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圣经》中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俊美痴情的虞姬忍了一辈子,盼了一辈子,等了一辈子,毒品的折磨、敌人的迫害没使他倒下,爱情的背叛却让他不堪一击。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到抗战再到文化大革命,一路走来,观众看到的更多是段小楼、程蝶衣这样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面前的软弱无力,被时间的洪流夹裹着、赶着、被压迫着,流露出一种无法抗拒的宿命感。或许,霸王别姬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凄凉的悲剧。虞姬与霸王,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恋,一曲心酸怅惘的离歌。
【关键词】:人物分析;艺术特点;悲凉
《霸王别姬》讲述的是京剧表演中分别饰演虞姬、霸王的程蝶衣和段小楼在清末一个戏班里一起学戏时,蝶衣对师兄小楼产生了爱慕之情。在之后的社会动荡变化中段小楼背弃了自己的誓言,蝶衣最后拔剑自刎的故事。影片故事时间从1924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延续到文革以后,是一个横跨了大半个世纪的近代历史。导演用隐晦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人在历史车轮面前的无奈,表现了人性与社会的矛盾。影片中每个人物独具特色的个性下隐藏的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大众的悲哀。陈凯歌指导下的《霸王别姬》它选择中国文化中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文化和京剧艺人的平常生活,展现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三个人的爱恨纠缠,异性与同性感情的矛盾,小人物的悲哀在时代烘托下显得愈加无力,他们是时代的悲剧,他们为了这个时代而生也为了这个时代而亡。
一、程蝶衣:落花有意真虞姬
作为妓女的儿子,从事的又是当时最低贱的“戏子”这一行,小豆子童年的凄惨可想而知。这也为他后来一系列不合情理的做法,想法埋下伏笔。母亲,是孩子最能够依靠的港湾。可当小豆子的母亲用刀砍下他的第六指时,他们的血缘亲情就被硬生生的扯断,随着那根断指而消失不见。唯一一件与母亲有关的东西——披风,也在师兄弟们的嘲笑声中,被小豆子扔进火盆。
刚入戏班的时候,小豆子总是躲在昏暗晦涩的色调中,用警惕、怀疑的目光审视那些“光明”中的人们。明暗的对比更凸显出了小豆子的孤单寂寥。
小豆子性别观念的转换是在他的童年,遇到小豆子之后完成的。“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简单一句话,小豆子却始终说错。直到那爷来梨园挑人,小石头用滚烫的烟斗插入小豆子口中,鲜血从小豆子的嘴角缓缓流下,他终于唱对了。也开始在性别方面有了转化,对小石头也更加依赖。似乎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每一次人生的重大转折都是血淋淋的,每一次都付出了血的代价。使他性格和性别真正变化的则是在他小有成就之时,被一个晚清的太监凌辱。莫大的屈辱却只能忍气吞声。小豆子以这样凄厉的方式彻底告别了童年却未能告别童年留下的创伤,之后的他性别完全模糊。全身心的投入到戏剧表演中,与角色融为一体。成年后,小豆子成了誉满京城的名角——程蝶衣。他对师兄段小楼的爱慕俱增,并约定要唱一辈子的霸王别姬。在舞台上,他们是两情缱绻的霸王与虞姬;在台下,入戏已深的蝶衣天真的认为他们真的会这样一辈子。于他不疯魔不成人生,缺乏对一切现实的考虑,心中只盼着和段小楼永远扮下去,演下去。诚然,年少时噩梦般的经历让他无比依赖那个会嘘寒问暖会无微不至照顾他的师兄,但“一生一世”显然只是他的一厢情愿。从程蝶衣小时候冬夜第一次与师兄同床共枕到第一次与师兄合唱《霸王别姬》,小豆子内心就知道自己一定要当一辈子虞姬,永远地跟在霸王的身边。于是到后来他在单独演《贵妃醉酒》的时候,倒在台上的角色杨玉环是他的外貌,而内心透露出来的是虞姬的哀伤和无奈。
程蝶衣是一个可以为了爱情近乎偏执付出的人,他冒着被人骂汉奸的危险,义无反顾地去救段小楼。虽然最后菊仙的出现让蝶衣的拯救变成了一场交易,但那看上去却更像是两个争风吃醋的女人上演的又一场勾心斗角。即使,他的付出只换来段小楼的口水、菊仙的背弃承诺,但他却从未后悔过。如果,这都不算爱,那他还有什么好悲哀,还有什么值得等待呢?
