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诗歌语料分析,从图形/背景理论的“空间关系”和“时间事件”角度分析两者所代表的汉英诗歌语言,发现汉语诗歌多通过“空间关系”体现图形与背景,而英文诗歌不仅使用“空间关系”,而且运用“时间事件”加以体现。本文认为这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及英语的时间性特质息息相关,这也体现了汉语的空间性思维及英语的时间性思维。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 空间关系 时间事件 汉英诗歌语言
一、引言
诗歌以其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并能反映民族的思维和文化而深受喜爱。国内外不少学者(Tsur,R.,1992、1998;Stockwell,P.,2002;Gibbs,R.,2005;匡芳涛、文旭,2003;梁丽、赵静,2005;梁丽、陈蕊, 2008;蓝纯,2011)从认知角度研究诗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在前人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为研究背景,对比汉英诗歌语言,以期发现其中的不同,探讨两者所体现的民族思维差异。
本文语料取自唐代诗人王维和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10首诗。王维又称“诗佛”,是盛唐诗人的代表,其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兹华斯是“湖畔派”诗人之一,诗歌取材于自然景观,作品寓情于境,情景交融,两者具有可比性。语料采用工具Antconc 3.2 进行检索分析。
二、图形/背景理论
鲁宾(Rubin)于一个世纪前提出图形与背景并运用于心理学(赵艳芳,2011:148)。“图形”指所要描写的对象,是感知中凸显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背景”指环境。Talmy(2000)最先将该理论运用于语言研究。语言研究中,图形与背景既可以是空间中运动或方位事件中两个彼此相关的实体,即“空间关系”,如例(1)、(2);也可以是在时间、因果关系或其他情况中彼此相关的两个事件,即“时间事件”,如例(3)、(4)。(匡芳涛、文旭 2003:26)
例(1)和例(2)显示图形和背景通过空间介词“in”和“上”建立彼此间的联系。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成是由介词表达的一种空间关系。关于空间关系,匡芳涛、文旭(2003:26)认为,一个几何图形可以确定八个空间方位:上、下、前、后、里、外、旁边和附着。空间方位在汉英语言中的对应词语如表1所示(匡芳涛、文旭,2003:26)。例(3)和例(4)体现了时间事件。“时间事件”结构中图形与背景的认知原则为:1.较大的、在时间上可包容的事件作为背景(通常出现在从句中);2.较小的、在时间上被包容的事件作为图形(通常出现在主句中)(匡芳涛、文旭,2003:29)。汉语的时间事件通常使用“……前”和“……后”表示,而英语通过“before, after”和“while”体现。本文将从“空间关系”和“时间事件”角度对比分析王维和华兹华斯的诗歌,并寻求两者所体现的民族思维差异。
(1) He is in the house.
(2)海上有只轮船。
(3) He dreamed while he was sleeping.
(4) She left after his arrival.
三、汉英诗歌中的“空间关系”和“时间事件”
经查询语料,王维诗歌中通过“空间关系”及“时间事件”体现的图形与背景如表2所示;华兹华斯的诗歌如表3所示。表2显示,王维多通过“空间关系”体现诗歌中的图形与背景而较少使用“时间事件”,且空间关系中的“里”使用较多,占37.5%;表3显示,华兹华斯不仅使用“空间关系”体现诗歌中的图形与背景,而且较多运用“时间事件”加以体现,且空间关系中“in”使用较多,占40%。
表2:王维诗歌中图形/背景的体现方式
根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语言决定或影响思维(姚小平,2002:77),语言、思维与文化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王文斌(2013)认为,汉语与英语具有各自的特质,即汉语具有空间性特质,而英语具有时间性特质。汉语的空间性特质也可通过其方向词“东西南北中”体现出来(Chen,2009:226)。“东西南北”在汉语中主要表示方向,却又与时间息息相关,如“东”与“日出”联系,“西”与“日落”联系。汉语习语“日出而作,日落而休”就蕴含着时间信息。这体现了汉语语言是以空间为主线,附有时间信息的特征。英语则因属于印欧语系而保留了其时间性的特质,如英语中具有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的时态(王文斌,2013:167)。语言决定思维,又与思维、文化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尽管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诗歌题材都是自然景观,受人们对自然环境理解的影响而需要使用“空间关系”体现诗歌中的图形/背景,但是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决定了王维诗歌中较多使用“空间关系”,而英语的时间性特质决定了华兹华斯的诗歌较多运用“时间事件”。这也体现了汉语的空间性思维及英语的时间性思维。
表3:华兹华斯诗歌中图形/背景的体现方式
四、结语
基于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诗歌语料分析,本文从图形/背景理论的“空间关系”和“时间事件”角度分析两者所代表的汉英诗歌语言,发现汉语诗歌多通过“空间关系”体现图形与背景,而英文诗歌不仅使用“空间关系”,而且运用“时间事件”加以体现。我们认为这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及英语的时间性特质息息相关,体现了汉语的空间性思维及英语的时间性思维。
(本文是“2013学年宁波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中国学生英语介词in和into的习得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由宁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
