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自身免疫性肝病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女士今年40岁,连续三年体检发现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近半年来自感乏力,食欲不佳,时有全身关节隐痛,月经不规律。做肝功能、免疫球蛋白、病毒标志物、肝脏超声等检查,排除了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及脂肪肝等疾病。进一步检查结合肝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使用泼尼松治疗3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与自身免疫损害相关的肝脏疾病,通俗地讲,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而损害自身肝脏所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临床上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现介绍其中发病率较高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希望大家认识这种疾病,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早诊治。
  发病:以更年期女性多见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多发生在女性更年期。在美国,自身免疫性肝炎占慢性肝病的10%~15%,我国尚无统计数据。但随着相关实验诊断技术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确诊。
  诊断:血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
  大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呈慢性进展,在体检时因转氨酶(ALT)升高,血液免疫学检查与肝脏超声不能用病毒感染、药物、酒精等常见致病因素解释,才被发现确诊的。患者除了乏力、恶心、呕吐等肝炎症状外,还会出现关节痛、肌肉痛等自身免疫损害表现;在转氨酶异常升高的同时血丙种球蛋白升高,主要是lgG(免疫球蛋白G)水平升高;出现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主要为抗核抗体(ANA)及抗平滑肌抗体阳性,少数为抗肝肾微粒体抗体阳性;肝活检发现特征性的界面肝炎改变,肝细胞玫瑰花样改变,严重者出现桥接坏死,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呈现肝硬化。
  治疗:使用免疫抑制剂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治疗药物主要有皮质激素、硫唑嘌呤及来氟米特等免疫抑制剂。如果进展到肝硬化,则疗效和预后较差;若发展为严重的肝功能失代偿,则需要考虑肝移植。
  生活中,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适度锻炼,避免劳累及熬夜,忌酒,慎食油腻、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近年来,临床上也观察到了一些药物诱发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因此,大家平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滥用药物,一些成分不明的保健品也应慎用。
其他文献
李教授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主任,每天都要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重症监护病房,即大名鼎鼎的ICU,是全医院最紧张、最忙碌的科室,因为所有住院的危重病人都被集中在这里观察治疗,多种先进的医疗器械也都云集于此,中心生命体征监护仪的荧屏上不停地显示着各种图形和数字,不时发出报警铃声;自动人工呼吸机在不知疲倦、有节奏地工作着;输液器林立,吊瓶里装满了黄色、乳白色、透明的药液,还有高悬着
人们常说无酒不成宴,酒是餐桌上让人们兴奋和快乐的催化剂。但如果在饮酒中用药或酒后用药,就存在着酒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伤及用药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镇静药物 乙醇对脑组织的刺激特别敏感,脑组织中的含量大于血液浓度,会影响脑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如果再服用镇静药物,可严重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反应,表现为昏昏欲睡,动作协调性差;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双硫仑反应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