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发展状况最终是由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的新型农民,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近年来,吉林省始终坚持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开展了如“阳光工程培训”、“青年培训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训”等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农民整体综合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为推动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目前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特别是职业技能普遍偏低,仍然是不争的事实,严重制约了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深化,与吉林省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因此,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实现吉林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吉林省;农民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20.008
1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自然素质现状
据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自然情况调查数据可知,201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为805.7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3.9 %。其中,男性农村劳动力为438.49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54.4%,女性农村劳动力为367.27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45.6%。
从文化程度构成上看,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总体来看素质不高。2014年初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230.7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28.6%;初中文化程度为431.2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53.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17.8%。其中,高中文化程度为120.3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14.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23.6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2.9%。
全省种植业从业人数达到369.6万人,养殖业从业人数为71.7万人,农机使用与维修人员从业人数为50.9万人,农业社会化服务从业人数为13.1万人。从职业技能培训情况上看,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为127.8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15.9%;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为32.8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4.1%,占技能培训总人数的25.7%。2013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企业员工和农民工85%是初中毕业,10%是高中、大专、技校、中专,5%是小学。
2 吉林省农民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
目前,吉林省农村劳动力以具有小学和初中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主体,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82.1%,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收能力较差,使得吉林省农业中传统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手段仍然占绝对主体。虽然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都是相对年轻的和具有较高文化的劳动力,并且男性劳动力在转移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但由于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对外出就业市场所具备的要求认识不足,劳动力在就业前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较少,大多数进城务工农民没有接受过任何正式职业技能培训,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制约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限制了农村劳动生产力的转移数量。
2.2 农民对培训认识不足
部分农民对培训认识不足。一些以种植业为生存依托的农民,对土地有着依恋感情,且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有一定文化要求、一定技术含量、时间长的技能培训项目有着畏难情绪,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有些企业送员工培训的意愿不强,缺乏对员工培训的主动性,特别是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由于加工技术的科技含量不高,有的企业担心农民员工学到技术后会跳槽,怕耽误生产,对送农民员工培训的工作不主动,把大部分员工需要掌握的工作技能简单定位为能满足基本生产需求的单一熟练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2.3 培训和就业的关联度偏低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较弱的原因,主要是存在着培训专业与实际就业工种间相脱节的情况。一是培训面较窄。目前,农村劳动力学技能的项目过于集中,学技能的面不够广阔,往往停留在知识普及和进行操作上,培训专业选择随意性较大,相当多的人员没有认识到掌握不同的职业技能在就业中的重要性,对自身发展缺乏远见,缺乏对农民学习不同技能的积极性和专业选择性的进一步引导,培训面有待进一步拓宽;二是缺乏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培训机构应加强同用工单位的沟通和对就业市场需求的了解,以用工单位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方向和培训内容,以输出带培训,形成“订单”、“定向”、“储备”等培训模式,进而形成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在此方面应做更为深入细致的工作。
2.4 培训体系不健全
在培训制度建设、培训日常管理、培训考核机制以及加强对农民培训机构的监管等培训体系建设方面不完善。亟需整合培训教育资源和优化培训师资队伍,缺少对农民素质提升进行培训的专用教材。同时,要建立对农民培训的质量衡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创新教育培训方法,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培训”,促进农民培训常态化、制度化、终身化。
3 促进吉林省农民素质提升的对策建议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及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作的中心任务。目前,吉林省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等五流汇集,就业形势严峻。帮助农民认清就业形势,增强自身技能素养,树立切合实际的择业观,是实现转移就业的根本保障。因此,建议采取如下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制