当蝶衣捡到的小四师承自己却又开始与自己争抢角色。面对组织上派来的小四和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师弟,段小楼最终选择了小四。台上失去了霸王,台下失去了小楼的程蝶衣,又怒又恨,点燃了一排戲服。熊熊的火光中,观众看到的只是一个被遗弃的脆弱而又无助的虞姬。他的情感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释放。第二次感情的宣泄是在文革时,面对小楼对自己无情的揭发,蝶衣再也无法忍耐,压抑许久的情绪突然迸发,他歇斯底里的怒吼。他控诉,他控诉菊仙抢走了自己的爱人他控诉这个社会扼杀了他的理想!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他有着最执着的梦想最坚韧的信念却没有最合适的舞台。他不属于这个混乱肮脏的社会,他有自己的世界,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都固执的抵抗拒绝被污染,他从没有离开自己的世界。他入戏太深,已无法自拔。“不疯魔,不成活”就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二、段小楼:流水无情假霸王
对于段小楼这个人物的塑造,导演想要表现出来的不是类似霸王的正义感,只是平常人,是一个逐渐顺从于社会秩序的角色。他在经历了事事变换、人事变迁后在年老之时与影片第一场戏中显现出顺从、谦恭、谄媚一模一样。段小楼是最现实的也是和这个世界最像的,他一早就分得清什么是演戏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师父说的“从一而终”,对他来说不过是套话。小楼与程蝶衣不同是,他演了几十年的霸王角色,却没有真正领会的到霸王的气度。他为了救程蝶衣而有求于袁世卿,最后只剩下了无助而唯唯诺诺的嘴脸;在革命小将的威逼下背叛了他最亲近的两个人这就更不用说了。最终导致结局也只能是曲终人散。一个正常的人在面对世事的沧海桑田时所做出的正常反应,或抵抗或妥协。人性的高尚与卑劣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不论是替刚来戏班的小豆子受罚还是救下被调戏的菊仙,甚至因蝶衣给日本人唱戏而大发雷霆。这些细节处处都表现了段小楼作为一个正常人良知、道德的存在。可是,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生存才是最迫切的需要,为了活下去牺牲在所难免。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那个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年代,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只有揭发、批斗。面对滚滚的历史车轮,抗争的人们也只剩下螳臂当车的悲情与悲壮。于是,他妥协了,跪在那里大声“揭发”着蝶衣的过去,大声叫嚷着“我不爱她,从来都没有爱过她”。那是和他一起唱戏一起长大的师弟,那是他的妻子,是他最深爱的女人。可是,那又怎么样呢?这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活下去。 他是一个正常人,所以他分得清戏里戏外。而立之年,他娶了菊仙。在他眼里,程蝶衣不过是从小玩到大的师弟,感情甚笃,如此而已。可,难道他真的不知道蝶衣对他的特殊的感情吗?难道他真的不明白“说好了是一辈子,少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能算一辈子”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吗?