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感动与反响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成国先生是一名平凡中蕴育感动,朴实中折射伟大之人。他並非社会名流,卻在香港侨界当中颇有名气;他並非传道解惑之人,卻在集美中学里德高望重;他並非家财万贯,卻无私捐出数百万元教育基金;他並非高大魁梧,卻在人们心中有着巍然挺拔的身影。为何人们发自内心地尊敬他?源自於他一生克俭克勤的无私奉献!源自於他对“陈嘉庚精神”的传递与弘扬!源自他个人的高尚人格及追求!
  【杜成国先生,印尼华侨,五十年代回国,就读於集美中学,後成为中新社的专业新闻摄影记者,於九十年代赴港生活,现担任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董、香港集美校友会副会长、香港中国高校联第一/二/三届理事、集美中学香港校友会永远名誉会长、集美侨校香港校友会永远名誉会长,是集美学校北京校友会创办人之一。】
  生活拮据,卻捐出数百万元巨款
  当感动在人们心中汇聚成河,当血汗挥洒在教育的沃土上,当如雷般的掌声穿越人头攒动的人海,到达杜成国先生的耳边,这时他激动地举起双手,与母校集美中学的师生校友共同庆祝,庆祝集美中学93年周年校庆……这虽然已是时隔一年多的场景了,但在每一名参与者的心中,仍旧是那麽难以忘怀,那麽激动人心!
  2011年10月15日,集美中学迎来了第93周年校庆,在这一天,集美中学的老校友——杜成国先生拿出积蓄,捐款338万元,支持母校新校区建设所需,其後,他又拿出80万元,在集美校友总会设立“杜成国教育助学基金”,另为集美校友总会会馆捐款20万元,还为集美医院捐赠一辆商务车,捐赠总额达到458万元。
  面对如此慷慨大方的杜成国先生,有人可能会猜测:杜成国先生是一方富豪,家财万贯?答案是否定的。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印尼华侨,在公园中摆地摊,专以靠帮印尼佣人拍照谋生,吃着简单的盒饭,每天与太太的花费不超过一百元。如此微薄的收入,何以支持他能大数额的捐款呢?原来他的身後还有着更多令人敬然生畏的故事:
  杜成国先生,印尼华侨,五十年代带着建国的热情返回祖国,於集美中学就读,後经过勤奋自学,成为了中新社的一名专业摄影记者,九十年代退休後赴港,为谋生做过许多工种,最後以摄影为生。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杜成国先生2003年卻在自己的遗嘱里写下,“我有今天的一切与集美中学的栽培分不开,为纪念我的父母,为感谢集美中学母校的教育,为发扬陈嘉庚精神,我决定将北京的房产捐予集美学校,以作为父亲——杜丕林的教育扶贫基金会所需资金或财产。”之後,在得知母校集美中学需建新校区之际,他立即将这处位於北京二环内、佔地三百平米的房产卖之。
  取得的收入,还未在自己口袋里捂热,便转手捐献给了母校。而他的这一举动,只是他多年来为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据集美中学的工作人员回忆,在2000年以後的《集美中学报》上的捐赠名录里,“杜成国”的名字是一个常客,他所捐赠的款项不一定是最多的,但是出现的频率卻是最多的一名。由此,《集美校友》杂誌主编陈经华老师评价他,“杜成国就是这样,拼命捐钱,总找机会以各种方式表达他那份难以割捨的集美情结。”
  目前,杜成国先生在集美中学捐资建造了三座大厦,分别命名为“杜成国楼”、“杜丕林楼”和“叶振汉楼”。这背後也有着耐人寻味的故事,“杜丕林楼是为纪念我的父亲,他十三岁离开祖国,一辈子在外漂泊,念故土而不得归。为了报答他的养育之恩,除了集美建设了‘杜丕林楼’之外,我还在福建老家以他的名义设立了‘杜丕林教育扶贫基金’,希望以此来尽自己的一片孝心。”对於现在集美中学的学生们来说,叶振汉先生可能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杜成国先生继而娓娓道来,“叶振汉先生,是我就读集美中学时的校长,他是一名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越南华侨,视学生为己出,专门为刚回国的华侨子弟成立侨生辅导师组,关心我们的学习以及生活起居,特别是还救济我们的生活。为此,我对他倍怀感激。”为更好地纪念,杜成国先生还在集美中学的校园内塑了一尊叶振汉先生半身铜像。
  “人啊,做一件事最主要做事要坚持、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偶然所为、投机取巧。”多年来,杜成国先生对教育事业及其它方面的捐款,亦没有具体的统计,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款项是他一辈子的大部分积蓄。或许,相比一些超级富豪,捐献几百万元並非难事,而对於一名只有数百万积蓄而捐献出大部分的人来说,意义大得多!
