对高校外语教学如何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知识全、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突破传统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合理调整专业培养计划,是关系高校外语教学是否可以良性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等.当代中国德语专业教育研究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孙秀云,陈琪,龙玉.当代大学德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
  [3]汪家树.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4]熊玉丹.论高校教学德语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其他文献
废旧电器中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壳体因环境老化,在回收利用时表现出极差的韧性,严重影响其循环使用。从工业应用角度出发,采用多组分协同增韧改性ABS回收料。通过正交
电厂运行期间,继电保护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因此,为了保证电厂高效运转,就需要做好继电保护的故障诊断工作,明确继电保护故障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快速处
[摘要]创业教育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要求,我国创业教育存在起步晚、发展慢等劣势,文章提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深化理念,认清内涵,明确目标,以促进创业教育理性发展,明确方向,建立创业教育的优质平台,形成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评价机制,实现创业教育助推“中国梦”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创业教育 中国梦 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朱亚宾(1985- ),男,安徽芜湖人,南京信息工程大
本文详细介绍了用应力波法测试液动冲击器性能参数的微机系统。该系统根据国际标准设计,具有方法先进,设备简单,采样速度快及计算准确等特点。使用该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测量冲击器的能量、频率、流量等重要指标。它提供了研究和改进液动冲击器的有效方法,进一步研究将会得知不同冲击器破碎岩石所需的能量。该系统首次在地质系统应用。
由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47项国际工作组、国际地质数理统计资源预测协会(COGEODATA)及非洲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前寒武纪矿床与构造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6日~18日在坦桑尼亚北部城市阿鲁沙举行。参加会议的有23个国家的近80名代表。 整个会议共分4个阶段进行:①乞力马扎罗旅行3天;②会前地质观察6天;③学术讨论会3天;④会后地质旅行2天。我国张秋生作为IGCP第247项国
秋高气爽的天气让人心情愉快,可伴随着凉爽的秋风而来的,还有恼人的秋季腹泻,这让妈妈们担心不已。
最近,有的职业学校学生对我讲,食堂饭菜有点儿贵,比外面的快餐还贵,且口味还不如外面的大排档。我去调查了一下,也听到了很多同学的反映,的确不少职业学校食堂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在哪儿呢?在于食堂外包。不仅大食堂外包,且小吃店也外包。大食堂按学生人数承包,且在社会上公开招标,有的学校大食堂招标价年达百万元左右。小吃店也外包,视窗口面积和位置外包,每年外报价至少要3万元到10万元左右,去掉人工工资、水电
用不可压缩固体模型对岩石圈内横向密度差异产生的构造应力和缓慢变形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对于达到均衡补偿状态的模型,5公里地形高差的重力势在地壳内产生数百巴的构造应力,高原下出现横向拉张应力,平原下出现挤压应力;地壳厚度变化大的过渡带,应力的增加更显著。在地壳局部增厚而地形高度未达到均衡补偿的情况下,深部侧向密度差异产生的重力调整作用使物质向地壳较厚的地方迁移,导致那里的地壳产生地表隆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校园网的日益广泛的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因此,网络教学质量也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然而,要保证网上教学的质量,对网络教学的
为降低异步悬浇施工工艺在计算过程中的难度和工作量,提高设计计算的效率,以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桥梁精细化计算模型,对新型异步悬浇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