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过往围绕“传播学本土化”问题展开的探索,大多以作为整体的“中国”为前提,探讨中国传播研究突破西方话语“普遍性”规范的种种可能.与此同时,中国内部的地方特殊性因素却在“传播学本土化”争论中总体受到忽视.以先发展地区为参照、忽视其他地方性传播实践的“内部普遍性”模式限制了中国传播研究对中国问题的理解与想象范围.本文试以近代四川与沿海、华北等中国先发展地区民众在接受电影、报刊等“新媒介”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为例,说明中国内部地方特殊性在不同地区媒介接受史上的作用过程.基于此,本文指出“传播学本土化”问题的探索应当具备“多元普遍性”的观念自觉,从对地方性传播实践的探究中理解和把握中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