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供电所管理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两个转变”发展要求和“四化”战略的具体措施,对农电事业的健康发展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供电企业,必须把提高农电队伍职业素养和加强供电所管理作为两项并重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关键词:供电所;人力资源管理
一、供电所管理现状。供电所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用户,因此供电所的发展基础、安全生产状况、管理方式、供电环境等方面都与市区供电营业厅有较大区别,同时积累的问题和矛盾相对较多。目前,供电所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管理较为粗放、管理水平与全面加强“三个建设”要求相差较远的问题。经过调研,目前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工作技能不能满足要求。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队伍大致由四类人员组成:一是原乡镇农电管理站的电工及村电工;二是供电企业的临时工;三是供电企业职工子弟;四是社会青年,随着电力设施的不断完善和设备不断更新,各种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随之而来。而农电队伍的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较为欠缺。
2、员工个人对前景的思虑。随着农网改造的不断深入及网络水平的提高,农电员工除了农电营销外,所能从事的运维工作范围会越来越小。而供电、农电用工制度的不同导致人员之间的不能流动,职业前景不明朗。
3、管理模式与生产专业化、营销集约化、农电队伍职业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供电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要负责辖区内的抄表、收费,开展优质服务,又要负责设备运行维护和线损管理,尤其是随着管理规范化的逐步深入,基础资料、数据整理、报表归档等要求越来越精细化,承担的责任和所从事的工作量相当巨大和复杂,而供电所内能够胜任这些工作的人才却相对缺乏。
总的来说,目前供电所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如何合理利用有效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推动供电企业稳健快速发展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和迫切任务。
二、提升供电所管理的思考。优秀的供电所管理应该能达到“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效益突出、形象优良”的综合管理水平。要目前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内外部环境下,对供电所的管理既然不能等同于专业管理,又有别于一般性的综合管理。笔者认为,人是组织中最活跃的基本要素,提升供电所管理应首抓人力资源管理,并将以下六个方面做细做实。
1、规范农电用工管理,人员能进能出。一方面,劳动计划管理要兼顾计划性和灵活性。目前省公司对县级供电企业农电的用工计划和员工入口审核实行统一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农电用工有地域性强和员工流失率相对较高的特点,省公司在对县公司农电用工计划实行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可尝试将供电所的实时补员与调整放权给县公司。另一方面,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范淘汰退出机制。通过细化劳动合同条款,明确规定员工取得相应岗位资格的年限。对在规定时间内仍无法通过培训取得资格的员工,合同期满不再续签合同,建立通畅的人员出口关。
2、进一步优化劳动组织方式。由于大部分控股公司地处边远地区,地理条件差,在国网公司定员三年贯标的背景下。在供电所内部全面实行专业化管理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压力非常大,企业经营和管理成本也会大幅上升。因此,在管理中要尊重现实,不搞一刀切。对县城周边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可考虑供电所之间横向整合,合并设立中心供电所。所内分成维护班和抄收班,维护班员工以线路运行维护、检修为主。抄收班则以电力营销工作为主,每人负责800~900户客户的抄核收工作。供电所采用双月抄表方式后,抄收班干部的工作量减轻,供电所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对运行维护班和抄收班人员进行弹性调控。这种方式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更为灵活,既基本实现了营配分离的专业化管理要求,又能使所内员工相互协调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和管理费用,也促进了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对较边远的供电所,由于人员集中管理比较困难,则应继续保留营配合一的柔性班组管理方式,供电所内部整合便于开展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专心致志为企业谋发展,诚心诚意为客户搞服务。
3、改善农电人力资源结构。农电队伍人才密谋低,文化层次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存在已久。另外,农电队伍还出现了年龄老化的趋势。以五甲供电所为例,农电队伍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员工占54.2%;中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的员工仅占23.1%;40岁以上的员工占到了59.3%。
加强队伍建设,改善供电所人力资源结构,要从加强供电所所长对农电队伍能力建设和业绩提升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抓起。供电所必须执行公司制定的教育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化解工学矛盾。同时,班组内训以技能和现场培训为主,培训效果要与所长工作业绩挂钩,进一步提高农电队伍的掌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农电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公司实现“一强三优”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和坚实的人才基础。
4、建立晋升机制,为优秀农电员工提供职业发展通道。目前,我局建立了供电所所长等重要岗位的定期竞聘制,为竞选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这必将进一步激励农电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有效推进“三支队伍”建设和提高供电所管理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5、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完善员工职业化和专业化培训体系。一方面以农电员工为重点,加强农电营销、农村配网、窗口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整体推进农电工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加快业务骨干人才培养。在各班组选拔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骨干作为班组内训师,优先外送培训。表现突出的聘任为公司层面的内训师,充实专业化培训师资队伍,并在待遇、岗位晋升上给予倾斜,以点带面,以培促学,培养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开拓,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的农电队伍。
6、加强农电员工思想教育。农电人员组成的多样性决定了工作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培训需要同时加强。在实施技能提升的同时,还必须通过国家电网公司“四统一”活动、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党工团组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企业归属感。只有这样,农电队伍的发展才能得以保障,才能打造出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农电队伍。
