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东坡志林》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作的杂说史论,内容丰富驳杂,皆属信笔而作,多方面反应了苏轼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是苏轼内在性情的自然流露。《修身历》、《名容安亭》虽是《东坡志林》中较为短小的两篇笔记文,但却是苏轼人生主导思想的集中体现,即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的集中表达。《修身历》主要体现了苏轼的儒、道思想,《名容安亭》主要体现了苏轼的佛禅思想,二者共构成了苏轼“出入儒道,濡染佛禅”的处世原则。
【关键词】:苏轼,《修身历》,《名容安亭》
《修身历》、《名容安亭》出自《东坡志林》,《东坡志林》大致写于苏轼被贬黄州到元符四年遇赦内徙期间,大多是苏轼信笔而书的笔记文,内容包罗万千、几乎无所不谈。通行五卷本的《东坡志林》,共计202条,包括记游、怀古、送别、异事上、异事下、贼盗、夷狄、亭堂、人物、论古等二十九大类。《修身历》属“异事下”、《名容安亭》属“亭堂”,二者共同体现了苏轼在思想方面“出入儒道,濡染佛禅”的特点。其实,这也是苏轼人生的主导思想,是他的处世哲学。如他在《祭龙井辩才文》中认为:“孔老异门,儒释分宫。”“江河虽殊,其至则同”。即苏轼认为儒、释、道三家思想恰如江与河,虽有分歧,但却殊途同归,拥有共同的目的,体现共同的人生哲学。
一、《修身历》中的儒、道思想
《修身历》主要体现了苏轼思想中的儒、道思想。儒家思想主要表现在苏轼对人格自我完善与修养的重视;道家思想主要表现在苏轼对庄子“心斋”、“坐忘”之修身方法的推崇。
首先,是体现儒家思想。孔子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当中,当以修身为本,即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完善自我人格之后,才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当中有所建树。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当中的“修身”二字更多地指向人的思想道德、行为操守这一方面,这从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中便可看出。《修身历》就明显的体现了苏轼对自我人格修养、完善的重视。从《修身历》中可以看出,苏轼在冥官与死而复生之人的对话当中,非常赞同“书日之所为,莫夜必记之,但不记者,是不可言不可作也”的“免罪”方式。首先,“免罪”本就含有改错、悔过之意,属人格完善的一部分,因为,人只有拥有改错之意、悔过之心,才能真正地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其次,苏轼认为,人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不能完全达到“免罪”这一目的,还应在此基础上通过书写、记录等方式将其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完善自我之人格,而此处记录、书写的方式,便类似于儒家所提倡的“吾日三省吾身”,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反思自己行为的不合理之处,以期达到人格的自我修养与完善。此外,苏轼对人格中的“诚”和“正”这两方面尤为推崇,如他在《修身历》中引晃无咎之言:“司马温公有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未尝”、“不可”二词,双重否定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即司马温公生平的所作所为,是没有不可对人言说的,此处重在表达问心无愧之意。苏轼评价此言为“至言”,“至”即极、最之意,体现了苏轼本人对司马温公正直、真诚这一性格特点的高度赞赏,与儒家思想中的“义”与“信”尤为接近。
其次是体现道家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从原文可以看出,《修身历》是一则描写人“死而复生”的寓言故事,总体上给人一种奇幻怪诞、涉笔成趣的感觉。这主要是受庄子“怪诞”文风的影响。众所周知,《庄子》一书想象丰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中有大量怪诞的寓言故事,所以,苏轼此处这种“怪诞”的创作风格当是受到了道家著作《庄子》的影响,这从苏辙给苏轼写的《墓志铭》也可体现出来,苏辙指出,苏轼在读完《庄子》之后叹息道:“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庄子》对苏轼影响之大,他们在此处的共同之处便是,都以“寓言”的形式,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自己的处世哲学。第二,《修身历》主张通过“静坐”的方式“免罪”,“静坐”不单指身体坐在某处静止不动,它更侧重于人内心平静、安适的精神状态,就是说它更注重的是对人心灵的净化与提升。《修身历》中“静坐”二字,与庄子的“心斋”、“坐忘”思想类似,所谓心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即人的精神,“斋”即斋戒,“心斋”即指在修养的过程中,不要被外物的表象所蒙蔽,要听从与自己的内心,使自己的内心得到“斋戒”,最终使心志从一。所谓“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即通过“离形”、“去智”的方式,消除由生理因素所激起的内心欲望,做到无欲无求。综合言之,庄子的“心斋”、“坐忘”,当指排除一切杂念和欲求,使自己的内心澄澈空明,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同样,《修身历》中的“静坐”也属对人内心欲望的涤除与净化,它与庄子的“心斋”、“坐忘”一样,都强调通过对人心灵的涤荡与升华从而达到破除自我、无欲无求的境界,它们同属“心理治疗”的处世方式。
