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感到作文教学是个难点。怎样才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老师的一块心病。中学的作文教学普遍情况是教师难上、学生难写,考试作文分数偏低。学生作文“假”“大”“空”,立意“庸”,材料“枯”,结构“套”,语言“死” ,缺少生活气息,缺少真情实感。
其实中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熟悉的圈子,有自己的愿望和向往,这些都是写作的活水。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寻找题材和“怎么写”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作文教学中的难点。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写作化苦为乐呢?几年教学中我一直在积极探索,并且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扩展联想写作
在作文教学上,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给学生太多压力,而应该从简单的扩展联想开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表达兴趣。例如我就用“我哭了”“我笑了”“我饿了”三句话让学生选择一句一天扩展一点。有个学困生第一次用“我伤心的哭了”来完成这篇口头“小作文”博得大家的掌声也得到老师鼓励与表扬。一天一点进步那就是大进步。就这样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步步提升起来。补充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想象与延伸拓展。如此他们不停地在我给予他们的几个字上进行扩展联想。几周下来,学生一篇篇作文成形了,在展示这些扩展联想的作文时掌声不时响起有时还有阵阵笑声。掌声与笑声中学生们已尝到写作甜头。在写这类扩展联想式的作文时学生再也不用绞尽脑汁、抓耳挠腮。把这种方法教给学生,他们不停地对各种事物进行扩展联想的自我训练,写作能力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真实写作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日常的作文指导课中,我们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重现生活、畅谈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尤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言为心声”,学生的表达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倾吐”,是自觉地、自主地表现。学生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喜悦,有感动,有委屈,也有愤怒……这时让他们自由表达,不拘形式,不限内容。让学生在急于倾泄心情的时候表达,学生就会说真话、抒真情,学生动笔行文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和苦恼,而是一种自我宣泄的快乐和轻松,是一种情感喷发的畅快和平衡。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挚,最易写出动情点。
一次我让学生从亲情角度来写《那一次,我流泪了》,班里有个女生写父亲为了还盖房子所欠的债外出打工,从未与父亲分开过的女孩因父亲外出而流泪了。女孩念着这篇承载思念之情的作文时已经泣不成声,此时班里静悄悄的。当女孩含着泪仍然坚持把这份感情大声的说出来了时班里掌声雷动。俗话说得好,“文章不是无情物”。如果你的文章能感染读者,震撼读者的心灵,你的文章就成功了。”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喝着咖啡看着书”此时班里嘘声一片,大家都说假假假……冰心曾经说过“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 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三、情境写作
设置环境,营造动情的氛围,我国古代诗歌非常重视借景抒情、融情入境、情景交融,写作中我们就应该借鉴这种传情达意的写作方式方法。而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就不注重情境的创设与写作,因而写作训练呆板、无趣味,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不乐意写。某天作文教学课中我布置写作任务,选择身边熟悉的某一个同学来进行描写,要写出该同学特征让大家一看一听就知道是写谁。这样的写作学生有话可说,不一会儿都写好了而且都愿意拿出来念给大家听,都想让大家猜猜他(她)写的是谁。一个男生写到“她有钢丝球式的发型,哥们样的嗓子……”还没有念完,大家就异口同声的说:“段ⅹⅹ”。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乐于提笔乐于表达,也就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班里一次劳动后我让同学们写写这次劳动,看看他们写到的题目吧:《劳动进行曲》《苦与乐同行》《痛并快乐》《团结就是力量》……如此题目就能看出他们写的不一般了。学生经历了劳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再也不会感到写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劳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四、修辞写作
修辞的天职是把话说得更好。巧用修辞,可使质朴的语句生辉。我经常给我的学生打这样的比方,修辞写作如同化妆,施之粉则太白、施之朱则太赤!还是要恰到好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朱自清先生对荷塘的描写中就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的运用,使其描述具体、形象、生动,作文语言神采飞扬。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作文教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靠不断积累来进行的,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一次次的作文教学尝试中,我努力营造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如同磁石一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往返的殿堂。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乐趣,培养兴趣,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教无定法,作文教学也是如此,我们总是在摸索实践与反思总结中不断前进,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点尝试,欢迎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其实中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熟悉的圈子,有自己的愿望和向往,这些都是写作的活水。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寻找题材和“怎么写”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作文教学中的难点。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写作化苦为乐呢?几年教学中我一直在积极探索,并且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扩展联想写作
