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v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农民的儿子,一位普通的木匠,一位艺术的全才,一位长寿的大师,齐白石先生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在中国近现代画史上,齐白石先生是一位各方面艺术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他的人品、绘画、诗词、书法、篆刻,无不出类拔萃。他的艺术创作极其丰富,其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堪称中国近代画坛的泰斗。
  齐白石先生以花鸟画闻名于世,他曾立志“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他的花鸟鱼虫题材极为广泛,古往今来还无人与之匹敌,他的艺术风格造型简练、神态活泼、构思新颖,融中国传统写意画与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于一体,自成“红花绿叶”一派,其神奇处,令雅士仰视,令俗客咋舌,颇为人们所称道。
  1955年,民主德国授予他民主德国艺术科学院通信院士称号。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他和平奖金。1963年,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先生绘画受陈师曾影响甚大,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在花鸟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把雅推向极致,返璞归真;把俗推向反面,雅致浪漫。他尤善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他养虾、养蟹、养鱼、养鸡雏,与它们相依为命。因此,他的画总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白石老人的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
  白石老人一辈子也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少年时的乡村生活一直深印心上,“衰年变法”以后,他的画更多是将乡村的景物作为题材。他画虾、蟹、蛙、鱼,他画牛、猪、猫、鼠、渔鹰、麻雀,这其中的大多数都是他以前的画家没有画过的,所以白石先生在题材上对文人画的拓展是无人可比的。《农家拾趣》是白石老人的佳作之一,一个“拾”字,画龙点睛,妙不可言。全画构图,意随笔到,只见丰收以后的田野里,一只谷雀,两个虫子,二十只小鸡,三两捆稻草(也可以理解为无数捆),小鸡穿梭其间,寻觅着掉在地里的稻粒。画面造型鲜活,在阴阳互动、黑白演进中借助墨色的挥洒和团块的构造来营造佳境,纵恣狂放的稻草捆占去了画幅的近一半,让小鸡形象显得很小,栩栩如生,愈发可爱,观者可以尽情欣赏它们轻快跳跃的步法,再看它们低头寻食的神情,那一份专注不能不使你被它们觅食的欢畅所感染。一幅好的书画,是有生命的,品味它,就是与生命对话,感谢上苍的恩赐,使藏者和观者拥有了和大师对话的机会。这幅带着泥土的芳香,充满了农趣、野趣、童趣、奇趣和妙趣的画作,有一种鲜活的生命力充溢其间,让观者闻得到稻香,听得到鸡鸣,可谓色香味俱全,不容你不为之叫绝!普普通通的田间小景,平平常常的农家拾趣,竟成迷人的美景。此画尽显白石老人画作的精髓和特点,不愧为大师的经典佳作。
  白石老人传世的画作数量多,影响大,评价高,像股市中的绩优股、龙头股,一直深受藏家的喜爱和追捧。
   (责编:魏佩)
  
  以下为笔者为白石老人写的诗赞:
  白石像赞
  画幅展时,令人惊痴。
  活脱再现,大师白石。
  喜元佳作,神韵飞驰。
  笔墨精妙,意达本质。
  我心所想,君描于纸;
  我心未及,君绘于此。
  端详构图,万千思絮。
  巨匠气度,卓尔如斯:
  顿则山安,伫立脚实。
  动则云飘,仙风白须。
  双目深邃,凝望睿智。
  细察万物,洞明尘世。
  双手合杖,犹笔劲持。
  继承传统,变法为之。
  独立特行,艺举新帜。
  心源妙造,似与不似。
  …………
  美哉此像,品之若诗。
  余韵三日,不绝如缕。
其他文献
由中国泥人博物馆、《收藏界》杂志社、《鉴宝》杂志社、汉隆文化机构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共同发起,联合国内活跃的收藏界、古泉园地、翰龙雅集收藏、复兴致远收藏、新开元收藏、草原文化收藏社区、鉴宝联谊会、钱币纵横等二十多家收藏网进行藏品征集活动,揭开了传统博物馆与民间收藏结合征集藏品的模式。  位于无锡惠山古镇的中国泥人博物馆即将落成开馆。中国泥人博物馆占地面积11163平米,整体建筑呈青瓦覆盖,斜面大屋顶形
期刊