  对摄影的热爱与痴迷,执守一生
  今日,七十多岁的杜成国先生仍旧时常端着手中的相机,以摄影谋生,而对摄影的热爱,卻是他数十年的痴迷所在。
  在就读集美中学之时,自带相机的杜成国先生,便成为了当时摄影兴趣组成员,在课餘时分,他常常端着相机为同学们留下珍贵的求学情景。15岁的时候,杜成国先生在校园里遇到了正前来视察的陈嘉庚校主,並十分有幸与之合影。当时,一个机会悄悄地向他走来。“那时的集美没有记者驻站,因此有时陈嘉庚会见客人的时候,就会叫我前去拍照,由此我常常旷课。不过现在回忆起来,那是一段很珍贵的记忆。”带着对摄影的热爱,杜成国先生的摄影技术日渐精进,在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的情况之下,他已拍得一组精美的好照片。
  随後,杜成国先生被众家媒体所赏识,被聘任为《厦门日报》、《鹭风报》、《福建侨乡报》的通讯员。毕业之後,为他积累了大量的摄影经验,顺利地进入中国新闻社,成为了一名专业的摄影记者,並且在随後的三十年内,坚持一名摄影记者的职业操守,负责为万里等领导人拍照,在中国历史发展记录下大量极为宝贵的照片资料。
  退休之後,杜成国先生带着三个孩子赴港生活。为了求得一日三餐,他尝试了多种工作,不论是基层的停车场管理员,还是卖保险、做销售等等。然而这一切並非他所喜爱的,直到他又一次重新端起了心爱的相机,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内帮遊客拍照。从此,又一次与摄影为伍,走向了他所向往的光线与图片相织的生活。
  直到现在,每当有摄影爱好者向杜成国先生讨教时,他都会热心地给予建议,有时还会耐心地向初学者讲究,一张好相片的构图、光线、準确的拿相机姿势,以及在活动现场时应掌握的拍摄位置等等。   与阿娜的爱情故事,质朴而美丽
  摄影事业伴随着杜成国先生在香港的生活,亦让他结识了一位贤惠能幹的妻子——尤丽阿娜。当提及往事,他总带有感恩的心情,感谢摄影事业所带来的改变,以及对现时生活的满足。
  十多年前,杜成国先生时常在维多利亚公园拍照,这里每到周日,便聚集起了大批来此休息的印尼女佣,她们都希望能拍一些照片或寄回家人,或製作挂历或写真,在这一段时间里,一位活泼热心的、名叫阿娜的印尼籍女佣与他熟络,並常常主动帮他的忙,使他深受感动。之後他们日久生情,共结连理。
  “爱吾专一,锺吾所爱。滥用其情,必为情害。”结婚以来,他们相互扶持,风雨无阻,一心经营好位於维多利亚的摄影小摊位。因为杜成国伉俪都能说得一口流利的印尼语,而且收费低廉、服务好,受到了前来休息的印尼女工的帮衬。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常要将照片送往深圳洗印、加工,因而频繁地往返於深港两地,有时返到家中已是深夜十二点,做完分装整理之後就已到凌晨两点。即便如此辛苦,阿娜亦从不抱怨什麽,一心一意与丈夫奋斗,而她的感人事蹟亦被印尼媒体报道,为当地人们所熟知。“在这期间,阿娜也十分好学,现在都已学会了人像摄影。”说起阿娜,杜成国先生一脸的温情,不用说便能从他的表情中感受得到。
  每当出席各社团活动之时,杜成国先生都带着爱妻前往,为活动提供义务摄影,活动结束後,他们将冲洗好的活动照片,免费发放到参会人员的手中,使得众人倍觉温暖。而杜成国伉俪双双为侨界作贡献的辛勤,也被大家记在了脑海里。有时,活动结束之後,杜成国先生与妻子将餐桌上剩餘的饭菜打包回家,用作第二日的早餐。
  如此节省,是他们的一贯作风。每日,他们吃着简单的早餐,咖啡加麵包,中午常在两点鐘之後,去吃便宜但又能吃饱的下午茶,晚上则在快餐店里买一份晚餐分着吃。“该花的钱要花得漂亮,该省的钱要省得愉快。”十多年後的今天,他们的相濡以沫,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忆及过往,虽不是山珍海味,逍遥度日,但对於他们来说,只要身体健康,节俭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
