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文理兼收的招生模式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却使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很多课程的教学面临挑战。本文结合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探讨了文理兼收专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优秀教学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和设想。
关键词:文理兼收 经济学 教学模式
Innovating Teaching Mode of Economics in the Professional that enrolls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Students
Huang Xueji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bstract: College enrollment mode that enrolls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Students in the same professional was welcomed by recruiters, but brought challenges to the teaching of many courses including Economic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 for students of Economics,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s and gave the solution reference to other good teaching modes.
Keys words: Enroll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students in the same professional, Economics, Model of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F224.0-4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时纷纷打破“文理”界限,实行了文理兼收的招生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理科缜密的思维,又有文科的策划统筹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是,文理兼收也给高校很多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挑战。经济学(国内一般称为西方经济学)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1]。在我国,它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列为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经济学课程的地位和特点使得教师在面向文理兼收专业学生授课时遇到困境。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差异化的需求。研究文理兼收专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 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及对学生的要求
1.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经济学从起源到现在不断演变,从没有脱离经济实践活动。它源于解释经济现象,在加入了一些前提条件、假设与假说基础上,经济学理论则是对经济现象与经济实践分析、归纳的结晶。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情况、新问题的大量涌现,再加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原有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现实问题,于是对以前脱离实际的条件、假设和假说重新认识与设定,这是经济学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逻辑轨迹[2]。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灵活地解释社会实践。
2.理论体系庞杂、教学内容丰富。经济学课程体系主要由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理论与观点构成,内容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总体上说,西方经济学有三大部分内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流派。它有大量基础理论与模型,教学内容较多,与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存在紧密联系。并且,随着西方经济学与这些学科的交叉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兴学科与边缘学科,如行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这些新兴学科与边缘学科的主要理论不断被纳入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之中。这要求学生一方面必须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要求学生能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模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经济题。
3.研究方法多样,数学化趋势明显。从经济学诞生到目前为止,其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既有实证分析,又有规范分析;既有边际分析(增量分析),又有均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既有静态分析,又有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既有个体分析,又有总体分析。但是,概括来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大量运用数学推理与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尤其在现代经济学阶段,为使其在形式上更接近于自然科学,现代经济学广泛运用数学与统计方法,而且随着日益普及计算机技术,又开发了大量计量分析软件、计算机模拟仿真系统与实验经济学等,使得现代经济学的分析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数学化趋势更明显。[3]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上述特征,对初学者而言常常不太适应,学习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对于文科生,如果数学基础不好,毫无疑问,会增加其学习难度和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内容具有典型的层次性。经济学教学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与高级经济学。层次越高,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数理知识与模型越多,层次不同则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深度等方面有所不同:初级经济学大量引用生活案例;中级经济学理论深度有所提高,数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较广泛;高级经济学大量运用数学语言、数学模型及数学推导,理论深度进一步提高。在学习初级经济学时,如果教材和教学方法得当,文理兼收对教学的影响不会太大;但在学习中高级经济学时,数理基础弱的文科生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二、文理兼收专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文科生数学基础薄弱。即使是初级经济学的学习,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这样学生才能比较容易理解其中的数学模型及推导过程。如果文科生在学习高等数学上有困难,肯定会影响其经济学课程的的学习。另外,有些高校在大一就开设初级经济学课程,相关数学内容学生还没有学,这更增加了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难度。 2.理科生经济敏感性差。理科生数学基础较好,能较好地理解相关的经济学模型和数理分析过程,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但是他们一般课外阅读量少,对经济的热点问题关注不够,对经济现象的敏感性差。他们虽然较系统地掌握了理论模型,但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分析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经济学思维缺乏。特别是遇到实际问题与经济理论相背离时,会感到困惑和挫折感。
3.教材选用左右为难:国内教材多重视理论教学,强调模型的应用和公式的推导。文科生看到满篇的模型和公式推导顿失兴趣;理科生弄懂模型后,难以理论联系实际。国外原版教材中虽不范有淡化定量模型分析的,但非本土化的案例难与中国的国情相符。而且国外原版教材一般篇幅长,价格高,在有限的学时里难以充分利用,甚至出现有学生上课满书找老师讲课内容的情形。