陈毅谦于上世纪70年代生于天津,原名陈锡平。锡平的父亲陈邦杰是我中学时的同窗好友,由于同在学生会负责宣传工作,常在一起设计壁报,画画是我们共同的爱好,因此来往交厚。后来我有缘进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从事彩塑艺术。由于上世纪60年代在报刊上常发表了一些作品,在社会上和同学心目中有些影响,于是邦杰荐独生子锡平拜我为师学彩塑。  学艺首先是得踏实,且有耐心。锡平年轻时沉默寡言不善言谈,喜爱美术,正是学艺
期刊
作为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和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伴随着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山东博物馆悄然度过了百年华诞。  山东博物馆前身是清朝末年设立于山东省图书馆内的“山东金石保管所”是国内省级地方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博物馆性质的机构,坐落在济南风光秀丽的大明湖西南角的遐园。1953年10月,山东省文管会的陈列、文物保管部分与省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合并,正式成立博物馆筹备处,1954年8月
期刊
财神供奉的起源颇难考据,虽有所谓“文财神”比干、“武财神”关圣帝君、“正财神”赵公明等,但所供奉的神明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  青年艺术家陈毅谦,系泥人张彩塑的第六代传人。适值当今和谐盛世,故虔塑各路财神,盼能传颂其仁义忠信、公正无私之美德,更愿彰显所谓“财帛无心,有德斯昌”之意趣。  在笔者看来,以传承久远的彩塑艺术来表现华人心目中的财神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一、彩塑艺术的传承    我国的彩
期刊
怀着几分仰慕、几分欣赏和十分的钦佩,我反复审视着几十幅张淑君女士的绘画作品。这些画中有山水,有花鸟;有六尺见长的大幅作品,也有巴掌大小的精致小画。无论何种题材,何种尺幅,每一幅均生动优美,别有韵致。这些都是淑君女士近八十高龄时的作品,细审画作,却看不出丝毫年龄的痕迹……山水清雅秀润,荷花出水亭亭。更令人感动的是,一些画中还不时流露出些许童趣,并透着令人舒适的宁静和安详,这是一位受尽人世磨难的老人笔
期刊
艺术的发展如江河后浪推前浪那样,不断地推进叠加着能量,继而一泻千里地融汇流淌于海的无尽天际。彩塑艺术,正如江河那样,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从质朴醇厚的原始艺术,至雄健富于装饰美的殷商之风,到魏晋南北朝的超脱飘逸,隋唐的细腻饱满,宋元明清以探求生活中人的形象,赋予典雅的装饰之风,在其渐进流变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彩塑艺术风格,并日臻精炼与成熟。“泥人张”彩塑艺术就是在这五千年文化的长河以及特定地域文化的滋
期刊
瓯江的水,源出于丽水的百山祖。八百里苍龙脉动,千回百转,奔腾到东海,如同伟大母亲甘甜的乳汁,无私地孕育了大河两岸的万千生灵,铸就了无边的氤氲气象、勃勃生机,谱写了诗画山水人文厚重的乐章。江之首有龙泉的宝剑、青瓷;浪到中流,呈现给人世的是奇珍青田冻石;当最后深情地扑向大海的瞬间,一个龙回头,它把百工的纤巧技艺永久地留给那片土地,于是星斗般洒落了瓯绣、瓯塑、瓯柑……当然,还有那些美轮美奂的瓯窑的瓶瓶罐
期刊
涉世不深、敢闯艺海的上海闻天广告公司总经理张雄雄,抱着玩赏、研究、珍惜传世之宝的心态,以过人的智慧,惊人的魄力,出巨资收入1000多方名家篆刻的印章。  前不久,笔者慕名走访了张雄雄。步入他的“闻天堂”收藏馆,只见三间共500平方米的展厅里,陈列着数百件精美的古代佛像、瓷器、玉器、字画和明清家具等文物。他家的陈列室里还珍藏着名家篆刻、名人玩赏使用过的千方印章。这些艺术瑰宝出自汉代、宋代至明、清、民
期刊
一眼望去,艺惊四座。佛法西来,高人得道,虚云大师端坐于巨石之上,大德无边,心定禅定,鹤发童颜,肃然仙风。此乃天津“泥人张”第六代传人陈毅谦所塑虚云大师像,神态安详,如生栩栩,让人唏嘘,令人赞叹!  据言虚云大师以百岁高龄,尽瘁弘化,曾亲手建造大小寺刹数十座,皈依弟子百万之众。生前一年洗一次澡,终年洁净;一年剃一次发,届时剃光;一年生成,来年再剃,直至百二十六岁。高山仰止,疑为天人。  津门陆书龄曾
期刊
一提到收藏,人们也许只会想到书画、玉器、陶瓷器、石佛、金银器、泉币等,抛开上述东西的真伪,在生活中不乏见到这些古董,可从没听过有人收藏古代皇帝圣旨的,更别说以圣旨为专题的博物馆了!然而确有一个以圣旨为专题的博物馆,那就是江苏省徐州圣旨博物馆。    何为圣旨?    我们常说的圣旨,其实是对皇帝授官或赐爵诏令的一种俗称。这种诏令有两种,即诰命和敕命。诰命和敕命始于西周之时,原是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