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高血压患者会要求查血粘度。然后,拿着化验单来问医生:血粘度增高了,我该怎么办?
血粘度增高的情况,到底有没有必要担心呢?血粘度增高,通俗地讲,就是血液过度粘稠了。此时,血液中的红细胞聚集成串,使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循环阻力增大,出现微循环障碍。
引起血粘度增高的原因
血细胞浓度过高
例如老年人体内水分相对减少,血液中的水含量也减少,血细胞的比例就会相对增高。
血浆因素改变
大分子蛋白质增多时常与红细胞粘合在一起,增加了血液流动的阻力,导致血液粘度增高。
血细胞的聚集性增高
当红细胞或血小板的结构出现某些异常时,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可能会积聚,阻塞微循环,使血粘度升高。
红细胞的变形性减弱
当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时,通过小血管时很困难,影响了血流速度,因而血粘度增高。
血脂异常
血脂升高时,除了血液自身的粘滞性发生改变外,还能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粘稠度升高。
出现血粘度升高怎么办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合并脂代谢异常,血管壁易发生动脉硬化,管壁弹性减弱,管腔变窄,血细胞容易相互紧贴、积聚,易出现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不利于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高血压患者出现血粘度增高后,须注意以下几点:
适当增加饮水
每天最好不少于2000毫升。早晨起床后尤其应注意水的补充,因为清晨是一天中血粘度最高、心脑血管事件最高发的时段。此外,部分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物中含有利尿剂,再加上夏季时的多汗,更应注意定时补充体内水分。
合理膳食搭配
少食用动物内脏及动物性脂肪,少吃油炸食物,晚餐不宜多食油腻食物,少吃甜食。平素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粗细粮搭配。
坚持锻炼身体
适当的锻炼,尤其是有氧运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粘度。
戒烟
吸烟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促使血管收缩,不利于血粘度的降低。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或贝特、烟酸类降甘油三酯类药物,防止心脑血管事件。
须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是遗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血粘度仅在其中占有很少的一部分因素。
目前医院所检测的血粘度仅是反映血液流动性的一个物理性指标,所受影响因素较多,如环境、情绪等,在一定时间或时段内波动较大,缺乏稳定性。
目前国内外关于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诊治指南,均未明确将血粘度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发病原因或危险因素。因此,不建议过分强调血粘度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地位,也不建议将血粘度作为疾病病情变化或转归的一项监测指标。
张慧平,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诊治工作;曾多次在日本、美国的心脏中心研修。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联络与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
血粘度增高的情况,到底有没有必要担心呢?血粘度增高,通俗地讲,就是血液过度粘稠了。此时,血液中的红细胞聚集成串,使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循环阻力增大,出现微循环障碍。
引起血粘度增高的原因
血细胞浓度过高
例如老年人体内水分相对减少,血液中的水含量也减少,血细胞的比例就会相对增高。
血浆因素改变
大分子蛋白质增多时常与红细胞粘合在一起,增加了血液流动的阻力,导致血液粘度增高。
血细胞的聚集性增高
当红细胞或血小板的结构出现某些异常时,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可能会积聚,阻塞微循环,使血粘度升高。
红细胞的变形性减弱
当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时,通过小血管时很困难,影响了血流速度,因而血粘度增高。
血脂异常
血脂升高时,除了血液自身的粘滞性发生改变外,还能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粘稠度升高。
出现血粘度升高怎么办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合并脂代谢异常,血管壁易发生动脉硬化,管壁弹性减弱,管腔变窄,血细胞容易相互紧贴、积聚,易出现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不利于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高血压患者出现血粘度增高后,须注意以下几点:
适当增加饮水
每天最好不少于2000毫升。早晨起床后尤其应注意水的补充,因为清晨是一天中血粘度最高、心脑血管事件最高发的时段。此外,部分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物中含有利尿剂,再加上夏季时的多汗,更应注意定时补充体内水分。
合理膳食搭配
少食用动物内脏及动物性脂肪,少吃油炸食物,晚餐不宜多食油腻食物,少吃甜食。平素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粗细粮搭配。
坚持锻炼身体
适当的锻炼,尤其是有氧运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粘度。
戒烟
吸烟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促使血管收缩,不利于血粘度的降低。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或贝特、烟酸类降甘油三酯类药物,防止心脑血管事件。
须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是遗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血粘度仅在其中占有很少的一部分因素。
目前医院所检测的血粘度仅是反映血液流动性的一个物理性指标,所受影响因素较多,如环境、情绪等,在一定时间或时段内波动较大,缺乏稳定性。
目前国内外关于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诊治指南,均未明确将血粘度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发病原因或危险因素。因此,不建议过分强调血粘度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地位,也不建议将血粘度作为疾病病情变化或转归的一项监测指标。
张慧平,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诊治工作;曾多次在日本、美国的心脏中心研修。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联络与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