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让收集数据成为有效分析的起点
收集数据是科学分析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地收集数据有助于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如在《磁力大小会变化吗》的教学时,研究两块或多块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是否会改变的实验,教师提供以下表格让学生记录:
实验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收集、统计、交流数据,让学生分析:“从这些实验数据中,我们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数据到一般抽象归纳的过程,从而在数据分析中领悟科学概念——磁力大小的改变情况。在课程标准“物质世界”的模块学习中,就有很多观察和实验的数据需要学生收集,收集数据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真实地呈现实验过程,它是我们构建科学概念的起点。
二、让交流成为有效分析数据的前提
学生往往需要将观察结果与他人进行思维的碰撞,才能更好地发现事物所蕴含的规律。但每个人的观察能力是不同的,观察后获得的现象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师生、生生之间的充分交流,把我们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讨论对比。科学的交流不仅是观察现象的深入过程,也是总结结论的基础。
学生的交流与表达往往反映了他的所思所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交流与表达,让学生对他人“挑刺”,这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的锻炼过程。如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猜想过程,初步得出原来种子传播的方式与生存环境有关。
师:那么你们觉得莲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
生: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我认为它是在种子枯萎时缩水把种子挤出来,这些种子在水面上漂时,它的皮就换成薄薄的膜,这样它就可以伸到淤泥里再长出新的生命来。
生:莲蓬会把水挤出来,那种子也会被挤出飘到水面上,也有可能被鸟叼走,这不就是动物传播了吗?
生:我觉得不是,也许在它青的时候就可能被鸟儿或者什么动物给带走了。
生:不可能吧,它青的时候莲子是很难拨出来的,鸟儿的嘴有那么尖吗?在辩论和交流中,学生摆事实、讲证据,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在讨论中,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增强识别能力,提高他们判断事物的准确性。如何使交流成为有效分析数据的前提,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两点出发:
1.分享交流,体现价值
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实验的“记录”,是我们的学生向他人展示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发现的过程,让他人了解自己的实验方法,分享自己体验的一种形式。交流的内容可以是探究的结果,也可以是实验、觀察中的新发现,当然也可以是观察中碰到的高兴和伤心的事。
在开展交流时,教师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要努力做到:首先,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给其他同学提供质疑的机会;其次,一定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表达自己记录的内容;再次,教师对学生疑惑的地方,要给予及时指导,启发其再思考,再探究。
2.精选典型,反馈交流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要把所有同学的记录都一一交流是不太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巡视指导时,及时关注学生的记录,了解他们的记录情况。在交流时,有目的地精选有代表性的记录进行交流。可以选择成功实验、完整记录作为范本,也可以选择存在问题的记录,这样有利于我们解决和分析问题,让知识更加深入。
三、让指导成为有效分析数据的保证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习的伙伴,在科学学习过程中,他们通过实验、观察、测量等方法得到了大量的数据为有效分析提供了基础。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归纳、对比等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是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运用直观图表,指导学生发现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
运用直观图表将实验数据按一定规律表达出来,是我们处理实验数据的一种有效方法。图表设计要求对应关系清楚、简单明了、有利于发现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
如《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可以这样设计记录表:
这张记录单的基本要求是记录食盐是否溶解。表格中的食盐量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开始可以多一些,后来要一勺一勺地加。同时记录单清楚地展现了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表格中的“我们的有趣发现”,让这个花时较长、没有多大挑战性、做到后来有些“累”的实验,增加了挑战性和趣味性。课堂中,学生发现了“烧杯中的水多起来了”“食盐开始溶解得快,后来越来越慢”“水有点浑浊了”……
2.通过异同比较,引领学生把数据分析推向深刻