应成立农民素质提高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应负责整个素质提高工程的政策制定、综合协调、指导推动和考核督查。发挥全省各相关部门的组织与行业优势,分工协作,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服务保障,进而建立和完善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同时,为确保农民素质提高工程有序、高效实施,要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坚持产业服务提升农民素质工程,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优势,加强项目指导和行业服务,采取人员培训、银企对接、市场拓展、专家研讨等多种方式,培育产业主体。健全产业组织,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实现就业或提升就业能力,突出培养创业型人才。加大宣传力度,依托阳光工程项目,认真研究并组织实施农民实用人才培养,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努力培养一批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技术作用的高素质农民。进一步办好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对农民进行培训中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突出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加快培养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生产经营性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3.2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健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一要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公共平台建设。统筹整合社会各方面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民远程教育平台、区县职成教中心、乡(镇)及村(居)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等教育培训体系优势和农口各行业人才优势,以吉林省阳光办公室为龙头,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围绕农民素质提升的新要求,不断拓宽和创新培训内容。提高现有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服务功能,使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延伸到企业、到村、到户,为农民就近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二要积极培育以农民教育培训为主业的市场主体。在推进全省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培训企业,满足农民对各类教育培训的需要;三要完善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和奖励激励机制,加强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各类培训机构的考核评价;四要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制度。通过深入总结经验和认真调研,积极推进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法制化进程,为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制度保证;五要强化教师业务培训,尽快编发培训专用教材。
3.3 加大经费投入,规范培训经费管理
农民素质提升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培训资金的筹集应坚持以政府补贴(相关部门各自分担)为主、社会资助为辅和农民少量分担的原则,根据省阳光培训办公室对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年度计划安排,省市和有关区县应将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中。财政资金应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切实把提高农民素质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支持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的顺利实施,并加强对培训资金的实施监管。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民教育培训。
3.4 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农村劳动力参训积极性
在全省现有农村劳动力中,大多数人有外出打工经商经历,但因其缺乏技术,多是半工半农,相当一部分人没能在二、三产业稳定就业,所以,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就要着眼于提高劳动者技能,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农民免费培训”政策,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农民参训的积极性。要采取多渠道培训方式,发挥县职校和各类培训中心基地以及各乡(镇)、街道和社区学习点的作用,把培训的触角向街道和社区延伸,教育农民破除“故土难离”的狭隘思想和怕苦怕累的消极意识,用身边一些务工致富的实际例子,引导农民树立“打工能致富”的理念,推动农民进城务工、自主创业。同时,要强化劳动用工监察力度,加强用人单位的诚信度,让农民打消从业疑虑,使其更为直观地了解企业和参与到企业生产中来。通过教育,引导农村劳动力摆脱“非公不去”、“认大否小”的择业观,强化“无论在哪里干,都有前途和出息”的观念。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5 注重培训实效,提升就业技能
帮助农村劳动力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职业技能等综合素质,提高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要围绕重点培训对象确定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实效。在培训对象选择上,应选择具备一定文化水平、有转移就业意向的青年为培训重点。要根据市场所需的工种、技能和标准和用工单位的相关要求,确定培训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培训方法上,按照文化、年龄、择业的不同,坚持“因人而宜、区别对待”和“实用性、针对性”的原则;培训渠道上,坚持多腿走路,以现有培训资质的各类培训机构和龙头企业为基地,积极采取自培、联办、委办和送培的多种形式,实行目标管理。
作者简介:段秀萍,本科学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及农村经济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吉林省;农民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20.008
1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自然素质现状
据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自然情况调查数据可知,201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为805.7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3.9 %。其中,男性农村劳动力为438.49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54.4%,女性农村劳动力为367.27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45.6%。
从文化程度构成上看,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总体来看素质不高。2014年初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230.7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28.6%;初中文化程度为431.2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53.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17.8%。其中,高中文化程度为120.3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14.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23.6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2.9%。
全省种植业从业人数达到369.6万人,养殖业从业人数为71.7万人,农机使用与维修人员从业人数为50.9万人,农业社会化服务从业人数为13.1万人。从职业技能培训情况上看,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为127.8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15.9%;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为32.8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4.1%,占技能培训总人数的25.7%。2013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企业员工和农民工85%是初中毕业,10%是高中、大专、技校、中专,5%是小学。
2 吉林省农民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
目前,吉林省农村劳动力以具有小学和初中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主体,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82.1%,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收能力较差,使得吉林省农业中传统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手段仍然占绝对主体。虽然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都是相对年轻的和具有较高文化的劳动力,并且男性劳动力在转移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但由于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对外出就业市场所具备的要求认识不足,劳动力在就业前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较少,大多数进城务工农民没有接受过任何正式职业技能培训,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制约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限制了农村劳动生产力的转移数量。
2.2 农民对培训认识不足
