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P-铜(Ⅱ)-L-丝氨酸(L-精氨酸)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测定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配合物[Cu(TATP)(L-Ser)(H2O)]·ClO4(1)和[Cu(TATP)(L-Arg)(H2O)]2ClO4·0.5H2O(2)(TATP=1,4,8,9-四氮三联苯,L-Ser=L-丝氨酸,L-Arg=L-精氨酸)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在加入DNA后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配合物能极大地淬灭溴化乙啶(EB)-DNA体系的荧光,DNA的粘度随配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配合
其他文献
采用线电爆炸(WEE)方法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将Zn-Cu合金(w(Zn)=0.65))制备成平均粒径为60-90nm的Zn-Cu复合纳米颗粒,在500℃焙烧2h得到纯净的ZnO-CuO纳米复合氧化物.通过XRD和SEM
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Aucore@Ptshell纳米粒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过程
在Na2SiO3-KOH电解液体系中添加一定量的(NaPO3)6,利用微弧氧化(MAO)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原位生长的陶瓷层.采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添加(NaPO3)6前后,
以金红石相二氧化钛(TiO2)粉体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二氧化钛纳米管(TNTs),在碱性条件下与AgNO3的乙二醇溶液反应,得到表面载Ag的二氧化钛纳米管(Ag/TNTs)。利用透射电镜(TEM)、电子衍
研究了镁合金的约束刻蚀微加工方法.通过对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氢离子浓度变化以及刻蚀体系对镁合金的腐蚀速率的测量与分析,对一些可能有刻蚀作用的刻蚀体系进行了研究.选用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LiMn2O4.用分散剂LormarD,经超声分散制得了含LiMn2O4粒子的打印“墨水”,并使用计算机喷墨打印的方法制得LiMn2O4薄膜电极.薄膜电极的厚度约为1
利用改进的CVD法制备了(002)面取向生长的ZnO纳米线,通过光刻/剥离的自下而上的组装技术制备了基于单根ZnO纳米线的气敏元件,其中的ZnO纳米线直径为50-300nm,有效长度为2-10μm
利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MarlipalO13/50、水、环己烷组成的W/O微乳液体系合成纳米Pd微粒,考察了化学破乳剂作用下纳米Pd微粒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不同化学破
在CuCl2、InCl3、GaCl3及H2SeO3组成的酸性水溶液电沉积体系中,对Mo/玻璃衬底上一步法电沉积Cu(In1-x,Gax)Se2(简写为CIGS)薄膜进行了研究.为了稳定溶液的化学性质,在溶液中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