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为三组,每组60例。即常规组(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按摩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按摩)和加压组(在按摩组的基础上,增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观察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患肢水肿的护理效果。结果3~12个月加压组明显降低了上肢淋巴水肿发展程度及发生率,并提高了上肢功能康复的程度,且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按摩或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后,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展程度及发生率下降,上肢功能康复提高。结论 采用手法按摩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更好地预防及治疗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提高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预防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135-01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一种常见慢性并发症,约 10% ~30% 的患者在乳腺癌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水肿。该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导致患者外观异常、乏力、反复感染、丹毒发作和上肢功能障礙,而且这些影响往往会伴随患者终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治疗较棘手,至今仍无根治的方法。常规的锻炼力度欠佳,未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及护理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多种护理干预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8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入选标准: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3.8岁。其中左乳癌95例,右乳癌85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均行辅助化疗,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同意行该项治疗者;有内科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等。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即常规组(常规护理及心理指导)、按摩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按摩)和加压组(在按摩组的基础上,增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3组患者间在年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分期上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方法。(1)常规护理:术后护士帮助患者进行手指、腕和肘关节的活动,每天4次,术后3d开始锻炼肘部和腕部的功能,内收外展腕关节及肘关节,并限制肩关节活动,以利于腋下伤口的愈合,术后7d增加伸屈关节的活动,每天3~4次,每次5~15min,教会患者健侧协助患侧做前臂按揉动作。术后14d让患者进行上臂上举运动,屈肘外展及旋转运动,每天2~3次;(2)心理护理:首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进行沟通,尽量给患者支持与鼓励,介绍同类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及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等。
1.2.2 手法按摩组
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淋巴引流按摩。主要是按摩正常部位的淋巴系统,通过掌心及手指的按摩动作来加快区域淋巴引流。一般是先由远心端逐渐到近心端。每次15~20min,每天2次。
1.2.3 加压组
在手法按摩组的基础上于术后7~10d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治疗。仪器使用方法:患者平卧于治疗床,暴露患侧肢体肩关节以下,套袖包裹暴露区域。设定压力和时间。压力范围为20~150mmHg,间歇性并反复加压,渐进性加强,每次30min,每天2次,10d一个疗程。治疗时为避免交叉感染,使用一次性专用敷料包裹。治疗期间观察治疗区域皮肤颜色,并询问病人情况,如患者有不良主诉及皮肤颜色的改变,则应暂停治疗。
1.3 评定标准
1.3.1 患侧肢体水肿评定标准
轻度水肿:患肢水肿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增粗小于3cm;中度水肿:患肢水肿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增粗在3~5cm,以前臂和手背为著;重度水肿:患肢水肿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增粗大于5cm,累及患侧上肢,伴有关节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
1.3.2 患侧肢体功能评定标准
随访至术后12个月,对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功能进行比较。评价上举、外展及旋转功能。优:上举相差≤5cm、外展达到180°和旋转达到360°:良:上举相差10cm、外展达到150°及旋转达到300°;差:上举相差≥20cm、外展达到90°及旋转达到270°。
1.4 评估指标
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开始至术后12个月,每3个月进行一次淋巴水肿程度的评估。以患者手术前、手术后患侧肢体的周长为评价指标。测量范围包括腕横纹以上5cm,肘横纹上10cm及肘横纹下5cm。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分析数据,等级资料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者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康复的比较(表1):三组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P<0.05。三组患者中加压组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按摩组优于常规组。
