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栽培品种与近缘种的ITS2序列分析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blue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栀子属植物是重要的观赏、药用、色素和油用资源植物,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以及长期的人工栽培和选育,使其习性、叶的形状、花的形态、果实的形状及大小等发生诸多变异,使得栀子栽培群体的变异类型丰富,并形成了一些较为稳定的品种类型.开展栀子栽培品种和近缘种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2(nrDNA ITS2)序列变异程度、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研究,为栀子属植物品种鉴定、遗传育种及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保存于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中药资源圃内的栀子18个栽培品种和3个近缘种共38个样品为试验材料,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直接测序法,对样品进行ITS2片段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用Codon Code Aligner v6.0.1软件拼接后,采用Lasergene Edit Seq 11.1软件进行平均碱基组成百分比统计,用MEGA7.0软件进行分析比对,获得序列长度、GC含量以及变异位点,基于K2P模型分析遗传距离,用UPGMA法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序列变异程度分析显示,狭叶栀子和栀子的ITS2序列长度均为347 bp,GC含量为66.86%,大黄栀子序列长度为355 bp,GC含量为67.61%,栀子栽培品种序列长度除\'燃叶\'、\'金福水栀\'为348 bp外,其他品种序列长度和栀子一致,均为347 bp,栀子栽培品种与近缘种间的平均GC含量相差不明显,GC含量为66.28%~67.15%,其中\'白蟾\'GC含量最低,\'雀舌栀子\'和\'银边雀舌\'GC含量最高.所有样本ITS2序列比对共产生12个变异位点,10个碱基插入,其中8个碱基插入是大黄栀子所独有的,且存在5个特异的变异位点,一部分表型特征有共性的品种之间有共同的变异位点,如植株矮小、叶片小而窄长的品种\'雀舌栀子\'和\'银边雀舌\'在50 bp处,果实相对较大的品种\'分关1号\'、\'金福水栀\'和\'金元\'在84 bp处等.一些品种具有特异的变异位点,如\'白蟾\'(133 bp处)、\'小白蟾\'(229 bp处)等.序列遗传距离分析显示,栀子属种间遗传距离普遍小于近缘种和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大于栀子栽培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所有样本平均遗传距离为0.0055,大黄栀子和\'白蟾\'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020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栀子属乔木树种大黄栀子单独成一支,与栀子属其它种和栀子栽培品种亲缘关系最远,狭叶栀子和野生栀子所有个体总体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分析结果表明,3种栀子属植物在ITS2序列长度和GC含量上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研究发现的部分品种共同变异位点以及部分品种特异变异位点将对栀子品种鉴定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部分聚类结果和以表型数据为基础的数量分类结果类似,但并没有像数量分类结果那样以花重瓣、大果、小果等性状形成明显的系统分枝,研究结果对栀子品种起源、资源保护和种质创新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高校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基层党支部服务师生的能力,围绕中心做好工作、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创新     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组织联系广大师生员工的桥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于高校基层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高校教学、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存在的问题  
期刊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生命教育的目标.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叛逆心理逐渐增强,在中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帮助中学生塑造良好的生命观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有关中学生的生命教育普及性、系统化和学习效果考核等都有待优化.基于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剖析中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索生命教育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