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行黄埭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秋时节,和朋友去了苏州黄埭老街。抵达时已近中午,大把大把的金黄扑面而来,夏日的燠热和硬朗在秋风里温顺润和了许多,人顿觉气清神爽。
  眼前的黄埭老街瘦长狭小,长三里,宽不足两米。漫步其间,如同钻进姑苏窄窄的巷子,嗅得到过往行人的呼吸。老街东西向,南北两排,南面一排沿河而筑。房屋一律江南风格,黛瓦青砖粉墙。屋顶瓦棱间毛茸茸的瓦松静静站立,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老屋。石灰墙壁洇痕缕缕,俨然一幅年代久远保存不善的古画。许多房屋年久失修,墙体倾斜,像跌倒的老人亟待搀扶。立于墙根,屋内仿佛传出哗啦啦的倾圮声。一半的店铺木门紧闭,冷清的街面,了无人气。桐油涂刷过的杉木门日晒雨淋,开裂的口子像耄耋老人漏齿的豁口。狂想着,要是遭遇阴晦的日子,你孑然置身于此,后背似芒刺顶着,担心深宅里会忽然蹦出幽灵,吓你个半死。
  老街平屋低矮,阴暗潮湿。没有现代的生活设施,年轻的都搬住到公寓房里,坚守的是老者。正值中饭时分,二三人围在矮桌前,两三道菜,一大碗饭,细嚼慢咽,仿佛一口口把时光嚼着咽下,消化掉。行人过往,眼神只轻轻一瞟,立马收回,继续扒饭吃菜,不惊不乍,安详恬和。阶沿石上,大黑狗四脚趴地,仿佛随主人的性子,见了路人眼睛无力眨巴几下,鼻子翕动一番,又回到迷迷糊糊的瞌里。
  黄埭和老家毗邻,记忆里似乎并不陌生,因春申君黄歇引水筑埭而得名,历史悠久。民间流传“先有黄埭镇,再有苏州城”的说法,黄埭一直是苏州西北部、无锡东部地区的重要商埠,与木渎、浒关、甪直誉为苏州四大古镇,一度熙来攘往,商铺林立,繁华时竟有三百多家店铺。
  上世纪80年代,我在苏州上学。凛冽的冬日,骑自行车赶往苏州。和煦的日光下,冰冻融化,黏泥羁绊轮胎,吭哧吭哧,经过喧闹的老街,饥饿人乏,便在茶馆旁的一家面馆歇脚,喊上一碗热腾腾的阳春面暖胃充饥。
  现在,茶馆、面馆人去楼空,没了踪影。从街中央往东,两侧店铺简陋破旧,摆设潦草零乱,几家杂货店里,大都经营着日渐式微的老货,敲铅皮的,箍木桶的,做竹器的。踱进一家竹器店,逼仄的空间堆满竹镬架、扁担、粪桶夹、竹椅等竹器。和店主人搭讪攀谈,他姓周,今年66岁。听口音我们是无锡人,周师傅神情变得激动。说他的师傅便是无锡玉祁人,姓蒋,早年在本地供销社做竹器。他13岁跟蒋师傅学做竹器,从师7年,20岁起独立门户开竹器店,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扯起竹艺,他指着墙边排列的竹刀、篾刀、刨竹器、开竹器等,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扁圆黢黑的脸上透散出自豪、淡定和踌躇。心中憋着疑问:长路漫漫,周师傅是否有过要换个行当做做?曾否涌起要走出老街,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走一走的念头?
