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感知视角下后疫情时期中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影响机制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0p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暴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同时引起人类生态伦理方面的思考。那么后疫情时期人们是否会因自己所经历和感知到的疫情风险而对现有人与自然关系等生态伦理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践行程度呢?为回应这一问题,该研究从新冠疫情风险感知概念出发,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剖析疫情风险感知的内涵和结构,结合社会认知理论,以"风险感知-反思-责任-行为"为逻辑框架,探究在生态伦理反思与生态环境责任感的顺序中介效应下,疫情风险感知对中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践行影响的内部机制。通过对823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表明:(1)中国公民对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的感知主要包含本质感知、工作/学习感知、生活质量感知、社交质量感知、生理健康感知、消极情绪感知和政府控制感知等7个维度。(2)通过编制量表与实证分析,发现人们的疫情风险感知程度越高,后疫情时期越能够促进生态环境行为的产生。(3)从生态伦理反思和生态环境责任感视角探讨疫情风险感知对公民生态环境行为的影响,并验证了生态伦理反思与生态环境责任感在疫情风险感知与公民生态环境行为之间发挥顺序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认为,应从"人与自然共同体"视角出发,构建公民生态环境责任感提升导向的"政府-组织-公民"递进式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导向,有效促进生态知行合一,提升公民的生态环境行为。
其他文献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目前面临金融行业向量化投资迈进的新趋势。考虑到与重点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的客观差距,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不言而喻。本文阐述了地方高校金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新要求,结合当下教学现状,提出了三点教改对策,以期促进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不同时期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着装心理和方式,对一个时期服装特征的流行与变化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职业服装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代表了地铁公司的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每种职业的服装与其职业特点密不可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最常见的职业套装是西装,与其他行业职业装有较大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
期刊
以形成居民绿色生活方式为主要目标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中国践行碳减排国际承诺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尚未有文献采用准自然实验法就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否有效推动了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形成这一问题进行评估,从而难以得到较为客观的试点经验和启示。为此,基于2004—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三次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倍差法检验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水平的真实影响,
如果说青春有颜色,那校服一定占有一席之地。作为读书期间穿着概率最高的服装,校服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名片,展现着它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还承载着莘莘学子的青春记忆,记载着那些年的青葱往事。但,不知从何时起,校服开始与"不好看"画上了等号:铁打的"运动装",流水的搭配色。上学时纵然万般抵触,却也"反抗"无效。曾有人戏谑地评价:我们的校服大都"老气横秋",缺乏青春色彩和活力,男孩穿了像"采矿工人",女
期刊
文中根据郑州地铁检修工制服的设计现状,提出检修工制服款式设计的3大方面设计要求,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开展检修工制服春秋装的款式设计。针对检修工制服结构细节设计中口袋、领子、袖子、袖口、口罩、帽子、造型及功能分割线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探讨细节设计对检修工制服舒适性的影响。结合地域文化传承和服装时尚流行元素,达到服装的视觉审美和舒适性的统一。
目的: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黔产刺梨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胃刺梨根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8、4、2 g/kg),柳氮磺嘧啶组(0.3 g/kg)。观察大鼠外观、动作行为以及血便;采集大鼠血清与大鼠结肠,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在正常乘机的情况下,大部分旅客只能见到空乘技能的冰山一角,但我们对这份职业的了解,不能只限在有限的认知范围内。海航现在这套青花瓷制服常让大众觉得更适合迎宾,而不适合作为空乘服,空乘员常有大幅度动作,实在是很不方便,笔者反而觉得海航第四代制服既时尚又实用,曾经华航的"红杨梅姿"制服也是,在这之前他们的旗袍版制服都是两边开衩,但到了2005年上身保持旗袍款式,下身直接改成女士西服裙了。这代"海天祥云"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但也对幼儿教育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此背景下,幼儿教师需要对幼儿行为习惯予以全面的了解,正确运用家园合作的方式,立足于多个方面、角度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基于此,本文就谈谈在家园合作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
幼儿时期所形成的行为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都有着极大影响。大量科研调查显示,培养人生所需要的重要习惯多半需要在6岁时开始,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抓起。为此,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应重视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促使其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就探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