注释:
①王维和华兹华斯的十首诗分别为:《春中田园作》《过香积寺》《汉江临眺》《鹿柴》《青溪》《鸟鸣涧》《山居秋暝》《辋川闲居赠 裴秀才迪》《竹里馆》《终南山》;A Slumber Did My Spirit Seal;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I Traveled Among Unknown Men; It is a Beauteous Evening; 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 Strange FitsOf Passion Have I Known; Tintern Abbey; The Daffodils; The Solitary Reaper; The Green Linnet.
参考文献:
[1]Chen,QR. Cardinal directions in Chinese language:their cultural,social and symbolic meanings[J].ETC:a review of
general semantics,2009,(2):225~239.
[2]Gibbs,R.Embodiment and cognitive Scie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3]Stockwell,P.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dge,2002..
[4]Talmy,L.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 1)[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2000.
[5]Tsur,R.Toward a theory of cognitive poetics[M].Amsterdam:North-Holland,1992.
[6]Tsur,R. Poetic rhythm: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in Cognitive Poetics[M].Bern:Peter Long,
1998.
[7]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24~31.
[8]蓝纯.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2011,(1):39~43.
[9]梁丽,赵静.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分析中的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116~119.
[10]梁丽,陈蕊.图形/背景理论在唐诗中的现实化及其对意境的作用[J].外国语,2008,(4):31~37.
[11]王文斌.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2):163~173.
[12]姚小平.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的遗产——读《论语言、思维和现实》[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75~77.
[1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李瑶琴 于善志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 空间关系 时间事件 汉英诗歌语言
一、引言
诗歌以其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并能反映民族的思维和文化而深受喜爱。国内外不少学者(Tsur,R.,1992、1998;Stockwell,P.,2002;Gibbs,R.,2005;匡芳涛、文旭,2003;梁丽、赵静,2005;梁丽、陈蕊, 2008;蓝纯,2011)从认知角度研究诗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在前人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为研究背景,对比汉英诗歌语言,以期发现其中的不同,探讨两者所体现的民族思维差异。
本文语料取自唐代诗人王维和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10首诗。王维又称“诗佛”,是盛唐诗人的代表,其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兹华斯是“湖畔派”诗人之一,诗歌取材于自然景观,作品寓情于境,情景交融,两者具有可比性。语料采用工具Antconc 3.2 进行检索分析。
二、图形/背景理论
鲁宾(Rubin)于一个世纪前提出图形与背景并运用于心理学(赵艳芳,2011:148)。“图形”指所要描写的对象,是感知中凸显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背景”指环境。Talmy(2000)最先将该理论运用于语言研究。语言研究中,图形与背景既可以是空间中运动或方位事件中两个彼此相关的实体,即“空间关系”,如例(1)、(2);也可以是在时间、因果关系或其他情况中彼此相关的两个事件,即“时间事件”,如例(3)、(4)。(匡芳涛、文旭 2003:26)
例(1)和例(2)显示图形和背景通过空间介词“in”和“上”建立彼此间的联系。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成是由介词表达的一种空间关系。关于空间关系,匡芳涛、文旭(2003:26)认为,一个几何图形可以确定八个空间方位:上、下、前、后、里、外、旁边和附着。空间方位在汉英语言中的对应词语如表1所示(匡芳涛、文旭,2003:26)。例(3)和例(4)体现了时间事件。“时间事件”结构中图形与背景的认知原则为:1.较大的、在时间上可包容的事件作为背景(通常出现在从句中);2.较小的、在时间上被包容的事件作为图形(通常出现在主句中)(匡芳涛、文旭,2003:29)。汉语的时间事件通常使用“……前”和“……后”表示,而英语通过“before, after”和“while”体现。本文将从“空间关系”和“时间事件”角度对比分析王维和华兹华斯的诗歌,并寻求两者所体现的民族思维差异。
(1) He is in the house.