导演对此并未说明,可观众却宁愿相信他是真的不懂。因为若他早已明白,早已了然,那蝶衣岂不是太可怜了?文革过后,师兄弟几个一起去剧场走台练戏,在休息时候段小楼不经意说出“我本是男儿郎”后,程蝶衣随即脱口而出“又不是女娇娥”,段小楼指着程蝶衣说“错了!又错了!”那一刻程蝶衣才明白自己本是男儿郎,不是女娇娥。一切都顷刻崩塌,原来自己不是真的虞姬,现实中还有另一个自己,于是在绝望之下,程蝶衣拔剑自刎。婚后的菊仙不让段小楼唱戏,段小楼待在家里玩蛐蛐,菊仙劝阻小楼,段小楼便乱摔家具。西楚霸王不会逗蛐蛐,更不会朝着女人发火女人,而段小楼会,所以他不是真的霸王。
影片通过三位主人公的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冲突,把他们的命运放在历史背景里,展现出他们情感上的纠结和爱恨纠缠。蝶衣从小依赖师兄小楼,更是错将这种感情演化成爱情,然而小楼回应他的感情却显得暧昧与模糊不清。而小楼和菊仙的异性恋,也是菊仙的感情表现的更为明显。段小楼始终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情感状态,也许是因为他的内心害怕,然而这种害怕在历史背景下的文革表现的更为明显。意料之内这种冲突还是以生命的终结画上了悲剧性的色彩。
三、唯有爱是永恒的主题
爱,是人类永恒不灭的话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纵使是蝶衣、菊仙那样对待爱情奋不顾身的人,也没有办法逃脱失败的厄运。他们抗争的不是与他们一样渺小的人而是那始终高高在上的命运。无法逃脱,只能以死明志,用最凛冽的姿态表达最真实的愤怒。这,大概就是爱情真实的面目。程蝶衣做到了关师傅教诲的自始至终不背弃,对京戏艺术得热爱从来不减退,对师哥的倾慕从来不退潮。程蝶衣演虞姬,演到了人戏不分、雌雄同体,这不仅是成就了他,当然也毁了他,举剑自刎的一幕,不知道他在台上演练过了多少次,终于在结束自己生命时候也如虞姬一般自刎。程蝶衣为什么要自杀呢?表面上似乎是因为他在刹那间才幡然醒悟“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他没有办法去接受自己的男儿身份,也没有办法接受自己不是虞姬的事实,无法接受着一切不是事实,无法接受自己原本拥有的生活一辈子饰演的角色竟然是虚幻的,他的生活在自己意识清醒的一刻瞬间奔溃,他不想面对,也无法接受于是自刎。霸王别姬里有爱也有情欲,只是这情欲在社会的大背景里显得太无力,太卑微。当小豆子的六指被砍断的时候,当小豆子被大太监的手下扛走的时候,当霸王被千夫所指的时候,当虞姬拔刀自刎的时候。你会发现,不是不可以拯救他们,而是太无力,沒有着力点,人在洪流里活的太憋屈,太没有尊严。小豆子演了一辈子的戏,却比谁都真实,只是他的真实在那个时代显得太格格不入。蝶衣的果敢、真诚,近乎飞蛾扑火一样的执着,他的坚定眼神、笑靥如花仿佛是对那个时代深深的嘲讽,他对于艺术这般热爱,试问还有几个人能够达到?蝶衣对于爱情更是专注痴迷的,他痴迷于小楼的种种,依赖于小楼的存在。即便是现在的男女之间恐怕很难有这样纯粹的感情了吧。“霸王别姬”本是一幕历史佳话,但是在影片中将它演变成了一段梨园中的悲剧,一缕梨园的风气,一幅时代的绘画卷轴,一个历史后的烙印痕迹。主人公也由两个痴男怨女变换为两个相互重叠的男人角色——段小楼与程蝶衣,他们一个是花脸,另一个是青衣,一个是坚毅和一个是温柔的,他的唇吻轮廓刚毅凝固,他的眼角眉梢爱意满溢,他是叱咤纵横的霸王,他是自始不变的虞姬。也许什么都不是,也许只是那一个苍凉的手势——天黑前最后一幕灰蓝,是那个特定年代下的风花雪月,是那些随风飘远的红颜往事。
参考文献:
[1]崔德全.间离与融合:《霸王别姬》的表演艺术[J].四川戏剧,2011(5)
[2]彭晓红.《霸王别姬》:戏如人生——从程蝶衣看人性的迷失[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张欢.解读电影《霸王别姬》——从结构到角色两个虞姬[J].大众文艺.2016(6)