  有时,为了节省前往母校的费用,杜成国先生携妻子参加香港赴厦门的旅遊团前往,因而无法方便地与众校友相聚,甚至无法準时出席各种活动,但他並不觉得那些仪式有多重要,相反,最为重要的是自己那份真正对母亲的奉献之情……
  诸如此类,发生在杜成国先生身上那些克已奉公的行为,点点滴滴,在他的身边引起了一股奉献的热潮,也感动着许多人。有人说,“杜成国先生是陈嘉庚光辉精神的折光”,有人说,“杜成国先生是我崇拜的兄长,他的为人、奉献、勤俭,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没有想到,在烈日暴雨中,他将自己每天的辛苦所得,无私地捐助给教育事业!他是一位平凡的劳动者,但也是一位伟大的奉献者!”
  面对一切的嘉奖,杜成国先生十分坦然,“我们是处於生活水平之下的人,是最弱势的社会群体,但在活着的时候,辛苦一点、少吃一点、少睡一点、累一点、瘦一点,都不能算什麽,只要能夠多做一点善事,我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子女,中间对得起良心,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好一句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好一位心怀集美之情的铮铮汉子!好一位真实而又伟大的平凡之人!
其他文献
刘英烈先生是“当代中华老人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获得者。年少求学之路,断断续续,艰苦不已,仍不失求学之志,打下书法基础。六十八岁时,定居香港,专攻书法,行笔时,提按顿挫、点画交织,呈现出来的是一件美妙的佳作,屡次获奖,荣誉满身。如今,年近九十的他,耳聪目明,身体健硕,依旧笔耕不辍。来港二十年,开班授徒十九载,桃李满天下,春节时义务为街坊书写春联,翰墨留香,名誉香江。  初试牛刀 一举成名  1993
期刊
2013年1月9日,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发佈《2013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连续11年发佈中国大学排行榜。榜单显示,北京大学问鼎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600强榜首,连续6年蝉联中国大学第一,清华大学屈居第二,复旦大学名列第三,浙江大学位居第四,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五。报告首次发佈中国一流大学城市排行榜,北京、上海和香港居前三,是两岸四地综合竞爭力与核心软实力最强的城市。  
期刊
广东中山人,1962年毕业於北京大学物理系,後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1982年到港发展,一直从事物理教学工作。通过业餘进修,1990年取得香港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即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学至2009年退休。从实验到理论至今二十多年,他将热释光方法发展及应用於鉴定古陶瓷年代,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成为该领域考古年代科学鉴定方面的权威之一。  鉴定古瓷的热释光  在一般人的眼里,考古是历史工作者工作之一,
期刊
