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和他家隔了一座山,山的这一边是我家,那一边是他家。沿河水清清绿草茵茵的田间小道走长长的一段,再爬一条石板小山路,过了山坳就是我家。
初中时代,一星期回家一次,我总从他家门前走过。他有时跳到围墙上,蹲着看我走过。我故意走在同伴身侧挡着,都不说话;有时不见他人,屋里有歌声源源流出,已经不记得是哪一首了;有时院子里站着个男人,笑吟吟地说:“进家喝茶吧,妹妹(大人对孩子的昵称),你的同学安,在家的。”知道是他爸爸。
我还是那么礼貌地拒绝掉,也还一个笑笑的脸。
只有一次,他与几个同伴跑到山脚下一墩大圆石上等着。几个男孩儿并不跟我说话,却是嬉言笑语逗我的同伴。我们隐入荆柴里的小路去,身后是飞来的泥团砸树木的簌簌声。
便有一年冬天,约了中学里的外乡同学去我家,绕了大道。他也来了,带个比他稍矮的堂弟。他心里爱恋着同学中的一个,我们知道的。
爸在家里烧得炭火旺旺,妈推石磨,磨出一缸豆腐白白,守着门口等。
到家,暖和过后,我和女同学躲回房里。晾他俩在厅,听爸寒暄。他走时便不送。
又有一回他问:“你小时候是不是叫唐雪花?我来过你家,借了一张CD——记得么?那时你好小——好漂亮的!”
我慌了,大喊:“不是!我小时候最讨厌你们村的小孩儿!”然而心里,又听到了儿时那一声声“唐雪花”从半山殷殷切切飘下。我远远地看了又看,却是从不应的。
期中考试,晚上不晚修。宿舍楼前大悬幕布,放露天电影。教室里的我,耳机塞了两耳朵,大唱Mr.Lee新教的《Tomorrow will be better》。抬起头才看到他满脸愠色:“吼什么吼!”
初二了,同伴毕业的毕业,坐摩托车的坐摩托车。于是陡陡的山路,也只有我孤零零地去爬,再无人陪。冬天,天黑得早,到他村时夜已暮,走完他的村子,过小路,天越来越黑,林边萧萧瑟瑟,山下鸟声惊人,心便存了那么一点幻想――也许他等在前头,也许我的身后,有他怜惜的目光,默送我爬完山坳。
冬天过去了,并没有等到。
该发生的故事没有发生。
春天来了。
去上学,过了他的村子上了山路,人在半山腰,听到摩托车声,听到有人在山下叫:“唐!唐!下来坐我车去!”
又走了几步,便回头了。
路上,他急急地问:“你是不是隐心,隐心是不是你?”我答他:“不是。”再问:“那你知道隐心是谁吗?”再答:“不知道。”
又一次闹了大大的别扭,半个学期视而不见,迎而绕路。四目再不相对,两口再无一言。
后来学校的广播天天放《为你写诗》。后来便在某一课本里发现了一页纸,是一首诗,诗名:为你写诗。慢慢看过,慢慢折起,仍然不说话。
后来便是一张球台上,忽然发现另一端是对方。看了山长水阔的一眼,冰释前嫌。
冰释前嫌,遂成义气兄弟。
中考后,我到了另一个城市上高中;他留在县城职校。不再联系。
新年在寒寒的冬天来临。
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人说:“我来你家玩,可以吗?”
一辆摩托车,仍载了他的堂弟,他来了。却在对面公路上停着,不肯来家。
妈妈出来喊:“安,进家啊,进家暖暖!”
仍然不肯,定要我过去。我便换上我新学校的一套校服,风一样飞到他跟前,大拍他肩膀,眉弯齿笑:“兄弟,你来了!”
坐上他的车,去另一个同学家,路上又约一男同学。
傍晚,逃掉同学父亲的热情晚饭,走了。夜色凄迷,他把我送回家。
高二,不时打来电话。像大口喝酒的兄弟,我们说话,声声豪爽句句痛快。
终于有一天,他说:“可不可以,做我的白雪?”
我笑:“哈哈哈!我是卖红苹果的呀!”
高三,不再与外人联系。便似乎断了人情脉息,昨日种种已为陈迹。
冬天又来了,高三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寒冷。
一次心血来潮,便去信息:“今年过年,还来我家玩吗?”
“如果你请,来!”
“好,准备热烈欢迎,但是,请带上女友一起哦。”
“为什么?”