4.教学内容范而不精: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内容繁多。受文理兼收、学时有限等因素影响,如果老师在讲授过程中照本宣科,不能根据课程的特点和难点,在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上,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准确定位,有所侧重,突出针对性,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教学方法枯燥单一:文理兼收后,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两级分化。理科生听懂数量模型后虽有成就感,实际上只是掌握了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工具;文科生苦于数学基础不好,遇到量化分析就本能排斥,最后出现听不懂课,不愿意听课的情况。而且单一的老师主讲的教学模式会出现老师很累,学生却无所事事的局面,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文理兼收专业,要想达到相对统一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采取以培养兴趣为导向的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三、文理兼收专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针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及文理兼收专业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在借鉴大量优秀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经济学教学实践和对课程的理解,试图提出一些改革思路和设想:
1. 课堂主体:是教师更是学生
传统教学模式中多是以教师为中心,谓之曰“填鸭式”、“黑板式”。这种模式使师生创造力在教学中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学生“从做中学”, 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发生困难一确定问题一提出假设一推论一验证[4]。 “二战”后,布鲁纳(1960)提倡“发现法”学习,强调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成为“发现者”。[5]20世纪中叶,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的观念,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6]这些教学模式的共同特征都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经济学学派林立、教学内容丰富,理论掌握重量化、实际应用重分析。文理兼收专业,要求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差异和具体需求出发,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兴趣为切入点,以追求“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2. 教材选用:重技术更重思想
国外的经济学教材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初级经济学注重基础和普及,注重经济学思想的传播,如曼昆著的《经济学基础》和萨缪尔森著《经济学》;中级经济学注重应用初级数学知识构成简单的数学模型表达经济学思想,同时也注重经济学思想的传播并为学习高级经济学做准备,如平狄克和鲁宾菲尔德合著的《微观经济学》,范里安著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高级经济学的学习对象主要是专业研究人员,他们之间交流的工具是数学,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表达经济学思想是高级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其应用的范围有限,不追求普及。国内教材在教学内容也有层次性,但从初级开始,就注重模型分析,实例案例内容不够。文理兼收专业,要想真正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能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掌握苦涩难懂的数学模型,重技术更重思想,要让学生学会“想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对刚接触经济学的文理兼收专业的学生,笔者认为曼昆著的《经济学基础》是一本很好的教材,书中几乎没有数学,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初学者在不知不觉中知道了经济学最基本的思想并能学会生活中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过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案例的本土化处理,并精炼内容体系。
3.教学内容:重丰富更重要点
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层次性明显,要想把经济学课程的众多内容在有限的学时里都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课堂讲授只能集中在难点重点上。有些内容很重要,但不难理解,我们课上可以不讲,但不等于不要求学生掌握。学生应围绕教材中各章后面的要点提示来预习和课后习题来复习。另外我们的老师习惯于对教学内容嚼烂后精讲,惟恐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则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而美国老师在课上讲得少而精,课后布置的阅读量则相当大,课上则要求学生当堂陈述,进行讨论。结果是,国外(如美国)学生一学期15个学分的课,学生累得厉害;中国学生一个学期30个学分的课,学生还反映吃不饱。[7]所以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应该以点带面,并通过课堂教学带动课外自学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带着兴趣主动去学习。
4.教学方式:重传授更重启示
学生文理兼收后,传统的“填鸭式”、“黑板经济学”模式无法再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再照本宣科,只重视知识的单向传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1)案例教学法通俗易懂,趣味性强,对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都能适用;(2)问题导入式教学引人入胜,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课堂讨论可以博众家之长,发挥文理学生的各自优势(4)课上小练笔让学生勤动手动脑,及时发现自己问题,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听课的情况。
5.课堂组织:重整体更重协作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一般会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组织课堂教学。文理兼收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这种课堂组织模式难以顾全大局。笔者建议在课堂教学组织上,化整为零,将听课的学生分层分组进行教学,重视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教育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要求教师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来进行[8]。而文理兼收专业的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学习方式与学习特点是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先要掌握文理科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差异,并根据学生情况将同一班上的文理科生打乱重新进行分班分层次教学。对于文科学生要强调他们的课前预习,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消化。如将学生先分文理两个大组,对于文科生,强调其课前预习,并适当补充一些数学知识;然后从每个大组中各抽三至五人,组成六人至十人的文理科学生兼容的学习小组;最后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互助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达到文理两层学生互补的效果。
6.考核方式:重结果更重过程
在考核方法上,我们要改革以往的期终考卷考试方式,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进行全方位考核。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采取新颖、灵活、实用的考评方式。特别是现在很多高校采用教考分离的教学模式,教师更应该重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表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重视学生课堂表现的考核,要求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积极组织小组讨论,并在课堂上设置大量的小练笔作为平时成绩积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也让考核成为教学过程的自然结果。
关键词:文理兼收 经济学 教学模式
Innovating Teaching Mode of Economics in the Professional that enrolls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Students
Huang Xueji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bstract: College enrollment mode that enrolls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Students in the same professional was welcomed by recruiters, but brought challenges to the teaching of many courses including Economic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 for students of Economics,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s and gave the solution reference to other good teaching modes.