  生怕问得唐突,会触及内心深处,我忍住了,没问。
  我告诉他,家里祖辈也是以竹器为生,父母坚持做竹器一直到70岁。常听母亲唠叨,父亲不止一次肩挑竹匾,来黄埭集市叫卖。周师傅听后指指西边,告知当时的集市就在附近的老菜场,现在已迁到新街。
  道别周师傅,径直造访老菜场。路边一家店铺传出收音机悠扬的评弹,琵琶声声,吴语呢喃,仿佛寒冬里捧上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糯米粥,浓密黏稠得化都化不开。我放缓脚步谛听,徜徉在袅袅的旧时光,仿佛一跤跌了进去,出都出不来。
  黄埭人对评弹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喜爱。早在清朝同治年间,黄埭就办起评弹书场,评弹一度成为当地人情趣和文化的时尚,那一笑一颦,缱绻凄迷,已渗透到黄埭人身体的角角落落,仿佛是身上长出的某个器官,魂牵梦系。民国时,黄埭大街曾有徐园、畅园、万福园、三景园等九爿书场,流传着“说书跑码头,能过黄埭关,就算有本事了”,名气之响,可见一斑。
  老菜场空空荡荡,几个水泥墩子寂寞枯坐,摩挲着墙上青砖,我屏息凝神,浸润在昔日父亲的气息里:凌晨两点,月光疏淡,父亲挑着竹匾,步履艰难,行走在窄窄的田埂,赶往黄埭。晨光微曦,父亲瘦弱的身躯现身菜场一隅,弓腰蹲地,喑哑的叫卖声,浸透着生计的沉重……
  坐进一家简易的饭馆用餐。狭小的室内,放着几张方桌,桌上老式台扇咵嗒咵嗒地转动,局促的台面更见拥挤。炉子架在门口,长木凳上摆置各式菜肴,任意选择。一盘花生、两个蔬菜、一个鱼头豆腐汤、两瓶啤酒,两人品酌起来。第一道菜,蘑菇炒茭白。盆底朝天,把汤也喝了,味道真鲜。端菜的阿婆见后,跑着碎步夸张地描绘给厨子,两个老头把菜汤都喝光了。朋友苦笑着,说平生第一次有人称他为老头。两人相视一笑,抒发着感喟,哎,时光无情,造化催人,不知不觉中,人已老了。鱼头豆腐汤端上,满满一砂锅,噼噗噼噗直冒气泡,热吃扑烫。鲢鱼头油镬煎后泛起的褶皱,一如老街的脸,苍老,伤痕累累。
  步出饭馆,朝南踅到一顶水泥桥上。桥面坑坑洼洼,剥蚀受损严重,栏杆脱落,用竹竿绑着。
  伫立桥上,凝望两岸,沿河老屋倒映于水,河埠从户内梯子般伸入河中,一座座次第列成一排。河埠独对塘河端坐,幽阶青苔,犹如经历沧桑的老人喁喁私语,和身后的老街一起,似乎在见证着什么,又在诉说着什么。
  徘徊于小桥,依稀记得几十年前,我去苏州伯父家,回无锡老家坐的是轮船,中午从苏州平门起锚,到达黄埭码头逼近傍晚。夕阳西下,透过船窗仰望天涯,红彤彤一片,彩霞漫天,色彩斑斓。此时,幼小的心灵里承载着邈渺的宇宙,无数的憧憬在心潮翻涌……从桥上俯视水中,波光粼粼,我隐约看到了自己鬓发斑白的影子。
  披着老街的气息往回走,抖抖身子,试图将萦绕的老气味驱走。周师傅淡定从容的神情、饭馆老妇人的话语、老街苍凉的影子,镜头似的在脑洞里缀成一片,渺远的天際倏忽飘来古人的声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心壁滋生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淡淡愁绪。
  责任编辑:秀丽
其他文献
观汉江云海,我来到漩涡镇,顺便到滩上老街去看了看。   滩上的老街,繁忙了千多年,如今只剩几户人家,有青石板明朗朗地匍匐在街面上,述说着岁月的沧桑。滩上的河边,已看不见码头的影子。码头上的石坎梯子,隐蔽在杂草丛中,唯有凸出的几个石条依稀可见。   在此处,碧波荡漾的汉江,与凤凰山溪流汇聚而下的冷水河相遇,冲击出一个大水湾,形成一个滩。滩上的江流,在这里平缓地迂回,旋转着一个大场面,人们叫它漩涡
期刊
我见过父亲在傍晚收工的时候,他大喊了一声:“我们家感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啊。”   那是一个中秋节的傍晚,太阳火红地在西天沉降下去,就像是忙碌了一天逐渐疲惫的父亲。新稻堆在了场上,一个季节的收获已经一目了然。父亲的感谢也是由衷的,他是这堆谷子绝对的主宰,但他们与土地的关系依旧顽固地恶化,入不敷出的日子依旧捉襟见肘。与共和国同龄的父亲,他属牛,乳名也叫“小牛”,在生产队也是“用牛”的。他痛恨这个名