“不然,我怕我妈要误会。”
久久的沉默。
“误会,不是更好吗?”
冬之声,在窗外啸得更厉害了。
初中时代,一星期回家一次,我总从他家门前走过。他有时跳到围墙上,蹲着看我走过。我故意走在同伴身侧挡着,都不说话;有时不见他人,屋里有歌声源源流出,已经不记得是哪一首了;有时院子里站着个男人,笑吟吟地说:“进家喝茶吧,妹妹(大人对孩子的昵称),你的同学安,在家的。”知道是他爸爸。
我还是那么礼貌地拒绝掉,也还一个笑笑的脸。
只有一次,他与几个同伴跑到山脚下一墩大圆石上等着。几个男孩儿并不跟我说话,却是嬉言笑语逗我的同伴。我们隐入荆柴里的小路去,身后是飞来的泥团砸树木的簌簌声。
便有一年冬天,约了中学里的外乡同学去我家,绕了大道。他也来了,带个比他稍矮的堂弟。他心里爱恋着同学中的一个,我们知道的。
爸在家里烧得炭火旺旺,妈推石磨,磨出一缸豆腐白白,守着门口等。
到家,暖和过后,我和女同学躲回房里。晾他俩在厅,听爸寒暄。他走时便不送。
又有一回他问:“你小时候是不是叫唐雪花?我来过你家,借了一张CD——记得么?那时你好小——好漂亮的!”
我慌了,大喊:“不是!我小时候最讨厌你们村的小孩儿!”然而心里,又听到了儿时那一声声“唐雪花”从半山殷殷切切飘下。我远远地看了又看,却是从不应的。
期中考试,晚上不晚修。宿舍楼前大悬幕布,放露天电影。教室里的我,耳机塞了两耳朵,大唱Mr.Lee新教的《Tomorrow will be better》。抬起头才看到他满脸愠色:“吼什么吼!”
初二了,同伴毕业的毕业,坐摩托车的坐摩托车。于是陡陡的山路,也只有我孤零零地去爬,再无人陪。冬天,天黑得早,到他村时夜已暮,走完他的村子,过小路,天越来越黑,林边萧萧瑟瑟,山下鸟声惊人,心便存了那么一点幻想――也许他等在前头,也许我的身后,有他怜惜的目光,默送我爬完山坳。
冬天过去了,并没有等到。
该发生的故事没有发生。
春天来了。
去上学,过了他的村子上了山路,人在半山腰,听到摩托车声,听到有人在山下叫:“唐!唐!下来坐我车去!”
又走了几步,便回头了。
路上,他急急地问:“你是不是隐心,隐心是不是你?”我答他:“不是。”再问:“那你知道隐心是谁吗?”再答:“不知道。”
又一次闹了大大的别扭,半个学期视而不见,迎而绕路。四目再不相对,两口再无一言。
后来学校的广播天天放《为你写诗》。后来便在某一课本里发现了一页纸,是一首诗,诗名:为你写诗。慢慢看过,慢慢折起,仍然不说话。
后来便是一张球台上,忽然发现另一端是对方。看了山长水阔的一眼,冰释前嫌。
冰释前嫌,遂成义气兄弟。
中考后,我到了另一个城市上高中;他留在县城职校。不再联系。
新年在寒寒的冬天来临。
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人说:“我来你家玩,可以吗?”
一辆摩托车,仍载了他的堂弟,他来了。却在对面公路上停着,不肯来家。
妈妈出来喊:“安,进家啊,进家暖暖!”
仍然不肯,定要我过去。我便换上我新学校的一套校服,风一样飞到他跟前,大拍他肩膀,眉弯齿笑:“兄弟,你来了!”
坐上他的车,去另一个同学家,路上又约一男同学。
傍晚,逃掉同学父亲的热情晚饭,走了。夜色凄迷,他把我送回家。
高二,不时打来电话。像大口喝酒的兄弟,我们说话,声声豪爽句句痛快。
终于有一天,他说:“可不可以,做我的白雪?”
我笑:“哈哈哈!我是卖红苹果的呀!”
高三,不再与外人联系。便似乎断了人情脉息,昨日种种已为陈迹。
冬天又来了,高三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寒冷。
一次心血来潮,便去信息:“今年过年,还来我家玩吗?”
“如果你请,来!”
“好,准备热烈欢迎,但是,请带上女友一起哦。”
“为什么?”
“不然,我怕我妈要误会。”
久久的沉默。
“误会,不是更好吗?”
冬之声,在窗外啸得更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