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代周文矩的作品《重屏会棋图》描绘中主李璟与兄弟下棋的场景,该作品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生活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其重屏式布局方式对于空间的伸展,尤其对中国绘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首先对该作品的背景以及流传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对历代的研究进行梳理;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展望。
关键词:《重屏会棋图》;研究简史;展望
一、《重屏会棋图》概述
《重屏会棋图》系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作,绢本、设色,纵40.3、横70.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画面分为三重空间,前景描绘了南唐中主李璟和他的弟兄景遂、景达、景逷下棋观弈的宫廷生活场景。屏风构成画面的第二层空间,屏风内容是根据白居易的《偶眠》诗意所画。在这其间又有一扇山水小屏风,因为在屏风中又画屏风,故称为“重屏图”。该画既是一幅反映宫廷内生活纪实性画卷,又是一副精美的人物肖像画。与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以及董元《溪岸图》等是南唐人物画的代表。其特点在于这类画直面当时的政治现实,深入刻画人物精神。这对于研究五代的绘画艺术、历史、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流传上,最早见于《宣和画谱》著录仅记图名。以后以《重屏图》《重屏会棋图》《李后主重屏图》《观弈图》等名称,续见于明代都穆《寓意编》、张丑《清河书画舫》、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无名氏《装余偶记》、安岐《墨缘汇观》、胡敬《西清札记》、清宫《石渠宝笈三编》、顾复《平生壮观》、吴荣光《辛丑销夏记》、吴修《青霞馆论画绝句》、陆心源《穰梨馆过眼续录》等著录,诸书对尺幅、题识、鉴藏印记、流传情况等记载,都不尽相同,可知历代有数本流传。
二、《重屏会棋图》研究简史
(一)第一阶段:清以前
关于《重屏会棋图》的研究最早见于北宋《王文公集》(卷五十)中王安石的《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一诗,该诗指出《重屏会棋图》中所画头戴高帽者为南唐中宗李璟。北宋时期梅尧臣就《重屏会棋图》曾作一诗:“画中见画三重铺,此幅巧甚意思殊。”“三重铺”即画中两处屏风在纵深上将画面分为前后三层空间。南宋初,王明清在《挥座三录》中记载了他以家藏李璟肖像画与此图进行考辩的过程。元代袁桷在《清容居士集》中主要考证的是会棋者的性质。这与同时代的陆友仁《研北杂志》中一样,都是对人物性质的考证,都证明会期者为李璟四兄弟,画面屏风中所画内容为白居易的《偶眠》诗意。清代吴荣光《辛丑销夏记》中确立了画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其所录庄虎孙的跋语:“图中一人南面挟册正坐者,即南唐李中主像;一人并榻坐稍偏左向者,太北晋王景遂;二人别榻隅坐对弈者,齐王景达、江王景逷。”
(二)第二阶段:近现代以来
现代对于《重屏会棋图》的研究主要从绘画艺术、历史以及古代家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内容介绍上主要有《宣和画谱》(卷七·人物),傅抱石《中国古代绘画史纲》,汤堂的《画鉴》,《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五代十国士人画)等绘画艺术专著。在《中国绘画经典》(五代卷)一书中,对画卷的基本信息、画面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最后猜测了该画选题所暗含的意义为隐士。根据年代、屏上所绘内容以及人物图像的性质等方面,徐邦达的《中国绘画史图录》(上)、《古书画伪讹考辨》(上册)中认为年代为宋摹本,这一观点也广为接受。余晖在《故宫讲坛:《重屏会棋图》背后的那些事》中从作品背后的两枚假的印章等分析为宋摹本,甚至对该作品为什么为宋摹本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方面作了分析。但丁羲元《周文矩真迹<重屏会棋图>考》一文中认为屏上所画为周文矩的真迹。还有以屏风为对象所展开的相关研究如:虞英的《“屏”与“镜”——中西传统绘画画中“像”与画中“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认为屏风不仅能凸显画中人的主体地位,建构画中人的文人身份,形塑画中人的个性身份及品格,还能如一扇窗户或一个取景框,为我们开启画中人的另一重身份、另一面形象。巫鸿的《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介与再现》一文中在第二章中将《重屏会棋图》中的性别和空间问题作为焦点,通过探寻仕女屏风的历史与这种屏风类型相联系的幻的概念,以及绘画中性别空间的并置,以试图解释中国绘画中隐藏在整个女性人物画史之中关于空间与凝视的社会结构。在艺术探析方面,主要从艺术特色、空间布局、图像内容等几个方面,主要有王元芳的《<重屏会棋图>艺术探析》对创作以及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人物表现技法以及艺术价值地位与影响影响进行介绍和总结。