【关键词】:人物分析;艺术特点;悲凉
《霸王别姬》讲述的是京剧表演中分别饰演虞姬、霸王的程蝶衣和段小楼在清末一个戏班里一起学戏时,蝶衣对师兄小楼产生了爱慕之情。在之后的社会动荡变化中段小楼背弃了自己的誓言,蝶衣最后拔剑自刎的故事。影片故事时间从1924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延续到文革以后,是一个横跨了大半个世纪的近代历史。导演用隐晦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人在历史车轮面前的无奈,表现了人性与社会的矛盾。影片中每个人物独具特色的个性下隐藏的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大众的悲哀。陈凯歌指导下的《霸王别姬》它选择中国文化中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文化和京剧艺人的平常生活,展现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三个人的爱恨纠缠,异性与同性感情的矛盾,小人物的悲哀在时代烘托下显得愈加无力,他们是时代的悲剧,他们为了这个时代而生也为了这个时代而亡。
一、程蝶衣:落花有意真虞姬
作为妓女的儿子,从事的又是当时最低贱的“戏子”这一行,小豆子童年的凄惨可想而知。这也为他后来一系列不合情理的做法,想法埋下伏笔。母亲,是孩子最能够依靠的港湾。可当小豆子的母亲用刀砍下他的第六指时,他们的血缘亲情就被硬生生的扯断,随着那根断指而消失不见。唯一一件与母亲有关的东西——披风,也在师兄弟们的嘲笑声中,被小豆子扔进火盆。
刚入戏班的时候,小豆子总是躲在昏暗晦涩的色调中,用警惕、怀疑的目光审视那些“光明”中的人们。明暗的对比更凸显出了小豆子的孤单寂寥。
小豆子性别观念的转换是在他的童年,遇到小豆子之后完成的。“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简单一句话,小豆子却始终说错。直到那爷来梨园挑人,小石头用滚烫的烟斗插入小豆子口中,鲜血从小豆子的嘴角缓缓流下,他终于唱对了。也开始在性别方面有了转化,对小石头也更加依赖。似乎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每一次人生的重大转折都是血淋淋的,每一次都付出了血的代价。使他性格和性别真正变化的则是在他小有成就之时,被一个晚清的太监凌辱。莫大的屈辱却只能忍气吞声。小豆子以这样凄厉的方式彻底告别了童年却未能告别童年留下的创伤,之后的他性别完全模糊。全身心的投入到戏剧表演中,与角色融为一体。成年后,小豆子成了誉满京城的名角——程蝶衣。他对师兄段小楼的爱慕俱增,并约定要唱一辈子的霸王别姬。在舞台上,他们是两情缱绻的霸王与虞姬;在台下,入戏已深的蝶衣天真的认为他们真的会这样一辈子。于他不疯魔不成人生,缺乏对一切现实的考虑,心中只盼着和段小楼永远扮下去,演下去。诚然,年少时噩梦般的经历让他无比依赖那个会嘘寒问暖会无微不至照顾他的师兄,但“一生一世”显然只是他的一厢情愿。从程蝶衣小时候冬夜第一次与师兄同床共枕到第一次与师兄合唱《霸王别姬》,小豆子内心就知道自己一定要当一辈子虞姬,永远地跟在霸王的身边。于是到后来他在单独演《贵妃醉酒》的时候,倒在台上的角色杨玉环是他的外貌,而内心透露出来的是虞姬的哀伤和无奈。
程蝶衣是一个可以为了爱情近乎偏执付出的人,他冒着被人骂汉奸的危险,义无反顾地去救段小楼。虽然最后菊仙的出现让蝶衣的拯救变成了一场交易,但那看上去却更像是两个争风吃醋的女人上演的又一场勾心斗角。即使,他的付出只换来段小楼的口水、菊仙的背弃承诺,但他却从未后悔过。如果,这都不算爱,那他还有什么好悲哀,还有什么值得等待呢?
