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的品位决定了教育的品位。为此,我们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修炼为师之道,提升教师品位
1. 做有责任的教师。我们提倡教师具有“静的状态”和“高的境界”:静心学习,静心研究,静心教书,静心发展;志向高远,品德高尚,情趣高雅,学养高深。始终坚守道德良心,塑造精神家园,对教育忠诚,对事业热爱,让责任写在脸上,把使命刻于心中。
2. 做有思想的教师。
3. 做幸福的教师。尽管学校与教师的承载与背负太重,但吾辈可以昂扬的生命姿态,简简单单生活、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主动、热忱、阳光地去感悟、追求和创造职业幸福,活出尊严与诗意。
二、构建学习型学校,提高专业素养
1. 读书。坚持每天落实一小时的读书计划,“取法乎上”地阅读,让“读书少与读书浅”造成的本领恐慌渐行渐远。学校每年出资为每位老师订阅了一份由教师自选的专业杂志和统一购买由学校推荐的一本书,强化教师阅读,提高专业素养。
2. 学习。我们提倡教师“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经验学习、向他人学习”,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高度、专业高度、文化高度,实现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的居高临下。
3. 储备。坚持苦练与积累,储备创新精神、个性精神、反思精神、未来精神、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自觉提升魅力、实力、魄力、学力、能力与经历。
4. 思考。坚持理性思考,敢于否定与超越,学会用“心眼”看问题,少些追风,多些思辨,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做善于思考的智者。
5. 创造。创造就是“多走一步、早走一步、再走一步”。
三、立足校本教研,强化教师内力
1. 专题讲座。学校经常性针对教育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与实践困惑,举办各种校内专题报告,指定专人发言,交流做法, 碰撞思想。
2. 交流培训。与书交流,与同伴交流,与大师交流。
3. 集体备课。强化两条线的集体备课,要求同级同科的集体备课每周一次,集体研究教学策略;同班各科之间的集体备课两周一次,集体研究管理策略。教师个人备课要做到九备与六有,即备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问题、备活动、备资源、备作业、备自已;脑中有标,胸中有本,腹中有料,手中有法,目中有人,心中有数。坚持与落实“先个人备课,后集体备课,再个人备课”的集体备课模式,让独立备课与集体备课有效融合。
4. 资源共享。包括共享经验与共享资源。我们的学科资源库已初具规模,运行效果良好。
5. 竞赛示范。学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青年课堂教学竞赛、班主任技能大赛和名师示范课活动。通过竞赛推动与榜样引领,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行为。
6. 科研引领。我们加强了课题研究管理,从课题的选择、过程的跟踪、成果的申报、结题的反馈、成果的应用等系列工作进行了规范管理,力争从细处着手、小题生根,做真实有效的草根研究。
四、借助外部资源,开阔教师视野
1. 请进来直面专家。我们每学年都会有计划地邀请多位国内、省、市著名教授专家来校讲学与指导,实现专家引领,让教师们了解最前沿的教育理论,思考当下教育实践,促进专业成长。
2. 走出去海纳百川。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与继续教育;全力支持与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与观摩,参加省内外不同内容的专业培训与继续教育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东莞市名师工作室的跟岗学习、东莞市教学能手大赛和省课题成果交流展示会。
3. 实打实校际交流。通过深度的校际交流与同伴互助,加深了感情,优化了操作,提升了智慧。“区域性推动、常态化行动、多主体联动”的教研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五、推行激励机制,注入教师动力
包括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物质激励、评价激励。
六、实施两项工程,实现梯级提升
1. 实施青蓝工程,给予期待与等待。我们出台了《青蓝工程实施方案与活动细则》,对青蓝工程的参与对象、工作目标、培养内容、双方职责、过程要求、评价考核等内容作出了详细的说明。每学年,我们都会举行隆重的教师结对仪式,意在表达学校的一种姿态,我们需要的不是表层行走,而是追求一种真实与落实。
2. 实施名师工程,成就大气教师。通过“压担子、架梯子、搭台子、引路子”,“给压力、给动力、给空间、给条件”,让骨干教师的培养“有层次、有任务、有动力、有保障”。学校出现了一批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责任编辑〓魏文琦
