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最失落的莫过于投资银行。金融危机使华尔街大投行破产的破产、转型的转型,曾经引以为傲的华尔街投资银行模式似乎走向终结。五大投行中,贝尔斯登、雷曼倒闭,摩根士丹利、高盛自动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美林被美洲银行所购并,华尔街投行转瞬消失了,昔日的华尔街投行神话由此破灭。一夜之间,投行风光不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风光无限的投行沦落到如此地步?投资银行业真的走到了尽头吗?
投行危机根源在何处?
回顾以往,华尔街投行曾经是全球最风光的行业,是什么让华尔街投行一夜之间从天堂跌入了地狱,华尔街的投行投资自己创造出来的产品而亏损,这是一件极具讽刺意味的事。缺乏监管、高杠杆、无节制开发金融衍生品、桀骜不驯的本性,独立投行的生存法则有着重大的缺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一位负责人认为,从表面上看造成华尔街投行倒闭或转为商业银行的原因是美国的投行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过多地从事了高杠杆率的金融衍生商品。另一方面,由于不具备商业银行的吸收储蓄功能,投行缺乏稳定的收入流,只能主要依靠负债甚至是短期负债(例如回购交易)获取资金。这种情况在市场状况良好时不会出现问题,而一旦市场环境恶化,就很可能使投行的资金断流,或者融资成本急剧上升,就像此次美国次贷危机期间出现的情况那样。
不可否认,投行倒闭的深层原因,是美国的过度失衡的经济结构。除此之外,在监管上的漏洞、对风险控制的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华尔街投行在内控方、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在危机时就暴露出来。最大的问题是风险控制不够。投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包装,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样,打开了,就不管了,对风险采取转嫁的态度,为了降低风险,它采取的是加大风险的做法,通过资产证券化,不断地通过包装,将风险卖出去。在独立投行模式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作为唯一的监管主体,监管漏洞较多,这在客观上助长了投行们的放任自流与胆大妄为。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在美国,商业银行受到多个监管机构的监管,而且有一些保护性措施。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何华尔街投行在危机袭来时,要么被银行收购,要么变身为银行。这也就不难想象目前五大投行的处境。
对于华尔街投行的危机,表面上看是创新过度、监管不力、风险控制的缺失等,那么投行在业务中,真正致命的是什么?在投行机制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华尔街投行严重依赖短期货币市场进行融资,缺点是短期货币市场最容易受信心左右,如果股市大幅度下跌,金融机构一倒闭,那么这些短期货币投资者就会对金融机构失去信心,投行只有通过出售、拍卖风险资产来获得现金还贷,这个特点就是投行倒下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经营特色是美国投行最近十多年,实施的贷险价值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把它的财务杠杆内生化了,如果投资银行自己认为每单位资产承担的风险小的话,它就可以放大财务杠杆,在次贷危机爆发前,肯定倾向于低估风险,华尔街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前,五大投行平均的财务杠杆到了32倍,次贷危机爆发以后,每单位资产的风险,因为风险加大,就不得不开始降低财务杠杆,问题在于所有投资银行都在出售资产的时候,资产价钱就一定被压低,于是导致新的亏损,反复进行。
华尔街投行第三个特征是在过去十年里面一直沿用的事实定价会计方式,就是我们叫Markettomarket。实施这种方式的金融机构,必须定期根据每种资产新的市场价值,来重新核定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的价值,这个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使得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能够随时地随市场价值的波动而波动,能够非常准确地反映市场价值。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会放大这个市场的周期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
投行模式真的到了尽头?
对于华尔街一些投行倒闭和转型,引发了各界对于投行模式产生质疑,甚至一度猜疑美国投行模式是否走到了尽头?