当蝶衣捡到的小四师承自己却又开始与自己争抢角色。面对组织上派来的小四和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师弟,段小楼最终选择了小四。台上失去了霸王,台下失去了小楼的程蝶衣,又怒又恨,点燃了一排戲服。熊熊的火光中,观众看到的只是一个被遗弃的脆弱而又无助的虞姬。他的情感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释放。第二次感情的宣泄是在文革时,面对小楼对自己无情的揭发,蝶衣再也无法忍耐,压抑许久的情绪突然迸发,他歇斯底里的怒吼。他控诉,他控诉菊仙抢走了自己的爱人他控诉这个社会扼杀了他的理想!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他有着最执着的梦想最坚韧的信念却没有最合适的舞台。他不属于这个混乱肮脏的社会,他有自己的世界,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都固执的抵抗拒绝被污染,他从没有离开自己的世界。他入戏太深,已无法自拔。“不疯魔,不成活”就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二、段小楼:流水无情假霸王
对于段小楼这个人物的塑造,导演想要表现出来的不是类似霸王的正义感,只是平常人,是一个逐渐顺从于社会秩序的角色。他在经历了事事变换、人事变迁后在年老之时与影片第一场戏中显现出顺从、谦恭、谄媚一模一样。段小楼是最现实的也是和这个世界最像的,他一早就分得清什么是演戏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师父说的“从一而终”,对他来说不过是套话。小楼与程蝶衣不同是,他演了几十年的霸王角色,却没有真正领会的到霸王的气度。他为了救程蝶衣而有求于袁世卿,最后只剩下了无助而唯唯诺诺的嘴脸;在革命小将的威逼下背叛了他最亲近的两个人这就更不用说了。最终导致结局也只能是曲终人散。一个正常的人在面对世事的沧海桑田时所做出的正常反应,或抵抗或妥协。人性的高尚与卑劣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不论是替刚来戏班的小豆子受罚还是救下被调戏的菊仙,甚至因蝶衣给日本人唱戏而大发雷霆。这些细节处处都表现了段小楼作为一个正常人良知、道德的存在。可是,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生存才是最迫切的需要,为了活下去牺牲在所难免。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那个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年代,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只有揭发、批斗。面对滚滚的历史车轮,抗争的人们也只剩下螳臂当车的悲情与悲壮。于是,他妥协了,跪在那里大声“揭发”着蝶衣的过去,大声叫嚷着“我不爱她,从来都没有爱过她”。那是和他一起唱戏一起长大的师弟,那是他的妻子,是他最深爱的女人。可是,那又怎么样呢?这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活下去。 他是一个正常人,所以他分得清戏里戏外。而立之年,他娶了菊仙。在他眼里,程蝶衣不过是从小玩到大的师弟,感情甚笃,如此而已。可,难道他真的不知道蝶衣对他的特殊的感情吗?难道他真的不明白“说好了是一辈子,少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能算一辈子”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吗?导演对此并未说明,可观众却宁愿相信他是真的不懂。因为若他早已明白,早已了然,那蝶衣岂不是太可怜了?文革过后,师兄弟几个一起去剧场走台练戏,在休息时候段小楼不经意说出“我本是男儿郎”后,程蝶衣随即脱口而出“又不是女娇娥”,段小楼指着程蝶衣说“错了!又错了!”那一刻程蝶衣才明白自己本是男儿郎,不是女娇娥。一切都顷刻崩塌,原来自己不是真的虞姬,现实中还有另一个自己,于是在绝望之下,程蝶衣拔剑自刎。婚后的菊仙不让段小楼唱戏,段小楼待在家里玩蛐蛐,菊仙劝阻小楼,段小楼便乱摔家具。西楚霸王不会逗蛐蛐,更不会朝着女人发火女人,而段小楼会,所以他不是真的霸王。
