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就需要语文教师挖掘文本的情感源、比较素材的不同点、拓宽写作的视野域,通过语文的工具性、文学性来实现德育的思想性,切实做到寓道于文、润物无声。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11
叶圣陶先生曾言:“教学生读书,为的是让学生从所读书中求得真道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把语文教学和德育有機地结合起来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德育必须融入、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语文的工具性、文学性而实现德育的思想性,切实做到寓道于文、润物无声。
一、挖掘同一文本的情感源,点燃学生心中道德的火花
在平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文本情感的开发。笔者认为:只有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源,才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才能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笔者的做法是:
1. 披文以入情,以情传德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纵观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古今中外各类体裁的文章,一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情感之丰富不胜枚举。有的深蕴着作者的爱国爱民之情、有的抒发革命理想,有的议论生活真谛……无不寄寓着作者高尚的人格精神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些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宝藏,都是语文教师实施情感教学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只有把这些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通过各种手段动情地讲授,注重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以此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及艺术修养。
2. 阅读以动情,以情悟德
读,可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品味出作品的韵味,受到熏陶和感染,进入作品,并和作品融在一起。这样,自然就会接受吸收作品所承载的美好的、进步的道德观念。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抒情性强而又易懂的课文,如《济南的冬天》《安塞腰鼓》等,教学时只需把课文的重点、难点稍加点拨,就可让学生进行表情诵读。因为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对文章的多次诵读中逐渐感悟到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有些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在多次诵读中自然会领会其意。这正如孟子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之外还它个激昂,委婉之处还它个委婉……”。通过诵读,才能进入文境,“设身处地”,才能使自己的心声与作者的心声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欣赏作品的动人情结,领略人物的品格、风采,感受艺术珍品的完美形象,领会文章深蕴的思想意义,这是某些讲解所达不到的功效。
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应当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文字语言的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制定了一个“阅读周计划”,周一为“古诗文赏析”;周三为“时文美文赏析”,周五为“名家名篇赏读”,周六、周日为“自由阅读”,并在周一通过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阅读交流。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在鉴别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不仅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开拓思维,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3. 赏析以激情,以情品道
文本是一座大宝山,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去赏析以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让学生自觉地领悟文章的主旨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文本中不少篇目的题目都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在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用富有诗请画意的语言去揭示它的内涵,这样既使学生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领会课文的主旨,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另外,教师也可以用形神毕现的语言去赏析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赏析中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我们这里所讲的课文赏析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分析,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教师唱“独角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抓住关键性的内容作磨刀石,让学生去砥砺自己的思维,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诸种思维能力,并且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
二、比较相关素材的不同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毛泽东同志说过:“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如果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如在教学中,笔者将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鲁迅的《孔乙己》和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这三篇文章的不同点,同学们经过分析,发现这三篇文章不仅在命题的方法、人物形象的塑造、结构的安排、语言的应用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内容主题上也大不相同。《范进中举》表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它将“读书做官”这个美丽的苹果高高吊起,使读书人终身为之奋斗,到最后不但没有得到要想得到的一切,连自己也成了一无是处的废物。同为描写知识分子的小说《孔乙已》,除了表现这一主题外,主要展示的是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自私的关系,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性和灭亡的必然性。短篇小说巨匠、讽刺大师契诃夫的《变色龙》表面上讽刺的是奥楚蔑洛夫这个小警官因咬人之狗的主人变化而不断变其评价之语,虽难以自圆其说也要勉为其难的丑陋形象,深层揭露的是在专制社会中一个人的地位、权势决定一切的丑恶现实。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分析,学生不仅了解了小说多种多样的写法、各种手法的灵活应用,而且提高了认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修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11
叶圣陶先生曾言:“教学生读书,为的是让学生从所读书中求得真道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把语文教学和德育有機地结合起来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德育必须融入、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语文的工具性、文学性而实现德育的思想性,切实做到寓道于文、润物无声。
一、挖掘同一文本的情感源,点燃学生心中道德的火花
在平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文本情感的开发。笔者认为:只有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源,才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才能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笔者的做法是:
1. 披文以入情,以情传德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纵观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古今中外各类体裁的文章,一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情感之丰富不胜枚举。有的深蕴着作者的爱国爱民之情、有的抒发革命理想,有的议论生活真谛……无不寄寓着作者高尚的人格精神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些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宝藏,都是语文教师实施情感教学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只有把这些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通过各种手段动情地讲授,注重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以此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及艺术修养。
2. 阅读以动情,以情悟德
读,可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品味出作品的韵味,受到熏陶和感染,进入作品,并和作品融在一起。这样,自然就会接受吸收作品所承载的美好的、进步的道德观念。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抒情性强而又易懂的课文,如《济南的冬天》《安塞腰鼓》等,教学时只需把课文的重点、难点稍加点拨,就可让学生进行表情诵读。因为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对文章的多次诵读中逐渐感悟到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有些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在多次诵读中自然会领会其意。这正如孟子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之外还它个激昂,委婉之处还它个委婉……”。通过诵读,才能进入文境,“设身处地”,才能使自己的心声与作者的心声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欣赏作品的动人情结,领略人物的品格、风采,感受艺术珍品的完美形象,领会文章深蕴的思想意义,这是某些讲解所达不到的功效。
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应当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文字语言的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制定了一个“阅读周计划”,周一为“古诗文赏析”;周三为“时文美文赏析”,周五为“名家名篇赏读”,周六、周日为“自由阅读”,并在周一通过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阅读交流。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在鉴别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不仅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开拓思维,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3. 赏析以激情,以情品道
文本是一座大宝山,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去赏析以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让学生自觉地领悟文章的主旨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文本中不少篇目的题目都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在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用富有诗请画意的语言去揭示它的内涵,这样既使学生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领会课文的主旨,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另外,教师也可以用形神毕现的语言去赏析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赏析中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我们这里所讲的课文赏析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分析,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教师唱“独角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抓住关键性的内容作磨刀石,让学生去砥砺自己的思维,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诸种思维能力,并且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
二、比较相关素材的不同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毛泽东同志说过:“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如果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如在教学中,笔者将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鲁迅的《孔乙己》和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这三篇文章的不同点,同学们经过分析,发现这三篇文章不仅在命题的方法、人物形象的塑造、结构的安排、语言的应用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内容主题上也大不相同。《范进中举》表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它将“读书做官”这个美丽的苹果高高吊起,使读书人终身为之奋斗,到最后不但没有得到要想得到的一切,连自己也成了一无是处的废物。同为描写知识分子的小说《孔乙已》,除了表现这一主题外,主要展示的是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自私的关系,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性和灭亡的必然性。短篇小说巨匠、讽刺大师契诃夫的《变色龙》表面上讽刺的是奥楚蔑洛夫这个小警官因咬人之狗的主人变化而不断变其评价之语,虽难以自圆其说也要勉为其难的丑陋形象,深层揭露的是在专制社会中一个人的地位、权势决定一切的丑恶现实。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分析,学生不仅了解了小说多种多样的写法、各种手法的灵活应用,而且提高了认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