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北大经济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说:“我们看到的是投行并没有因为哪次危机而消失,相反总是发展得越来越好。要通过承担风险获得收益,这就是金融业的本质。承担风险,总会遇到危机。 经过这次事情,政府监管会更加完善,投行经营会更加理性。毫不怀疑地说,投行今后还是一个超高收入的风光行当。昔日光辉明日仍可见。”
我们翻开投行的历史书卷,独立投行模式是1933年Glass-Steagall法案要求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分业经营的结果。华尔街独立投行凭借着其独有的业务模式迅速成长起来,出现了诸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业界巨擘。美国投行业务主要包括传统的经纪业务,向客户收取交易佣金,另外有IPO承销业务,帮助其他企业发行上市,这也是其最赚钱的业务,还有企业兼并收购财务顾问及自营业务共四大块业务。
投行的发展模式,是随着经济金融和法律的发展而发展的,投行原来只做服务,如承销商或者并购顾问,资金需求量不大,因此都采取合伙制企业,可以享受税收好处。但是,一方面投行承销和并购顾问业务的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投行业务越来越多元化,资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越来越大的资金需求,使一些大投行纷纷改制为公司并上市。
或许我们不能将此次金融风暴视为华尔街的衰落,因为从发展史看,投行模式有很强的效率性和优越性,投行本身是服务性的,是卖产品和服务,这个模式本身是不会出问题的,这次出问题并不是这个模式出了问题,恰恰是投行背离了这个方向,去做自营,做衍生品交易,实际上是做对冲基金业务,把资产规模放得跟银行一样大,当然会出问题。未来投行只要回归本原,市场主导依然会显示出他的效率。
但是,由于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那种完全依靠高风险金融衍生商品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但是如果投资银行回到过去以经纪等中介服务为主的业务模式上去的话,投行业并非不可持续,只是利润不会像以前那样高了。对于投行来说,由于存在专业分工上的优势,今后仍然可以在财务顾问与投资咨询、理财服务、兼并收购、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也仍然可以从事金融创新,但不仅投资银行的决策和风控机制需更加谨慎,监管部门也应强化对创新活动的监管。
这次几家大独立投行被商业银行收购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一个部门,但是独立投行作为美国发展了上百年的一种商业模式,如果它受到一定的监管,使用得当的话,仍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投行在经营过程中要防止自我膨胀,因为生意必然是追求利润的,所以政府的监管是不可或缺的。
国内投行前途迷茫?
华尔街的投行危机也波及到了国内,这使对华尔街投行顶礼膜拜的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投行们一时陷入迷茫。对于中国来说,投行仍然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包括中金、中信证券都在打造国际化大投行。这次全球大投行的危机,似乎在很大层面影响着国内投行的发展前景。
不可否认,华尔街投行危机以后,之前国际投行包揽了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大笔承销业务。这一现象,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有所改变。投行的发展需要外界环境的助推,不过可以预测的是未来十年本土投行应该会大规模兴起。
对于目前华尔街投行的倒闭,中信证券公开表示,中国证券公司与美国投资银行,处在几乎极端的左右两端,目前的美国投行不具基准意义。比如,美国投行遇到的问题是经营范围过宽,需要适度回归中介本业;负债杠杆过高,在30倍以上,远高于商业银行的10倍,需要去杠杆化;金融创新过度;监管环境过松等。而中国证券公司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正好与之相反,比如负债杠杆,目前名义上是5倍,实际上不足1倍,仍需提高。
专家表示,现在金融市场对投行的模式,信心可能有所下降,我们国内的投行,像中金、中信这些相对而言业绩比较好的投行,都有它的问题,中国金融市场才刚刚开始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得也远不成熟,所以说,依赖短期货币市场进行融资、高杠杆率,这些特征中金和中信暂时还不是很严重,它们现在更多的还是靠它们的资本金,还是靠银行贷款,还是靠发债券来融资,我们国内还没有成熟的商业票据市场,回购市场也不是很成熟,它们的资产负债的曲线错配的程度还不是很严重,从它们现在公布的一些资料来看,它们的财务杠杆或许还没有欧美的投行那么高,所以我认为现在对它们来说问题还不是特别大。也根本不会出现像美国投行倒闭的问题。
相比美国投行危机,因为创新程度并没有美国那么高,国内的投行似乎要显得幸运和从容得多,美国面对大规模的失业大军及人心惶惶的在职人员,中金公司及中信证券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抄底华尔街人才,尤其是金融界的华人精英们,对他们而言,回到中国工作并没有太大障碍。
而对于中信证券来说,一年前与贝尔斯登可能达成的那桩交易可谓激动人心,现在说起来让人不禁唏嘘。正是一系列复杂的审批流程,客观上避免了中信证券深陷贝尔斯登泥淖。对于急于国际化的国内券商来说,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轻言并购、做好国内业务、练好内功才是关键,其实投行业务除需要牌照外,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和文化。因此,中信证券对于近期华尔街的溃败,更多的兴趣在于吸纳一些出色人才,先去华尔街找人,再去华尔街找牌照是目前中信证券的策略,这也为将来扎实地出海外市场成功的一拳做好准备。
也有人认为,对于国内券商来讲,华尔街投行的失败有很多教训可资借鉴。依托金融控股公司(投行作为控股公司的附属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尽管投行风险比较大,但从整个控股公司层面看,风险或许在可控范围内。拓展业务,通过业务的多元化来分散风险。在传统的经纪、自营、承销、代客理财之外,增加直投、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其次,适当增加投行的自有资本比例,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拓宽投行的资金来源渠道。
投行危机根源在何处?
