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拓展国际传播

来源 :媒体融合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let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讲好中国故事,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策略。本文旨在阐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剖析当前国际传播存在的问题,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路径:精选故事内容,微观切入,以小见大,生动讲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优化话语表达,传导中国概念、运用国际表达、尊重西方审美,寻求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提高传播效果,实现顶层设计科学化,传播内容分众化,传播平台多样化,人才培养制度化。从而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和拓展国际传播。
  关键词:国际传播  国际表达 讲好中国故事
  “90后”古风美食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前一段在海外走红了。在境外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她的订阅数量达760多万,相关视频的点击量达数千万。青山绿水、林间木屋,四季更替、岁月静好,春天采桃花酿酒,夏天制作果酱,秋天制作吊柿饼,冬天制作阿胶糕,养蚕缫丝、种棉弹棉花、手工制作家具用品,李子柒以平凡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讲述诗意神秘的中国田园生活故事,让海外受众了解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没有刻意宣传,却展示了生活宁静美好、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国家形象,客观上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 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 “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讲好中国故事事关国家战略,意义重大。但当前一些国际传播还只是停留在讲中国故事层面,离讲好中国故事还有差距。
  一是叙事稳重有余,活泼不足。嫦娥上天、蛟龙入海、高铁普及、5G通达,这些成就固然有利于展示中国的迅猛发展,塑造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形象,但通过“小而美”的故事来叙述,则更容易入脑入心,引起共鸣。
  二是说理有余,感染不足。讲述中国故事的表达方式偏生硬,宣传色彩偏浓,甚至让人有说教的感觉,容易引起外国受众的警惕,甚至是抵触。最好的宣传是看不见的宣传,润物无声、举重若轻。
  三是宣传有余,融入不足。目前的国际传播渠道主要通过主流媒体,很难覆盖到所有群体。并且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外受众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好的中国故事,需要集合多种传播形式才能畅通无阻,无往不利。
  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对这些方面不断改进。
  一、精选故事内容
  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有好的故事可讲。中国悠久历史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不懈奋斗,中国致力于世界共同发展的努力实践,无疑都是好故事的题材。但如果叙事时过于宏大,就容易流于概念,浮于表面,不能给外国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要尽可能微观切入,以小见大。
  (一)小切口反映中国梦大主题。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宏大的主题在国际传播中如果直接阐述,就会流于抽象化、概念化,国外受众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必须小口切入,形象叙述。
  如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文字系列报道《40年40人》,采访了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金砖之父”吉姆·奥尼尔、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修昔底德陷阱理论提出者哈佛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美国著名电视制片人靳羽西、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等40位知名人士,这些海外政商学界高端人士大都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睹了中国40年的发展历程,他们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讲述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变化,讲述中国为全球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讲述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不懈奋斗,形象生动,可知、可感、可信,更容易为国外受众所接受。
  (二)小故事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因此,习近平指出,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
  这种讲述如果采用宏大叙事,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往往会引起西方受众的抵触心理,而讲述精选小故事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红军长征故事就是讲述中国共产党人、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好故事。如在《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中,一名女红军长征中借宿在一位贫穷乡亲家,临走想把跋山涉水随身带的一条被子送给乡亲,见乡亲推辞不收,便把被子剪成两半,和乡亲各拿半条被子。讲述了党和红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群众路线、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真实可信、深入人心。
  又如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广播新闻专题《义乌这座城》,刻画了旅居在义乌这座商贸重镇的外籍人士的心路历程和奋斗经历,以外国人的视角展现了义乌这些年的变化,书写了他们和无数中国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时代故事。有血有肉,有点有面,令人信服。
  (三)小细节折射中国人大群体。
  国际社会普遍想了解中国,想了解中国人,但面面俱到的描绘通常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完整无疏漏的阐述往往苍白无力。而通过小细节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言谈举止,进而展现中国社会现状和中国人群体,反而令人印象深刻。