学生可以从有效的分析数据中提升能力,但是更大的提升来源于对于数据差异的分析,对比数据的差异把数据分析引向深刻,促使学生能更深入地思考数据中最本质的规律。如在学生认识摩擦力与物体接触面的关系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分别让等重的小车在粗糙的砂纸盒和光滑的桌面上匀速运动时,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去测量他们所受到的摩擦力,通过对记录单上多组的对比数据分析,学生很快可以分析出在光滑的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小,在粗糙的砂纸上摩擦力大。在接下去探究物体的重量与摩擦力的大小的实验时,教师同样用对比数据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物体重量与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在对比实验时,哪些是实验的相同条件、需要保持,哪些是要改变的条件、需要怎么改变,使学生对“运动与摩擦力”这一核心概念越来越清晰,对这一科学概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通过差异性对比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有助于学生在分析对比时理清思路,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不同,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整合,从而提高他们分析数据的能力。
四、让思考成为有效分析数据的支柱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对学和思的关系所做的极为精辟的论述。在我们分析数据时引导学生思考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生就经历了总结、归纳、演绎与推理的独立思考。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可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是极为关键的。
思考是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思考的能力。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学生通过探究,收集到很多数据,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思考,提炼出科学概念。下面是《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小的马铃薯在液体1中浮起,大的马铃薯在液体2中沉下。
师:真的是这样吗?老师把大的马铃薯也放到液体1中你们看看。
生:哇,大的马铃薯也浮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难道液体1和液体2是不同的液体?
师:老师把大和小的马铃薯都放在液体2中,你们看看。
生:我觉得应该是小的浮起来,大的沉下去。
生:怎么大小马铃薯都沉下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难道他们的沉浮与杯中的液体有关?
师:根据你们的观点,觉得液体1和液体2有可能是不同的液体,是吗?那要怎么验证你们的猜想呢?
生:做实验。
在观察分析时,学生基于体积大小不同的马铃薯在液体1和液体2中沉浮的这些事实,思考推理“难道马铃薯的沉浮与液体有关”“液体1和液体2是不同的液体”,然后推理思考得出“我们要通过实验验证两种液体的种类”,教师再根据这一猜想,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通过这样的对话活动,不仅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分析,还培养了他们优秀的思维品质。
收集数据是科学分析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地收集数据有助于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如在《磁力大小会变化吗》的教学时,研究两块或多块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是否会改变的实验,教师提供以下表格让学生记录:
实验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收集、统计、交流数据,让学生分析:“从这些实验数据中,我们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数据到一般抽象归纳的过程,从而在数据分析中领悟科学概念——磁力大小的改变情况。在课程标准“物质世界”的模块学习中,就有很多观察和实验的数据需要学生收集,收集数据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真实地呈现实验过程,它是我们构建科学概念的起点。
二、让交流成为有效分析数据的前提
学生往往需要将观察结果与他人进行思维的碰撞,才能更好地发现事物所蕴含的规律。但每个人的观察能力是不同的,观察后获得的现象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师生、生生之间的充分交流,把我们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讨论对比。科学的交流不仅是观察现象的深入过程,也是总结结论的基础。
学生的交流与表达往往反映了他的所思所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交流与表达,让学生对他人“挑刺”,这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的锻炼过程。如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猜想过程,初步得出原来种子传播的方式与生存环境有关。
师:那么你们觉得莲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
生: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我认为它是在种子枯萎时缩水把种子挤出来,这些种子在水面上漂时,它的皮就换成薄薄的膜,这样它就可以伸到淤泥里再长出新的生命来。
生:莲蓬会把水挤出来,那种子也会被挤出飘到水面上,也有可能被鸟叼走,这不就是动物传播了吗?