期刊
周末,我坐客车回巴镇探亲,巧遇今年的第一场雪。星星点点的雪花在寒风里飘摇,有的飞向远方,有的落在略显萧索的街上,使人沉闷而压抑。   当我下车站在一家商店的屋檐下等哥哥的车时,一个穿黑色皮夹克,二十多岁光景的男人走了过来,带几分怀疑的神色说出我的名字。我仔细观察他,黑脸,小眼睛,长嘴,与20年前那个叫莫日根的男孩如出一辙。   他确定我的身份后,张口向我要了20元,说自己出门忘带钱,烟瘾犯了,
期刊
又到中秋,月儿又圆,我又想娘了。   中秋之夜,我回到流沙河老家,坐在屋后山上为娘建的“娘月亭”上,明媚柔美的月光尽情地挥洒在四周的山林。娘在对面竹山里永远地睡着了。远山近黛、层层叠叠、树影婆娑,朦胧中好似娘正微笑着向我走来。我与娘、亭与月、故乡与边塞……   娘15岁嫁入何家,那时家中仅有两间破旧的茅草房,真是徒有四壁,一贫如洗,烂木板床上的补丁蚊帐都是娘用稻草搓成的绳子撑在4根竹竿上。为了
期刊
后院的广成姥爷家有一眼井,谁也不记得到底有多少年份了。据村里年龄最长的老人回忆,他的曾祖父说过,打记事起就一直吃这个井里的水。   这眼老井很深,大约有十五六米的样子,水面距地面约五六米。井台四周略高于地面,用四块南山石板铺就。井口外方内圆,石头砌的井沿长年累月被井绳勒出了好多深浅不一的印痕。井壁上长满了墨绿色的苔藓和不知名的小草,常年湿淋淋的,早已看不清井壁砖石的模样。   老井是慷慨的,一
期刊
他说,第一眼看到我的那瞬间,心里说,这小娘以后福气蛮好(我们这儿人把女孩子叫小娘)。潜台词是,嫁了他,我会成为一个有福气的女人。   这话说的是20年前。20年,是什么婚呢?瓷婚。我们两人那天在一个饭馆里吃完饭,算是一个庆祝的仪式。   说说烧菜买菜那些事吧。结婚前,我们俩都不会。他买菜我烧饭,我知道我的手艺不怎么样,不过他不挑剔,总会说“会做就好”。我不明白,为什么在他印象中我不是个会干家务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在母亲的张罗下,卖掉祖上老房子,在城区盖了一栋两间的小楼,有了一方十几平方米的院子。母亲喜欢在院子里种花,我则想着栽树,折中一下,栽了三棵开白花的广玉兰——院墙外一棵,院墙内两棵。广玉兰很给面子,一栽就活,且三五年就枝繁叶茂。春夏之际,玉瓶般的白花,霓裳片片,在阳光的照耀下,跳跃在茂密的绿叶之中。望着那天仙般的花朵,母亲点头微笑,我也为栽对了树而得意扬扬。   逝者如斯夫,白驹过
期刊
秋天,柿子树上的柿子正开得花碰碰的,斑斓的叶子比蝴蝶的翅膀还好看。我妈坐在柿子树下使针线,正说话的当儿,她的电话响了。她眯着老花眼看了看,就找一个平日里通话效果稍好的地方,与她的儿子说体己话去了。我们都懒得挤着耳朵去偷听,不外是说她的儿子都快30岁了,要赶紧找个对象,让她快些抱上孙子的老话。这些话,连风和空气都听得熟悉了。   她接完电话,眉头上一阵喜色掠过,又一阵忧愁袭来,再一声叹气,又低头使
期刊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南太行东麓的农村,家乡是典型的丘陵地形,土薄石厚,干旱少雨,地少产量低,我们姊妹六个,仅靠父母在生产队挣工分维持生活,因而生活十分艰难,缺衣少食,常常忍饥挨饿。当时是大集体时代,以粮为纲,一切服从上級命令。由于干旱少雨,所种粮食品种很少,且多年不变,夏粮小麦,秋粮谷子红薯。   因为穷,吃不饱,这可难坏了以做饭为第一要务的娘!但也没难倒娘,娘是做野菜的高手。家乡山高沟深,
期刊
母亲是个裁缝,被人请去做上门功夫(把匠人请到家里)已有一个多月了。   那一天,母亲回得比平常晚些,我们兄妹四人坐在隔家不远的那座石拱桥上,眼睛朝着去肖家湾那条路的拐角尽头守望着,直等到身上有些凉意,视线也渐渐模糊起来,才在拐角处显出一个挑担的人来,后面跟着母亲,小妹眼尖,拍着巴掌跳起来,用手指着那个方向:“妈妈回来喽,妈妈回来喽……”那年我12岁,最小的妹妹才6岁。   挑担人将母亲的缝纫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