李蓓蕾的《<重屏会期图>的图像空间——一个可比较的案例》将中西方绘画中的空间结构原理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中西文化特質与解决空间结构的方法不同。张晓晶《以图像学研究方法分析<重屏会棋图>》以图像学方法揭示作品对于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家具、艺术价值。李玉芹《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图示与内涵阐释》从作品的形式、主题以及象征意义三个层次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单国强《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对画面中主要人物,特别是李璟的身份进行了论述,对艺术特色以及图后的题跋、流传等进行介绍。陈倩的《试析南唐周文矩的画中画<重屏会棋图>》分析其艺术思想、表达技巧、绘画技法等方面,对南唐时期的历史风俗,政治背景进行了粗略地研究。高婧的《白居易与<重屏会棋图>》从艺术表达上进行了分析。此外还有张晨、谢小英的《周文矩<重屏会棋图>赏析》对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介绍,并对画面作了赏析。唐克扬的《在屏中的空间里》论证“元绘画”所暗示的在确凿的摹写与虚幻的造境间不断往复的可能性。
三、研究与展望
综上所述,对于《重屏会棋图》历来皆有记载与研究。所涉及到的内容及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作品的年代、作者进行了相关的考释;2.对作品本身的艺术特色、技法等的分析为研究古代绘画的发展,周文矩本人的艺术风格提供了参考;3.以作品为出发点所拓展开来的包括屏风、人物以及相关的社会历史、人物背景的分析与整理。可以说,对于《重屏会棋图》的研究拓展到各方面而且均有所创获,但也应该关注到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比如:作品的年代系宋摹本还是周文矩真迹。屏风上所绘内容是否依据白居易的《偶眠》一诗所绘仍存争议,《偶眠》所题年代与画作所传达的年代存在差异,反映出范围与画面人物的身份甚至是整个画面陈设中所传达的皇室的身份不符,还是屏风上就是白居易的诗意画,不止是画面内容与诗意相同,画所表达的意境也与画面整体、人物性格等相符。另外,也应该要考虑到作品背后想要传达的信息、指示、警戒、情感的抒发等,对画面进行分析时应该多方面的拓展开来。当然,由该作品所拓展开的相关研究也非常的多,而且多为画面内容方面,包括屏风、家具、人物等,但画面中的其它信息也可以进行进一步分析,或作为相关研究的参考,如人物后面的投壶、右下角侍女的着装风格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应对于画面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等作进一步的研究而不是简单的分析与梳理。
作者简介:石美华(1991-),女,苗族,重庆人,陕西师范大学2016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物鉴定与研究。
关键词:《重屏会棋图》;研究简史;展望
一、《重屏会棋图》概述
《重屏会棋图》系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作,绢本、设色,纵40.3、横70.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画面分为三重空间,前景描绘了南唐中主李璟和他的弟兄景遂、景达、景逷下棋观弈的宫廷生活场景。屏风构成画面的第二层空间,屏风内容是根据白居易的《偶眠》诗意所画。在这其间又有一扇山水小屏风,因为在屏风中又画屏风,故称为“重屏图”。该画既是一幅反映宫廷内生活纪实性画卷,又是一副精美的人物肖像画。与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以及董元《溪岸图》等是南唐人物画的代表。其特点在于这类画直面当时的政治现实,深入刻画人物精神。这对于研究五代的绘画艺术、历史、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流传上,最早见于《宣和画谱》著录仅记图名。以后以《重屏图》《重屏会棋图》《李后主重屏图》《观弈图》等名称,续见于明代都穆《寓意编》、张丑《清河书画舫》、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无名氏《装余偶记》、安岐《墨缘汇观》、胡敬《西清札记》、清宫《石渠宝笈三编》、顾复《平生壮观》、吴荣光《辛丑销夏记》、吴修《青霞馆论画绝句》、陆心源《穰梨馆过眼续录》等著录,诸书对尺幅、题识、鉴藏印记、流传情况等记载,都不尽相同,可知历代有数本流传。
二、《重屏会棋图》研究简史
(一)第一阶段:清以前
关于《重屏会棋图》的研究最早见于北宋《王文公集》(卷五十)中王安石的《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一诗,该诗指出《重屏会棋图》中所画头戴高帽者为南唐中宗李璟。北宋时期梅尧臣就《重屏会棋图》曾作一诗:“画中见画三重铺,此幅巧甚意思殊。”“三重铺”即画中两处屏风在纵深上将画面分为前后三层空间。南宋初,王明清在《挥座三录》中记载了他以家藏李璟肖像画与此图进行考辩的过程。元代袁桷在《清容居士集》中主要考证的是会棋者的性质。这与同时代的陆友仁《研北杂志》中一样,都是对人物性质的考证,都证明会期者为李璟四兄弟,画面屏风中所画内容为白居易的《偶眠》诗意。清代吴荣光《辛丑销夏记》中确立了画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其所录庄虎孙的跋语:“图中一人南面挟册正坐者,即南唐李中主像;一人并榻坐稍偏左向者,太北晋王景遂;二人别榻隅坐对弈者,齐王景达、江王景逷。”