二、《名容安亭》中的佛禅思想
《名容安亭》主要体现了苏轼思想中的佛禅思想。《名容安亭》原文为:
陶靖节云:“倚南窗以寄傲,省容膝之易安。”故常欲作小轩,以容安名之。
“靖节”是东晋时期伟大诗人陶渊明的“谥号”,“倚南窗以寄傲,省容膝之易安。”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从苏轼引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省容膝之易安”可以看出,苏轼是比较推崇陶渊明这种通过隐居来远离世俗的方式的,所以,苏轼也向往自己可以向陶渊明一样过着这种“倚南窗以寄傲,省容膝之易安”——物我相忘、身心皆怡的闲适生活。这与佛家思想中达到“去彼岸”的方法类似,如《摩诃大明咒经》对如何“去彼岸”提出的根本方法是:“离一切颠倒梦想 ”。“离”即“远离”之意,佛教认为远离分为“身远离”与“心远离”两种,《佛教大词典》将“身远离”解释为:“对外界断绝恶友之交游者”;将“心远离”解释为:“于自己之内界,令思惟远离不善之迷惑者”。而陶渊明本人受佛教思想影响很大,目前学界也有很多学者在研究陶渊明作品中所体现的佛禅思想,如丁永忠《<归去来兮辞>与佛曲<归去来>》、李小荣的《<归去来兮辞>的佛教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所以,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远离”同样包含着佛教思想中“身远离”和“心远离”两个方面,“身远离”体现在陶渊明最终决定隐居田园,远离世俗勾心斗角的生活。“心遠离”体现在,陶渊明认为“世与我而相违”,所以,他不愿世俗同流合污、“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苏轼此处所引“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正体现了陶渊明对这种闲适隐居生活的享受与喜爱。所以说,苏轼此处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征引也体现了佛家这种远离世俗、邪恶的思想。
综合言之,《修身历》、《名容安亭》共同体现了苏轼在思想方面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当多次遭贬时,他并不悲观、消极;当陷入困境时,他并不绝望、失落,这与他这样的思想特点有很大的关系。的确如此,也只有在这样的人生态度与处世哲学下,才能使苏轼在困境中安然自适、不为世俗邪恶所动,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闲适淡雅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阮延俊.论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翟晴.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创作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邹志勇. 略论儒释道思想对苏轼创作的影响[J].晋中师专学报,1992(2).
【关键词】:苏轼,《修身历》,《名容安亭》
《修身历》、《名容安亭》出自《东坡志林》,《东坡志林》大致写于苏轼被贬黄州到元符四年遇赦内徙期间,大多是苏轼信笔而书的笔记文,内容包罗万千、几乎无所不谈。通行五卷本的《东坡志林》,共计202条,包括记游、怀古、送别、异事上、异事下、贼盗、夷狄、亭堂、人物、论古等二十九大类。《修身历》属“异事下”、《名容安亭》属“亭堂”,二者共同体现了苏轼在思想方面“出入儒道,濡染佛禅”的特点。其实,这也是苏轼人生的主导思想,是他的处世哲学。如他在《祭龙井辩才文》中认为:“孔老异门,儒释分宫。”“江河虽殊,其至则同”。即苏轼认为儒、释、道三家思想恰如江与河,虽有分歧,但却殊途同归,拥有共同的目的,体现共同的人生哲学。
一、《修身历》中的儒、道思想
《修身历》主要体现了苏轼思想中的儒、道思想。儒家思想主要表现在苏轼对人格自我完善与修养的重视;道家思想主要表现在苏轼对庄子“心斋”、“坐忘”之修身方法的推崇。
首先,是体现儒家思想。孔子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当中,当以修身为本,即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完善自我人格之后,才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当中有所建树。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当中的“修身”二字更多地指向人的思想道德、行为操守这一方面,这从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中便可看出。《修身历》就明显的体现了苏轼对自我人格修养、完善的重视。从《修身历》中可以看出,苏轼在冥官与死而复生之人的对话当中,非常赞同“书日之所为,莫夜必记之,但不记者,是不可言不可作也”的“免罪”方式。首先,“免罪”本就含有改错、悔过之意,属人格完善的一部分,因为,人只有拥有改错之意、悔过之心,才能真正地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其次,苏轼认为,人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不能完全达到“免罪”这一目的,还应在此基础上通过书写、记录等方式将其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完善自我之人格,而此处记录、书写的方式,便类似于儒家所提倡的“吾日三省吾身”,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反思自己行为的不合理之处,以期达到人格的自我修养与完善。此外,苏轼对人格中的“诚”和“正”这两方面尤为推崇,如他在《修身历》中引晃无咎之言:“司马温公有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未尝”、“不可”二词,双重否定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即司马温公生平的所作所为,是没有不可对人言说的,此处重在表达问心无愧之意。苏轼评价此言为“至言”,“至”即极、最之意,体现了苏轼本人对司马温公正直、真诚这一性格特点的高度赞赏,与儒家思想中的“义”与“信”尤为接近。
