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住过的一些地方,有的已消失,有的正消失,似乎动荡不安是宿命,也就习惯了迁徙奔波。去年放弃了晋南的寨上窑洞(不住人就会塌落);几次在晋北采风住过的马咀村,那里还剩下老夫妻两口子;之前在太原工作,住省台一河之隔的前北屯,全部推倒重建;再之前住翼城县潞公街的小院,早已被高楼覆盖;小时候住在福州市闽侯县,十年前第一次重返故地时,看到半个城正在拆,我站在小雨里看了许久,在废墟里意外发现几本《程氏族谱》,捡起抖落灰尘和泥点。
伴随着住地的消失,人也在衰老和离去。失去的只能存留在记忆和文字。我先后写了十万字散文《马咀》(收入散文集《抱一为天下式》)、一部小说集《北方有个前北屯》、一部诗集《日象》(以寨上为主)、一部小说集《甘蔗》(关于闽侯的七十年)。为什么总是将写作限定在某个地域范畴里,可能是上世纪受福克纳的影响。在特定环境,无意识或潜意识的状态下,一切发生皆有可能。
我写散文较晚,看到别人的叙事是局限于感官,无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等,在场意识强,“感”多“觉”少。既然灵魂有 21克,那么想象力也是物质,想象力决定了物质的命名与价值,没有想象力的散文容易平庸,散文应该开天窗的写。我写了四年散文,不由地转到了小说创作,在我看来,散文与小说是相通的,区别在于散文戴着镣铐,小说设计镣铐,并送走。
在文学的高度里,诗是塔尖的一丁点,小说是整座塔。几年前,老家的作协让我讲创作,我说,用小说的思维写诗,用写诗的思维写散文,用散文的思维写小说,它们之间的转换,因本质而相通,借外形而伪装,无非是取长补短,接梯上楼。
2010年小年那天开始,一写小说三年。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我用两三年写小说,七八年看小说。作家的区别是,一直写是专业作家,业余生活占大部分时间的是业余作家。写小说是钓鱼,既能钓住鱼,自己也感觉到技艺操作还行。当然,没有鱼,或者鱼看不上诱饵,那就钓时间,钓环境,钓胡思乱想。我在写作上有规划,会提前很多年设想,但没有紧迫感,大把时间是看护老人,陪老人住南方住北方。随时有点小感触就记录一点觉察,写短诗,写什么都是一样的。
前段时间又去了一趟螺洲,在距离闽江口不远处,当年闽侯地委所在地,类似苏联风格的办公楼和宿舍建筑群,被荒草湮没了彼此间关系。家人指认很多,一砖一瓦一树一墙都有往事的影子。我在出生的小楼上看了又看,楼板的响声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难道声音没有历史?那可不一定。墙外是滔滔江水,远处是新建的跨江大桥,新的总要替代旧的。从楼梯下来,环顾四周,仿佛置身于几十年前,但记忆里却没有丁点信息回馈出来,整座大院是空白。我一直在担忧,哪天会被拆掉。边走边看,脑子里想的是另一个陌生的我,正在认识一群陌生的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生一些陌生的事。
每一个跟我有密集关联的地方,都会用小说的想象力描述一遍,有时会写一些散文,但最后都会被改头换面变异成小说。用小说的方式嵌入记忆,或者拯救历史,对逝去的修复,大概就是我的写作理由。2020年开始着手的小说,将来合集为《翼》或其他名称,翼是个古老的地名,也是二十八宿之一。八十年代北方老城,那时候的中年人现在都失忆了或已故亡,当年的事物现在都看不到了。老城一座座被改造,被改旧如新,让我感到陌生,好在小说就能复原一座城的记忆。
这么说来,感觉自己挺怀旧。我去每个地方,只看旧城走老路,旧事物上面有暗纹有不常见的色调,多看一眼旧发现交错的影子,就停顿下来,想象一下曾经发生过什么,演绎一遍。
《拆解》講述城中村的底层事件,所谓底层生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属于农民,之后属于进城打工族。拆解,即是对生活基本面的打散,包括拆毁重建,也是叙述方式的拆开与解构,现实发生的都在梦中进行着,隐约存在的都在别处发生。人物关系也是这样,似是而非,永远无法调和。都是被生活裹挟着前行的人,一条道跑到黑。再给一条道就是小说,让鸡毛蒜皮的日子,被小说生出另一种可能性,有点在狭窄巷子里奔走中,突然抬头的张力。
