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和公办高校辅导员相比,民办高校辅导员面对层次多样的学生,往往工作强度更大,更加侧重于事务型的日常管理工作,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凸显出管理有余而育人不足。本文根据民办高校学生及辅导员的群体特点,分析辅导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民办高校辅导员如何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生;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特点、辅导员群体特点,探讨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如何从管理向育人转变,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育人成才的目标。
一、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与普通公办高校相比,除了年龄层次上具有的统一性,及“90后”“00后”特有的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烈、实践动手能力强等优质特点外,民办高校的学生还有一些特点,给民办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与其他高等学校生源相比,民办院校的生源比较复杂,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部分专业对口升入高职的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学生层次上除了部分本科,还有高职学生。思想和心理层面上,问题学生凸显。不少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对政治教育以及社团活动都漠不关心,缺乏大学生应有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对学校的管理有逆反心理。缺乏目标及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活以及未来没有规划,或者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很多学生进入民办高校后,他们中的部分在高中时就存在厌学、贪玩、纪律性不强等问题,缺乏自控能力。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特点
1.队伍年龄呈现年轻化,流动性大
现在民办高校的辅导员中“85后” “90后”已经占据绝大多数,30岁以上的辅导员寥寥无几。很多应届毕业生是民办高校招聘辅导员的首选。而这些从校门刚走出来的毕业生,很多把辅导员工作作为自己跳槽的起点,或者是把辅导员工作当做考研或考博前的缓冲,导致辅导员流动性大。而辅导员年轻化的趋势随着辅导员的流动性大的特点一直持续着。
2.队伍学历层次不均衡,总体学历偏低
很多高校选择年轻教师兼职辅导员,这些年轻教师基本上都是博士研究生学历。虽然公办高校也有流动性大的特点,但学历层次上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平,带班承接上相对缓和,对学生教育影响较小。民办高校为提高学生管理教育水平,在近几年也积极引进研究生辅导员,但数量有限,学历比重上,研究生学历在辅导员队伍中只占少数。特别是随着民办高校近几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辅导员的需求量有增无减,很多民办高校通过选拔优秀毕业生留校担任辅导员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进一步加剧了学历层次上的不均衡以及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
3.队伍专业化水平偏低,育人理念淡化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所在是育人,首先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既要求辅导员要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就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而言,普遍偏低,尤其是缺乏专业理论基础。平时工作更多的是传达通知,组织学生日常活动,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素质与实际要求差距较大。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创新育人对策探讨
1.辅导员工作定位亟须转变
从工作定位上,辅导员要彻底改变重管理、轻育人的观念。要从行政管理到管理育人的观念上转变。充分学习教育部相关规定对辅导员的定义,作为教师要教书育人,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管理育人。辅导员在工作定位准确的基础上,做好基本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重心转移,一切以服务育人为中心,才能改变学生对辅导员的看法,辅导员不再只是学校消息的“传声筒”“学生保姆”。辅导员要进一步减少和学生的交流障碍,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在价值观、人生观、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专业化的引导。
2.直面当下民办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问题
作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除了教学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学习,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的规划。其次,虽然有的民办高校基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每月一课,甚至每周一课。但因为辅导员专业素质的限制,效果上并不理想。往往这种教育徒有其表,没有内容。最后,民办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理念,面对过分强调自我意识的“90后”大学生,除了系统教育,如何有序开展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成才的目标,还需进一步探讨。
3.民办高校辅导员提升育人能力的探讨
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重心,一切围绕着服务育人而进行。在这个基础上,辅导员改变工作定位的同时,需要积极探索育人的方式方法。
首先,提升自身素质,育己育人,从事务型向学习型转变,与学生共同成长。基于现在民办高校辅导员面临的年轻化、阅历少、专业素质低的问题。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时间,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了专业素质的提升,才有做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辅导员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在生活、学习、交际、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指导及服务。
其次,重视素质教育,凸显人文关怀。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民办高校辅导员往往重视工作效率,而轻视工作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工作中一刀切,缺乏人性化管理。年轻化的辅导员队伍,在工作中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年龄相差不大,辅导员和学生更容易建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工作,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这种关系的重建,有利于改善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师生交流提供一个平台,更有利于日常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最后,辅导员要进一步加强和专业教师的沟通联系,加强合作,形成学生教育合力。民办高校往往出现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两条线,平行不相交。长此以往,才导致教师和辅导员育人的定位不明确,导致出现教师只管课堂教学、辅导员只管日常管理的局面。这就导致了学生教育链的断层,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应该在合理分工的同时,加强沟通协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合力,实现共同育人,以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张再兴,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3]肖 辉.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6, (1).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生;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特点、辅导员群体特点,探讨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如何从管理向育人转变,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育人成才的目标。
