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问题不是供需问题而是制度问题

来源 :卓越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ch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房子短缺吗?
  中国的高房价成了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关于高房价的原因,专家们都说“高房价是供不应求造成的”。很多人乐观估计,随着城市化的进行,中国房价会继续上涨。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1.27%。也就是说51.27%人口居住在城镇。即使农村居民进入城镇,他们也确实需要住房,农民们买得起吗?银行能够贷款给他们吗?买房可能永远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再来看看城市里面人均居住面积统计。根据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0.45平米。应该不小了。北京和上海稍微低于平均数。北京为28.47平米,上海为25.49平米。45%房子为2000年之后建设。也就是中国建房子的速度非常快,绝对会远远超过城市化速度。
  以贵阳为例,最近发现新建住房大量供给,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米的楼盘众多。一个花果园楼盘,建筑面积就达到1830万米,如果以人均住房30平米计算,可以住进超过50万人口,而贵阳市城镇人口300万不到。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房子的总供给不存在问题,即使短缺,建房速度绝对跟得上需求扩张速度。按照我们喜欢咬文嚼字的专家说法,中国住房总量不短缺,而是结构性短缺。那剩下来只能是一个分配问题。这也就成了一个制度问题。
  制度问题
  最近,国家只要公布查处一个贪官,就有好几套房子甚至几十套房子公布。最近,网上披露广州市城管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一个处级干部就有21套住房;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处长陶建国29套房产;浦东新区副区长康慧军14套房产……也就是这些贪官通过寻租掌握了大量的住房资源。没有查处的贪官又有多少住房呢?
  所以,我敢断言,在中国无论有多少房子供给,都能被特权阶层通过金融工具和公权力“买走”或者“搞走”。市场永远处于买方市场,供给多少都是泥牛入海!需求的价格弹性处于无限大。加之,土地供给是垄断的。理论上,中国的房子会处于无限需求状态,只要政府不断的印钞票,滥发信用,就可以不断的产生需求,房价上涨就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神州大地处处是房子。这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可能吗?
  房价会下跌吗
  有些人认为房地产价格只会上涨,不会下跌。持这些观点的包括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他认为,房地产的各种税费占房价的70%,所以不会跌。问题是房价不是一下子就这么高的,也是涨上来的。房价在比较低的位置的时候,房地产商,政府,不也是有利润吗?我不相信那时的开发商都是活雷锋。房价跌下来,开发商和政府就是少点收入而已。何必那么贪婪呢?贪婪在毁灭别人的时候,也会毁灭自己。
  有些人认为,只要工资和居民收入不断上涨,就可以让房价维持高水平。全国过总工会最近一项调查表明,中国有两成多职工5年未涨工资。在泡沫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让工资赶上泡沫膨胀的速度。历史经验表明,泡沫破灭后房价总会跌下来。中国也不会例外。1994年的海南和广西北海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果,大家恐怕没有忘记。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20年过去了,住宅房价缩水到1/3,商业房地产缩水到1/7,还在继续缩水。例子还有传说中的杜拜,爱尔兰以及西班牙等国,不胜枚举。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能够例外吗?不可能有例外,泡沫破灭现在只是迟早的问题。如果政府动用一切资源,维持泡沫,维持三五年也是可行的,但是最后泡沫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我们就不知道了!
  在中国,只要有房子就是百万富翁。只要房价上涨,政府,银行,开发商,投资客,房主,都赚钱了。和天上掉馅饼一样!没有一个Loser!这就是泡沫的魅力,也是泡沫的罪恶!可是,这样的虚幻美好的泡沫能够永远持续下去吗?
  房地产政策
  对于高房价,政府为了不捅破泡沫,采取了限购的手法。我认为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能拖大问题,使得问题越来越棘手。一方面,供给因为受到地方财政的推动,会不断加大,没有相应的需求,最后也会挤爆泡沫;另一方面,限购使得资产沉淀,信用流动速度下降,长期内会限制银行的资产扩张,挤爆银行泡沫。这个酝酿过程需要两年以上。也是一个迟早的问题。
  由于房地产限购,需求下降,政府卖地收入下降。为了补缺口,美其名曰,要征收房地产税。可是如果征收房地产税,对于贪腐的政府官员,这是对自己的征税,并把自己的贪污证据曝光,所以百般阻挠;不让房地产各城市的产权信息联网。同时,政府也担忧如果征收房地产税,可能会导致房价下跌,又会导致政府收入下降。“前怕狼,后怕虎。”
  此正是,“欲征房税怕价跌,不征房税怕税缺,征与不征间,政府好生难!”不过,我觉得,“春风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地方债务缺口太大了,不征是不行的。
  其实,抑制房价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只要政府公开所有的房地产所有权。21世纪信息时代,不能再以不联网为借口,回避信息公开吧?
