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儿童功能性便秘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huang8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7岁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日至2019年9月20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就诊的2~7岁功能性便秘儿童及同期同年龄健康对照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研究对象收集一般情况、排便情况及可能影响便秘产生的因素,包括0.5岁内抗生素使用、乳儿期喂养情况、饮食偏好、运动、过敏相关病史、父母病史、家庭收入、主要看护人等信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203例,其中便秘组儿童81例,健康对照组122例。粪便粗大、粪便干结、排便疼痛和排便次数减少是功能性便秘最常见的症状。添加辅食及上幼儿园是该年龄段儿童出现功能性便秘最常见的诱因。单因素分析发现,6月龄内应用抗生素史、挑食偏食习惯、运动量及变应性疾病、便秘相关家族史及父亲变应性疾病背景、主要看护人是否为父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有变应性疾病病史(OR=2.302,95%CI:1.109~4.780)、0.5岁内应用抗生素(OR=2.300,95%CI:1.053~5.022)、父母有便秘病史(OR=2.151,95%CI:1.106~4.128)及偏好主食的饮食习惯(OR=3.526,95%CI:1.402~8.867)是2~7岁儿童发生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

结论

父母有便秘病史、父亲有变应性疾病病史及偏好主食的饮食习惯可能是功能性便秘发生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法与传统开腹手法复位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7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通过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辅助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与传统开腹手法复位的肠套叠患儿共68例,其中Foley导尿管组32例,传统开腹组36例。Foley导尿管组实施腹腔镜下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套叠肠管鞘部复位治疗;传统开腹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术中采
目的研究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气管插管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和不良预后。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出生24 h内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根据初次拔管后72 h内是否需要再次插管分为拔管失败组和拔管成功组。采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拔管失败及不良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26例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拔管失败
回顾性分析2例儿童良性外展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2例患儿就诊时均为双眼外展神经受累,第2例发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左眼外展受限8 d后又出现右眼外展受限。2例患儿各项辅助检查均未见异常,排除其他病因,诊断儿童良性外展神经麻痹。给予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等免疫治疗,患儿在病程5~6周症状稍有好转,在病程12~14周完全恢复,各种症状消失,双眼视物无重影,无外展受
目的总结1例PLPBP基因突变导致吡哆醇依赖性癫痫(PDE)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的1例PDE患儿的临床及基因检测进行分析。以"吡哆醇依赖性癫痫" 、"pyridoxine-dependent epilepsy" 、"PLPBP" 、"PROSC"为关键词查阅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从
目的探讨托特罗定联合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并白天尿失禁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伴白天尿失禁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儿5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了尿动力学检查,并排除了神经源性膀胱、脊髓外伤等因素所致尿失禁。28例患儿接受托特罗定+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27例患儿接受托特罗定治疗,服药疗程依患儿临床症状有无消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引起儿童肢体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其康复干预措施众多,给临床方案选择带来了巨大挑战。根据循证医学研究,有效的脑瘫预防措施包括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硫酸镁和新生儿治疗性低温。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包括限制性诱导运动疗法、目标导向性活动运动集成法、注射肉毒毒素后的作业治疗、移动性训练、跑步机训练、运动观察疗法、目标导向性训练、双侧训练、口腔感觉运动、口腔感觉运动加电刺激、垫脚石3P计划、
目的总结氨己烯酸治疗婴儿痉挛症过程中引起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改变的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口服氨己烯酸治疗并出现头颅影像学改变的婴儿痉挛症患儿,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对其氨己烯酸用药情况及后续影像学表现进行随访。同时,总结已报道83例患儿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结果1.共收集10例婴儿痉挛症患儿;发现头颅影像学改变时加用氨己烯酸平均时间为
经过10余年的脑性瘫痪(脑瘫)高危儿的临床实践和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选取脑瘫高危儿的高危因素、运动系统检查、全身运动检测、神经行为学评估及头颅磁共振检查5项指标,建立脑瘫高危儿的分级筛查标准,并提出相应的康复干预建议。通过及时有效的专业分级筛查与干预,既可减轻患儿的发育障碍或脑瘫发生的功能障碍程度,避免发生漏诊漏治,减轻患儿的功能伤害;也可通过精准的筛查和针对性的干预,避免过度医疗,减轻患儿的治疗
近年来,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及细胞焦亡在支气管哮喘(哮喘)中的作用日趋受到关注。NLRP3炎性小体一旦被激活,可招募活化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激活并释放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加重哮喘气道炎性反应;进而Gasdermin D蛋白裂解,诱发细胞焦亡,细胞损伤加重哮喘气道重塑。现就NLRP3炎性小体相关炎性反应和细胞焦亡机制及在哮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目的分析儿童肾脏相关疾病并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PRES)的特点,探究其可能的发病因素,提高认识,早期诊治并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科住院10例儿童肾脏相关疾病并PRES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并随访其预后。结果10例患儿中,男1例,女9例;年龄4岁3个月~13岁[(8.53±3.09)岁]。原发基础疾病分别为肾病综合征6例,狼疮性肾炎