表1:三组患者手术前后上肢功能的比较 (例)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过程。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手段能够完全恢复受累肢体,因此,预防是降低 上肢淋 巴水肿 的有效方法。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方法有: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心理护理、手法淋巴引流按摩、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但如何能够最好的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仍没有统一标准,如何能更好的应用这些方法也没有一致的说法。因此,本研究采用几种护理干预方法的结合,发现几种方法的共同干预能够更好的发挥各种护理干预的作用,并达到较理想的疗效,降低上肢水肿的发生及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如果能够开展多种干预的共同应用,期待会有更多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王丽杰,康 骅.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0,17( 3) : 277 -279.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预防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135-01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一种常见慢性并发症,约 10% ~30% 的患者在乳腺癌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水肿。该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导致患者外观异常、乏力、反复感染、丹毒发作和上肢功能障礙,而且这些影响往往会伴随患者终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治疗较棘手,至今仍无根治的方法。常规的锻炼力度欠佳,未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及护理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多种护理干预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8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入选标准: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3.8岁。其中左乳癌95例,右乳癌85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均行辅助化疗,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同意行该项治疗者;有内科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等。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即常规组(常规护理及心理指导)、按摩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按摩)和加压组(在按摩组的基础上,增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3组患者间在年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分期上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方法。(1)常规护理:术后护士帮助患者进行手指、腕和肘关节的活动,每天4次,术后3d开始锻炼肘部和腕部的功能,内收外展腕关节及肘关节,并限制肩关节活动,以利于腋下伤口的愈合,术后7d增加伸屈关节的活动,每天3~4次,每次5~15min,教会患者健侧协助患侧做前臂按揉动作。术后14d让患者进行上臂上举运动,屈肘外展及旋转运动,每天2~3次;(2)心理护理:首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进行沟通,尽量给患者支持与鼓励,介绍同类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及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等。
1.2.2 手法按摩组
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淋巴引流按摩。主要是按摩正常部位的淋巴系统,通过掌心及手指的按摩动作来加快区域淋巴引流。一般是先由远心端逐渐到近心端。每次15~20min,每天2次。
1.2.3 加压组
在手法按摩组的基础上于术后7~10d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治疗。仪器使用方法:患者平卧于治疗床,暴露患侧肢体肩关节以下,套袖包裹暴露区域。设定压力和时间。压力范围为20~150mmHg,间歇性并反复加压,渐进性加强,每次30min,每天2次,10d一个疗程。治疗时为避免交叉感染,使用一次性专用敷料包裹。治疗期间观察治疗区域皮肤颜色,并询问病人情况,如患者有不良主诉及皮肤颜色的改变,则应暂停治疗。
1.3 评定标准
1.3.1 患侧肢体水肿评定标准
轻度水肿:患肢水肿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增粗小于3cm;中度水肿:患肢水肿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增粗在3~5cm,以前臂和手背为著;重度水肿:患肢水肿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增粗大于5cm,累及患侧上肢,伴有关节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
1.3.2 患侧肢体功能评定标准
随访至术后12个月,对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功能进行比较。评价上举、外展及旋转功能。优:上举相差≤5cm、外展达到180°和旋转达到360°:良:上举相差10cm、外展达到150°及旋转达到300°;差:上举相差≥20cm、外展达到90°及旋转达到270°。
1.4 评估指标
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开始至术后12个月,每3个月进行一次淋巴水肿程度的评估。以患者手术前、手术后患侧肢体的周长为评价指标。测量范围包括腕横纹以上5cm,肘横纹上10cm及肘横纹下5cm。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分析数据,等级资料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者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康复的比较(表1):三组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P<0.05。三组患者中加压组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按摩组优于常规组。
表1:三组患者手术前后上肢功能的比较 (例)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过程。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手段能够完全恢复受累肢体,因此,预防是降低 上肢淋 巴水肿 的有效方法。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方法有: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心理护理、手法淋巴引流按摩、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但如何能够最好的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仍没有统一标准,如何能更好的应用这些方法也没有一致的说法。因此,本研究采用几种护理干预方法的结合,发现几种方法的共同干预能够更好的发挥各种护理干预的作用,并达到较理想的疗效,降低上肢水肿的发生及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如果能够开展多种干预的共同应用,期待会有更多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王丽杰,康 骅.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0,17( 3) : 277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