一、修炼为师之道,提升教师品位
1. 做有责任的教师。我们提倡教师具有“静的状态”和“高的境界”:静心学习,静心研究,静心教书,静心发展;志向高远,品德高尚,情趣高雅,学养高深。始终坚守道德良心,塑造精神家园,对教育忠诚,对事业热爱,让责任写在脸上,把使命刻于心中。
2. 做有思想的教师。
3. 做幸福的教师。尽管学校与教师的承载与背负太重,但吾辈可以昂扬的生命姿态,简简单单生活、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主动、热忱、阳光地去感悟、追求和创造职业幸福,活出尊严与诗意。
二、构建学习型学校,提高专业素养
1. 读书。坚持每天落实一小时的读书计划,“取法乎上”地阅读,让“读书少与读书浅”造成的本领恐慌渐行渐远。学校每年出资为每位老师订阅了一份由教师自选的专业杂志和统一购买由学校推荐的一本书,强化教师阅读,提高专业素养。
2. 学习。我们提倡教师“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经验学习、向他人学习”,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高度、专业高度、文化高度,实现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的居高临下。
3. 储备。坚持苦练与积累,储备创新精神、个性精神、反思精神、未来精神、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自觉提升魅力、实力、魄力、学力、能力与经历。
4. 思考。坚持理性思考,敢于否定与超越,学会用“心眼”看问题,少些追风,多些思辨,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做善于思考的智者。
5. 创造。创造就是“多走一步、早走一步、再走一步”。
三、立足校本教研,强化教师内力
1. 专题讲座。学校经常性针对教育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与实践困惑,举办各种校内专题报告,指定专人发言,交流做法, 碰撞思想。
2. 交流培训。与书交流,与同伴交流,与大师交流。
3. 集体备课。强化两条线的集体备课,要求同级同科的集体备课每周一次,集体研究教学策略;同班各科之间的集体备课两周一次,集体研究管理策略。教师个人备课要做到九备与六有,即备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问题、备活动、备资源、备作业、备自已;脑中有标,胸中有本,腹中有料,手中有法,目中有人,心中有数。坚持与落实“先个人备课,后集体备课,再个人备课”的集体备课模式,让独立备课与集体备课有效融合。
4. 资源共享。包括共享经验与共享资源。我们的学科资源库已初具规模,运行效果良好。
5. 竞赛示范。学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青年课堂教学竞赛、班主任技能大赛和名师示范课活动。通过竞赛推动与榜样引领,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行为。
6. 科研引领。我们加强了课题研究管理,从课题的选择、过程的跟踪、成果的申报、结题的反馈、成果的应用等系列工作进行了规范管理,力争从细处着手、小题生根,做真实有效的草根研究。
四、借助外部资源,开阔教师视野
1. 请进来直面专家。我们每学年都会有计划地邀请多位国内、省、市著名教授专家来校讲学与指导,实现专家引领,让教师们了解最前沿的教育理论,思考当下教育实践,促进专业成长。
2. 走出去海纳百川。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与继续教育;全力支持与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与观摩,参加省内外不同内容的专业培训与继续教育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东莞市名师工作室的跟岗学习、东莞市教学能手大赛和省课题成果交流展示会。
3. 实打实校际交流。通过深度的校际交流与同伴互助,加深了感情,优化了操作,提升了智慧。“区域性推动、常态化行动、多主体联动”的教研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五、推行激励机制,注入教师动力
包括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物质激励、评价激励。
六、实施两项工程,实现梯级提升
1. 实施青蓝工程,给予期待与等待。我们出台了《青蓝工程实施方案与活动细则》,对青蓝工程的参与对象、工作目标、培养内容、双方职责、过程要求、评价考核等内容作出了详细的说明。每学年,我们都会举行隆重的教师结对仪式,意在表达学校的一种姿态,我们需要的不是表层行走,而是追求一种真实与落实。
2. 实施名师工程,成就大气教师。通过“压担子、架梯子、搭台子、引路子”,“给压力、给动力、给空间、给条件”,让骨干教师的培养“有层次、有任务、有动力、有保障”。学校出现了一批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责任编辑〓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