一、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与普通公办高校相比,除了年龄层次上具有的统一性,及“90后”“00后”特有的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烈、实践动手能力强等优质特点外,民办高校的学生还有一些特点,给民办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与其他高等学校生源相比,民办院校的生源比较复杂,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部分专业对口升入高职的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学生层次上除了部分本科,还有高职学生。思想和心理层面上,问题学生凸显。不少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对政治教育以及社团活动都漠不关心,缺乏大学生应有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对学校的管理有逆反心理。缺乏目标及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活以及未来没有规划,或者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很多学生进入民办高校后,他们中的部分在高中时就存在厌学、贪玩、纪律性不强等问题,缺乏自控能力。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特点
1.队伍年龄呈现年轻化,流动性大
现在民办高校的辅导员中“85后” “90后”已经占据绝大多数,30岁以上的辅导员寥寥无几。很多应届毕业生是民办高校招聘辅导员的首选。而这些从校门刚走出来的毕业生,很多把辅导员工作作为自己跳槽的起点,或者是把辅导员工作当做考研或考博前的缓冲,导致辅导员流动性大。而辅导员年轻化的趋势随着辅导员的流动性大的特点一直持续着。
2.队伍学历层次不均衡,总体学历偏低
很多高校选择年轻教师兼职辅导员,这些年轻教师基本上都是博士研究生学历。虽然公办高校也有流动性大的特点,但学历层次上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平,带班承接上相对缓和,对学生教育影响较小。民办高校为提高学生管理教育水平,在近几年也积极引进研究生辅导员,但数量有限,学历比重上,研究生学历在辅导员队伍中只占少数。特别是随着民办高校近几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辅导员的需求量有增无减,很多民办高校通过选拔优秀毕业生留校担任辅导员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进一步加剧了学历层次上的不均衡以及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
3.队伍专业化水平偏低,育人理念淡化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所在是育人,首先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既要求辅导员要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就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而言,普遍偏低,尤其是缺乏专业理论基础。平时工作更多的是传达通知,组织学生日常活动,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素质与实际要求差距较大。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创新育人对策探讨
1.辅导员工作定位亟须转变
从工作定位上,辅导员要彻底改变重管理、轻育人的观念。要从行政管理到管理育人的观念上转变。充分学习教育部相关规定对辅导员的定义,作为教师要教书育人,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管理育人。辅导员在工作定位准确的基础上,做好基本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重心转移,一切以服务育人为中心,才能改变学生对辅导员的看法,辅导员不再只是学校消息的“传声筒”“学生保姆”。辅导员要进一步减少和学生的交流障碍,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在价值观、人生观、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专业化的引导。
2.直面当下民办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问题
作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除了教学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学习,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的规划。其次,虽然有的民办高校基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每月一课,甚至每周一课。但因为辅导员专业素质的限制,效果上并不理想。往往这种教育徒有其表,没有内容。最后,民办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理念,面对过分强调自我意识的“90后”大学生,除了系统教育,如何有序开展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成才的目标,还需进一步探讨。
3.民办高校辅导员提升育人能力的探讨
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重心,一切围绕着服务育人而进行。在这个基础上,辅导员改变工作定位的同时,需要积极探索育人的方式方法。
首先,提升自身素质,育己育人,从事务型向学习型转变,与学生共同成长。基于现在民办高校辅导员面临的年轻化、阅历少、专业素质低的问题。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时间,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了专业素质的提升,才有做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辅导员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在生活、学习、交际、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指导及服务。
其次,重视素质教育,凸显人文关怀。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民办高校辅导员往往重视工作效率,而轻视工作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工作中一刀切,缺乏人性化管理。年轻化的辅导员队伍,在工作中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年龄相差不大,辅导员和学生更容易建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工作,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这种关系的重建,有利于改善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师生交流提供一个平台,更有利于日常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最后,辅导员要进一步加强和专业教师的沟通联系,加强合作,形成学生教育合力。民办高校往往出现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两条线,平行不相交。长此以往,才导致教师和辅导员育人的定位不明确,导致出现教师只管课堂教学、辅导员只管日常管理的局面。这就导致了学生教育链的断层,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应该在合理分工的同时,加强沟通协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合力,实现共同育人,以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张再兴,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3]肖 辉.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