其次是体现道家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从原文可以看出,《修身历》是一则描写人“死而复生”的寓言故事,总体上给人一种奇幻怪诞、涉笔成趣的感觉。这主要是受庄子“怪诞”文风的影响。众所周知,《庄子》一书想象丰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中有大量怪诞的寓言故事,所以,苏轼此处这种“怪诞”的创作风格当是受到了道家著作《庄子》的影响,这从苏辙给苏轼写的《墓志铭》也可体现出来,苏辙指出,苏轼在读完《庄子》之后叹息道:“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庄子》对苏轼影响之大,他们在此处的共同之处便是,都以“寓言”的形式,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自己的处世哲学。第二,《修身历》主张通过“静坐”的方式“免罪”,“静坐”不单指身体坐在某处静止不动,它更侧重于人内心平静、安适的精神状态,就是说它更注重的是对人心灵的净化与提升。《修身历》中“静坐”二字,与庄子的“心斋”、“坐忘”思想类似,所谓心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即人的精神,“斋”即斋戒,“心斋”即指在修养的过程中,不要被外物的表象所蒙蔽,要听从与自己的内心,使自己的内心得到“斋戒”,最终使心志从一。所谓“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即通过“离形”、“去智”的方式,消除由生理因素所激起的内心欲望,做到无欲无求。综合言之,庄子的“心斋”、“坐忘”,当指排除一切杂念和欲求,使自己的内心澄澈空明,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同样,《修身历》中的“静坐”也属对人内心欲望的涤除与净化,它与庄子的“心斋”、“坐忘”一样,都强调通过对人心灵的涤荡与升华从而达到破除自我、无欲无求的境界,它们同属“心理治疗”的处世方式。
二、《名容安亭》中的佛禅思想
《名容安亭》主要体现了苏轼思想中的佛禅思想。《名容安亭》原文为:
陶靖节云:“倚南窗以寄傲,省容膝之易安。”故常欲作小轩,以容安名之。
“靖节”是东晋时期伟大诗人陶渊明的“谥号”,“倚南窗以寄傲,省容膝之易安。”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从苏轼引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省容膝之易安”可以看出,苏轼是比较推崇陶渊明这种通过隐居来远离世俗的方式的,所以,苏轼也向往自己可以向陶渊明一样过着这种“倚南窗以寄傲,省容膝之易安”——物我相忘、身心皆怡的闲适生活。这与佛家思想中达到“去彼岸”的方法类似,如《摩诃大明咒经》对如何“去彼岸”提出的根本方法是:“离一切颠倒梦想 ”。“离”即“远离”之意,佛教认为远离分为“身远离”与“心远离”两种,《佛教大词典》将“身远离”解释为:“对外界断绝恶友之交游者”;将“心远离”解释为:“于自己之内界,令思惟远离不善之迷惑者”。而陶渊明本人受佛教思想影响很大,目前学界也有很多学者在研究陶渊明作品中所体现的佛禅思想,如丁永忠《<归去来兮辞>与佛曲<归去来>》、李小荣的《<归去来兮辞>的佛教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所以,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远离”同样包含着佛教思想中“身远离”和“心远离”两个方面,“身远离”体现在陶渊明最终决定隐居田园,远离世俗勾心斗角的生活。“心遠离”体现在,陶渊明认为“世与我而相违”,所以,他不愿世俗同流合污、“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苏轼此处所引“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正体现了陶渊明对这种闲适隐居生活的享受与喜爱。所以说,苏轼此处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征引也体现了佛家这种远离世俗、邪恶的思想。
综合言之,《修身历》、《名容安亭》共同体现了苏轼在思想方面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当多次遭贬时,他并不悲观、消极;当陷入困境时,他并不绝望、失落,这与他这样的思想特点有很大的关系。的确如此,也只有在这样的人生态度与处世哲学下,才能使苏轼在困境中安然自适、不为世俗邪恶所动,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闲适淡雅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阮延俊.论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翟晴.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创作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邹志勇. 略论儒释道思想对苏轼创作的影响[J].晋中师专学报,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