  我不是诅咒,只是陈述一个事实。市场是有其规律。再牛的政府也抗不住市场的规律,只能顺应市场规律。梦总有醒来的那一刻;潮水总有褪去的那一天。趁着潮水还没有褪去,穿上裤子吧。
其他文献
1998年,诺基亚第一亿部手机诞生,一举超越摩托罗拉,正式登上了全球手机老大的宝座。而到今天,销量锐减、债券评级下降,股价大跌,市值萎缩,昔日王者诺基亚不得不靠裁员和高层洗牌来应对全线的崩盘。仅仅只有14年的时间,诺基亚就从顶峰直接坠向了谷底。曾經的王者还能归来吗?传统手机巨头在如今角逐更为惨烈的手机江湖该如何生存下去?这些又给其它同样陷于今天激烈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带来何种启示?本文将从诺基亚的兴衰
期刊
这是在我的培训课堂上常常出现的情景:  问:对于班组长来说,到底是要科学管理还是要艺术管理?  班组长们七嘴八舌,无非是三个答案,一是要科学管理,二是要艺术管理,三是两者都要。  问:为什么?  班组长们无语,有的默默低下头,避开我的目光。  问:到底什么是科学管理?什么是艺术管理?  班组长们更困惑了。    是的,很多问题在我们身边似乎都明白,如若深究,又好像都不明白了。可以说,能够解决上述的
期刊
在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关系,可也是一种最复杂的关系。无论是谁,在社会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越好,他的朋友就越多,就越能使自己得到勇气、温暖,增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客观上,良好人际关系的互用,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使其步步高升;主观上,良好人际关系的互用能使一个人更有信心和力量。分享下面的一个案例:  莫洛尔是美国纽约某银行最著名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而他那总经理的宝座,使他年收入高
期刊
《江南Style》能够一夜风靡全球,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幽默夸张的表情,更多的是全世界的名人都在四处推荐这部韩国神曲,使其传播力度增大,影响力也随之大范围地扩散。那么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而在短时间内家喻户晓呢?《江南Style》的成功又能给我们做网络营销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借力国际通用网站赚取点击率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江南Style》点击率已突破2.5亿次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气单品。神曲界有
期刊
在社交化媒体上,新浪微博已得先手;但在移动生活领域中,腾讯微信却得了先手,而且还是能见到商业模式的先手。  在苹果专卖店出现之前,电子产品专卖店并没有成功的先例,而专卖店所依赖的几个重要的能够导致成功的因素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到乔布斯发掘了这几点。  简化销售:和苹果的产品一样,乔布斯对专卖店销售各个环节一从进入商店到付款一做了高度的简化。比如强调要让顾客一进入这个零售区域,只需看一眼,就了解这
期刊
据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得益于苹果iPhone5热卖等因素,美国上月的零售销售大幅增长,增速超过了市场普遍预期。消费开支占到美国经济近70%,零售销售加速增长,也让一些人对美国经济复苏前景更有信心。  最近美国发布的不少经济指标都好于预期,美国经济正在显露快速增长迹象。从消费者信心看,10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升至五年高点。从零售销售增长率看,9月份美国的零售销售增长1.1%,市场此前平均预期为
期刊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全国化、国际化的发展,外派人员的管理成了这些企业关注的焦点。通常,外派人员指的是在企业管理本部雇用,并与企业管理本部签订劳动合同,签订派遣协议并派遣至企业下属各种分支机构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并返回管理本部的员工。  企业在实施人员外派时,常常会面临以下困境:外派人员的供应不足,企业派不出合适的人才去。造成这样一个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没有跟上企业的发展步
期刊
公司销售逐渐呈多渠道方向发展,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日渐改变,这些变化也推动着公司的领导层转变着角色,公司对于CEO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按那些管理心理学家、猎头公司主管以及相关咨询人士的说法,如今的CEO不仅要熟悉公司的账册、了解公司盈利状况,还要对销售、市场甚至“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以及移动技术了如指掌。要按照这些要求来物色一位既有远见卓识,又有卓越的交际能力和领导能力
期刊
电子商务的竞争越来越残酷,价格战如脱轨电车。与之同时,顾客体验问题激增,比表面上的价格战更让商家恐惧万分。为了取得领先一步的优势,多数电子商务企业现都在向强化物流和商品低价上倾斜;而真正决定一个电子商务企业生命的“顾客体验”,一再靠后。  杰夫·贝索斯的体验论  关于顾客体验,我对它真正的认识,是从我在亚马逊主管其全球供应链的那两年开始的。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认为,顾客体验一方面是非常实在
期刊
10月20日,由于担心热钱流入香港连续推高港元价格,香港金融管理局出手买入6.03亿美元,以维持港元汇率稳定。这是香港金管局应对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以及维持联系汇率制度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美元是美国的货币,却是全世界的问题;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却对全世界产生影响。但是,QE3对市场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  其一,预期被提前消化。由于市场对QE3的强烈预期,QE3对大宗商品价格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