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几点尝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g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感到作文教学是个难点。怎样才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老师的一块心病。中学的作文教学普遍情况是教师难上、学生难写,考试作文分数偏低。学生作文“假”“大”“空”,立意“庸”,材料“枯”,结构“套”,语言“死” ,缺少生活气息,缺少真情实感。
  其实中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熟悉的圈子,有自己的愿望和向往,这些都是写作的活水。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寻找题材和“怎么写”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作文教学中的难点。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写作化苦为乐呢?几年教学中我一直在积极探索,并且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扩展联想写作
  在作文教学上,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给学生太多压力,而应该从简单的扩展联想开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表达兴趣。例如我就用“我哭了”“我笑了”“我饿了”三句话让学生选择一句一天扩展一点。有个学困生第一次用“我伤心的哭了”来完成这篇口头“小作文”博得大家的掌声也得到老师鼓励与表扬。一天一点进步那就是大进步。就这样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步步提升起来。补充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想象与延伸拓展。如此他们不停地在我给予他们的几个字上进行扩展联想。几周下来,学生一篇篇作文成形了,在展示这些扩展联想的作文时掌声不时响起有时还有阵阵笑声。掌声与笑声中学生们已尝到写作甜头。在写这类扩展联想式的作文时学生再也不用绞尽脑汁、抓耳挠腮。把这种方法教给学生,他们不停地对各种事物进行扩展联想的自我训练,写作能力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真实写作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日常的作文指导课中,我们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重现生活、畅谈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尤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言为心声”,学生的表达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倾吐”,是自觉地、自主地表现。学生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喜悦,有感动,有委屈,也有愤怒……这时让他们自由表达,不拘形式,不限内容。让学生在急于倾泄心情的时候表达,学生就会说真话、抒真情,学生动笔行文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和苦恼,而是一种自我宣泄的快乐和轻松,是一种情感喷发的畅快和平衡。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挚,最易写出动情点。
  一次我让学生从亲情角度来写《那一次,我流泪了》,班里有个女生写父亲为了还盖房子所欠的债外出打工,从未与父亲分开过的女孩因父亲外出而流泪了。女孩念着这篇承载思念之情的作文时已经泣不成声,此时班里静悄悄的。当女孩含着泪仍然坚持把这份感情大声的说出来了时班里掌声雷动。俗话说得好,“文章不是无情物”。如果你的文章能感染读者,震撼读者的心灵,你的文章就成功了。”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喝着咖啡看着书”此时班里嘘声一片,大家都说假假假……冰心曾经说过“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 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三、情境写作
  设置环境,营造动情的氛围,我国古代诗歌非常重视借景抒情、融情入境、情景交融,写作中我们就应该借鉴这种传情达意的写作方式方法。而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就不注重情境的创设与写作,因而写作训练呆板、无趣味,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不乐意写。某天作文教学课中我布置写作任务,选择身边熟悉的某一个同学来进行描写,要写出该同学特征让大家一看一听就知道是写谁。这样的写作学生有话可说,不一会儿都写好了而且都愿意拿出来念给大家听,都想让大家猜猜他(她)写的是谁。一个男生写到“她有钢丝球式的发型,哥们样的嗓子……”还没有念完,大家就异口同声的说:“段ⅹⅹ”。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乐于提笔乐于表达,也就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班里一次劳动后我让同学们写写这次劳动,看看他们写到的题目吧:《劳动进行曲》《苦与乐同行》《痛并快乐》《团结就是力量》……如此题目就能看出他们写的不一般了。学生经历了劳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再也不会感到写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劳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四、修辞写作
  修辞的天职是把话说得更好。巧用修辞,可使质朴的语句生辉。我经常给我的学生打这样的比方,修辞写作如同化妆,施之粉则太白、施之朱则太赤!还是要恰到好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朱自清先生对荷塘的描写中就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的运用,使其描述具体、形象、生动,作文语言神采飞扬。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作文教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靠不断积累来进行的,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一次次的作文教学尝试中,我努力营造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如同磁石一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往返的殿堂。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乐趣,培养兴趣,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教无定法,作文教学也是如此,我们总是在摸索实践与反思总结中不断前进,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点尝试,欢迎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我从事政教主任工作才一年多点,在这个岗位的四百多个日夜里,我通过探索、积累、研究发现,政教工作是中学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学校工作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方式已与过去的初中生截然不同,因此“政教兴则校更兴”,这是我对政教工作的理解,也就是当今中学发展的标识,它的兴衰成败则为教育事业的讯速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起到不可忽
期刊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的概念和思维方法渗透在高中数学的各个部分;同时,函数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种刻划,这又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材料。就如华罗庚所说:“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函数的两种表达方式——解析式和图象——之间常常需要对照。为了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在有关函数的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手工绘图,但手工绘图有不精确、速度慢的弊端;应用几何画
期刊
“课程资源”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突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开放的、多样的,我们应该善于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此,教师必须建立起新的课程观、教科书观、教师观和课程资源观,懂得课程资源的范围和种类,能正确使用教科书并恰当利用其它的课程资源。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充分挖掘生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呢?我认为,数学课堂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让学生在“动”中学习数学。  一、让学生心动  要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心动,当他们对所学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或者有强烈的好奇感了,他们自然会很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所以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在每个教
期刊
“十二五”期间,我参与研究了市级课题《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贯彻“因材施教”方针的行动研究》,经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我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尝试了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学习方式、改进课堂评价三种策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创新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的严峻挑战下,教师不能安于现状,不能只管教书,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了让学困生也能充分体验数学知识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创新意识。我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在上课时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调动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然而学习是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无不渗透于每一节课、每一次激励、每一个机会、每一个眼神之中。因此,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小学
期刊
“掌握学习”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心里学家布卢姆提出的,他主张在实际教学中帮助每个学生实现他们所能达到的全部潜力,使绝大多数学生学会所教授的大多数内容,理论如此美妙,但我们平时实际工作中的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有时甚至于造成半数以上不合格的职高毕业生走向社会。如何改变现有状况,如何提高职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适应灵活多样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激发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兴趣,这需要我们专业教师对
期刊
一、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从而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以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向爱美、创造美的道路昂首前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语文教材中承载着丰富的美育素材  语文
期刊
高中英语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取长补短、相互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全面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用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应该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英语教育理论是一名英语教师的指导思想和正确决策。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策划者、领导者,教师能
期刊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写作能力是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知识,通过书面表达个人语言思维文字载体。正确引导学生掌握主要单词、句型,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要素,逐步形成他们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