Keys words: Enroll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students in the same professional, Economics, Model of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F224.0-4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时纷纷打破“文理”界限,实行了文理兼收的招生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理科缜密的思维,又有文科的策划统筹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是,文理兼收也给高校很多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挑战。经济学(国内一般称为西方经济学)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1]。在我国,它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列为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经济学课程的地位和特点使得教师在面向文理兼收专业学生授课时遇到困境。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差异化的需求。研究文理兼收专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 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及对学生的要求
1.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经济学从起源到现在不断演变,从没有脱离经济实践活动。它源于解释经济现象,在加入了一些前提条件、假设与假说基础上,经济学理论则是对经济现象与经济实践分析、归纳的结晶。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情况、新问题的大量涌现,再加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原有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现实问题,于是对以前脱离实际的条件、假设和假说重新认识与设定,这是经济学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逻辑轨迹[2]。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灵活地解释社会实践。
2.理论体系庞杂、教学内容丰富。经济学课程体系主要由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理论与观点构成,内容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总体上说,西方经济学有三大部分内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流派。它有大量基础理论与模型,教学内容较多,与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存在紧密联系。并且,随着西方经济学与这些学科的交叉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兴学科与边缘学科,如行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这些新兴学科与边缘学科的主要理论不断被纳入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之中。这要求学生一方面必须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要求学生能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模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经济题。
3.研究方法多样,数学化趋势明显。从经济学诞生到目前为止,其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既有实证分析,又有规范分析;既有边际分析(增量分析),又有均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既有静态分析,又有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既有个体分析,又有总体分析。但是,概括来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大量运用数学推理与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尤其在现代经济学阶段,为使其在形式上更接近于自然科学,现代经济学广泛运用数学与统计方法,而且随着日益普及计算机技术,又开发了大量计量分析软件、计算机模拟仿真系统与实验经济学等,使得现代经济学的分析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数学化趋势更明显。[3]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上述特征,对初学者而言常常不太适应,学习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对于文科生,如果数学基础不好,毫无疑问,会增加其学习难度和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内容具有典型的层次性。经济学教学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与高级经济学。层次越高,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数理知识与模型越多,层次不同则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深度等方面有所不同:初级经济学大量引用生活案例;中级经济学理论深度有所提高,数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较广泛;高级经济学大量运用数学语言、数学模型及数学推导,理论深度进一步提高。在学习初级经济学时,如果教材和教学方法得当,文理兼收对教学的影响不会太大;但在学习中高级经济学时,数理基础弱的文科生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二、文理兼收专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文科生数学基础薄弱。即使是初级经济学的学习,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这样学生才能比较容易理解其中的数学模型及推导过程。如果文科生在学习高等数学上有困难,肯定会影响其经济学课程的的学习。另外,有些高校在大一就开设初级经济学课程,相关数学内容学生还没有学,这更增加了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难度。 2.理科生经济敏感性差。理科生数学基础较好,能较好地理解相关的经济学模型和数理分析过程,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但是他们一般课外阅读量少,对经济的热点问题关注不够,对经济现象的敏感性差。他们虽然较系统地掌握了理论模型,但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分析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经济学思维缺乏。特别是遇到实际问题与经济理论相背离时,会感到困惑和挫折感。
3.教材选用左右为难:国内教材多重视理论教学,强调模型的应用和公式的推导。文科生看到满篇的模型和公式推导顿失兴趣;理科生弄懂模型后,难以理论联系实际。国外原版教材中虽不范有淡化定量模型分析的,但非本土化的案例难与中国的国情相符。而且国外原版教材一般篇幅长,价格高,在有限的学时里难以充分利用,甚至出现有学生上课满书找老师讲课内容的情形。
4.教学内容范而不精: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内容繁多。受文理兼收、学时有限等因素影响,如果老师在讲授过程中照本宣科,不能根据课程的特点和难点,在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上,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准确定位,有所侧重,突出针对性,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教学方法枯燥单一:文理兼收后,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两级分化。理科生听懂数量模型后虽有成就感,实际上只是掌握了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工具;文科生苦于数学基础不好,遇到量化分析就本能排斥,最后出现听不懂课,不愿意听课的情况。而且单一的老师主讲的教学模式会出现老师很累,学生却无所事事的局面,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文理兼收专业,要想达到相对统一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采取以培养兴趣为导向的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三、文理兼收专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针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及文理兼收专业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在借鉴大量优秀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经济学教学实践和对课程的理解,试图提出一些改革思路和设想:
