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教师们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相对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传统的教学一切都是预设好的,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等,甚至于每个环节各安排几分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各设置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等等,都事先设计好,一环扣一环,它都是围绕着如何教而展开的,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新课标下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我们必须用这一思想来指导课堂教学设计,预设生成,这样在生成面前我们才不会出现措手不及的尴尬局面。现在“非预设性生成” 的教学理念非常流行,但是有一些教师曲解了“非预设性生成”的真正含义,他们误认为既然生成是不可预设的,那么索性不用预设了,每堂课顺水推舟,随波逐流,上到哪里算哪里。不精心备课,怎么能上好课,这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有违于教学常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因此笔者通过案例说明科学课堂教学要注重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的有机结合,以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 预设 生成
[案例背景]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第一节《空气》中的一个活动内容,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一些科学数据来自科学实验。
[案例描述]
在《空气》一课的教学中,实验是关键,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它能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空气中氧气占了21%。基于这一特点,我在备课的过程中特地将这一实验预先做了一遍,成功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满怀信心的走进了课堂。新课的教学非常地顺利,在学生对空气的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开始了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讨。毫无疑问,大家一致通过了“由实验来测定结果”的方案。我按照第一次所做的,搭好了装置,装好了红磷,点燃了酒精灯,点燃了红磷,塞紧了瓶塞,学生聚精会神地盯着集气瓶,看到燃烧后生成的浓浓白烟,反应还不是特别强烈,学生更期待地是下一步的现象——打开止水夹后水面的上升,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水面迟迟未能上升。看看挂在教室后面的时钟,只顾自地按节奏走着;看看学生,一分钟,有人开始小声地询问了;二分钟,声音有点响了:三分钟,课堂中热闹一片!课堂出现了负面的高潮!
一部分学生:用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着老师,“哈、老师失败了”。
学生甲:“质疑书本上实验的可行性”安慰老师。
学生乙:“喊到,失败是成功之母,老师再来一次。”
也有一些学生在看着书本上的实验,回想刚才的实验,头脑中显示着一个大大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另外一些学生,在看着热闹,老师下一步会怎么办。
......
针对这意外该怎么办呢?说实验室器材简陋而使实验失败;说实验难度太大,现象不易观察到;或者制止他们的议论,给出一个权威的解释,学生肯定能接受。然而以上想到的处理方法让我的心里感受到挫败感,学生也会失落。那么能否利用这个课堂意外,让学生放开思考、分析、交流而生成知识呢。
于是,我对全班学生提出了一个任务:“好,这实验是失败了!接下来看哪一小组能最先解释出水面为什么要上升并找到我们失败的原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班学生就是以四人为一小组的。)顿时,教室里由原先的混乱变成了有序的讨论。
几分钟后,各小组陆续举手示意有结果了。看到他们脸上渴求表现的欲望真的是呼之欲出,连我都很想知道他们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让他们马上开始吧!
一小组认为:“水面上升是因为氧气被消耗了,里面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所以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来了。而我们的装置是漏气了!瓶内与瓶外没有形成一个压强差,外面的液体压不上来。”
另一小组不赞同:“再怎么漏气也会有一些液体被压进去的。我们认为是红磷太少了,根本就没把氧气消耗掉多少,所以造成内外气压没什么大差别。”
又有一小组站起来了:“我们认为是红磷燃烧生成的那些白烟让那些水进不来的。”
还有小组有自己的意见:“哪有那么复杂,就是玻璃管被堵住了呗!”
