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5例临床观察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的子宫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不仅与雌激素水平有关,而且也与孕激素水平有关。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周围的子宫肌肉组织。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PR)的拮抗剂,在拮抗体内孕激素作用的同时,可使子宫肌瘤中的PR及ER含量减少,明显降低子宫肌瘤组织中的E、P激素效应,导致子宫肌瘤体积缩小。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观察疗效
  [abstract] uterine fibroids are women common benign uterine hormone-dependent tumor, is not only related to estrogen level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progesterone level. The study found that female uterine fibroids in the organization, the content of progesterone receptor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urrounding uterine muscle tissue. Is mifepristone progestogen receptor (PR) antagonist, progesterone role in blocking antibody at the same time, can make the uterine fibroids of PR and ER conten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lower E and P hormonal effect in uterine flesh tumour tissue, cause uterine flesh tumour shrinkage.
  [key words] uterine fibroids; Mifepristone; Observe curative effect of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273-02
  一般肿瘤的治疗方法都是手术切除,子宫肌瘤的发生和雌激素有关,因而用雄激素丙酸睾丸酮治疗,予以对抗;或用雌激素受体阻滞剂三苯氧胺来减少雌激素对子宫肌瘤的作用,但这些药物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国外有报道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肌瘤是通过一系列药理连锁作用,造成性腺功能低下,及子宫和肌瘤血流量减少,最后使肌瘤缩小。此药缩小子宫肌瘤作用明显,是以往药物难以比拟的”。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孕激素也有关[1]。国内药名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以阻断孕激素对子宫肌瘤的作用,取得了满意效果。其副反应轻且发生率低,停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也较后者低价格也低廉,这些优点使此药易于为病员接受,易于推广。现就我院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1年2月-201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病例114例,其中35例采用口服小量米非司酮治疗,年龄39-54岁,入选的病例均无心、肝、肾及内分泌病史,近3个月未服用激素类药物;用药前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检查均正常;子宫肌瘤由超生检测确诊。
  1.2治疗方法:从月经周期的第1-3天开始,每日晚饭后1小时口服米非司酮12.5mg。服药后1小时禁食,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在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程方面,一般以连续用药3个月为标准,但用药的剂量却相差甚远,从每天5-50mg不等,再加上判断肌瘤体积缩小的方法各异(经阴道超声检查或经腹部超声检查),因而治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日)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的治疗方案,有效率高 。较适合于近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随着绝经和肌瘤的缩小,临床症状消失,达到治疗目的。对于子宫肌瘤导致贫血的患者,可起到止血、减少月经量、纠正贫血的作用。故对那些有症状、近绝经期的子宫肌瘤、排除恶性变的小肌瘤伴功能性子宫出血者尤为适用。
  2.结果:
  服药3个月后,检测超声,90%子宫肌瘤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55%;服药后6个月时B超检查,100%的病例子宫肌瘤缩小,入选的35例病例,29例子宫肌瘤消失。
  服药期间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据统计,30岁以上的女性20%患有子宫肌瘤,20岁以下少见。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与肌瘤的类型和有无变形相关,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改变,出现月经量多、月经期延长甚至痛经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白带增多、下腹包块和压迫感等症状,但多数患者无症状表现或症状轻微,一般较难自行发现。超声检查是子宫肌瘤诊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子宫肌瘤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治疗,症状轻、近绝经年龄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有症状或疑有肉瘤变者,应进行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大多无明显症状,难以发现,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多种危害。如果肌瘤组织出现在子宫角部,可压迫输卵管的入口,导致精子不能上行至输卵管与卵子结合,继而影响受孕;导致子宫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而阻碍受孕。即使受精卵已着床,较大肌瘤合并妊娠时由于机械性阻碍胚胎发育及宫腔感染,也容易引起流产;子宫肌瘤会引起盆腔充血及感染,其中肌瘤引发的感染多是蒂扭转造成的。感染之后,少数患者的肌瘤组织中可形成脓肿,出现化脓的情况。同时,肌瘤感染后的致病菌可侵犯其他临近器官,引发附件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子宫肌瘤会导致患者月经出血过多,长此以往,患者会出现继发性贫血,表现为全身乏力、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症状;少数女性可见子宫肌瘤恶性病变为肉瘤,导致患者阴道出血、下腹疼痛,晚期可通过血行散播、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到身体多个部位。
  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的子宫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不仅与雌激素水平有关,而且也与孕激素水平有关。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周围的子宫肌肉组织。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PR)的拮抗剂,在拮抗体内孕激素作用的同时,可使子宫肌瘤中的PR及ER含量减少,明显降低子宫肌瘤组织中的E、P激素效应,导致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本组病例子宫肌瘤体积均缩小44.8%,全部闭经,血红蛋白上升,停药后6个月内有95%的患者恢复月经。其中绝大多数病例月经量减少,服药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正常。但有1例复经后经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提示临床医师应重视月经复潮的临床表现。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9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5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少弱精子症男性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生殖男科门诊的102例少弱精子症男性不育患者,给予复方玄驹胶囊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口服治疗12周后,以精液体积、精子总数、a级精子比例、a+b级精子比例以及正常精子百分率为疗效指标进行评估,同时观察其中72例原发不育和30例继发不育患者治疗前后相应各项精液参数的变化情况。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多西他赛联合洛铂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接受治疗的28例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洛铂的方案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的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RR为57.14%,B组RR为50.0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两组采用相同的抗感染、止咳、平喘、吸氧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1mg联合硫酸特布他林250ug氧气雾化吸人,入院的第一小时内每20分钟吸入一次,再以Q8h吸入,对照组静脉使用地塞米松,治疗2~3天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
期刊
摘要:分析产后出血的麻醉处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正确的麻醉方案。方法 对15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麻醉。结果 11例行清宫术患者分别给以全身麻醉或区域阻滞麻醉。4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结论 在区域阻滞麻醉之前,一定要认真估计失血量、血液容量、补液和输血量。因为出血不止同时伴有血容量减少,是区域阻滞麻醉的绝对禁忌证,另外,产后出血伴有凝血障碍,也是区域阻滞麻醉的禁忌证。硬膜外出血、硬膜外血肿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25±0.71)mmol/L、(7.62±1.21)mmol/L、(6.98±1.41)%,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VSD联合金因肽在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实验组采用VSD联合金因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达到6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观察。方法:5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紫杉醇与顺铂的不同给药途径进行分组:静脉给药治疗的患者26例设为对照组,腹腔内给药治疗的患者28例设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者14例, 无变化及进展者5例,总有效率82.1%;对照组治疗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者8例,无变化及进展者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肺炎患者共20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解痉止咳、化痰平喘、抗炎消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7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100例患儿中共治愈60例,治疗有效34例,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