回顾以往,华尔街投行曾经是全球最风光的行业,是什么让华尔街投行一夜之间从天堂跌入了地狱,华尔街的投行投资自己创造出来的产品而亏损,这是一件极具讽刺意味的事。缺乏监管、高杠杆、无节制开发金融衍生品、桀骜不驯的本性,独立投行的生存法则有着重大的缺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一位负责人认为,从表面上看造成华尔街投行倒闭或转为商业银行的原因是美国的投行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过多地从事了高杠杆率的金融衍生商品。另一方面,由于不具备商业银行的吸收储蓄功能,投行缺乏稳定的收入流,只能主要依靠负债甚至是短期负债(例如回购交易)获取资金。这种情况在市场状况良好时不会出现问题,而一旦市场环境恶化,就很可能使投行的资金断流,或者融资成本急剧上升,就像此次美国次贷危机期间出现的情况那样。
不可否认,投行倒闭的深层原因,是美国的过度失衡的经济结构。除此之外,在监管上的漏洞、对风险控制的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华尔街投行在内控方、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在危机时就暴露出来。最大的问题是风险控制不够。投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包装,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样,打开了,就不管了,对风险采取转嫁的态度,为了降低风险,它采取的是加大风险的做法,通过资产证券化,不断地通过包装,将风险卖出去。在独立投行模式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作为唯一的监管主体,监管漏洞较多,这在客观上助长了投行们的放任自流与胆大妄为。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在美国,商业银行受到多个监管机构的监管,而且有一些保护性措施。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何华尔街投行在危机袭来时,要么被银行收购,要么变身为银行。这也就不难想象目前五大投行的处境。
对于华尔街投行的危机,表面上看是创新过度、监管不力、风险控制的缺失等,那么投行在业务中,真正致命的是什么?在投行机制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华尔街投行严重依赖短期货币市场进行融资,缺点是短期货币市场最容易受信心左右,如果股市大幅度下跌,金融机构一倒闭,那么这些短期货币投资者就会对金融机构失去信心,投行只有通过出售、拍卖风险资产来获得现金还贷,这个特点就是投行倒下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经营特色是美国投行最近十多年,实施的贷险价值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把它的财务杠杆内生化了,如果投资银行自己认为每单位资产承担的风险小的话,它就可以放大财务杠杆,在次贷危机爆发前,肯定倾向于低估风险,华尔街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前,五大投行平均的财务杠杆到了32倍,次贷危机爆发以后,每单位资产的风险,因为风险加大,就不得不开始降低财务杠杆,问题在于所有投资银行都在出售资产的时候,资产价钱就一定被压低,于是导致新的亏损,反复进行。
华尔街投行第三个特征是在过去十年里面一直沿用的事实定价会计方式,就是我们叫Markettomarket。实施这种方式的金融机构,必须定期根据每种资产新的市场价值,来重新核定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的价值,这个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使得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能够随时地随市场价值的波动而波动,能够非常准确地反映市场价值。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会放大这个市场的周期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
投行模式真的到了尽头?
对于华尔街一些投行倒闭和转型,引发了各界对于投行模式产生质疑,甚至一度猜疑美国投行模式是否走到了尽头?