关键词:供电所;人力资源管理
一、供电所管理现状。供电所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用户,因此供电所的发展基础、安全生产状况、管理方式、供电环境等方面都与市区供电营业厅有较大区别,同时积累的问题和矛盾相对较多。目前,供电所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管理较为粗放、管理水平与全面加强“三个建设”要求相差较远的问题。经过调研,目前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工作技能不能满足要求。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队伍大致由四类人员组成:一是原乡镇农电管理站的电工及村电工;二是供电企业的临时工;三是供电企业职工子弟;四是社会青年,随着电力设施的不断完善和设备不断更新,各种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随之而来。而农电队伍的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较为欠缺。
2、员工个人对前景的思虑。随着农网改造的不断深入及网络水平的提高,农电员工除了农电营销外,所能从事的运维工作范围会越来越小。而供电、农电用工制度的不同导致人员之间的不能流动,职业前景不明朗。
3、管理模式与生产专业化、营销集约化、农电队伍职业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供电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要负责辖区内的抄表、收费,开展优质服务,又要负责设备运行维护和线损管理,尤其是随着管理规范化的逐步深入,基础资料、数据整理、报表归档等要求越来越精细化,承担的责任和所从事的工作量相当巨大和复杂,而供电所内能够胜任这些工作的人才却相对缺乏。
总的来说,目前供电所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如何合理利用有效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推动供电企业稳健快速发展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和迫切任务。
二、提升供电所管理的思考。优秀的供电所管理应该能达到“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效益突出、形象优良”的综合管理水平。要目前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内外部环境下,对供电所的管理既然不能等同于专业管理,又有别于一般性的综合管理。笔者认为,人是组织中最活跃的基本要素,提升供电所管理应首抓人力资源管理,并将以下六个方面做细做实。
1、规范农电用工管理,人员能进能出。一方面,劳动计划管理要兼顾计划性和灵活性。目前省公司对县级供电企业农电的用工计划和员工入口审核实行统一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农电用工有地域性强和员工流失率相对较高的特点,省公司在对县公司农电用工计划实行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可尝试将供电所的实时补员与调整放权给县公司。另一方面,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范淘汰退出机制。通过细化劳动合同条款,明确规定员工取得相应岗位资格的年限。对在规定时间内仍无法通过培训取得资格的员工,合同期满不再续签合同,建立通畅的人员出口关。
2、进一步优化劳动组织方式。由于大部分控股公司地处边远地区,地理条件差,在国网公司定员三年贯标的背景下。在供电所内部全面实行专业化管理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压力非常大,企业经营和管理成本也会大幅上升。因此,在管理中要尊重现实,不搞一刀切。对县城周边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可考虑供电所之间横向整合,合并设立中心供电所。所内分成维护班和抄收班,维护班员工以线路运行维护、检修为主。抄收班则以电力营销工作为主,每人负责800~900户客户的抄核收工作。供电所采用双月抄表方式后,抄收班干部的工作量减轻,供电所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对运行维护班和抄收班人员进行弹性调控。这种方式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更为灵活,既基本实现了营配分离的专业化管理要求,又能使所内员工相互协调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和管理费用,也促进了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对较边远的供电所,由于人员集中管理比较困难,则应继续保留营配合一的柔性班组管理方式,供电所内部整合便于开展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专心致志为企业谋发展,诚心诚意为客户搞服务。
3、改善农电人力资源结构。农电队伍人才密谋低,文化层次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存在已久。另外,农电队伍还出现了年龄老化的趋势。以五甲供电所为例,农电队伍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员工占54.2%;中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的员工仅占23.1%;40岁以上的员工占到了59.3%。
加强队伍建设,改善供电所人力资源结构,要从加强供电所所长对农电队伍能力建设和业绩提升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抓起。供电所必须执行公司制定的教育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化解工学矛盾。同时,班组内训以技能和现场培训为主,培训效果要与所长工作业绩挂钩,进一步提高农电队伍的掌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农电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公司实现“一强三优”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和坚实的人才基础。
4、建立晋升机制,为优秀农电员工提供职业发展通道。目前,我局建立了供电所所长等重要岗位的定期竞聘制,为竞选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这必将进一步激励农电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有效推进“三支队伍”建设和提高供电所管理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5、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完善员工职业化和专业化培训体系。一方面以农电员工为重点,加强农电营销、农村配网、窗口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整体推进农电工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加快业务骨干人才培养。在各班组选拔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骨干作为班组内训师,优先外送培训。表现突出的聘任为公司层面的内训师,充实专业化培训师资队伍,并在待遇、岗位晋升上给予倾斜,以点带面,以培促学,培养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开拓,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的农电队伍。
6、加强农电员工思想教育。农电人员组成的多样性决定了工作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培训需要同时加强。在实施技能提升的同时,还必须通过国家电网公司“四统一”活动、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党工团组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企业归属感。只有这样,农电队伍的发展才能得以保障,才能打造出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农电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