《蔗尾》是两个异性打工仔的返乡记。十年前的绿皮车,现在依然在很多地方气喘吁吁地奔跑着。开篇那段拥挤下不了车喊踹我一脚吧,是我亲历的回家过年的场景,发生在侯马,北京的著名诗人侯马就是此地人,笔名源于此。《拆解》的做法是一分为二,《蔗尾》的叙述是错位。错位就有一前一后,所以就想方设法平行,两个人就像捉迷藏一样,提防着对方,又不让分开,于是保护与探秘的两层意思交织在一起,一直跟踪到交汇。其实秘密很小很简单,过程(心理)被放大,当人忧心忡忡时就觉得世界会崩溃,当曹操听到隔壁磨刀声时就觉得危在旦夕。错位是现实的,更是心理的。蔗尾一词出现在最后,喻苦尽甜来。前面都是折腾,到最后才合拍。写小说大概就是一种折腾吧,定位在一个关键词上,折来腾去,搞出一点意思来。就像钓鱼,最后都不管鱼上不上钩,只顾跟钓友聊大半天,关于鱼竿工艺。特定场合下,鱼竿比鱼有意思。
《证词》从钓鱼开始讲起,本来是医生与画家的情感故事,最后演变成侦破小说,然后整篇组成一份警官的记录本,相当于供词的分析记录,也不完全是,因为这是小说,没有彻底去套装供词的模板。这个事件是真实的,由浙江的一位写小说的朋友提供给我,说没写成想让我试试,于是我就增加了一些素材,正好那些年常去北京宋庄写字画画,就换了人物背景,包括使用现在的居住地闽侯县白沙湾,我的亲戚邻居常在附近垂钓。
这篇小说算是对话体,我写过三篇对话小说,感觉比一般的叙述要难,全程对应心理。我在写小说之前,会列几个关键词,比如呼吸,呼吸是心理暗示的表征。比如省略,话不能说完,要留着猜疑和衔接。使用关键词是我投机取巧的办法,当作小说的支点,写作前和写作中的想法会喷,但杠杠再多,都控制在支点上。也许这是我应对“怎么写”的一种方法。
进入 2020,我使用四个关键词给现在的小说定位:关联、放大、寓意、省略。这个方法是因为前几年我对诗歌创作的定位:有趣、简洁、节奏、深意。实践效果不错,所以也用在小说上。小说是厚重的墨团,有时漫延,有时偏锋,正因为难以控制,才需要给自己几个词,念念有词,纠正路径,安顿好必要的情绪。
本栏责任编辑 包倬
伴随着住地的消失,人也在衰老和离去。失去的只能存留在记忆和文字。我先后写了十万字散文《马咀》(收入散文集《抱一为天下式》)、一部小说集《北方有个前北屯》、一部诗集《日象》(以寨上为主)、一部小说集《甘蔗》(关于闽侯的七十年)。为什么总是将写作限定在某个地域范畴里,可能是上世纪受福克纳的影响。在特定环境,无意识或潜意识的状态下,一切发生皆有可能。
我写散文较晚,看到别人的叙事是局限于感官,无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等,在场意识强,“感”多“觉”少。既然灵魂有 21克,那么想象力也是物质,想象力决定了物质的命名与价值,没有想象力的散文容易平庸,散文应该开天窗的写。我写了四年散文,不由地转到了小说创作,在我看来,散文与小说是相通的,区别在于散文戴着镣铐,小说设计镣铐,并送走。
在文学的高度里,诗是塔尖的一丁点,小说是整座塔。几年前,老家的作协让我讲创作,我说,用小说的思维写诗,用写诗的思维写散文,用散文的思维写小说,它们之间的转换,因本质而相通,借外形而伪装,无非是取长补短,接梯上楼。
2010年小年那天开始,一写小说三年。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我用两三年写小说,七八年看小说。作家的区别是,一直写是专业作家,业余生活占大部分时间的是业余作家。写小说是钓鱼,既能钓住鱼,自己也感觉到技艺操作还行。当然,没有鱼,或者鱼看不上诱饵,那就钓时间,钓环境,钓胡思乱想。我在写作上有规划,会提前很多年设想,但没有紧迫感,大把时间是看护老人,陪老人住南方住北方。随时有点小感触就记录一点觉察,写短诗,写什么都是一样的。