部分农民对培训认识不足。一些以种植业为生存依托的农民,对土地有着依恋感情,且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有一定文化要求、一定技术含量、时间长的技能培训项目有着畏难情绪,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有些企业送员工培训的意愿不强,缺乏对员工培训的主动性,特别是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由于加工技术的科技含量不高,有的企业担心农民员工学到技术后会跳槽,怕耽误生产,对送农民员工培训的工作不主动,把大部分员工需要掌握的工作技能简单定位为能满足基本生产需求的单一熟练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2.3 培训和就业的关联度偏低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较弱的原因,主要是存在着培训专业与实际就业工种间相脱节的情况。一是培训面较窄。目前,农村劳动力学技能的项目过于集中,学技能的面不够广阔,往往停留在知识普及和进行操作上,培训专业选择随意性较大,相当多的人员没有认识到掌握不同的职业技能在就业中的重要性,对自身发展缺乏远见,缺乏对农民学习不同技能的积极性和专业选择性的进一步引导,培训面有待进一步拓宽;二是缺乏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培训机构应加强同用工单位的沟通和对就业市场需求的了解,以用工单位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方向和培训内容,以输出带培训,形成“订单”、“定向”、“储备”等培训模式,进而形成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在此方面应做更为深入细致的工作。
2.4 培训体系不健全
在培训制度建设、培训日常管理、培训考核机制以及加强对农民培训机构的监管等培训体系建设方面不完善。亟需整合培训教育资源和优化培训师资队伍,缺少对农民素质提升进行培训的专用教材。同时,要建立对农民培训的质量衡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创新教育培训方法,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培训”,促进农民培训常态化、制度化、终身化。
3 促进吉林省农民素质提升的对策建议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及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作的中心任务。目前,吉林省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等五流汇集,就业形势严峻。帮助农民认清就业形势,增强自身技能素养,树立切合实际的择业观,是实现转移就业的根本保障。因此,建议采取如下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制
应成立农民素质提高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应负责整个素质提高工程的政策制定、综合协调、指导推动和考核督查。发挥全省各相关部门的组织与行业优势,分工协作,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服务保障,进而建立和完善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同时,为确保农民素质提高工程有序、高效实施,要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坚持产业服务提升农民素质工程,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优势,加强项目指导和行业服务,采取人员培训、银企对接、市场拓展、专家研讨等多种方式,培育产业主体。健全产业组织,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实现就业或提升就业能力,突出培养创业型人才。加大宣传力度,依托阳光工程项目,认真研究并组织实施农民实用人才培养,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努力培养一批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技术作用的高素质农民。进一步办好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对农民进行培训中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突出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加快培养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生产经营性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3.2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健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一要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公共平台建设。统筹整合社会各方面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民远程教育平台、区县职成教中心、乡(镇)及村(居)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等教育培训体系优势和农口各行业人才优势,以吉林省阳光办公室为龙头,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围绕农民素质提升的新要求,不断拓宽和创新培训内容。提高现有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服务功能,使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延伸到企业、到村、到户,为农民就近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二要积极培育以农民教育培训为主业的市场主体。在推进全省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培训企业,满足农民对各类教育培训的需要;三要完善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和奖励激励机制,加强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各类培训机构的考核评价;四要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制度。通过深入总结经验和认真调研,积极推进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法制化进程,为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制度保证;五要强化教师业务培训,尽快编发培训专用教材。
3.3 加大经费投入,规范培训经费管理
农民素质提升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培训资金的筹集应坚持以政府补贴(相关部门各自分担)为主、社会资助为辅和农民少量分担的原则,根据省阳光培训办公室对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年度计划安排,省市和有关区县应将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中。财政资金应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切实把提高农民素质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支持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的顺利实施,并加强对培训资金的实施监管。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民教育培训。
3.4 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农村劳动力参训积极性
在全省现有农村劳动力中,大多数人有外出打工经商经历,但因其缺乏技术,多是半工半农,相当一部分人没能在二、三产业稳定就业,所以,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就要着眼于提高劳动者技能,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农民免费培训”政策,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农民参训的积极性。要采取多渠道培训方式,发挥县职校和各类培训中心基地以及各乡(镇)、街道和社区学习点的作用,把培训的触角向街道和社区延伸,教育农民破除“故土难离”的狭隘思想和怕苦怕累的消极意识,用身边一些务工致富的实际例子,引导农民树立“打工能致富”的理念,推动农民进城务工、自主创业。同时,要强化劳动用工监察力度,加强用人单位的诚信度,让农民打消从业疑虑,使其更为直观地了解企业和参与到企业生产中来。通过教育,引导农村劳动力摆脱“非公不去”、“认大否小”的择业观,强化“无论在哪里干,都有前途和出息”的观念。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5 注重培训实效,提升就业技能
帮助农村劳动力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职业技能等综合素质,提高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要围绕重点培训对象确定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实效。在培训对象选择上,应选择具备一定文化水平、有转移就业意向的青年为培训重点。要根据市场所需的工种、技能和标准和用工单位的相关要求,确定培训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培训方法上,按照文化、年龄、择业的不同,坚持“因人而宜、区别对待”和“实用性、针对性”的原则;培训渠道上,坚持多腿走路,以现有培训资质的各类培训机构和龙头企业为基地,积极采取自培、联办、委办和送培的多种形式,实行目标管理。
作者简介:段秀萍,本科学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及农村经济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