1. 课堂主体:是教师更是学生
传统教学模式中多是以教师为中心,谓之曰“填鸭式”、“黑板式”。这种模式使师生创造力在教学中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学生“从做中学”, 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发生困难一确定问题一提出假设一推论一验证[4]。 “二战”后,布鲁纳(1960)提倡“发现法”学习,强调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成为“发现者”。[5]20世纪中叶,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的观念,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6]这些教学模式的共同特征都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经济学学派林立、教学内容丰富,理论掌握重量化、实际应用重分析。文理兼收专业,要求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差异和具体需求出发,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兴趣为切入点,以追求“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2. 教材选用:重技术更重思想
国外的经济学教材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初级经济学注重基础和普及,注重经济学思想的传播,如曼昆著的《经济学基础》和萨缪尔森著《经济学》;中级经济学注重应用初级数学知识构成简单的数学模型表达经济学思想,同时也注重经济学思想的传播并为学习高级经济学做准备,如平狄克和鲁宾菲尔德合著的《微观经济学》,范里安著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高级经济学的学习对象主要是专业研究人员,他们之间交流的工具是数学,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表达经济学思想是高级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其应用的范围有限,不追求普及。国内教材在教学内容也有层次性,但从初级开始,就注重模型分析,实例案例内容不够。文理兼收专业,要想真正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能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掌握苦涩难懂的数学模型,重技术更重思想,要让学生学会“想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对刚接触经济学的文理兼收专业的学生,笔者认为曼昆著的《经济学基础》是一本很好的教材,书中几乎没有数学,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初学者在不知不觉中知道了经济学最基本的思想并能学会生活中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过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案例的本土化处理,并精炼内容体系。
3.教学内容:重丰富更重要点
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层次性明显,要想把经济学课程的众多内容在有限的学时里都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课堂讲授只能集中在难点重点上。有些内容很重要,但不难理解,我们课上可以不讲,但不等于不要求学生掌握。学生应围绕教材中各章后面的要点提示来预习和课后习题来复习。另外我们的老师习惯于对教学内容嚼烂后精讲,惟恐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则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而美国老师在课上讲得少而精,课后布置的阅读量则相当大,课上则要求学生当堂陈述,进行讨论。结果是,国外(如美国)学生一学期15个学分的课,学生累得厉害;中国学生一个学期30个学分的课,学生还反映吃不饱。[7]所以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应该以点带面,并通过课堂教学带动课外自学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带着兴趣主动去学习。
4.教学方式:重传授更重启示
学生文理兼收后,传统的“填鸭式”、“黑板经济学”模式无法再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再照本宣科,只重视知识的单向传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1)案例教学法通俗易懂,趣味性强,对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都能适用;(2)问题导入式教学引人入胜,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课堂讨论可以博众家之长,发挥文理学生的各自优势(4)课上小练笔让学生勤动手动脑,及时发现自己问题,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听课的情况。
5.课堂组织:重整体更重协作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一般会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组织课堂教学。文理兼收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这种课堂组织模式难以顾全大局。笔者建议在课堂教学组织上,化整为零,将听课的学生分层分组进行教学,重视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教育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要求教师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来进行[8]。而文理兼收专业的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学习方式与学习特点是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先要掌握文理科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差异,并根据学生情况将同一班上的文理科生打乱重新进行分班分层次教学。对于文科学生要强调他们的课前预习,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消化。如将学生先分文理两个大组,对于文科生,强调其课前预习,并适当补充一些数学知识;然后从每个大组中各抽三至五人,组成六人至十人的文理科学生兼容的学习小组;最后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互助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达到文理两层学生互补的效果。
6.考核方式:重结果更重过程
在考核方法上,我们要改革以往的期终考卷考试方式,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进行全方位考核。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采取新颖、灵活、实用的考评方式。特别是现在很多高校采用教考分离的教学模式,教师更应该重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表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重视学生课堂表现的考核,要求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积极组织小组讨论,并在课堂上设置大量的小练笔作为平时成绩积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也让考核成为教学过程的自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