看到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这么多的猜测结果,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个实验的意外失败,反而给了学生如此多的发挥空间,在学生的分析和交流中,学生对于这个实验设计目的有了更深的认识。当即就让他们为自己的积极而精彩的表现鼓鼓掌,随后抛出了一个总结性的问题:“到底哪个小组的结论是对的呢?”学生们都提出了重做实验,我建议选二个代表吧!二个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在大家推荐下上台演示实验。他们俩检查了仪器的气密性以及玻璃管的畅通与否,而且还特地多加了些红磷,实验开始了,大家都瞪大了眼睛,屏住了呼吸,不负重望,水面开始上升了,并且非常的成功,水位上升了将近1/5。这时的下课铃声也好像前来祝贺,不迟也不早!不过我还是不失时机地说到:“感谢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合作,把老师做失败的实验做成功了。也希望以后再接再厉,遇到问题不要马上打退堂鼓,要相信自己!今天就是最好的证明。”同学们也好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案例反思]
上完这堂课,我的心情也无比轻松,我觉得这节课对我来说是很有收获的。在教学中,演示实验或指导学生实验时,经常出现一些与实验目的有差异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意外事件”。这种“意外”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少它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可以巧妙、正确的处理,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也会有一些“意外”的表现,教师应鼓励他们的表现,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在课堂上处理这种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是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此谈谈几点看法:
一、实验前充分做好器材、学生基本技能的准备,预防可能发生的“意外”
实验前,教师不但要准备好所要器材的种类和数量,还必须检查一下实验器材的性能。如:酒精灯内酒精的多少、火焰的大小、灯芯的松紧是否合适;胶头滴管是否能吸水;试管夹的松紧是否适宜等等,以防“意外”的发生。
不能完全相信器材包装袋上说明的性能,教师要对器材的性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学生实验出现“意外”时而束手无策。而且在实验教学时,教科书中所介绍的器材不一定是最好的,应因地制宜的选用一些合适的器材。如在测浮力的存在实验时,用教材所介绍的钩码做,效果很不大好,这是钩码的密度太大,所受浮力太小所造成的,若换用小石块,效果将会好很多!
二、正确巧妙的处理实验中出现的“意外”
学生在做“研究磁铁的性质”,有时会不小心将磁铁掉落在地上而分为两半,产生“意外”。此时,教师应巧妙的利用这一“意外”,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这样一分为二的磁铁各自的磁极又是怎样的呢?并进一步推理到断成多块的磁铁各自的磁极又是怎样的呢?利用这一“意外”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当然别忘了告诫学生,实验时要认真仔细,别让这种“意外”发生。
总之,教师在处理“意外事件”时,要沉稳并保持良好的判断能力,看能否将课堂意外利用好,获得启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契机。
三、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大胆质疑,发现并解决“意外”
在“体验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实验时,有学生提出了“老师,我没有胸围差!”,这是预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虽然我知道有人是采用腹式呼吸的。于是以没有胸围差为讨论的切入口,引入膈肌活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学生为我提供了很好的知识衔接点。而且对学生的这一“意外”发现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通过学生的积极体验和探究,解除了她的困惑,也树立了她的信心,同时也给其他同学积极的启示:多想、多问、多探究,是学习科学良好的方法。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恰当利用时机来激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课程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课改为课堂教学注入无限生机,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即通过预设促进动态生成,通过生成,丰富预设目标。使科学学习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尽情演绎师生沟通、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科学探究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闪耀智慧的光芒,弘扬自主的个性。
参考文献:
[1]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2]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朱清时,科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
编辑/张华利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 预设 生成
[案例背景]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第一节《空气》中的一个活动内容,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一些科学数据来自科学实验。
[案例描述]
在《空气》一课的教学中,实验是关键,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它能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空气中氧气占了21%。基于这一特点,我在备课的过程中特地将这一实验预先做了一遍,成功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满怀信心的走进了课堂。新课的教学非常地顺利,在学生对空气的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开始了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讨。毫无疑问,大家一致通过了“由实验来测定结果”的方案。我按照第一次所做的,搭好了装置,装好了红磷,点燃了酒精灯,点燃了红磷,塞紧了瓶塞,学生聚精会神地盯着集气瓶,看到燃烧后生成的浓浓白烟,反应还不是特别强烈,学生更期待地是下一步的现象——打开止水夹后水面的上升,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水面迟迟未能上升。看看挂在教室后面的时钟,只顾自地按节奏走着;看看学生,一分钟,有人开始小声地询问了;二分钟,声音有点响了:三分钟,课堂中热闹一片!课堂出现了负面的高潮!
一部分学生:用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着老师,“哈、老师失败了”。
学生甲:“质疑书本上实验的可行性”安慰老师。
学生乙:“喊到,失败是成功之母,老师再来一次。”
也有一些学生在看着书本上的实验,回想刚才的实验,头脑中显示着一个大大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另外一些学生,在看着热闹,老师下一步会怎么办。
......
针对这意外该怎么办呢?说实验室器材简陋而使实验失败;说实验难度太大,现象不易观察到;或者制止他们的议论,给出一个权威的解释,学生肯定能接受。然而以上想到的处理方法让我的心里感受到挫败感,学生也会失落。那么能否利用这个课堂意外,让学生放开思考、分析、交流而生成知识呢。
于是,我对全班学生提出了一个任务:“好,这实验是失败了!接下来看哪一小组能最先解释出水面为什么要上升并找到我们失败的原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班学生就是以四人为一小组的。)顿时,教室里由原先的混乱变成了有序的讨论。
几分钟后,各小组陆续举手示意有结果了。看到他们脸上渴求表现的欲望真的是呼之欲出,连我都很想知道他们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让他们马上开始吧!
