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学校,则是孩子成长的阶梯,是培养人、塑造人的主要场所。但由于学校和家长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常常导致双方信息上的不对称,甚至出现家校隔阂的不良局面。不难设想,离开了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结果将会怎么样,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5 2=0的现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构成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两个关键元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教育学生上要取得预期效果,如何挖掘家长们的潜能,无疑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我根据多年的班主任的工作实践和探索,分析现行教育的状况,在激活家庭教育资源上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的有力支持,是因为学校、老师们把家长看做教育对象或是自己的助手。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只注重向家长灌输自己的教育要求,要家长配合工作,而没有把家长当做教育者对待,很少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只是信息的单项传输。居于此,在现行教育条件下与“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要求已很不相适应。因此,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1.改变学校——家长的关系:教育与被教育,训斥与被训斥,听从与被从的关系。
2.在办学理念和模式上吸引家长对学校的关注。
3.要让家长们感受到教师尊重他们,对他们的建议有答复有落实。
4.对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表示理解和同情。
5.既要有一张快嘴解答家长的困惑,更要有一双善听的大耳听取家长们的心声。
二、要与家长们加强沟通
加强与家长们的沟通,无疑是争取这一教育资源的前提。要畅通与家长们的联系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沟通方式,如:电话、手机、短信、网上信箱、家庭联系卡、家访、家长会、开放课堂等,将学校要求和学生的近期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信息双向交流。让家长们觉得,你的每一次鼓励或批评都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和对孩子们的关心与支持。在与家长们沟通时建议交流技巧要“三会”。
1.要学会主动。
教师除了及时和家长们交流学生的校内外情况外,还要及时将自己观察到的学生生理或心理方面的变化(尤其是遇到的困难)与家长们一起分析,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消除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代沟,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生活和学习中。
2.要学会聆听。
从聆听中我们可以了解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期望水平及价值观念,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诊断学生问题之所在,也才能了解家长们的所想、所求,才能达到互相信任、共同协作之目的。
3.要学会换位思考。
由于工作性质和交往所限,长期以来,教师多生活在学校这片净土,社会阅历不足,对学校以外的生活习惯、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很少了解。因此,教师面对各种不同背景、经验和价值观的家长时,就应该采取灵活的方式与他们沟通。设身处地的、心平气和地从家长角度思考、分析问题,认真体察家长们的心理,以开放、宽容的心态,认同于异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只有双方心灵相通、心灵相融,家长们才会认同你的建议和要求,才会按你的要求教育孩子,才能达到支持学校教育的目的。
三、开好家长会
家长会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主要渠道和形式之一。一方面他们可以听取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等,另一方面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心声。因此,班主任应善于抓住时机,了解家长们的想法和要求,进行家教方法的指导。
1.让家长们从总体上把握家教的正确方向。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把一些心理学、教育原理向家长们作介绍和指导,用先进的家教理论武装家长。
2.给家长们建议一些正确的教育方式。主要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如:或溺爱、或放纵、或野蛮、或棍棒教育等,使家庭教育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3.让家长们正确处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明白二者具有不可替代性。既不能认为,孩子上学了,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全部责任推给学校;更不能过分注重家庭教育而对学校教育持怀疑态度。只有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达到此目的,开家长会要切忌将家长会开成“分数会”、“通报会”、“排名会”;切忌开成“训斥会”、“告状会”、“诉苦会”;更切忌开成“指示会”、“教育会”。因为在座的家长们,有各种层次和类型,他们作为一种社会角色,一般来说虽然他们的教育知识不如教师丰富,但他们集中在一起,就是一笔不可小视的教育资源,他们会从不同角度发现学校的问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于是,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专长给学生作报告,补充学校教育中“社会化”方面的不足,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四、要做好家访
家访是激活家庭教育资源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掌握娴熟的家访艺术,讲究一定的技巧和策略,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1.要将普访、常访、重点访结合起来。
教师家访应该是普遍性的,尽管我们将情况特殊的学生,如品德不良、学习困难、家庭贫困、父母离异、身体残疾、心理困惑生列为重点访问、经常访问的对象,但千万不能将家访理解为“问题学生”的专利,更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才家访。其实,教师也应该访好学生,实地了解他们成长的环境,总结成功的经验。否则,家长们都害怕老师登门,邻居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学生更会产生恐惧心理。
2.在家访时间选择上要讲究,以不影响家长的生活为原则。
最好是预约时间,让家长有思想准备,不致让家长手忙脚乱。一般不要在午饭、午休时家访,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3.把家访和校访有机结合起来。
家访是发挥教师的主动,而校访则是留给家长争取主动的空间,让他们在方便时及时地将自己所想与教师们交流,这样既方便家长,又促进交流,减轻教师工作负荷。
五、建立家长培训机制
开设家长培训班,是激活家庭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家教知识的渴求越来越迫切。我们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培训班,通过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及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为家长提供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丰富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家长解决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不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教育是一门艺术,如何教育年轻一代,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教育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而且要充分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因此,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转变教育观念,充分激活家庭教育资源,努力做好每项工作,形成教育合力,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品学兼优的人才。