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北大经济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说:“我们看到的是投行并没有因为哪次危机而消失,相反总是发展得越来越好。要通过承担风险获得收益,这就是金融业的本质。承担风险,总会遇到危机。 经过这次事情,政府监管会更加完善,投行经营会更加理性。毫不怀疑地说,投行今后还是一个超高收入的风光行当。昔日光辉明日仍可见。”
我们翻开投行的历史书卷,独立投行模式是1933年Glass-Steagall法案要求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分业经营的结果。华尔街独立投行凭借着其独有的业务模式迅速成长起来,出现了诸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业界巨擘。美国投行业务主要包括传统的经纪业务,向客户收取交易佣金,另外有IPO承销业务,帮助其他企业发行上市,这也是其最赚钱的业务,还有企业兼并收购财务顾问及自营业务共四大块业务。
投行的发展模式,是随着经济金融和法律的发展而发展的,投行原来只做服务,如承销商或者并购顾问,资金需求量不大,因此都采取合伙制企业,可以享受税收好处。但是,一方面投行承销和并购顾问业务的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投行业务越来越多元化,资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越来越大的资金需求,使一些大投行纷纷改制为公司并上市。
或许我们不能将此次金融风暴视为华尔街的衰落,因为从发展史看,投行模式有很强的效率性和优越性,投行本身是服务性的,是卖产品和服务,这个模式本身是不会出问题的,这次出问题并不是这个模式出了问题,恰恰是投行背离了这个方向,去做自营,做衍生品交易,实际上是做对冲基金业务,把资产规模放得跟银行一样大,当然会出问题。未来投行只要回归本原,市场主导依然会显示出他的效率。
但是,由于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那种完全依靠高风险金融衍生商品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但是如果投资银行回到过去以经纪等中介服务为主的业务模式上去的话,投行业并非不可持续,只是利润不会像以前那样高了。对于投行来说,由于存在专业分工上的优势,今后仍然可以在财务顾问与投资咨询、理财服务、兼并收购、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也仍然可以从事金融创新,但不仅投资银行的决策和风控机制需更加谨慎,监管部门也应强化对创新活动的监管。
这次几家大独立投行被商业银行收购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一个部门,但是独立投行作为美国发展了上百年的一种商业模式,如果它受到一定的监管,使用得当的话,仍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投行在经营过程中要防止自我膨胀,因为生意必然是追求利润的,所以政府的监管是不可或缺的。
国内投行前途迷茫?
华尔街的投行危机也波及到了国内,这使对华尔街投行顶礼膜拜的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投行们一时陷入迷茫。对于中国来说,投行仍然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包括中金、中信证券都在打造国际化大投行。这次全球大投行的危机,似乎在很大层面影响着国内投行的发展前景。
不可否认,华尔街投行危机以后,之前国际投行包揽了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大笔承销业务。这一现象,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有所改变。投行的发展需要外界环境的助推,不过可以预测的是未来十年本土投行应该会大规模兴起。
对于目前华尔街投行的倒闭,中信证券公开表示,中国证券公司与美国投资银行,处在几乎极端的左右两端,目前的美国投行不具基准意义。比如,美国投行遇到的问题是经营范围过宽,需要适度回归中介本业;负债杠杆过高,在30倍以上,远高于商业银行的10倍,需要去杠杆化;金融创新过度;监管环境过松等。而中国证券公司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正好与之相反,比如负债杠杆,目前名义上是5倍,实际上不足1倍,仍需提高。
专家表示,现在金融市场对投行的模式,信心可能有所下降,我们国内的投行,像中金、中信这些相对而言业绩比较好的投行,都有它的问题,中国金融市场才刚刚开始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得也远不成熟,所以说,依赖短期货币市场进行融资、高杠杆率,这些特征中金和中信暂时还不是很严重,它们现在更多的还是靠它们的资本金,还是靠银行贷款,还是靠发债券来融资,我们国内还没有成熟的商业票据市场,回购市场也不是很成熟,它们的资产负债的曲线错配的程度还不是很严重,从它们现在公布的一些资料来看,它们的财务杠杆或许还没有欧美的投行那么高,所以我认为现在对它们来说问题还不是特别大。也根本不会出现像美国投行倒闭的问题。
相比美国投行危机,因为创新程度并没有美国那么高,国内的投行似乎要显得幸运和从容得多,美国面对大规模的失业大军及人心惶惶的在职人员,中金公司及中信证券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抄底华尔街人才,尤其是金融界的华人精英们,对他们而言,回到中国工作并没有太大障碍。
而对于中信证券来说,一年前与贝尔斯登可能达成的那桩交易可谓激动人心,现在说起来让人不禁唏嘘。正是一系列复杂的审批流程,客观上避免了中信证券深陷贝尔斯登泥淖。对于急于国际化的国内券商来说,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轻言并购、做好国内业务、练好内功才是关键,其实投行业务除需要牌照外,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和文化。因此,中信证券对于近期华尔街的溃败,更多的兴趣在于吸纳一些出色人才,先去华尔街找人,再去华尔街找牌照是目前中信证券的策略,这也为将来扎实地出海外市场成功的一拳做好准备。
也有人认为,对于国内券商来讲,华尔街投行的失败有很多教训可资借鉴。依托金融控股公司(投行作为控股公司的附属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尽管投行风险比较大,但从整个控股公司层面看,风险或许在可控范围内。拓展业务,通过业务的多元化来分散风险。在传统的经纪、自营、承销、代客理财之外,增加直投、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其次,适当增加投行的自有资本比例,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拓宽投行的资金来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