在作文教学上,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给学生太多压力,而应该从简单的扩展联想开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表达兴趣。例如我就用“我哭了”“我笑了”“我饿了”三句话让学生选择一句一天扩展一点。有个学困生第一次用“我伤心的哭了”来完成这篇口头“小作文”博得大家的掌声也得到老师鼓励与表扬。一天一点进步那就是大进步。就这样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步步提升起来。补充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想象与延伸拓展。如此他们不停地在我给予他们的几个字上进行扩展联想。几周下来,学生一篇篇作文成形了,在展示这些扩展联想的作文时掌声不时响起有时还有阵阵笑声。掌声与笑声中学生们已尝到写作甜头。在写这类扩展联想式的作文时学生再也不用绞尽脑汁、抓耳挠腮。把这种方法教给学生,他们不停地对各种事物进行扩展联想的自我训练,写作能力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真实写作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日常的作文指导课中,我们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重现生活、畅谈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尤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言为心声”,学生的表达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倾吐”,是自觉地、自主地表现。学生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喜悦,有感动,有委屈,也有愤怒……这时让他们自由表达,不拘形式,不限内容。让学生在急于倾泄心情的时候表达,学生就会说真话、抒真情,学生动笔行文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和苦恼,而是一种自我宣泄的快乐和轻松,是一种情感喷发的畅快和平衡。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挚,最易写出动情点。
一次我让学生从亲情角度来写《那一次,我流泪了》,班里有个女生写父亲为了还盖房子所欠的债外出打工,从未与父亲分开过的女孩因父亲外出而流泪了。女孩念着这篇承载思念之情的作文时已经泣不成声,此时班里静悄悄的。当女孩含着泪仍然坚持把这份感情大声的说出来了时班里掌声雷动。俗话说得好,“文章不是无情物”。如果你的文章能感染读者,震撼读者的心灵,你的文章就成功了。”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喝着咖啡看着书”此时班里嘘声一片,大家都说假假假……冰心曾经说过“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 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三、情境写作
设置环境,营造动情的氛围,我国古代诗歌非常重视借景抒情、融情入境、情景交融,写作中我们就应该借鉴这种传情达意的写作方式方法。而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就不注重情境的创设与写作,因而写作训练呆板、无趣味,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不乐意写。某天作文教学课中我布置写作任务,选择身边熟悉的某一个同学来进行描写,要写出该同学特征让大家一看一听就知道是写谁。这样的写作学生有话可说,不一会儿都写好了而且都愿意拿出来念给大家听,都想让大家猜猜他(她)写的是谁。一个男生写到“她有钢丝球式的发型,哥们样的嗓子……”还没有念完,大家就异口同声的说:“段ⅹⅹ”。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乐于提笔乐于表达,也就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班里一次劳动后我让同学们写写这次劳动,看看他们写到的题目吧:《劳动进行曲》《苦与乐同行》《痛并快乐》《团结就是力量》……如此题目就能看出他们写的不一般了。学生经历了劳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再也不会感到写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劳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四、修辞写作
修辞的天职是把话说得更好。巧用修辞,可使质朴的语句生辉。我经常给我的学生打这样的比方,修辞写作如同化妆,施之粉则太白、施之朱则太赤!还是要恰到好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朱自清先生对荷塘的描写中就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的运用,使其描述具体、形象、生动,作文语言神采飞扬。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作文教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靠不断积累来进行的,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一次次的作文教学尝试中,我努力营造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如同磁石一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往返的殿堂。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乐趣,培养兴趣,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教无定法,作文教学也是如此,我们总是在摸索实践与反思总结中不断前进,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点尝试,欢迎广大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