  如获第二十九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短视频新闻《笑脸》,通过一位伊朗留学生在中国骑行见到的一张张笑脸,展示幸福、友善、开放、自信的中国人群体形象,展现了多彩的中华文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鲜活生动、真实感人。   (四)小视角展示中华优秀传统大文化。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但这种展示不能求大求全,否则就难以在国外受众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好的中国故事,要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差异性。如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的短视频新闻《贵州——中国的隐世之美》,从贵州侗族大歌取材于自然、贵州绥阳双河洞生态保护、贵州的黑叶猴种群保护、贵州辣椒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运营、贵州苗绣文化背后的自然和人的关系等五个故事,展现了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理念。以 “探奇”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切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易于为外国受众所接受。
  (五)小人物透视中国和平发展伟大实践。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广泛深入宣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发展,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表明这些理念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我们正以实际行动一点一滴地践行。如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融合创新作品《我的青春在丝路》,讲述了19位青年赴19个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故事,叙事生动、创作精美,通过普通人物的平凡故事,呈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互敬互信、共谋发展的和谐图景,真实可信。
  二、优化话语表达
  国际传播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交流活动。中国和西方存在国情和语言差异,因为历史的原因,文化传统、知识体系、价值观念也存在着显著不同。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运用外国受众能够理解的语言、能够接受的思维方式,能够接纳的价值理念来表达。
  (一)准确传导中国概念,寻求利益交汇点。
  习近平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出了“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精神”“新型大国关系”“一带一路”“社会治理”等能够充分表达中国故事的新概念,反映了中国的发展思路和核心理念,体现了中国对世界未来发展的构想。如果这些概念的翻译阐释不到位,就会影响国外受众的准确理解,甚至会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理念产生误解,造成负面影响。翻译阐释这些概念时既要反映中国特色,又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准确传导中国维护各国共同利益的发展理念,表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世界的威胁,而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尽可能反映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从而更容易为国外受众所理解并接受。如“一带一路”作为“strategy(战略)”往往容易被误解为有侵略性,而调整为“initiative(倡议)”则能够让国外受众了解这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是共同利益,从而接纳和认同。
  (二)注重运用国际表达,寻求话语共同点。
  国际传播中不能生搬硬套对内宣传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要用国外受众容易理解接受的表达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话语习惯,与世界话语接轨,让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让国际社会在生动、形象的中国故事中了解中国的现状,理解中国的理念,进而理解和认同中国。
  这种表达必须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可以运用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除了语言文字外,还可以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表达形式渲染情感,提高故事的表现力,加强国外受众的情感认同,有效地传达信息。
  讲好中国故事,要根据不同的受众,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样的故事面对不同的受众要有不同的语言组合和叙事风格,增强表达效果。
  (三)充分尊重西方审美,寻求情感共鸣点。
  我们讲述中国故事前,首先要对传播对象(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语言体系、思维方式、立场观点进行研究,探求共同点,寻找切入点,借助那些具有共通性的主题和价值观念讲好中国故事,如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正义的追求,对人类命运的关注等。这样讲述的中国故事与国外受众的审美心理和价值标准相契合,就易于为国外受众所接受、所喜爱。
  例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被海外媒体评为“有关食物的最佳电视节目”,精致优美的画面、轻松平和的叙述,既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呈现了中国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又符合国外受众的审美观和兴趣点,客观上让国外受众了解中国,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三、提高传播效果
  (一)顶层设计科学化。
  中国改革开放40年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国际舆论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以美国和欧洲为首的西方思想观点、价值观念、政治理念长期在国际上占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顶层设计,改进、拓展国际传播,跨越历史、政治、文化、思想等隔阂,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提升中国的世界影响力。要加强统筹规划,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党政相关部门、新闻媒体协同作战、各界人士通力合作的国际传播工作良好机制,构建融通中外的国际传播体系。
  (二)传播内容分众化。