(二)第二阶段:近现代以来
现代对于《重屏会棋图》的研究主要从绘画艺术、历史以及古代家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内容介绍上主要有《宣和画谱》(卷七·人物),傅抱石《中国古代绘画史纲》,汤堂的《画鉴》,《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五代十国士人画)等绘画艺术专著。在《中国绘画经典》(五代卷)一书中,对画卷的基本信息、画面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最后猜测了该画选题所暗含的意义为隐士。根据年代、屏上所绘内容以及人物图像的性质等方面,徐邦达的《中国绘画史图录》(上)、《古书画伪讹考辨》(上册)中认为年代为宋摹本,这一观点也广为接受。余晖在《故宫讲坛:《重屏会棋图》背后的那些事》中从作品背后的两枚假的印章等分析为宋摹本,甚至对该作品为什么为宋摹本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方面作了分析。但丁羲元《周文矩真迹<重屏会棋图>考》一文中认为屏上所画为周文矩的真迹。还有以屏风为对象所展开的相关研究如:虞英的《“屏”与“镜”——中西传统绘画画中“像”与画中“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认为屏风不仅能凸显画中人的主体地位,建构画中人的文人身份,形塑画中人的个性身份及品格,还能如一扇窗户或一个取景框,为我们开启画中人的另一重身份、另一面形象。巫鸿的《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介与再现》一文中在第二章中将《重屏会棋图》中的性别和空间问题作为焦点,通过探寻仕女屏风的历史与这种屏风类型相联系的幻的概念,以及绘画中性别空间的并置,以试图解释中国绘画中隐藏在整个女性人物画史之中关于空间与凝视的社会结构。在艺术探析方面,主要从艺术特色、空间布局、图像内容等几个方面,主要有王元芳的《<重屏会棋图>艺术探析》对创作以及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人物表现技法以及艺术价值地位与影响影响进行介绍和总结。李蓓蕾的《<重屏会期图>的图像空间——一个可比较的案例》将中西方绘画中的空间结构原理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中西文化特質与解决空间结构的方法不同。张晓晶《以图像学研究方法分析<重屏会棋图>》以图像学方法揭示作品对于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家具、艺术价值。李玉芹《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图示与内涵阐释》从作品的形式、主题以及象征意义三个层次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单国强《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对画面中主要人物,特别是李璟的身份进行了论述,对艺术特色以及图后的题跋、流传等进行介绍。陈倩的《试析南唐周文矩的画中画<重屏会棋图>》分析其艺术思想、表达技巧、绘画技法等方面,对南唐时期的历史风俗,政治背景进行了粗略地研究。高婧的《白居易与<重屏会棋图>》从艺术表达上进行了分析。此外还有张晨、谢小英的《周文矩<重屏会棋图>赏析》对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介绍,并对画面作了赏析。唐克扬的《在屏中的空间里》论证“元绘画”所暗示的在确凿的摹写与虚幻的造境间不断往复的可能性。
三、研究与展望
综上所述,对于《重屏会棋图》历来皆有记载与研究。所涉及到的内容及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作品的年代、作者进行了相关的考释;2.对作品本身的艺术特色、技法等的分析为研究古代绘画的发展,周文矩本人的艺术风格提供了参考;3.以作品为出发点所拓展开来的包括屏风、人物以及相关的社会历史、人物背景的分析与整理。可以说,对于《重屏会棋图》的研究拓展到各方面而且均有所创获,但也应该关注到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比如:作品的年代系宋摹本还是周文矩真迹。屏风上所绘内容是否依据白居易的《偶眠》一诗所绘仍存争议,《偶眠》所题年代与画作所传达的年代存在差异,反映出范围与画面人物的身份甚至是整个画面陈设中所传达的皇室的身份不符,还是屏风上就是白居易的诗意画,不止是画面内容与诗意相同,画所表达的意境也与画面整体、人物性格等相符。另外,也应该要考虑到作品背后想要传达的信息、指示、警戒、情感的抒发等,对画面进行分析时应该多方面的拓展开来。当然,由该作品所拓展开的相关研究也非常的多,而且多为画面内容方面,包括屏风、家具、人物等,但画面中的其它信息也可以进行进一步分析,或作为相关研究的参考,如人物后面的投壶、右下角侍女的着装风格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应对于画面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等作进一步的研究而不是简单的分析与梳理。
作者简介:石美华(1991-),女,苗族,重庆人,陕西师范大学2016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物鉴定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