前段时间又去了一趟螺洲,在距离闽江口不远处,当年闽侯地委所在地,类似苏联风格的办公楼和宿舍建筑群,被荒草湮没了彼此间关系。家人指认很多,一砖一瓦一树一墙都有往事的影子。我在出生的小楼上看了又看,楼板的响声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难道声音没有历史?那可不一定。墙外是滔滔江水,远处是新建的跨江大桥,新的总要替代旧的。从楼梯下来,环顾四周,仿佛置身于几十年前,但记忆里却没有丁点信息回馈出来,整座大院是空白。我一直在担忧,哪天会被拆掉。边走边看,脑子里想的是另一个陌生的我,正在认识一群陌生的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生一些陌生的事。
每一个跟我有密集关联的地方,都会用小说的想象力描述一遍,有时会写一些散文,但最后都会被改头换面变异成小说。用小说的方式嵌入记忆,或者拯救历史,对逝去的修复,大概就是我的写作理由。2020年开始着手的小说,将来合集为《翼》或其他名称,翼是个古老的地名,也是二十八宿之一。八十年代北方老城,那时候的中年人现在都失忆了或已故亡,当年的事物现在都看不到了。老城一座座被改造,被改旧如新,让我感到陌生,好在小说就能复原一座城的记忆。
这么说来,感觉自己挺怀旧。我去每个地方,只看旧城走老路,旧事物上面有暗纹有不常见的色调,多看一眼旧发现交错的影子,就停顿下来,想象一下曾经发生过什么,演绎一遍。
《拆解》講述城中村的底层事件,所谓底层生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属于农民,之后属于进城打工族。拆解,即是对生活基本面的打散,包括拆毁重建,也是叙述方式的拆开与解构,现实发生的都在梦中进行着,隐约存在的都在别处发生。人物关系也是这样,似是而非,永远无法调和。都是被生活裹挟着前行的人,一条道跑到黑。再给一条道就是小说,让鸡毛蒜皮的日子,被小说生出另一种可能性,有点在狭窄巷子里奔走中,突然抬头的张力。
《蔗尾》是两个异性打工仔的返乡记。十年前的绿皮车,现在依然在很多地方气喘吁吁地奔跑着。开篇那段拥挤下不了车喊踹我一脚吧,是我亲历的回家过年的场景,发生在侯马,北京的著名诗人侯马就是此地人,笔名源于此。《拆解》的做法是一分为二,《蔗尾》的叙述是错位。错位就有一前一后,所以就想方设法平行,两个人就像捉迷藏一样,提防着对方,又不让分开,于是保护与探秘的两层意思交织在一起,一直跟踪到交汇。其实秘密很小很简单,过程(心理)被放大,当人忧心忡忡时就觉得世界会崩溃,当曹操听到隔壁磨刀声时就觉得危在旦夕。错位是现实的,更是心理的。蔗尾一词出现在最后,喻苦尽甜来。前面都是折腾,到最后才合拍。写小说大概就是一种折腾吧,定位在一个关键词上,折来腾去,搞出一点意思来。就像钓鱼,最后都不管鱼上不上钩,只顾跟钓友聊大半天,关于鱼竿工艺。特定场合下,鱼竿比鱼有意思。
《证词》从钓鱼开始讲起,本来是医生与画家的情感故事,最后演变成侦破小说,然后整篇组成一份警官的记录本,相当于供词的分析记录,也不完全是,因为这是小说,没有彻底去套装供词的模板。这个事件是真实的,由浙江的一位写小说的朋友提供给我,说没写成想让我试试,于是我就增加了一些素材,正好那些年常去北京宋庄写字画画,就换了人物背景,包括使用现在的居住地闽侯县白沙湾,我的亲戚邻居常在附近垂钓。
这篇小说算是对话体,我写过三篇对话小说,感觉比一般的叙述要难,全程对应心理。我在写小说之前,会列几个关键词,比如呼吸,呼吸是心理暗示的表征。比如省略,话不能说完,要留着猜疑和衔接。使用关键词是我投机取巧的办法,当作小说的支点,写作前和写作中的想法会喷,但杠杠再多,都控制在支点上。也许这是我应对“怎么写”的一种方法。
进入 2020,我使用四个关键词给现在的小说定位:关联、放大、寓意、省略。这个方法是因为前几年我对诗歌创作的定位:有趣、简洁、节奏、深意。实践效果不错,所以也用在小说上。小说是厚重的墨团,有时漫延,有时偏锋,正因为难以控制,才需要给自己几个词,念念有词,纠正路径,安顿好必要的情绪。
本栏责任编辑 包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