  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对同一传播内容的理解、对同一传播形式的反应是不一样的。精确定位受众目标,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反之则达不到目的,甚至会导致负面效果。因此讲述中国故事要根据外国受众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所在國家与我国的关系,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确定有针对性、差异化的传播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分众化传播,而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传播平台多样化。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们国际传播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传统主流媒体。随着传播方式和传播业态的变化,新媒体由于传播快、范围广、互动强,能够有效消除时空差异和文化差异带来的传播障碍,因而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除了传统主流媒体外,要利用国际上的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社交网站、微博、博客、网站论坛等各种传播渠道的作用,多媒體制作,跨媒介推介,让中国故事在全球广泛传播。
  2.中国人讲和外国人讲相结合  借助外国媒体和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可以拉近国外受众的心理距离,减少陌生感和排斥感,提高可信度。可以培植外国本土的传播机构和人员,进行内容贴近性、针对性强的生产和传播,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还可以由长期生活在中国、见证中国发展变化的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如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项的几件作品:《五大洲20国驻华大使: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方案》中外国驻华大使讲中国故事,《外国军人眼中的改革开放》中外国军人讲中国故事,《40年回眸,我们和北京一起绽放》中外国专家讲中国故事,《中国给我的惊喜,还将继续》中外国记者讲中国故事,《西城洋大爷》中外国志愿者讲中国故事,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3.官方讲和民间讲相结合  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一些国外民众对官方言论往往有抵触心理,而民间自媒体因为没有官方背景、形式灵活、题材多样接地气,更能获得国外受众的喜爱。李子柒等短视频博主在海外走红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要充分发挥民间传播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四)人才培养制度化。
  1.培养国际传播研究型人才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国际传播研究型人才,研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情、历史、文化、思想,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时间节点、不同情况进行舆情研判和预测,为国际传播提供服务。
  2.培养国际传播应用型人才  培养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掌握外语的专业人才,并选送优秀人才赴国际组织、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媒体学习实践,逐渐培养一批国际传播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3.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培养一批不仅具有专业的翻译水平,还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传播学及相关素养,熟悉中国国情的复合型翻译人才,能够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宗教等各方面翻译需要。
  4.培养宣介中国的国际力量  发挥海外华人、华侨、外国留学生、在华国际专家、在华外国媒体记者的作用,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文化,再通过他们向世界宣传介绍中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EB/OL].(2018-08-23)[2018-10-20].http://media.people.com.cn/nl/2018/0823/c40606-30245183.html.
  [3]吴贇,顾忆青.国家对外话语战略的内涵与规划[A].语言文字应用,2019(4):10.
  [4]张占斌,董青,卢晓玲.从讲好中国故事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和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A].文化软实力,2016(4):13.
  (作者系中国石油大学)
其他文献
附件囊肿是妇女疾患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患者常有少腹疼痛、腰痛、肛门坠痛、阴道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我们自1999年3月~2002年12月对61例该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
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临床上中西医治疗方法颇多.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耳穴水针治疗此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6例,产后尿潴留者35例,术后7例,年老体虚者4
介绍了江苏沿海地区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江苏沿海科技开发的制约性因素,围绕江苏沿海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提出了江苏沿海科技开发的路径选择建议,并指出在科技开发过程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青年群体占比为42.3%成为主体力量。"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同时也应该成为我们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考察了276份烟草样品中总挥发碱与总挥发酸、总植物碱、还原糖、总氮、糖碱比和氮碱比等6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总挥发碱与总挥发酸和氮碱比呈幂指数负
本文对静电除尘器通道中流速分布及浓度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否定了Deutsch的速度均一和浓度均一的假设,为新理论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单侧空间忽略(USN)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一种认知功能障碍,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患者在上肢机器人的辅助下,能更好地锻炼运
目的研究安徽省医疗救治机构应急资源和能力现状,为卫生应急能力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和现场考察等方法,对安徽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本情况、传染病疫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软骨变性或慢性损伤引起的骨增生性关节疾患.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多出现膝关节疼痛,影响膝关节功能.笔者自1995年以来应用小针刀配合中药治疗本病120
我科近几年来运用自拟双珠清热凉血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