(2)海上有只轮船。
(3) He dreamed while he was sleeping.
(4) She left after his arrival.
三、汉英诗歌中的“空间关系”和“时间事件”
经查询语料,王维诗歌中通过“空间关系”及“时间事件”体现的图形与背景如表2所示;华兹华斯的诗歌如表3所示。表2显示,王维多通过“空间关系”体现诗歌中的图形与背景而较少使用“时间事件”,且空间关系中的“里”使用较多,占37.5%;表3显示,华兹华斯不仅使用“空间关系”体现诗歌中的图形与背景,而且较多运用“时间事件”加以体现,且空间关系中“in”使用较多,占40%。
表2:王维诗歌中图形/背景的体现方式
根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语言决定或影响思维(姚小平,2002:77),语言、思维与文化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王文斌(2013)认为,汉语与英语具有各自的特质,即汉语具有空间性特质,而英语具有时间性特质。汉语的空间性特质也可通过其方向词“东西南北中”体现出来(Chen,2009:226)。“东西南北”在汉语中主要表示方向,却又与时间息息相关,如“东”与“日出”联系,“西”与“日落”联系。汉语习语“日出而作,日落而休”就蕴含着时间信息。这体现了汉语语言是以空间为主线,附有时间信息的特征。英语则因属于印欧语系而保留了其时间性的特质,如英语中具有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的时态(王文斌,2013:167)。语言决定思维,又与思维、文化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尽管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诗歌题材都是自然景观,受人们对自然环境理解的影响而需要使用“空间关系”体现诗歌中的图形/背景,但是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决定了王维诗歌中较多使用“空间关系”,而英语的时间性特质决定了华兹华斯的诗歌较多运用“时间事件”。这也体现了汉语的空间性思维及英语的时间性思维。
表3:华兹华斯诗歌中图形/背景的体现方式
四、结语
基于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诗歌语料分析,本文从图形/背景理论的“空间关系”和“时间事件”角度分析两者所代表的汉英诗歌语言,发现汉语诗歌多通过“空间关系”体现图形与背景,而英文诗歌不仅使用“空间关系”,而且运用“时间事件”加以体现。我们认为这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及英语的时间性特质息息相关,体现了汉语的空间性思维及英语的时间性思维。
(本文是“2013学年宁波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中国学生英语介词in和into的习得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由宁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
注释:
①王维和华兹华斯的十首诗分别为:《春中田园作》《过香积寺》《汉江临眺》《鹿柴》《青溪》《鸟鸣涧》《山居秋暝》《辋川闲居赠 裴秀才迪》《竹里馆》《终南山》;A Slumber Did My Spirit Seal;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I Traveled Among Unknown Men; It is a Beauteous Evening; 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 Strange FitsOf Passion Have I Known; Tintern Abbey; The Daffodils; The Solitary Reaper; The Green Linnet.
参考文献:
[1]Chen,QR. Cardinal directions in Chinese language:their cultural,social and symbolic meanings[J].ETC:a review of
general semantics,2009,(2):225~239.
[2]Gibbs,R.Embodiment and cognitive Scie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3]Stockwell,P.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dge,2002..
[4]Talmy,L.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 1)[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2000.
[5]Tsur,R.Toward a theory of cognitive poetics[M].Amsterdam:North-Holland,1992.
[6]Tsur,R. Poetic rhythm: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in Cognitive Poetics[M].Bern:Peter Long,
1998.
[7]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24~31.
[8]蓝纯.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2011,(1):39~43.
[9]梁丽,赵静.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分析中的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116~119.
[10]梁丽,陈蕊.图形/背景理论在唐诗中的现实化及其对意境的作用[J].外国语,2008,(4):31~37.
[11]王文斌.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2):163~173.
[12]姚小平.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的遗产——读《论语言、思维和现实》[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75~77.
[1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李瑶琴 于善志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