生:我觉得不是,也许在它青的时候就可能被鸟儿或者什么动物给带走了。
生:不可能吧,它青的时候莲子是很难拨出来的,鸟儿的嘴有那么尖吗?在辩论和交流中,学生摆事实、讲证据,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在讨论中,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增强识别能力,提高他们判断事物的准确性。如何使交流成为有效分析数据的前提,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两点出发:
1.分享交流,体现价值
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实验的“记录”,是我们的学生向他人展示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发现的过程,让他人了解自己的实验方法,分享自己体验的一种形式。交流的内容可以是探究的结果,也可以是实验、觀察中的新发现,当然也可以是观察中碰到的高兴和伤心的事。
在开展交流时,教师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要努力做到:首先,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给其他同学提供质疑的机会;其次,一定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表达自己记录的内容;再次,教师对学生疑惑的地方,要给予及时指导,启发其再思考,再探究。
2.精选典型,反馈交流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要把所有同学的记录都一一交流是不太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巡视指导时,及时关注学生的记录,了解他们的记录情况。在交流时,有目的地精选有代表性的记录进行交流。可以选择成功实验、完整记录作为范本,也可以选择存在问题的记录,这样有利于我们解决和分析问题,让知识更加深入。
三、让指导成为有效分析数据的保证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习的伙伴,在科学学习过程中,他们通过实验、观察、测量等方法得到了大量的数据为有效分析提供了基础。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归纳、对比等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是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运用直观图表,指导学生发现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
运用直观图表将实验数据按一定规律表达出来,是我们处理实验数据的一种有效方法。图表设计要求对应关系清楚、简单明了、有利于发现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
如《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可以这样设计记录表:
这张记录单的基本要求是记录食盐是否溶解。表格中的食盐量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开始可以多一些,后来要一勺一勺地加。同时记录单清楚地展现了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表格中的“我们的有趣发现”,让这个花时较长、没有多大挑战性、做到后来有些“累”的实验,增加了挑战性和趣味性。课堂中,学生发现了“烧杯中的水多起来了”“食盐开始溶解得快,后来越来越慢”“水有点浑浊了”……
2.通过异同比较,引领学生把数据分析推向深刻
学生可以从有效的分析数据中提升能力,但是更大的提升来源于对于数据差异的分析,对比数据的差异把数据分析引向深刻,促使学生能更深入地思考数据中最本质的规律。如在学生认识摩擦力与物体接触面的关系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分别让等重的小车在粗糙的砂纸盒和光滑的桌面上匀速运动时,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去测量他们所受到的摩擦力,通过对记录单上多组的对比数据分析,学生很快可以分析出在光滑的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小,在粗糙的砂纸上摩擦力大。在接下去探究物体的重量与摩擦力的大小的实验时,教师同样用对比数据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物体重量与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在对比实验时,哪些是实验的相同条件、需要保持,哪些是要改变的条件、需要怎么改变,使学生对“运动与摩擦力”这一核心概念越来越清晰,对这一科学概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通过差异性对比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有助于学生在分析对比时理清思路,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不同,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整合,从而提高他们分析数据的能力。
四、让思考成为有效分析数据的支柱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对学和思的关系所做的极为精辟的论述。在我们分析数据时引导学生思考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生就经历了总结、归纳、演绎与推理的独立思考。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可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是极为关键的。
思考是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思考的能力。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学生通过探究,收集到很多数据,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思考,提炼出科学概念。下面是《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小的马铃薯在液体1中浮起,大的马铃薯在液体2中沉下。
师:真的是这样吗?老师把大的马铃薯也放到液体1中你们看看。
生:哇,大的马铃薯也浮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难道液体1和液体2是不同的液体?
师:老师把大和小的马铃薯都放在液体2中,你们看看。
生:我觉得应该是小的浮起来,大的沉下去。
生:怎么大小马铃薯都沉下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难道他们的沉浮与杯中的液体有关?
师:根据你们的观点,觉得液体1和液体2有可能是不同的液体,是吗?那要怎么验证你们的猜想呢?
生:做实验。
在观察分析时,学生基于体积大小不同的马铃薯在液体1和液体2中沉浮的这些事实,思考推理“难道马铃薯的沉浮与液体有关”“液体1和液体2是不同的液体”,然后推理思考得出“我们要通过实验验证两种液体的种类”,教师再根据这一猜想,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通过这样的对话活动,不仅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分析,还培养了他们优秀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