陶爱珍女士是一名富有担当、心怀大爱的女性,她遇困境而不惧,遇厄运而不屈,於“危难时机”接手丈夫所创的事业。並热心社团,从幕後走到台前,由一名少闻窗外事的弱女子,蜕变成一名活跃於商界、公益界的魅力女性。她倾心领导澳门鹤山同乡会,全力扶持朝阳学会,不但使同乡会从澳门迈向世界,而且巩固了这条全澳优異生认识祖国的路径,为社会奉献了满腔热心,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阿姐”!  巾帼风采,受命於危难之际  陶爱珍
期刊
近日,韩寒策划出版的科学文艺画册《它们》一上市,便引起了轩然大波。作家和赛车手身份的韩寒是否有资格进行科学传播成为社会舆论爭论的焦点。这套靠口碑传播的书,上市一个月加印三次,已成热门新年礼品。因为《它们》的热销,韩寒也在2012年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中脱颖而出。巨型科学文艺画册《它们》,由全球顶尖古生物复原画家赵闯及科普作家杨杨共同创作,虽然上市低调,又颇受非议,但在京东、当当、卓越等各大网络
期刊
北京时间1月8日凌晨,2012年度国际足联颁奖礼在瑞士的苏黎世进行,梅西击败C罗和伊涅斯塔,连续四年获得金球奖,成为历史第一人。  1972年,当德国人盖德·穆勒完成85球单年进球纪录的时候27岁;而梅西打破这一世界纪录的年龄是25岁——从年龄上看,梅西更难能可贵。1972年穆勒在60场比赛中打进85球,2012年梅西在66场比赛中打进86球。打破尘封了40年的年度进球纪录,梅西成为当之无愧的现役
期刊
2013年1月11日,凤凰汽车2012首届中国汽车年度盛典,在中国大饭店正式启动,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荣获2012中国汽车盛典最具影响力人物奖。获奖理由:10年前,徐和谊组装一支多国品牌部队实现了一个企业的轿车梦;10年後,他又从外资品牌丛林中杀出一条北京牌的中国路,向世界500强进发。在新世纪的“井喷”十年中,北汽再创辉煌,是他用竭心尽力的热忱塑造出北汽如今的辉煌!
期刊
【本刊讯】香港侨友社日前假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举行“庆祝香港侨友社成立30周年暨第15届理监事就职典礼”。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香港中联办协调部部长沈冲,外交部驻港公署主任朱桃英,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副局长许晓晖,全国侨联副主席、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主席陈有庆,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长余国春和印度尼西亚驻港总领事Pak Tehuh Wardoyo等近1200人欢聚一堂,同申
期刊
12月27日,国际篮联(FIBA)官网撰文点评了2012年亚洲篮坛湧现出的青年才俊。在这份榜单中,国青男篮的王哲林、周琦、罗汉琛、代怀博以及国青女篮的杨力维五名中国球员入选。王哲林,这位2米15的内线球员从入选中国男篮奥运集训队的那一刻起就成为瞩目的焦点。周琦,一整年都在努力学习,试图达到新的高度。罗汉琛,是第22届亚青赛当之无愧的最佳控卫,在亚青赛上场均可以贡献8.9分3.6助攻,为中国国青队夺
期刊
对任何正在创业的人来说,最鼓舞人心的书籍是企业家自传。企业家自传比任何管理学教科书或自助手册都令人振奋,因为书中的内容是真实的。这种成功的企业创始人的自传,鲜有文笔优美的,通常也很肤浅——其中许多几乎只是加强版的企业宣传册。但其中最好的一些故事可能具有启迪和指导意义。此外,署企业家自己名字的自传,始终比任何传记都更可信,即便企业家请枪手代笔时也是如此。  ●雷·克罗克的《麦当劳之父的创业冒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