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海绵窦区脑膜瘤的疗效,评价手术对眼肌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总结经外科手术切除的25例海绵窦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以及随访期间应用Biglan眼肌功能分级对患者进行眼肌功能评定.结果 肿瘤全切4例,近伞切除14例,大部切除7例;术后19例出现了新的脑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术后上睑下垂18例;2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期为46.2个月,总体复发率为12%;术前、术
【机 构】
: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海绵窦区脑膜瘤的疗效,评价手术对眼肌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总结经外科手术切除的25例海绵窦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以及随访期间应用Biglan眼肌功能分级对患者进行眼肌功能评定.结果 肿瘤全切4例,近伞切除14例,大部切除7例;术后19例出现了新的脑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术后上睑下垂18例;2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期为46.2个月,总体复发率为12%;术前、术后1周、随访期间Biglan眼肌功能分级中优秀+良好的比率分别为64%、52%和68%.结论 海绵窦区脑膜瘤全切困难,规范的显微外科手术是有效地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受累眼肌的远期预后。
其他文献
14-3-3蛋白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小分子二聚体,研究发现其参与了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细胞信号传导、新生血管形成、细胞骨架构建等多种细胞生理和病理过程[1-5].目前,凋亡抵抗、细胞周期调控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被认为是胶质瘤发生的重要机制.本实验拟检测人脑星形细胞瘤中14-3-3蛋白β亚型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目的 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痛的优缺点.方法 对398例前交通动脉瘤采用经翼点入路直接夹闭术的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于舣侧A1段常发育异常及相应的前交通动脉的血流方向的个体差异,动脉瘤的形态变化及生长方向不同,手术入路的定侧与难度亦有所不同.结果 本组病例中6例(Hunt-HessⅣ级2例, Ⅴ级4例)由于严重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分别于术后3 d至3周内死亡.随诊时间为3个月至22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体积较小的在破裂之前多无症状,临床表现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脑血管痉挛,发病2周内再出血患者死亡率极高,宜尽早进行有效治疗.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效果好.现在此技术已得到迅速发展.我们应用此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自1997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手术治疗126例侧裂区脑挫伤病人.男89例2,女37例;年龄平均35岁.交通事故伤115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2例.受伤到手术时间1-4h.入院后行CT和MRI检查,侧裂区损伤合并硬膜下血肿123例,硬膜外血肿11例,蛛网膜卜腔出血126例.对冲伤108例,直接暴力伤18例,79例中线移位>0.5cm,环池消失.本组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行血肿及坏
患者女,50岁.因间断头痛5年,突然加重伴左眼痛,右眼视力下降4 d入院.查体:右眼视力0.6、颞侧偏盲,左眼光感,瞳孔左:右=2:2.5,双眼光反应(+),无多饮多尿.头颅X线片示: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破坏.头MRI示: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及鞍上可见不规则等T1、等T2信号肿物影.病变边界清楚,向上突入鞍上池,视交叉上抬,向两侧突入双侧海绵窦,包绕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以左侧为著,并压迫
目的 探讨超声血管造影(USA)测量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量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 16只新两兰大白兔颅骨开窗后进行USA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用图像分析软件Getcolorpixels在同一条血管同一部位的USA和DSA图片上测量血管内径.彩色模式下测量MCA流速,并利用公式Fs=π×(R/2)2×V计算血流量.结果 在二维趟声(2DUS)模式下USA与DSA测量的血管内径无明显差别
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有人认为岩静脉或其属支是压迫三叉神经根引起三叉神经痛的重要责任血管,为了解其存在的解剖学基础,我们对岩静脉和三叉神经的关系进行研究,向临床提供解剖学资料. 一、资料与方法 选经10%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颈标本3例,进行红、蓝硅胶灌注,自中脑水平切除大脑半球等结构,保留小脑幕。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病的危险因素,无症状动脉瘤治疗方法 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649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535例(82.4%)行动脉瘤蒂夹闭术,动脉瘤孤立术19例(2.9%),包裹术17例(2.6%),血管内治疗46例(7.1%),32例(5%)无症状病例未予特殊治疗,仅随诊.结果 术后12例死亡,手术死亡率1.9%.动脉瘤的后天患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女性、高龄、吸烟.结论 动脉瘤
患者 男,33岁.因1年前无诱因出现头痛、视力下降,无小便增多,尤性功能改变.于2006年12月在本院就诊.查体:左眼视力0.8、右眼视力0.6,无其他神经阳体体征.行头部CT检查示:鞍内偏右见一不规则钙化灶,大小约10.7mm×8mm,蝶窦顶壁变薄,考虑肿瘤钙化可能性较大。
病例1 男,28岁.因昏迷20 h入院.颅脑CT、X线示:颅内金属异物.术中见:枕外粗隆中线偏左有一直径约1cm不规则创口,有坏死脑组织外溢及骨碎片.探查伤道周围脑组织大片坏死,左颞顶部大片硬膜下血肿,清除伤道内坏死脑组织、血肿、碎骨片,清创至4 cm深时见金属物随坏死脑组织和血块流出,其直径约1 cm,形状不规则,外衬黄铜色金属,伤道内止血后放置引流,再行脑室外引流引出脑室内积血.术后患者因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