影片通过三位主人公的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冲突,把他们的命运放在历史背景里,展现出他们情感上的纠结和爱恨纠缠。蝶衣从小依赖师兄小楼,更是错将这种感情演化成爱情,然而小楼回应他的感情却显得暧昧与模糊不清。而小楼和菊仙的异性恋,也是菊仙的感情表现的更为明显。段小楼始终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情感状态,也许是因为他的内心害怕,然而这种害怕在历史背景下的文革表现的更为明显。意料之内这种冲突还是以生命的终结画上了悲剧性的色彩。
三、唯有爱是永恒的主题
爱,是人类永恒不灭的话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纵使是蝶衣、菊仙那样对待爱情奋不顾身的人,也没有办法逃脱失败的厄运。他们抗争的不是与他们一样渺小的人而是那始终高高在上的命运。无法逃脱,只能以死明志,用最凛冽的姿态表达最真实的愤怒。这,大概就是爱情真实的面目。程蝶衣做到了关师傅教诲的自始至终不背弃,对京戏艺术得热爱从来不减退,对师哥的倾慕从来不退潮。程蝶衣演虞姬,演到了人戏不分、雌雄同体,这不仅是成就了他,当然也毁了他,举剑自刎的一幕,不知道他在台上演练过了多少次,终于在结束自己生命时候也如虞姬一般自刎。程蝶衣为什么要自杀呢?表面上似乎是因为他在刹那间才幡然醒悟“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他没有办法去接受自己的男儿身份,也没有办法接受自己不是虞姬的事实,无法接受着一切不是事实,无法接受自己原本拥有的生活一辈子饰演的角色竟然是虚幻的,他的生活在自己意识清醒的一刻瞬间奔溃,他不想面对,也无法接受于是自刎。霸王别姬里有爱也有情欲,只是这情欲在社会的大背景里显得太无力,太卑微。当小豆子的六指被砍断的时候,当小豆子被大太监的手下扛走的时候,当霸王被千夫所指的时候,当虞姬拔刀自刎的时候。你会发现,不是不可以拯救他们,而是太无力,沒有着力点,人在洪流里活的太憋屈,太没有尊严。小豆子演了一辈子的戏,却比谁都真实,只是他的真实在那个时代显得太格格不入。蝶衣的果敢、真诚,近乎飞蛾扑火一样的执着,他的坚定眼神、笑靥如花仿佛是对那个时代深深的嘲讽,他对于艺术这般热爱,试问还有几个人能够达到?蝶衣对于爱情更是专注痴迷的,他痴迷于小楼的种种,依赖于小楼的存在。即便是现在的男女之间恐怕很难有这样纯粹的感情了吧。“霸王别姬”本是一幕历史佳话,但是在影片中将它演变成了一段梨园中的悲剧,一缕梨园的风气,一幅时代的绘画卷轴,一个历史后的烙印痕迹。主人公也由两个痴男怨女变换为两个相互重叠的男人角色——段小楼与程蝶衣,他们一个是花脸,另一个是青衣,一个是坚毅和一个是温柔的,他的唇吻轮廓刚毅凝固,他的眼角眉梢爱意满溢,他是叱咤纵横的霸王,他是自始不变的虞姬。也许什么都不是,也许只是那一个苍凉的手势——天黑前最后一幕灰蓝,是那个特定年代下的风花雪月,是那些随风飘远的红颜往事。
参考文献:
[1]崔德全.间离与融合:《霸王别姬》的表演艺术[J].四川戏剧,2011(5)
[2]彭晓红.《霸王别姬》:戏如人生——从程蝶衣看人性的迷失[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张欢.解读电影《霸王别姬》——从结构到角色两个虞姬[J].大众文艺.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