一小组认为:“水面上升是因为氧气被消耗了,里面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所以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来了。而我们的装置是漏气了!瓶内与瓶外没有形成一个压强差,外面的液体压不上来。”
另一小组不赞同:“再怎么漏气也会有一些液体被压进去的。我们认为是红磷太少了,根本就没把氧气消耗掉多少,所以造成内外气压没什么大差别。”
又有一小组站起来了:“我们认为是红磷燃烧生成的那些白烟让那些水进不来的。”
还有小组有自己的意见:“哪有那么复杂,就是玻璃管被堵住了呗!”
看到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这么多的猜测结果,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个实验的意外失败,反而给了学生如此多的发挥空间,在学生的分析和交流中,学生对于这个实验设计目的有了更深的认识。当即就让他们为自己的积极而精彩的表现鼓鼓掌,随后抛出了一个总结性的问题:“到底哪个小组的结论是对的呢?”学生们都提出了重做实验,我建议选二个代表吧!二个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在大家推荐下上台演示实验。他们俩检查了仪器的气密性以及玻璃管的畅通与否,而且还特地多加了些红磷,实验开始了,大家都瞪大了眼睛,屏住了呼吸,不负重望,水面开始上升了,并且非常的成功,水位上升了将近1/5。这时的下课铃声也好像前来祝贺,不迟也不早!不过我还是不失时机地说到:“感谢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合作,把老师做失败的实验做成功了。也希望以后再接再厉,遇到问题不要马上打退堂鼓,要相信自己!今天就是最好的证明。”同学们也好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案例反思]
上完这堂课,我的心情也无比轻松,我觉得这节课对我来说是很有收获的。在教学中,演示实验或指导学生实验时,经常出现一些与实验目的有差异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意外事件”。这种“意外”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少它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可以巧妙、正确的处理,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也会有一些“意外”的表现,教师应鼓励他们的表现,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在课堂上处理这种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是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此谈谈几点看法:
一、实验前充分做好器材、学生基本技能的准备,预防可能发生的“意外”
实验前,教师不但要准备好所要器材的种类和数量,还必须检查一下实验器材的性能。如:酒精灯内酒精的多少、火焰的大小、灯芯的松紧是否合适;胶头滴管是否能吸水;试管夹的松紧是否适宜等等,以防“意外”的发生。
不能完全相信器材包装袋上说明的性能,教师要对器材的性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学生实验出现“意外”时而束手无策。而且在实验教学时,教科书中所介绍的器材不一定是最好的,应因地制宜的选用一些合适的器材。如在测浮力的存在实验时,用教材所介绍的钩码做,效果很不大好,这是钩码的密度太大,所受浮力太小所造成的,若换用小石块,效果将会好很多!
二、正确巧妙的处理实验中出现的“意外”
学生在做“研究磁铁的性质”,有时会不小心将磁铁掉落在地上而分为两半,产生“意外”。此时,教师应巧妙的利用这一“意外”,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这样一分为二的磁铁各自的磁极又是怎样的呢?并进一步推理到断成多块的磁铁各自的磁极又是怎样的呢?利用这一“意外”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当然别忘了告诫学生,实验时要认真仔细,别让这种“意外”发生。
总之,教师在处理“意外事件”时,要沉稳并保持良好的判断能力,看能否将课堂意外利用好,获得启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契机。
三、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大胆质疑,发现并解决“意外”
在“体验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实验时,有学生提出了“老师,我没有胸围差!”,这是预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虽然我知道有人是采用腹式呼吸的。于是以没有胸围差为讨论的切入口,引入膈肌活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学生为我提供了很好的知识衔接点。而且对学生的这一“意外”发现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通过学生的积极体验和探究,解除了她的困惑,也树立了她的信心,同时也给其他同学积极的启示:多想、多问、多探究,是学习科学良好的方法。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恰当利用时机来激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课程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课改为课堂教学注入无限生机,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即通过预设促进动态生成,通过生成,丰富预设目标。使科学学习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尽情演绎师生沟通、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科学探究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闪耀智慧的光芒,弘扬自主的个性。
参考文献:
[1]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2]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朱清时,科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
编辑/张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