一、转变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的有力支持,是因为学校、老师们把家长看做教育对象或是自己的助手。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只注重向家长灌输自己的教育要求,要家长配合工作,而没有把家长当做教育者对待,很少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只是信息的单项传输。居于此,在现行教育条件下与“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要求已很不相适应。因此,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1.改变学校——家长的关系:教育与被教育,训斥与被训斥,听从与被从的关系。
2.在办学理念和模式上吸引家长对学校的关注。
3.要让家长们感受到教师尊重他们,对他们的建议有答复有落实。
4.对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表示理解和同情。
5.既要有一张快嘴解答家长的困惑,更要有一双善听的大耳听取家长们的心声。
二、要与家长们加强沟通
加强与家长们的沟通,无疑是争取这一教育资源的前提。要畅通与家长们的联系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沟通方式,如:电话、手机、短信、网上信箱、家庭联系卡、家访、家长会、开放课堂等,将学校要求和学生的近期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信息双向交流。让家长们觉得,你的每一次鼓励或批评都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和对孩子们的关心与支持。在与家长们沟通时建议交流技巧要“三会”。
1.要学会主动。
教师除了及时和家长们交流学生的校内外情况外,还要及时将自己观察到的学生生理或心理方面的变化(尤其是遇到的困难)与家长们一起分析,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消除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代沟,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生活和学习中。
2.要学会聆听。
从聆听中我们可以了解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期望水平及价值观念,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诊断学生问题之所在,也才能了解家长们的所想、所求,才能达到互相信任、共同协作之目的。
3.要学会换位思考。
由于工作性质和交往所限,长期以来,教师多生活在学校这片净土,社会阅历不足,对学校以外的生活习惯、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很少了解。因此,教师面对各种不同背景、经验和价值观的家长时,就应该采取灵活的方式与他们沟通。设身处地的、心平气和地从家长角度思考、分析问题,认真体察家长们的心理,以开放、宽容的心态,认同于异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只有双方心灵相通、心灵相融,家长们才会认同你的建议和要求,才会按你的要求教育孩子,才能达到支持学校教育的目的。
三、开好家长会
家长会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主要渠道和形式之一。一方面他们可以听取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等,另一方面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心声。因此,班主任应善于抓住时机,了解家长们的想法和要求,进行家教方法的指导。
1.让家长们从总体上把握家教的正确方向。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把一些心理学、教育原理向家长们作介绍和指导,用先进的家教理论武装家长。
2.给家长们建议一些正确的教育方式。主要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如:或溺爱、或放纵、或野蛮、或棍棒教育等,使家庭教育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3.让家长们正确处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明白二者具有不可替代性。既不能认为,孩子上学了,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全部责任推给学校;更不能过分注重家庭教育而对学校教育持怀疑态度。只有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达到此目的,开家长会要切忌将家长会开成“分数会”、“通报会”、“排名会”;切忌开成“训斥会”、“告状会”、“诉苦会”;更切忌开成“指示会”、“教育会”。因为在座的家长们,有各种层次和类型,他们作为一种社会角色,一般来说虽然他们的教育知识不如教师丰富,但他们集中在一起,就是一笔不可小视的教育资源,他们会从不同角度发现学校的问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于是,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专长给学生作报告,补充学校教育中“社会化”方面的不足,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四、要做好家访
家访是激活家庭教育资源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掌握娴熟的家访艺术,讲究一定的技巧和策略,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1.要将普访、常访、重点访结合起来。
教师家访应该是普遍性的,尽管我们将情况特殊的学生,如品德不良、学习困难、家庭贫困、父母离异、身体残疾、心理困惑生列为重点访问、经常访问的对象,但千万不能将家访理解为“问题学生”的专利,更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才家访。其实,教师也应该访好学生,实地了解他们成长的环境,总结成功的经验。否则,家长们都害怕老师登门,邻居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学生更会产生恐惧心理。
2.在家访时间选择上要讲究,以不影响家长的生活为原则。
最好是预约时间,让家长有思想准备,不致让家长手忙脚乱。一般不要在午饭、午休时家访,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3.把家访和校访有机结合起来。
家访是发挥教师的主动,而校访则是留给家长争取主动的空间,让他们在方便时及时地将自己所想与教师们交流,这样既方便家长,又促进交流,减轻教师工作负荷。
五、建立家长培训机制
开设家长培训班,是激活家庭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家教知识的渴求越来越迫切。我们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培训班,通过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及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为家长提供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丰富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家长解决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不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教育是一门艺术,如何教育年轻一代,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教育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而且要充分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因此,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转变教育观念,充分激活家庭教育资源,努力做好每项工作,形成教育合力,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品学兼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