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探讨构建和谐社会与生态伦理内在统一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我国生态伦理问题在各个领域的表现,阐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生态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应该是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并用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然尽自己的道德义务。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构建 生态伦理问题 建设策略
一、生态伦理涵义
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被确立为主客体关系。在这种关系的支配下,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意愿日益强烈,向自然无止境地掠夺。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他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成为人类掌握的巨大力量,为人类带来极大的福利,实现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现代化,但是,任何一种伟大的力量,如果不受道德的约束,它可能被滥用。经济的繁荣带来了丰裕的物质生活,但却遭受着工业社会造成种种环境恶果。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竭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正在把人类推向危险的“生存困境”。当今时代,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意识形态,在“生存”这个最基本的层面上把人类共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生存还是毁灭?”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二、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生态伦理问题
1.当前我国生态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我国的生态伦理问题在政治领域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领导干部的政绩方面。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能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能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生态道德问题在政绩观上集中表现为,生态保护是不是政绩、生态利益是否大于经济利益、在生态问题上有没有地方保护主义。
(2)生态伦理问题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主要是经济发展问题。胡锦涛同志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论断的基本伦理意义就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应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为根本尺度。但是,目前“先要温饱,再要环保”、“等经济发展了再治理生态问题”的观念仍然在一些地方流行;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观念仍然很有市场;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急于抓经济建设却没有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用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型经营方式去搞物质文明建设,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严重恶化,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四百多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导致全国约有50%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还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2.生态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认识论误区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认识论方面理解,就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们错误的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处于主导地位、中心地位,自然是为人类服务的。而这一错误的理解是生态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以人的理性作为人与万物存在的根源,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人是目的”,他认为,人目的,而且只有人是目的,人的目的是绝对的价值,而且,据此人要为自然界立法,“人是自然的最高立法者”,恩格斯曾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身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2)经济与科技的落后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在我国,我们一直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就等于发展,只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了,就有足够的物质手段来解决现在与未来的各种政治、社会和环境问题。而导致这一错误思想的原因是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落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尽管不断强调要避免重蹈西方工业化的覆辙,但在事实上却没有脱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说明,现实的国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思维模式决定理论兴趣的方向。
三、和谐社会构建中生态伦理建设策略研究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只有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让生态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伦理问题。
2.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解决我国生态伦理问题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生态文明既是工业文明自身演进、自我超越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置身未来的明智选择。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
3.以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为价值导向
树立同步发展生态伦理观念,即追求个人、社会、经济和生态同步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们中的多种因素又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有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我们绝不能因为单方面的发展而影响甚至破坏其他方面的发展,应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作为社会的发展目标。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己经不再是孤立存在的、纯客观演化着的、“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而是作为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打上人类活动烙印与人类社会有着多方面关联的综合体。马克思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
目前,我国国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水平还较低,有必要通过完善的制度和规则特别是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置或惩罚。尤其是社会政治组织必须本着对人类生存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好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生态环境管理和维护者的职责,切实地保护好、治理好人类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5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6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构建 生态伦理问题 建设策略
一、生态伦理涵义
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被确立为主客体关系。在这种关系的支配下,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意愿日益强烈,向自然无止境地掠夺。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他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成为人类掌握的巨大力量,为人类带来极大的福利,实现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现代化,但是,任何一种伟大的力量,如果不受道德的约束,它可能被滥用。经济的繁荣带来了丰裕的物质生活,但却遭受着工业社会造成种种环境恶果。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竭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正在把人类推向危险的“生存困境”。当今时代,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意识形态,在“生存”这个最基本的层面上把人类共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生存还是毁灭?”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二、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生态伦理问题
1.当前我国生态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我国的生态伦理问题在政治领域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领导干部的政绩方面。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能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能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生态道德问题在政绩观上集中表现为,生态保护是不是政绩、生态利益是否大于经济利益、在生态问题上有没有地方保护主义。
(2)生态伦理问题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主要是经济发展问题。胡锦涛同志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论断的基本伦理意义就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应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为根本尺度。但是,目前“先要温饱,再要环保”、“等经济发展了再治理生态问题”的观念仍然在一些地方流行;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观念仍然很有市场;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急于抓经济建设却没有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用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型经营方式去搞物质文明建设,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严重恶化,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四百多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导致全国约有50%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还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2.生态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认识论误区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认识论方面理解,就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们错误的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处于主导地位、中心地位,自然是为人类服务的。而这一错误的理解是生态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以人的理性作为人与万物存在的根源,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人是目的”,他认为,人目的,而且只有人是目的,人的目的是绝对的价值,而且,据此人要为自然界立法,“人是自然的最高立法者”,恩格斯曾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身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2)经济与科技的落后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在我国,我们一直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就等于发展,只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了,就有足够的物质手段来解决现在与未来的各种政治、社会和环境问题。而导致这一错误思想的原因是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落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尽管不断强调要避免重蹈西方工业化的覆辙,但在事实上却没有脱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说明,现实的国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思维模式决定理论兴趣的方向。
三、和谐社会构建中生态伦理建设策略研究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只有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让生态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伦理问题。
2.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解决我国生态伦理问题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生态文明既是工业文明自身演进、自我超越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置身未来的明智选择。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
3.以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为价值导向
树立同步发展生态伦理观念,即追求个人、社会、经济和生态同步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们中的多种因素又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有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我们绝不能因为单方面的发展而影响甚至破坏其他方面的发展,应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作为社会的发展目标。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己经不再是孤立存在的、纯客观演化着的、“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而是作为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打上人类活动烙印与人类社会有着多方面关联的综合体。马克思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
目前,我国国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水平还较低,有必要通过完善的制度和规则特别是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置或惩罚。尤其是社会政治组织必须本着对人类生存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好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生态环境管理和维护者的职责,切实地保护好、治理好人类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5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